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进事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XXX,现就读于XX学院XX系XX班。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得“院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对于XXX来说,一年多的大学时光她一直处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但这却给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使她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年多来,从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懵懂新生转变为完全融入大学生活、积极发挥自己所长,尽自己所能,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做贡献的优秀团员。她以先进的思想、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同学团结帮助的情怀……彰显出一位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的风采。

坚持锻炼自我,积极实践,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XXX同学注重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完善。身边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她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习,善于听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告戒自己。经常反思、反省自己,始终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在和同学的相处中,谦让、谅解、包容。同学们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不管多难多累都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自己好。善待每个人,善待一切,相信付出与贡献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在生活中,她秉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乐于助人。有着极强的主动性和原则性,有主见,从不随波逐流;同时喜欢尝试,敢于创新,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对待同学和朋友,她始终认为,朋友是永远的,应当以宽容之心待之,懂得宽容,方能从容。

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完善自我

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她更体会到学以致用,将青春的热度融于社会实践的江流,并将创新付诸实践后会心的喜悦。XXX相信现实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样,不会厚此薄彼,生活锻炼了她极强的独立意识和做人准则,她明白只有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时光荏苒,现在的XXX,已不再是初入校门的那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如同修行,她在一天天地沉淀着知识和

人生的感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对待学习的热情劲、对待同学的关怀情…无不诠释着她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她用自己的信念与努力谱写着绚丽的青春乐章。青春路上没有驿站,面对鲜花和掌声,依然迈着前行的步伐……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之处,做一名更优秀的大学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暑假里一天,妈妈给我读成语故事,读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妈妈告诉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走一千里路的话,也是要从迈第一步开始,并一步一步走完的,不能一下子就达到的。这个故事比喻我们做任何事情,不管事困难还是简单,都是要从头做起,并且是一点一滴积累,逐步进行最终才能完成的;也告诉我们每个人不管自己心里都多么伟大的理想,人生有多大的目标,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通过自己每一天、每一件事的努力奋斗积累起来的,不能靠别人,也不能靠父母,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带来质变,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

另外,爸爸还查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的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的第64章。全章内容“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最后爸爸告诉我,我们读成语故事,不仅要知道成语的意思,还要知道成语的来源和出处,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记住成语的内容和意思。

每一个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以后要多学成语、多读故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这个世上,有着千千万万种人,做着千千万万种事。然而大多数的人都对自己的现状不很满意。他们有着更美好的追求。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在不满意现状追求理想的同时,自身却“巍然不动”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理想。直白点,可以说是幻想!

这种幻想追溯到根本,我认为是从小就“培养”出的。童年时代的我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总是有着各种的愿望,却往往都是由父母满足自己,而不是自身!那时候就已经活在了自己亲手编织的梦幻的摇篮中。看上去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实则空虚至极为未来埋下了隐患,长大些后,我们仍有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冲动,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这在无形中便又增加了可怕的惰性。在未来追求理想的路途中会起到强大的阻碍作用。有句话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追求理想的迢迢征程中,不可能有一条坦平的大道等你去走。迎接你的,是充满着荆棘的荒野!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恰恰是这些荆棘,吓退了多数的理想探险者。“无奈之下”,他们便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安于现状,在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中纵意人生,驰骋天地间。这种梦会上瘾!它是新时代的鸦片。毒害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这,便是少年埋下的隐患爆发的前兆!

追求理想的旅途是艰难坎坷的!更是遥远的!不要害怕,这种害怕的情绪是灵魂深处的“惰性”在做怪,而它,才是最可怖的,抛弃了害怕,才会抛弃它的干扰。抛弃了害怕,才会让自己的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彻底。走得更稳实!从脚下开始。带着坚定的心。一步一步扎扎实实,不虚夸,不急躁。踏踏实实的走起来。终有一天,会看到黎明的曙光。走起来!便有了希望!

有了理想,就有了路。无一例外,光明大道是遥远的,不平的。更是枯寂漫长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是越走越长愈行愈近的,不要好高骛远,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走得稳,才能走得远!才能更接近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二)

在风吹雨打之时,一块砖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如此的柔弱,但如果一块块砖积累起来,垒成高楼大厦,历经风雨也无法将其变形,由此可以验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魅力之所在了。

人就是要在不断地积累中完善自我,那么,生命才会更加光彩,你也许会为李白飘逸的诗所陶醉,然而你可曾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才使自己成了"诗仙"?历史上有多少人像李白一样,凭借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地积累和探索,铸就了成功的辉煌。

君不见,大发明家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正是他对科学坚持不懈的探索,终于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终于实现心愿--成为大文豪。 君不闻,为了我国的气象事业呕心沥血的竺可桢每天坚持写日记,记下许多宝贵的气象资料,并且每天坚持步行上班,沿途观察气象变化;元末明初能诗善文的文学家陶文仪,用尽毕生精力,不断积累所见所闻,并把积累起来的片片树叶上的记载加以整理,便成了三十卷的《辍耕录》。

以上事例都铿锵有力地证明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千古名言,那些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注重"足下"的积累,并持之以恒,才有了"行千里"的辉煌,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正像两军阵前的交锋,不坚持到最后一刻就会前功尽弃,一败涂地。因此,我们更应该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三天三夜不睡觉发愤读书容易,但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书难,心血务潮的"三分钟热度"永远不

可能对学习有任何的帮助,而有持之以恒的习惯才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美丽的浪花,是在经历海浪与礁石的一段撞击旅程才绚丽地开放;璀璨的成就,是在历经足下之地和千里之外的艰辛跋涉才壮丽地铸就。

让我们发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精神,向时代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

评语:这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是恰当采用形象的修辞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如:开篇采用类比,在通俗的比喻中,娓娓道出了中心观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于激发读者的共同感受;而在第二段又采用了引用修辞、借用诗仙李白来作巧妙过渡,转入下面的事例论证;在最后部分又巧妙采用了比喻修辞,提出了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历经足下和千里之外的艰辛跋涉。同时,从篇末又可看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学生风采。

有益的格言

前几天,我们学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格言,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句格言。

这句话包含着深奥的道理,也许你会问,水怎么可能把石头穿透呢?但是,天长日久,水总有一天会把石头穿透的。我们做事也是这样只要你有恒心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低头,你就能成功,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记得有一次,我做作业,闲着没事,突然看见了墙角的自行车,“对了,我可以练练自行车啊!”我来到哥哥房间,把乞求的目光投向哥哥,伤心地说:“哥哥,你就教教我吧,我可是你妹妹啊!”“好吧,我教你”我高兴的坐在车上,两手扶着方向把,左右摇晃着,心里非常害怕。哥哥说:“你扶好方向把,我在后面推着。”“好的。”我颤抖地答应了。我已经练的差不多了,哥哥说:“我放手了。”“不行啊!”我焦急地说。刚说完,我我摔到了,好痛啊,“没关系,拍拍土重来。”哥哥鼓励我说。“好吧,我继续练。”我勉强地答应了。我又骑上车,当我骑着有点会了的时候,前面有一堆水,哥哥正好放手了,我又摔倒了。我的裤子湿了,手也擦破了,“不练了,不练了,怎么练都练不好。”我生气地说。“你遇到困难就放弃永远也就是失败者,你就只有这点本领。”听了哥哥的话,我想到了我的座右铭,“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我下决心,一定要练好。我再次骑上自行车,辛苦的学着。流了很多汗,摔了好多次,腿上是五颜六色的包,痛极了!最后我坚持住了,终于学会了。我高兴极了,骑着车子到处玩。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什么都会遇到困难,不要向困难低头,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这句话揭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远的路只有一步步去走,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点点地,细心的,认真的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这些道理大家也都知道,其实人间的大道理就体现在一些日常的小事之中,要在小事中见到大道理,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却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大事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环节组合而成的,没有细节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事的成功。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高、社会事务相互联系程度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也要求人们做事更加精细、认真,否则,某一个人的某一细小的环节的失误,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由一个细节引起的: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又例如,一架“波音”747飞机,

由450多万个零件组成,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单位,而每一个零件也要由多个不同的人共同劳动才能完成,如果某人的工作出现一个轻微的失误,也可能导致飞机的失事。因此,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从事小事的人,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我们应当像雷锋那样,甘于做一颗革命的镙丝钉,从细节入手,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在每个岗位上都要干得最好。

从细节入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我们要从心里认识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与他人利益休戚相关的,而每一件事关人民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只有在态度上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用高度的责任心去认真完成我们的每项工作任务。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举了一个擦桌子的事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保持认真做好小事的工作态度容易的。因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但是,我们还有不少人在工作中不能坚持这种工作态度,他们做事马马虎虎,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对待他们心目中的“小事”不能充分考虑去做,结果生产线上次品频出,重大责任频繁发生,“小事”变成了大事,变成了坏事。如果他们能从事小做起,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那么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从细节入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小事、细节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我们只有认真地完成了这样的小

事、细节,才能最后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但是,我们想做大事的人多,愿意把小事做好做细的人少,我们缺少精益求精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则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精做细。我们只有一切从细节入手,把小事做好,才能成就大事。正如古人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已故总理周恩来就是一个注重细节、成就大事的光辉典范。

我们生活在一个“细节”的时代,细节已成为决定我们任何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改变粗枝大叶的习惯,树立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用“从细节入手”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件工作,从细节中积累成功的因素,从细节中巩固成功的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敬佩、羡慕,人们也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回答的了。每个人的理想有所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个有志者,都应该牢记住这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认准方向朝着理想,从小处做起,一步一步地积累着,走下去,这就是成功的秘诀。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意思就是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于是这事业便如同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建筑一样,华而不实,连三四级地震也经不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这又使我想起许多老师曾经说过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 ,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 ,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 ,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 ,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

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要想达到目标,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绝不可少的,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古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 现在有些人却不然,他们似乎只知道树立理想,却不认真想想该怎样去做。像他们这样日夜看着远方辉煌的目标而打发自己的青春,浪费自己的生命,到头来只能是个曾立志的无志者,到老一事无成。 对于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我们的志向是与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宏伟的目标迈进。这千里万里之行,会是非常艰难,决不会是一条平坦大道,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就一定能胜利。这胜利是我们的,我们的理想体现在一步一个脚印去夺取胜利的过程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文素材积累(一)

一、素材回放:《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2010年7月28日,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停下脚步,默默怀念的日子。时钟倒转34年,日历翻到1976年7月28日,那是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一场人类史上堪称最惨烈的灾难降临到了中国人民头上。34年前的今天,一个叫做唐山的城市,用闪光的人性背负起惨痛时刻;34年后的今天,我们以电影的名义,雕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二、思考感悟:

(1)余震: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年轻母亲的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感悟】: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2)废墟之上:一抹温暖的亮色

2010年戛纳电影节上,《唐山大地震》以“手”为主题的国际版海报首次亮相。画面中,劫后余生的李元妮紧紧搂着儿子方达,震撼有力地传达了全球观众都能感同身受的亲情主题。尽管地震对人心伤害不可磨灭,但在每款海报灰暗的废墟之上都无一例外保有一抹温暖的亮色。导演冯小刚对此解释道:“灾难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感悟】

那一抹亮色,是希望的呼之欲出。哭,不是绝望的,而是温暖的;我们的心,不是冷的,是暖的。

(3)从唐山道汶川:穿越生命线

电影《唐山大地震》把唐山和汶川嫁接在一起,别有寓意。

方登、方达两姐弟作为志愿者在汶川遇见,唐山地震的受难者为挽救汶川地震的受难者的生命奔忙,让方登改变想法,最终返回唐山认生母。在汶川地震现场,她见证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救援,雨中声嘶力竭几近崩溃的母亲,彻底解开了她的心结,让她对生命、对亲情,都有了重新认识。

【感悟】:

地震是人性在危机情况下的道德标尺,唐山人、汶川人、中国人,他们,都在线上。

三、名人视角:

残酷23秒后,悲伤32年间

谭飞

曾在《解放军文艺》上看过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祭》‏,为里面一段描述震撼,一对只有五、六岁的孤儿姐弟,在地震废墟旁像小狗一样看护着家里所有剩余财产,为怕人趁乱摸鱼,哥哥脖子上挂着缝纫机,妹妹紧紧攥着菜板,他们脸上已经没有眼泪,神色木然。每次我脑海里闪过这段,都不由自主产生极大悲情。地震是摧毁一切的,它不仅击垮建筑,埋葬生命,也扫荡了家庭这个最基本血亲建制,让父母、孩子被迫瞬间经历人世生离死别,甚至还有,无法面对但必须面对的选择。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一开端影像化了钱钢的那个纪实文本,一大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地震画面重现,逼真地展现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身体与生命尖叫呼啸全过程。在断壁残垣下,无数双大手、小手扑满灰尘,绝望紧握。亲人寻找亲人,父母寻找孩子,生命寻找奇迹。在纺织女工李元妮家废墟下,一块重重石板两头压住了方登方达这对龙凤胎姐弟,已失去丈夫方大强的李元妮,在“只能保一个”的万难抉择下,最终,救下儿子。

但姐姐方登没死,她被一对赴唐山救灾的解放军夫妇收养。方登从此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梦魇,忘不了生身母亲对自己的放弃——《唐山大地震》起初的23秒,其实是为后来32年作的残酷铺垫,由自然地震衍生的亲情余震,一震三十二年。地震让幸存者身体和心灵受伤,身体的伤看得见,心灵的伤则积郁暗藏。母亲李元妮那句“没了,说没了就没了”,折射母亲面对地震带给家庭巨大变故的伤痛。她拒绝他人示爱,拒绝儿子搬家的要求,守在那片小小的空间,只为守住对丈夫和女儿的怀念。女儿方登大学期间怀上孩子,并坚持要退学,面对错愕男友,她说:“我一定要生下她,你没经过地震,不知道。”方登对新生命的过分看重,表面看带着些许神经质的不可理喻,实则凸现了她年幼时期阴影留下的创伤。方登,比任何同龄女孩都更能感知生命的可贵和脆弱,因此,她把生孩子看得神圣无比,生育抚育过程,甚至是她缓解人生焦虑的主要通道。

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里成功展示了一个无比纠结的人性故事,在唐山废墟后面,他寻找到了类似《活着》那样的中国人生命节点。面对地震这样的天灾,有多少家庭潜藏着可能一辈子无法治愈的心病?人究其一生要面临无数心结,最难解开的,或许就是亲人的抛弃、背叛以及忘却。《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在惨绝人寰背景之下,母女两辈人被迫产生心结,又最终解开心结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和平时期苦难史的集大成呈现。某些制度性苦难在现有语境下难以刻画,非制度性苦难里,中国人的隐忍、委曲、大爱、宽宥,在这个极致标本身上,得到熠熠放光再现。

谁都知道这会是一部“泪飞化作倾盆雨”的电影。特别是当你看到李元妮面对32年后回家的女儿,扑通跪下,唐山话说:妈妈给你道个歉,这么些年,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啊……的时候,不颤栗,不泪奔,很难。一帮老戏骨,如徐帆、陈道明、陈瑾、杨立新的加盟,让《唐山大地震》在震撼故事,情绪节制和压抑爆发之间找到了准确的平衡点。尤其是徐帆,无论是造型、台词还是表情,以及某些细节上的处理,都让人难以忘怀。面对儿子方达交的女朋友,母亲并不正眼瞧,边做家务边淡然一句:“屋小,多一个人都转不了身”,体现了多年独立抚养儿子后面对未来媳妇这个“敌人”的微妙情愫;女儿方登回家,母亲应早得知讯息,但她并未如常规思维那样老远一把鼻涕一把泪迎上来,而是依旧在厨房切菜,肩膀与背部的微小耸动,传递出她内心的激动,把母亲经历苦难后的隐忍表现得生动、真实。

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这样的悲剧绝无法拿“杯具”一词加以戏谑。但悲剧也是双刃剑,容易让电影陷入过于煽情甚至滥情的流俗境地。在导演手法上,冯小刚很注意把悲伤的层次感有节制呈现,这是《唐山大地震》超越一般心灵灾难片的地方。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样的情绪酝酿,不是为哭而哭,而是细腻体味某种苦楚后,发自内心的真切痛感。比如陈道明大吼“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张静初与母亲重逢的欲哭无泪以及后来在墓地的那次恸哭,几乎所有的哭戏都在精准把握人物命运的脉搏以及观众的泪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让人感同身受。

把唐山和汶川地震两大灾难嫁接在一起,巧妙而有寓意。方登方达两姐弟作为志愿者在汶川遇上,唐山地震的受难者,为挽救汶川地震的那些生命奔忙,这是方登改变想法,最终返唐山认回生母的合理契机。因为,她听到了弟弟无意间的陈述,并现场见证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救援,雨中声嘶力竭几近崩溃的母亲,彻底解开了方登的心结,让她对生命、对亲情、对地震,都有了重新认识。汶川地震在《唐山大地震》中并非仅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勉强出现,而是推动了情节发展,成为跟唐山地震一样的故事整体不可或缺部分。

可能是时限的原因,《唐山大地震》在线索上作了些无奈取舍,导致全片中段有些戏剧张力被削弱,逻辑关系也略显突兀,表现得两头强,中间弱。比如,方登养父跟方达在西湖边的结识,原剧本有的方登养父去唐山找过方登亲母等等,这些线索要么戛然而止要么遭舍弃掉,不能不说,对全片有一定影响。不过,这部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情节都具有相当震撼性的电影,刻画人性里最深刻地对亲情对生命的热爱,已足够让悲伤逆流成河。

唐山不仅是一座经历特殊苦难的城市,也是过去华侨怀想祖国时的习惯称谓,唐山即祖国,唐

山即中国。《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拍的不仅是唐山,不仅是汶川,也不仅是地震。地震是人性在危急状况下的道德标尺,唐山人、汶川人、中国人,他(她)们,都在线上。

四、素材运用

例:话题:“承诺”

当那一盘洗净的西红柿映入眼帘,当那一句“妈没骗你”回荡在耳畔。泪水告诉我们,“承诺”的含义。那是母亲的承诺。23秒前的一句承诺,历经32年的风吹雨打,真情未改,承诺不变。 例:话题“柔弱与刚强”

带着昨夜的泪痕,选择生活的继续。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一座新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那是难以想象的刚强,难以诠释的坚毅;而每一个晴朗的月夜,心头隐隐作痛的感觉,又分明地告诉人们,正是真情的柔弱,支撑着生活,让每一次磨难,变成可以期待的希望。

例:话题“坚强”

一栋房屋的倒塌,可以重现它的高大;一座城市的毁灭,可以重建它的繁华;一片土地的荒芜,可以重塑它的生机。但是,我不知道,如果信心的垮掉,会有什么外在的方法来重新修补。坚强,是心灵的站立,是心灵的重生。对于帮助,我们选择感恩。但是生活的重建,需要内心的坚强。 尝试:

1、 话题:

2、 话题:

3、 话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的,然而我们则需要怎样做呢?

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有很多的。他们的荣誉和成绩,往往令人敬佩与羡慕,我们也会常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答的了。每个人的理想有所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个有志者,都应该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始于足下”,首先得有千里之行的理想作为它的原动力。一个人如若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他就会只是为了生存而存在,就会盲目地听任生活的摆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生活不仅没有乐趣可言,就连他们自己也会失去自我。还有人同样拥有美好的理想,却没有去实现今天干这,明天干千那,最后一无所获,美好的理想也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我们应该怀有远大的梦想,并脚踏实地去行动。如果没有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的采集整理,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如果没有曹雪芹十载披阅,增删数次的呕心沥血,又如何有鸿篇巨制《红楼梦》的问世;如果没有洪战辉十数年对不是自己亲生妹妹的照顾又何来感动神州赤子热泪盈眶;如果没有606次的研究,梅毒早已夺去数万人的性命。个人的飞翔,同样需要脚踏实地。他们所留下的不只是成就,还有他们所传承的精神深深的刻画在我们心中。 其次,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做事不可能一步登天,每天的努力与积累会带给我们很多成就。达芬奇画出的鸡蛋不是一次次乱涂鸦,在他很失败时,他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练习,忍受寂寞,坚持得住,懂得审视自己的不足,苦练基本功,最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画家;越王勾践在遭到失败后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会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于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的神话,吴王阖闾败就败在缺少越王勾践那股脚踏实地的作风上。他们都是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最后才取得了很高成就。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学习任何知识、技艺,都要注意打好基础,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技艺是一招一式进步的。怕吃苦、不务实耽于幻想,想一个早晨成为行家里手、成为闻名遐尔的发明家是不可能的。好高骛远、一曝十寒学不到真本事

人生路遥,请先不要急着上路,盲目的去行走!首先要确定梦想的“远方”,从梦想起步,然后向着梦想前进,这样,人生之路便会无限延伸,直通你的梦想。你将粉碎一切障碍,直至梦想,给人生之路的千里之行划上圆满的句号。

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远方”,成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篇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 里 之 行 始 于 足 下

——培养行业一流人才,家长必备一流综合素质 翟穆峰

多少年来,国门一直未被直接打开过,长期以来人们的意识总是处于古书寻求真理而难以突破,真可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经济向前发展,受先进文化意识的冲击,很多人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表现出金钱观,封建迷信观,私欲观,醉生梦死观等。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深入发展,先进文化意识、先进科学技术、人们的伦理观点、价值观与传统历史观发生了大的碰撞,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和一流的心理素质,怎能培养出国际一流的人才呢?

一、培养幼儿学习思维要走出历史和现状偏见的怪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现在轮为父母一代的中青年在过去求学的路上,经济拮据使得求学倍受艰辛(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父母),但今天物质基础条件好了,往往在教育小孩时又迷失了方向,即不知如何教育幼儿,他们表现出彷徨、苦恼,这可能是每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父母都处在忧郁和苦恼之中。

⒈科学辨证吸收古人和外来文化的精华

过去我们经常读古文,“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做官论”、“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力大养一人,笔重养千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这些封建落后的文化教育思想长期禁固着人们的思维,即文化国粹底蕴博大情深,常人无法领略和超越古人的思维,加之闭关自守,先进文化又无法接受,所以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文化意识在短期内有很大超越,显得艰难。

古人遗留下来的教育文化内容丰富。过去,我们都没有批判地去吸收,即去除糟粕,吸其精华,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精华吸收得不多,糟粕却吸收了不少,很多人还不会科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去思考问题,特别小孩的第一亲情老师父母,他们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小孩的一辈子,现代父母具备优秀的素质将使小孩步入快车道,否则,小孩在面临社会的过程中,他还要去徘徊、彷徨、思考,也许浪费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在国际人才培养的舞台上首先慢人一拍。所以我们的家长首先要善于批判地学习,将吸收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古代文化精华有计划、有理想传授于小孩,同时要大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使他们从小就能亲眼看到未来充满竞争性和挑战性的世界,也就是“学以用而日深,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⒉幼儿教育的现实证明幼儿成长已步入歧途

未来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我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有三种人有饭吃:⑴、技术人才——现阶段约90%成为高级打工者;⑵、市场人才——90%的人员成为民企老板,经商头脑较强,但文化素质90%的人员均相对较低,即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⑶、公务员——90%的人员文化素质较高,但心理健康度90%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主要受“官本位”传统思想之束缚和中国特色的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每一位家长必须清楚地看到“知识就是财富”的时代已经到来。要立足于社会,知识含量决定了你生存发展道路。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文化经济的出现,何愁每行的状元无法生存呢?然而,为了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家长们忽视了幼儿“吃、喝、玩、乐”,之快乐心理,拼命给幼儿加重学习法码,周六、周日补课,琴棋书画要样样精通,小孩本来有一点点兴趣,在强大的外力的作用下,他们的兴趣全部丢失了,结果厌学、逃学,甚至自杀(不堪负重,心理和身体倍受痛苦煎熬,对人生生存失去了乐趣),或杀害父母之事(强大压力导致幼儿为消除外因而起杀人动机)时常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家长要根据小孩自身特点,加强小孩学习的计划和规划,使小孩能够懂得科学学习方法和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我要学”的优异小孩更要调整好学习愉乐休息时间的科学分工,正如列宁对成年人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也说明科学使用大脑,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二、家长要清楚看到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斯研究了社会发展规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或力量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最终都要受到惩罚的,过去我国受着“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这也是思想认识误区,结果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严格到“泾渭分明”的程度,即走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不论姓资、姓社的,只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我们就可以拿来用”,由于中国之大、民族之多各地差异性亦大,符合中国发展的规模世界上又没有可借鉴之经验,邓小平又提出符合国情的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深入,现在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转型期社会,很多人,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仍受计划经济指导下的框框旧思想束缚,工作表现之被动挨打,身心憔悴,对子女关心不够,自己都感到迷失了方向,指导小孩哪能有一个正确思维观呢?

未来社会发展,谁拥有了知识,谁在市场竞争社会中,谁就具备了优先获得生存权的根基。

三、家长教育小孩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国人大多数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读书做官论”、“做官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特殊福利的待遇”的思想影响。(如“官场文化”著名作品《厚黑学》、《官场现行记》等,间接反应官场文化的作品有《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加之 小孩就受着不正常心理的教育,加之社会的不正常风气的感染,从而导致了不少为官者心灵扭曲,这对现代为官之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学会科学运用和批判地吸收古人遗留下文化精华,以及选择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能达到这种境界的高峰是不易的,长期受着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优秀党员干部亦是很多的,如:焦裕禄、孔繁森等。

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都是国外最先进的科学理论、管理体系理论,如果我们社会不能变革,不适应这种潮流,中国将永远徘徊于落后行列,现在,我们终于看到社会法制建设在进步,人的思维在进步,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平均分配机制演变成现代危机意识、紧张意识、压力意识。此种情况下团队合作战斗意识的日益加强,为了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创造适应社会的一流的素质之人才,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已成雏形。

如何培养出新时期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呢?

笔者认为没有一流德才兼备的父母就难以培养出一流德才兼备的学生,因为父母亲是小孩的第一亲情老师,幼儿、少年素质培养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包括谦虚、助人为乐、团队协作、胸怀大度、尊老爱幼、正义感、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评价能力。

⒉具备扎实的基础文化功底。

⒊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快乐、学习、休息合理搭配,做到科学用脑,因为人的志向是无边的,精力是有限的。

⒋具备识己识人的社交能力。

⒌具备实践和自理能力。

⒍具备严谨、务实、实践、提高的能力。

⒎具备善待世界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经济核算能力(通晓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资本论》

原理,善于活学活用)。

四、家长必须具备客观评价自己小孩的禀性,因材施教,培养行业内一流人才。

现代年青的家长,当小孩刚上幼儿园或小学之时候,唯恐小孩学习成绩比别人小孩差,因此,把小孩挤进了快车道,一个方面,觉得自己小孩在强压教育下知识似乎比别人小孩多了些,内心充满了优越自豪感;另一方面,实际应用能力又感到不比别人小孩强,于是便产生自卑感。小孩的学习实际上变成了大人的赛跑,表现出课外要小孩学习音乐、围棋、英语、奥数、舞蹈、作文、武术,结果小孩课外快乐的时间全被占用了,请想一想,一个童年小孩,玩所带来了的快乐是童年的享受,从生理上说小孩大脑还未发育完全,小孩就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他们就面临着强大的精神压力,从表面上看,家长好心,生怕小孩未来落后于别人,其实,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对小孩成长极为不利,表现出的特征:暴躁、焦虑、失望、痛苦、反应迟钝或者绝望、甚至自杀,这是一种内向性格的表现;外向性格可能去对亲人或社会的人身产生攻击,(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这还没有足够引起我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如:马加爵杀人案就是一个典型证明)同时还表现出自私、孤僻的性格(现在城市出现一批“古惑仔”少年,据社会学家调查,这一些少年年龄一般都在11-16岁之间),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暴发户、腐坏分子表现的行为或行业分配极端不公平等),他们不理解,更不能容忍。于是开始对社会仇视,最终引发杀人动机,这给社会和自身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都是从小受到的教育中没有正确心理导航造成的,因此开设幼儿、少年的心理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各学校要开设家长培训学校,现在大城市可能做得优越点,但中小城市显得特别落后,笔者认为开设的课程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⒈对小孩成长心理研究课程。

⒉自身小孩能力客观评价认知课程,包括智商和潜力的认知。

⒊小孩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

⒋家长对社会认识公平评判。

⒌道德的修养。

⒍实践能力培养。

⒎独立生存与思考培养。

家长根据小孩不同生长年龄加之引导,大多数小孩在学习上表现出过去“要我学”,现在“我要学”,从“强制型”变成“主动型”,小孩的学习自然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加

之家长要善于寻求与小孩沟通渠道,并且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小孩自然会成为行中的佼佼者,但对于“主动型”学习的好学生往往又会演变成“自我强迫主动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种小孩,家长必须特别引导,切莫再与加压,要善于调度,与其减压,否则,这样品学兼优的小孩可能于一旦,前几年长春市某中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女孩因为自我加压太大,最后脑出血而死亡,这种的教训还不足够引起我们家长关注吗?也许现代社会竞争加剧,家长日夜忙于工作,对小孩的教育途径都是一个盲区。

要培养出一个行业内一流人才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家长必须首先加快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家长”。

综上是本人对现代社会下的小孩成长的焦虑,愿一点点的研究能唤起千万个年青家长心中之共鸣,这也算我对社会一点点贡献吧!高质量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家长一定会把你的子女培养出行业内一流人才。

2004年10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9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