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 单丫欣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在睡前给我讲故事,或欢快、或伤感的文字随着悦耳的语音,淌进我的梦乡。长大了,不必父母读,我也会自己看,那些文字时而让我快活、给我力量,时而让我沉静、教我思考,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生活。而我一直在想,语言是音和意的表达,文字是记录的符号,语言文字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人的一生中最早发出的声音便是出生时的啼哭,无可置疑,语言自我们出生伊始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它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从孩提的牙牙学语,到韶年的拼音注释;从舞勺之年稚嫩的语言文章,到成年后锋芒毕露的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使你成长。而后,你历经了而立、不惑、知非、耳顺之年,历经了古稀、杖朝、耄耋、期颐之年,再回头看看,是文字伴随了你的一生。
行为习惯的养成便是语言文字对于生命最好的滋养。语言规范行为,文字成就思想。我从父母、老师、同学的话语中知道如何有品质地学习生活,父母时常唠叨饭后要漱口,饭前要洗手;孔夫子也警戒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从孔夫子、苏东坡、李太白的文字中,我们也了解了如何适宜地为人处世。在语言文字的耳濡目染之中,我渐渐地成为了一个“大写的人”。
于中国而言,语言文字对生命的滋养何止是在于人呢?它还深深滋养着整个中国。
从仓吉造字开始,中国的文字就出现了。从兽骨之上的甲骨,到青铜之中的大篆;从秦皇汉武的小隶,到魏晋南北的楷书;从流动顺畅、一气呵成的草书,到优雅欢畅、灵活贯通的行书,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给予了中国历史的厚度与深度。我曾在美国华盛顿的中国馆有幸欣赏到了几幅字画,与宣纸一样昏黄的灯光洒在玻璃橱窗上,观其字画,不似颜真卿、柳公权之士的苍劲有力,也不如王逸之、唐伯虎之流的俊秀飘逸,但却在海外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中国骄傲!它们承载着中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达着中国人的风霜傲骨——它们滋养了中国精神。正如主持人董卿在《开学第一课中》所说:“在这个一横一捺一撇一竖,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字当中,有着中国人的风骨,更有着中国人的智慧。”
语言文字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一样辉煌璀璨。中国精神或以民间传说、或以书籍传播的方式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大街小巷中,“中国梦”被人们津津乐道。国家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向国民传达着中国精神,滋养着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
中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上百个国家,上百种语言,汇聚于地球村,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芬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地球人。
与其说我与语言文字,不如说国家与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深远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