含有数字的儿童诗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一
《有趣的儿童诗1》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二
《古代与数字有关的诗歌欣赏》

古代与数字有关的诗歌欣赏

1、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断肠谜》,用猜谜的形式得出数字: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休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

2、相传汉代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后,有休妻之意,给妻子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一眼就知丈夫无“亿”(意)自己,悲愤的写下了集规劝、正义与情意于一体的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玄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赖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等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3、清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4、宋朝理学家邵雍把一到十七连起来的《蒙学诗》: 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5、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为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考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就再去应试,但路途遥远,当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他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官,准他补考。主考官要求他用一到十个数字做一对联。秀才想到自己的艰苦,就脱口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考官暗暗称奇,又要求秀才从十到一作一对联。秀才便朗声道: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相传乾隆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一下联:

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跟随的纪晓岚随口说出:

万岁爷,爷万岁,跪倒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三
《好玩有趣的童诗教案》

好玩有趣的童诗

浙涪友谊学校 陈春华

教学目标

1、 了解多种形式的童诗,感受童诗的好玩有趣。

2、 在读诗交流中了解童诗的特点,并试着创编童诗。

3、 喜欢童诗,对童诗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师: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童诗,你记得哪一首?(预

设学生交流:《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太阳是大家的》《红领巾真好》……)

2、 师:这些儿童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读起来朗朗上

口,但是形式单一。其实,儿童诗的形式可多了——(屏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抒情诗、寓言诗、科学诗、讽刺诗、题画诗、散文诗、回旋诗……)(师生一起读出来)

3、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读读其中的几首诗(屏

幕出示:数字诗、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叙事诗),走进好玩有趣的童诗世界!

二、 读诗

1、 请拿起诗歌单,自由地读一读这些童诗,看看你发现了

什么?

2、 学生交流。(预设学生会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交

流,老师相机进行点评和引导:这些诗的内容丰富,都是写孩子生活的,形式也很多样、生动,真是好玩有趣。)

3、 读第一首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竖排的)。

(1) 抽生读诗,读得正确、流利。

(2) 你觉得这首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预设:)

(3) 是呀!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孩子上课时打瞌睡的情景,

尤其是诗句的排列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虫吗?十分生动形象。这首诗还可以这样排列——(出示图像诗《瞌睡虫》横排的)。回忆自己瞌睡来了的情景,我们一起来读读。

4、 请同学们再读读剩下的几首,看看最有趣的地方是什

么。

(1) 学生自由读诗。

(2)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 教师小结:多么好玩有趣的童诗呀!

5、 现在,你对童诗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感

受?

(1) 学生交流。

(2) 教师小结:原来,把儿童生活的童真童趣用丰富、新

颖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儿童诗。它是那么地好玩有趣!

三、 我当小诗人。

1、 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是不是?那么

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写一写吧!

2、 (屏幕出示——(1)选择一件生活中最有趣的事。(2)

自由选择一种诗的形式写下来。)

3、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4、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四、 总结全课。

1、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教师总结(屏幕出示:读起来很愉快,读后使自己变得

聪明,那就是诗。——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同学们,让我们多读诗,多写诗,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聪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吧!

3、 下课。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四
《有趣的数字诗》

有趣的数字诗

趣味语文

0112 1048

有趣的数字诗

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另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中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撒,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出戏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五
《数字的诗歌》

百鸟朝凤图

一只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食尽人间千钟粟。

“一只一只又一只”是三只,

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

加起来正好是一百零一只,

暗合百鸟朝凤之数。

一 字 诗

清代 何佩玉

一花一柳一点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册一水一中寺,

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她曾写过一首诗,连用了十个一,但不给人重复的感觉: 勾画了一幅“深秋僧人晚归图。

一 字 诗

(清代) 陈沆

一帆一浆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陈沆的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意境幽远的渔翁垂钓图。

数 字 诗

(当代台湾) 张记明

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

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

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

万千心事肠回九,二月黄鹂向客啼。

当代台湾学者张记明先生是福建武平人,自幼聪敏,七岁能诗,被称为“武平才子”,写了这首含有一至十和百、千、万的诗。

咏 雪

(清)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夜 游 西 湖(一)

作者:李调元

十九月亮八分圆,

七个才子六个癫,

五更四点鸡三唱,

怀抱二月一枕眠。

夜 游 西 湖(二)

作者:李调元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色粉,

妆得八九十分娇。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六
《数字诗》

卓文君复司马相如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一言不发, 二目无光, 三餐不吃, 四身无力, 五脏不生, 六亲不认, 七窍不通, 八面威风, 九叫不动, 十实无用。 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群众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冯广) 数字入诗添佳趣 有一首古诗,旧时,常为儿童启蒙诵读,流传颇广。诗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 清道光时,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套改此诗嘲之: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抗日战争时的“陪都”重庆,公共汽车常常中途抛锚,乘客徒唤奈何,只好信口打油: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嵌入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有副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 若要上下联语皆含十个基数,那撰联就更难了。相传

,古时有位教书先生,学识渊博,其七个弟子都中了进士。为了给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选择佳婿,他出了一个上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要求七个学生应对招亲,条件是下联倒序嵌入十个基数。众人冥思苦想,从上午直到月出,终未成对,其中六位先后悒悒而归。最末一位百思不解,正欲离去,忽闻更鼓声声,顿时触景生情,悟出下联: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选。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千宠爱在一身”、“四时可爱唯春日”、“五岳寻仙不辞远”、“六朝如梦鸟空啼”、“七八个星犹在天”、“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曲黄河万里沙”、“十年辛苦不寻常”、“百年世事不胜悲”、“千呼万唤始出来”、“万里归心对明月”等等。但是,数字入诗与数字诗并不是一回事。要称为数字诗,至少要有四分之三的句子嵌入数字才算“达标”。 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连用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划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无“亿”即无“意”啊!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你看,这首数字诗写得多好。难怪司马相如读后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胡兴太) 记忆中的数字诗 人民日报海外版1月11日《妙趣横生的数字诗文》一文,谈到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断肠谜》: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

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着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全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少年时听一位同学讲过类似的一首诗,他没有说作者是谁。那诗曰: 好元宵,兀坐灯光下; 叫声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无一点直心话; 事临头,欲罢不能罢。 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 论交情,也不差。 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 要分开,除非刀割下。 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 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 这一首比起朱淑贞的那一首,也并不逊色,尤其是“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实在令人叫绝。 此外还记得故乡的群众中流传一首破除迷信、推倒泥塑神像的诗: 一言不发, 二目无光, 三餐不吃, 四身无力, 五脏不生, 六亲不认, 七窍不通, 八面威风, 九叫不动, 十实无用。 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群众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冯广) 数字入诗添佳趣 有一首古诗,旧时,常为儿童启蒙诵读,流传颇广。诗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 清道光时,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套改此诗嘲之: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抗日战争时的“陪都”重庆,公共汽车常常中途抛锚,乘客徒唤奈何,只好信口打油: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嵌入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有副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 若要上下联语皆含十个基数,那撰联就更难了。相传,古时有位教书先生,学识渊博,其七个弟子都中了进士。为了给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选择佳婿,他出了一个上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要求七个学生应对招亲,条件是下联倒序嵌入十个基数。众人冥思苦想,从上午直到月出,终未成对,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数字诗 : 零半夜 一帘梦 二情相悦 三生缘份定 四时牵挂对

方 五言何能倾衷肠 六弦琴难奏相思曲 七夕鹊桥织女会牛郎 八月中秋月圆你我难圆 九曲愁肠寸断泪儿何时干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唯雁一行 百无聊赖悻悻去折西园一段香 千山阻隔倚梦期盼只有泪烛相伴 万般无奈铺笺涂鸦难描心中寂寂寒 亿颗星辰空耀昊宇却不能照亮我心房转摘: 一、 我发誓(584),我来伴你一起出去走吧(5682177778),与你爱相随(12234),一起走吧(1798),去溜达溜达(76868),我不求与你朝朝暮暮(587129955),被爱就是幸福(829475) 二、 我发誓(584),我要抱你一起去吹吹风(5682177778),与你爱相随(12234),一起走吧(1798),去溜达溜达(76868),我不求与你朝朝暮暮(587129955),被爱就是幸福(829475) 三、 我发誓(584),我要抱你一起去吹吹风(5682177778),与你爱相随(12234),一起走吧(1798),去溜达溜达(76868),不变心与你卿卿我我(587129955),被爱就是幸福(829475) 四、 我发誓(584),我要抱你一起去吹吹风(5682177778),与你爱相随(12234),一起走吧(1798),去溜达溜达(76868),我不介意你久久吻我(587129955),被爱就是幸福(829475) 584我发誓 5682177778我越发爱你一起轻轻紧抱 12234要爱你三世 1798一起走吧 76868去溜达溜达 587129955我不介意爱朝朝暮暮 829475被爱就是幸福 还有一种翻译 584我发誓 5682177778我要抱你一起去吹吹风 12234与你爱相随 1798一起走吧 76868去溜达溜达 587129955我不介意你久久吻我 829475被爱就是幸福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二二三三四四五 (缺“一”) 六六七七八八九 (少 “十”) 横批:二四七三 (“儿死妻散 ”)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投票成功!我要评论 0 0 回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匿名提交0/140ejvoz 2009-09-11 20:00 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数字入诗的做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使用了数词(据统计,单是《国风》中使用数词的诗就多达46首);而在《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诗

作中,含有数字的诗作更是多达130余首,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可以这么说,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宝库中,数字入诗的例子可谓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数字入诗,用处颇大,既可以叙事抒情,也可以刻画人物,还可以绘景状物。以数字入诗来叙事抒情,可使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更加感人,如唐代诗人张祜的“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何满子》)、佚名的“一春花事一春愁,十二珠帘十二楼。千万愁中听百舌,两三枝上五更头”(《春愁》);以数字入诗来刻画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杜牧的《赠别》写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以数字入诗来绘景状物,可使所写之景、所状之物显得更鲜明,这一点被古代的诗人们运用得尤为充分。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诗中,就巧妙地运用了“两、一、千、万”四个数字,使全诗的意境更加鲜明;而北宋初期的词人晏殊在《破阵子》一词中四个数字的运用则把清明前后的清和景象描写得极其生动:“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同是描写春色,数字在李山甫的诗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中就好像活了一般,把明媚动人的春光展示得淋漓尽致。此外,像唐代诗人杜牧的“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洛中送冀处士东游》)、杜甫的“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与朱山人》)、温庭筠的“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含绿”《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等都深得此法之妙。数字入诗的手法亦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各有妙趣。其中常见的、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有夸张式、重叠式、铺垫式、算术式等几种。所谓夸张式,是指诗中所运用的数字是夸张的,而非实指,如杜甫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所谓重叠式,即某一个或某几个数字在同一首甚至是同一句诗中反复出现,其中以“一”字的反复运用最为常见。如清人易顺鼎在《天童山中月夜独坐》一诗中前后相连的四句诗的相同位置使用了同一个数词——“一”,而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一诗中则反复用了八个“一”字,却都丝毫不给人重复罗嗦之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七
《有趣的数字诗(二)》

有趣的数字诗(二)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渔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元曲中有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凄苦。

有一首数字诗歌这样写到:

一眼望穿秋水 两缕黑发飘扬 三圣石上遇逍遥 四年四岁皆思念 五朵菏瓣传衷情 六月桃林催泪下 七度春秋君莫忘 八生八世永不悔九十九重仙境外 十字邂逅终生 白头到老今未现 千古传诵女娲情 万年亦老灵未泯 亿世不忘仙灵岛。全文用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贯穿始终,显得妙趣横生。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又别开生面:“一东一西垅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其中“一”字4次间隔使用,富有节奏感,把乡村雨后景象活灵活现。

清代女诗人 何佩玉的一首数字诗:

一花一柳一鱼矶 ,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 , 一林黄叶一僧归 。

黄侃先生曾作过一首七律,一气呵成,堪称佳作:

一丈红蔷荫碧溪, 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 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 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 赢得三春两泪啼。

现代诗人流沙河的一首数字诗是这样的

一阵敲门一阵风 , 一声姓名想旧容,

一番迟疑一番懵 , 一番握手一番疯。

数字楹联:

古今常有人将数字融入情景之中,算题之内,诗词之间,楹联之

里,更是别有一番乐趣。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 春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郑板桥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惊问何故,析桥笑答:上 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古人也用十个数字,作成一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写出后,曾长久的无人能对,后来有人运用五方和五行,终于对出下联: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数字算题:

元代的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题:

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

另外有一首写荷花的数学诗,:

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数学题。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

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

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饮酒数学诗:

肆中饮客乱紛紛,薄酒名醨厚酒醇。

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

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顏生。

试問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

这道诗题大意是說:好酒一瓶,可以醉倒 3 位客人 ; 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 33 位客人醉倒了,他們总共飲下 19 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別是多少瓶?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八
《有趣的数字文化诗》

有趣的数字文化诗

作者:黄铖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1期

摘 要: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与数文化分不开的。有数入诗,使诗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增加了内蕴,提高了贴近生活的地位,增添了趣味性。本文以几种不同形式的数字诗展示了数文化诗的魅力。

关键词: 数学定理文化 数学题文化 “逆挽”手法 趣味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新的发展,诗从内容上阐述其与神话、科学制度、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地域、农业、酒道、茶道、民俗、女性、数和梦等文化学的知识。诗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当然是与数文化分不开的。有数入诗,使诗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增加了内蕴,提高了贴近生活的地位,增添了趣味性。

有数字出现在诗中的历代就有很多。如《国风》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唐代王焕之的“一生孤城万仞山”,王昌龄的“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宋代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明代唐寅的“秋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清代陈衍的“水竹三兮层二兮,颇如野鹤所云云”,等等。最有趣的数字诗有以下几种。

一、数学定理文化趣味诗

以数入诗,以诗入数的现象在数学定理诗中都有表现,并且表现的形式是非常巧妙的,表现的意蕴也是非常深厚的。唐高宗时代,李淳风等人就审定并注释了唐以前的“十部算经”即《九章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径算经》、《缉古算经》、《缀术》就有很多数学定理诗,后代人把这些数学定理诗的经本作为法定的算子教本。阐述了很多算术和算子现象,正确概率较高。用现代的逻辑思维看古人以诗入数和数入诗的现象是难以想象的。数学定理、自然规律和艺术的诗在数字定理诗中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使古代中国文化皇冠的明珠显得熠熠发光,蕴含大自然的概率、概念和规律。我小时候听老先生讲起《孙子算经》中的著名的孙子定理: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就是一道数学定理诗,通过这首诗可以知道你心中所想的数字,条件就是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心中的数除以3剩余多少?第二个问题是你心中的数除以5剩余多少?第三个问题是你心中的数除以7等于多少?如果你心中的数除以3还剩余2,那么可以得到

70×2=140;你心中的数除以5还剩余2,那么可以得到21×2=42;你心中的数除以7还剩余3,那么可以得到15×3=45,然后三个数相加得到140+42+45=227,最后把227除以105剩余的数便是你心中数,即是17这个你心中想的数。

二、数学题文化趣味诗

古文化诗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蕴含在其形式中,化抽象为具体,从抽象到形象,文理交融,更大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数学,更大程度地促进了诗的继承和发展,使诗的形式得到了数化的体现,如蔡镇楚先生所说:“是数文化的诗化,也是诗的数化。”诗和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二者与时俱进,二者交融互化,二者相得益彰。这是中国古文化特有的现象,正因为这特有的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文化更加发达,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诗与数的结合,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表现形式之一。如徐子云《算法大成》:

算来寺内几多僧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食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又如明代中国大数学家程大位,字汝思,徽州人。他于1592年著《算法统宗》一书,共设计有595道数学题其中列举几道如下:

其一《求甜苦果树》诗云:

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

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

甜苦两果各几个?请君来算莫延迟。

其二《求大小船相同数》诗云:

四千三百五十盐,大小船只要装全。

五百袋装三大船,三百袋装四小船。

大小船只同只数,折算须请众英贤。

其三《求八万三千根竹竿可做笔杆成双数》诗云:

八万三千短竹竿,将来要把笔头安。

管三套四预先定,问君多少配成双?

这些数学题诗均以数入诗,或以代数解,或以分数解,或以方程式解。经过数学运算,以上四题答案分别为诗内39个僧;甜果657个、苦果343个;大小船18只;83000根竹竿要做成155625支笔杆才配成双。

三、运用“逆挽”手法的数字文化趣味诗

运用“逆挽”手法的数字文化趣味诗看起来很简单,却有很多很深的含义,有时包含很深的人生哲理,使人读起来回味无穷,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这类诗表达主题往往先淡后奇、先平后仰、聚势而发,巧妙地运用“逆挽”的手法发乎自己的情怀。例如王建《古谣》诗一首云: 一东一西垅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这首“一字诗”,“一”这个数字运用自如地被嵌入诗中八次,实际是以一种数字语言寓社会事象与人生哲学于写景状物之中,显示数文化的蕴义和诗韵,通俗易懂、平朴自然。有如无名氏《雪》一首云:

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这首诗嵌入了中国数字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共九个数字,而且在前三句,读起来显得非常平淡,但加入最后一句“诗眼”,使人一看就明白无误地想到冬天时如芦花飞飘的雪景。又有司马相如与妻卓文君的《两地书》: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念,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般无聊奈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断了线。噫啊忆!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首诗上片里面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都有,但就是没有亿(意),没有亿就等于没意,即司马相如由别人的宾客做成宰相后,对夫人卓文君再也没有“意思”,再也不喜欢夫人,心有旁骛。卓文君在丈夫成为“负心郎”、“狠心贼”以后,她很是理直气壮、义正言词地给丈夫回了下片诗。司马相如看了夫人回的诗之后大受感动,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颤,于是他摒弃前嫌,改变世俗眼光,与夫人重归于好。还有权德舆的《数名诗》一首云: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数名诗又名“限率诗”,是把不同的数字嵌入诗中,或为鹤顶体,以不同数字隔句冠于诗的句首;或以数字如“一”、“三”、“九”之类的中国汉字嵌入诗中。此诗是十数诗,以数字大小为序,每一联句依次的数字为冠,属于鹤顶体。更有朱元璋一首《金鸡报晓》云: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二声撅二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败残星与晓月。

此诗是明皇帝朱元璋与“蟾宫折桂”的进士们饮酒作诗时巧妙地运用“逆挽”手法而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现了朱元璋那种“扫败残星与晓月”开辟新天地的非凡气度。最后,还有唐伯虎的一首《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青天白云低,

五湖四海皆一望。

此诗是明朝唐寅与同僚同登山时,其幕僚要求他吟一首诗,好不容易慢吞吞地挤出第一句,其幕僚感觉无味,第二句的前两个字还是“一上”更显啰唆,但最后几个字一锤定音般地表达了主题,后两句更显此诗之神韵。

总之,数文化诗不仅彰显中华文化道家之《易》经中数字文化的深一层学理,有的数文化诗还蕴含着深一层的自然规律、人生哲理和世间道理。当然,有趣的数文化诗更体现了数文化与诗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和紧密相连性。

参考文献:

[1]马特·施瓦茨,伊娃·塔尔梅奇.抢救数字遗产[J].科技创业,麻省理工,2012(3).

[2]李正栓,孙双.邓恩诗歌中的数字意象及其生态意义[J].河北学刊,2011(11).

[3]张永东.趣谈数字诗歌[M].阅读与作文,2008.(12).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九
《诗歌中的数学》

bj0001 2007-11-14 20:53

诗歌中的数学

欣赏唐诗,常常发现许多含有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它本身来说,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

bj0001 2007-11-14 20:53

一、 数字的连用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诗得首句写“两人对酌”,对酌者是意气相投的“幽人”,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以至于诗人“我醉欲眠卿且去”,一个随心所欲,恣情纵饮,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挥之欲出。

bj0001 2007-11-14 20:53

二、数字的搭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两个”写鸟儿在新绿的柳枝上成双成对歌唱,呈现出一派愉悦的景色。“一行”则写出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自然成行,无比优美的飞翔姿态。“千秋”言雪景时间之长。“万里”言船景空间之广,给读者以无穷的联想。这首诗一句一景,一景一个数字,构成了一个优美、和谐的意境。诗人真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胸怀广阔,让读者叹为观止。

bj0001 2007-11-14 20:54

三、数字的对比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凉州词》。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戍边将士艰苦的征战生活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首联的两句诗写黄河向远处延伸直上云天,一座孤城坐落在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辽阔、萧疏的特点,借景物描写衬托征人戍守边塞凄凉忧怨的心情。千岩迭障中的孤城,用“一”来修饰,和后面的“万”形成强烈对比,愈显出城地的孤危,勾画出一幅荒寒萧索的景象。

bj0001 2007-11-14 20:54

四、用数字点睛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燕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齐己的五言律诗《早梅》。齐己曾就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齐己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这首诗的立意在于“早”:一场大雪过后,万物被积雪所盖,唯见一枝坚毅的梅花蓓蕾初放。 “一”在此表示少,但突出的却是"早",而“一枝开”使人联想到“昂首怒放花万朵”,其中蕴含的对梅花顽强生命力的赞颂又自在言外。“一”字妙用,切合了“早梅”的立意,在全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j0001 2007-11-14 20:54

唐诗中运用数字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仅此文一斑,我们便可窥见数字在诗人笔下所产生的审美情趣是多么神奇。

bj0001 2007-11-14 20:57

五、利用诗歌表达数学思想、概念的诗歌比较多。例如张景中院士主编的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中(该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一章都有一首诗歌。例如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时,说到: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换星移看沧桑。

因果变化多联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bj0001 2007-11-14 20:58

当到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时,说到:

晨雾茫茫碍交通,蘑菇核云蔽长空;

化石岁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风.

指数对数相辉映,立方平方看对称;

解释大千无限事,三族函数建奇功。

在学习完这两章内容后再仔细研读,别有一番感受。

bj0001 2007-11-14 20:58

六、诗歌数学题

数学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使数学易于理解,为人们所喜爱,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家做出许多尝试,歌谣和口诀就是其中一种,让人们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从南宋杨辉开始,元代的朱世杰、丁巨、贾亨、明代的刘仕隆、程大位等都采用歌诀形式提出各种算法或用诗歌形式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或问歌录》共有十二个数学问题,都采用诗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题:"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两岸长其形,出水三十寸整。东岸蒲生一种,水上一尺无零。葭蒲稍接水齐平,借问三般(水深、蒲长、葭长)怎定?"在元代有一部算经《详明算法》内有关于丈量田亩求法:"古者量田较润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一形虽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详。若见涡斜并凹曲,直须裨补取为方。却将黍实为田积,二四除之亩法强。"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代表作。《算法统宗》全

书十七卷,广泛流传于明末清朝,对于民间数学知识的普及贡献卓著。这本书由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经商之便搜集各地算书和文字方面的书籍,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将枯燥的数学问题化成美妙的诗歌,让人朗朗上口,加强了数学普及的亲合力。程大位还有一首类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酒几多醇?"这道诗题大意是说: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们总共饮下19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别是多少瓶?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鬼谷算"、"韩信点兵"等。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数学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也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72只。另外有一首写荷花的数学诗,:"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bj0001 2007-11-14 21:00

七、数字入诗:

最常见的入诗的数字是一。"一"虽说是个数字概念,其实,把"一"字恰当地运用到诗文中,会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一个个洒脱的渔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有些诗歌会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此诗妙在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两首诗歌对比诵读,很是奇妙无比。

关于数字入诗还有许多凄美的故事。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万"十四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七"出现了两次,由于"七"与"妻"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你看,这首数字诗写得多好,数字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可谓是百转情肠。难怪司马相如读后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bj0001 2007-11-14 21:03

八、数字对联: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惊问何故,析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少食。

象上面这条全部用数字写成的对联很少见,而嵌入数字的对联很多。但嵌入十个基数的对联并不多见。下面介绍两条谐联: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读后令人捧腹。原来先生讲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数,是不值得认真的。再如下面这条联,上下联都包含了十个基数,十分难得,值得仔细玩赏。

相传,苏东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涨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时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亦用数字入联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

bj0001 2007-11-14 21:03

九、利用数学知识重新阅读诗歌

有许多诗歌,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与数学的联系,但仔细思索之下,利用数学知识重新反思诗歌内容,会有全新的认识。

譬如歌剧《刘三姐》中,刘三姐与三位秀才(陶,李,罗)对唱,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奇奴才。" 计算一下可以发现300 = 99 + 99 + 99 + 3 。这正是数学中的整数分拆问题。如果不计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种分拆方法:300 = 99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99 。显然,上面的分拆数目若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种;若不计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种。这时候可以有一个更一般的问题题: "将300分成有次序的4个奇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不难想象,如果当年与刘三姐对唱的罗秀才,将歌词的最后一句改为: "多少分法请说清",那么即使刘三姐非常聪明,一时间,也恐怕难于应付了。

六、数字谜语------一首不见数字的数字诗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有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其实,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合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bj0001 2007-11-14 21:04

十、数字讽刺诗

利用数字入诗,可以写出许多讽刺意味极浓的讽刺诗。例如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还是清朝道光年间,官员腐败,皆嗜鸦片,衙门尽设烟馆,一片乌烟瘴气,有人写诗嘲之:"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 讽刺朝廷的那些昏晕无能的赃官,可谓是入骨三分。前几年在某杂志上见过一首讽刺如今的某些官员的数字诗:"喝酒一杯两杯不醉,跳舞三圈四圈不累,搓麻五点六点不困,小姐七个八个不多,受贿九万十万不退"。不知道这些当官的看见了会有什么想法。

有一首民间流传古诗说的是泥塑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坐不动,十足无能。"这里给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状",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据说:当年推倒宣扬封建迷信神像的时候,就念这首诗,念到"十实无用"一句以后,紧跟着就是齐声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齐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与之相反,清代被康熙皇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张伯行,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文》,文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连串的8个"一"字,阐明他的廉政自律观。

这些数字诗歌,一个个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有种别样的美。阅读这些数学诗,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试用过很长时间,效果不错,有一些学生受数学诗歌的启发,也开始尝试着把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和方法用诗歌的形式表示出来。

bj0001 2007-11-14 21:05

十一、诗情数意?诗歌中的数学

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数学问题,使数学思维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学者喜闻乐见,闻者愿作深思。不妨看:

(一)晚 霞 红

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朴实生动,颇有田园气氛。

可算出鸭子的总数为:

15÷(1-1/2-1/2)×=15÷1/4=60(只)。

含有数字的儿童诗篇十
《_数学与诗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7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