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

| 心得体会 |

【www.guakaob.com--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一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大国复兴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成为统一全党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应运而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关于“四个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又做了迄今最为明确的说明和界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布局。

“四个全面”是一个大系统,每一个“全面”是一个小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关联递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新常态下波澜不惊、破浪前行的压舱石。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思路和大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坚持“四个全面”,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引。 “四个全面”,

体现了习式战略布局新特征,即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目标导向和全面的战略举措。现代社会中不论哪个政党都有自己的“主义”作为发展导向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对“主义”的信念。“问题”与“主义”的交互作用,催生了“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全面而齐整,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具有思想的综合性;坚守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具有思想的正确性;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笃行,具有价值信念的坚定性;源于中国实践,又还原并指导实践,具有理论应用的指导性。

“四个全面”高度凝炼了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设计,将共同撑起“中国梦”。“四个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使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必将进一步推动党的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二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的三重价值追求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本期思想版特邀请专家学者对“四个全面”进行深度解读,以系统梳理“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深刻意涵与现实意义。

“四个全面”是新形势下我国治国理政的新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的发展新格局。“四个全面”的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引,呈现出丰厚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四个全面”是新形势下我国治国理政的新战略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的发展新格局。“四个全面”的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引,呈现出丰厚的价值意蕴。

以实现人民利益为要旨的人本价值追求

“四个全面”是我党的重要治国理政思想,它围绕党要为人民服务的立足点而展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旗帜鲜明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坚定的价值信念,不仅是“四个全面”的价值标准,也是“四个全面”的价值灵魂。它继承并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战略思想中展现为一种使命和一份责任。

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现代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分为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两大类别。由“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当人民的生存利益基本实现后,发展利益开始成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与切近,标准更严,要求也更高。这些都无一不与“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紧密呼应,必将有效地增进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的意义在于给人民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更好地实现、维护与发展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增进人民福

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当下,社会上仍存在个别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需要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部署,以更好地造福人民。

其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民利益的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人民的利益,法治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最持久、最可靠途径。法治明确赋予了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着力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过程。当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发自内心拥护法律时,人民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与维护。

其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关键。事业成败,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从严治党,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直面问题为要旨的价值追求

“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坚定信念、直面问题,勇于与现实对话,在继承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四个全面”展现出的,正是以直面问题为要旨的价值追求。

从“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可以观之,“四个全面”的形成蕴含于发展之中,离不开与现实的对话。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投资增长乏力,稳增长难度加大,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等方面,仍有不满意的地方。面对矛盾与困难,我们就需要展现自信,坚定信念,直面现实,通过新的发展战略来对现实问题予以观照,对矛盾与困难予以调适,以问题意识彰显与现实对话的时代精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则是将时代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重要标识,是我党直面问题、对话现实的充分表现,其必将使社会朝着有利于全体人民的方向迈进。

以继承创新为要旨的理论价值追求

就“四个全面”的表述而言,它彰显的正是继承创新、开拓发展的理论品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就如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一样,需要在不断继承和创新中来实现。“四个全面”的表述是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为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提出并形成的: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全面”,再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直到最终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从“一个全面”到“四个全面”,不同的表述阶段既体现了我党战略布局的延续性,又彰显了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四个全面”丰富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未来。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三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着眼“四个全面” 勇担精神文明创建新使命

精神文明创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蓬勃兴起,群众基础深、社会影响广,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沿着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精神文明创建必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战略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着力提高认识,认清精神文明创建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韬略,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新遵循。它要求我们从更高站位、以多维视角审视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从国际视野看。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借重中国。但西方敌对势力也始终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千方百计进行西化分化、干扰遏制,竭力抹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国家的精神独立性,凝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看。我们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短短6年时间,我们必须既推动经济健康增长、又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既使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又让精神定力更加牢固,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从战略要求看。在“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精神文明创建要切实在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自身也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开展工作。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征程,需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必将营造党风政风清正廉明的“大气候”,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抓住党风政风好转的有利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从群众期盼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盼望生活得更有信仰、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公共行为、网络净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关切,把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工作决策、转化成具体抓手,让人们更多地享有文明创建成果。

着力贯穿融入,汇聚推进“四个全面”新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其中,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补理想信念之“钙”。理想引领人生航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同志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指出“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战略任务,必须深入持久地抓下去。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加深对讲话精神的理性认同和实践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列出专题学,结合工作学,引导文明办系统的同志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上认清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基本遵循,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理想信念的定力、改革创新的动力、实际工作的能力履职尽责、爱岗奉献。

铸价值引领之“魂”。主流价值导向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要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和排头兵,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广泛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诚信、孝敬、勤俭和礼仪教育,既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又利用好“七一”、“八一”、“十一”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一年到头有声音、有气势。抓好实践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做到百姓日用而不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文明创建与文化文艺结合起来,用文艺的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生动形象地传播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强道德建设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为“四个全面”提供强大道德力量。要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用无数普通百姓的生动形象扮靓美丽中国。立足城乡社区,以学雷锋精神为魂、以志愿服务组织为体,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评选的前置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和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十三五”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规划,加大投入,扩大覆盖,为农村孩子搭建寓教于乐、学技学艺、立德树人的平台。

正社会文明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正之风,是精神文明创建的当务之急。必须坚持专项教育治理,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狠抓影响中国形象的旅游不文明问题,发挥好部际联席会议作用,把好护照关、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六关”,努力使出境旅游的每一个游客都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和“文明使者”。狠抓影响百姓日常生

活的诚信问题,会同有关部门联手惩治失信“老赖”,发布偷漏税款、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方面的“黑名单”,让百姓“吃得安全、用得放心”。

谋利民惠民之“实”。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四个全面”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推动各地各部门多办作用大、影响大的好事实事,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整治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垃圾围城、雾霾遮天现象,保护绿水青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古民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突出文化惠民,加快各类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丰富、更有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突出服务惠民,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安全、有序、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

着力改革创新,形成精神文明创建新优势

改革是不竭动力,创新是源头活水。精神文明创建服务“四个全面”,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转型时期新要求,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使工作既体现连续性又富有创造性,做到老品牌有新亮点、新品牌有硬举措。

强化群众观点。精神文明创建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就是群众性、普惠性、公益性。“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按照群众意愿办事,群众期盼什么就努力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着眼基层、下移重心,开展群众乐于参与、普遍受惠的基层创建项目,推进小广场、小公园、小菜场、小诊所、小银行等便民设施建设,激活创建“细胞”,夯实工作“墙基”。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延伸到北漂、海归、海待等特殊群体中,减少创建工作的空白点。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考核测评中提高群众评价的权重,力戒以形式主义搞创建、伤民扰民搞创建;对于那些出现严重违纪违法和重大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的,严格执行“一票否决”,使创建工作真正通得过民心关、舆论关、法纪关。

强化法治理念。法律是道德的保障。“老人跌倒不敢扶”等现象,表面上是道德问题,实质上是法律缺失。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加快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和团体章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借鉴道德立法的好做法,推动中央和地方在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旅游等方面立规立法,把精神文明建设载体性要求更多地转化为刚性的法律约束。

强化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我们工作的指向。发现问题是政治上的敏锐,分析问题是思想上的清醒,解决问题是实践上的自觉。要在“立”上下功夫,立行为规矩、立先进典型、立良好风气,把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鲜明地立起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有“破”的胆识和担当,破思维定势、破陈规陋习、破“潜规则”,引导人们守牢思想底线、不踩道德红线,更不触犯法律高压线。

强化网上文明。目前,我国有网民近6.5亿、手机用户12.5亿、各类网站270多万个,很多基层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上网真正成了生活常态。当下的

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网上文明。要大力倡导文明建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借力网络网站,传播主流价值。强化网络阵地意识,依托中国精神文明网,建设一大批联盟网站,把更多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网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文明网盟,推动网上评选“好人365”,推动精神文明网上传播。强化“微传播”意识,多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多运用微传播、快阅读的方式,增强传播的针对性、活动的互动性,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强化统筹能力。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领域宽、涉及部门多、见效时间长,必须统起来抓、分开来做。要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跳出文明办看精神文明创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部署,实施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各部门文明委真正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落到实处。全国文明办系统的同志要改进思想作风,提升业务水平,着力提高宏观谋划能力、实际调查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法治思维能力、探索规律能力“五个能力”。坚持求实务实、虚功实做,以骑车、步行的方式搞调研,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使精神文明创建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富有生机活力。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四
《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 “四个全面”政治理论学习中,我有了不少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一次中国发展战略布局的清晰展示,也是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的全面总结。是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我们看到,一直以来,我们的党正是引领着中国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一步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过来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具体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梦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根本路径,是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定要求。不管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持。如果说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那么法治则是护佑改革活力的定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完整勾勒出了法治中国的蓝图,为中国发展战略布局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思路明确、逻辑严密、重点突出,不但是有机的整体,更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完整理论体系。读懂了“四个全面”也就读懂了当前中国治国理政新思路,读懂了中国发展的前景与未来。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五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分别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是在特殊时刻、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更加清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政治协商机构的特殊作用,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活力与动力,就一定能推动中国巨轮驶向梦想的彼岸。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走过65载风雨历程的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为民生改善察实情、谋良方,人民政协重任在肩,干部群众寄予厚望。不断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着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

政议政制度建设,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政协组织的光荣使命。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蹄疾步稳地推进各项改革,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党和国家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国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四个全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事实充分证明,越是在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越需要发挥人民政协联系群众广泛、各方人才荟萃的优势,越需要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参政议政,在协商民主的舞台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有效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团结是力量之基,民主是活力之源。人民政协作为社会发展人才库、国家决策智囊团、统一战线粘合剂,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是其突出特征和本质

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任务所系。进一步完善协商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就能增进社会团结、汇聚各方力量、激发创造热情、焕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为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把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有效凝聚起来、充分释放出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这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

“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引。面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旧矛盾交织叠加、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质量,既是提高治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最大限度集中民智,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以更加主动、更富创造性的协商民主服务于“四个全面”的大局,推动形成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人民的希望就能变为生活的现实,伟大的梦想就能成就辉煌的业绩。

“要想登上高峰,看到无限风光,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断往上攀登。”人民期待政协委员多建睿智之言、

多献务实之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贡献力量,让我们的事业充满活力,让梦想的风帆迎风高扬。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六
《关于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春节假期刚过,全国两会将至。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人民日报推出几经打磨、多次沟通后形成的重磅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2月25日将见报的第一篇,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谓人民日报评论的最高规格、最强火力。现在我写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小荷才露尖尖角”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绵延不绝地打出了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四个“组合拳”——“四个全面”。可以说,“四个全面”成了中国人民阔步、坚定迈向世界舞台聚光区的“加速器”和“稳压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3亿中华儿女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基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论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谓中国这边“风景独好”!每年百分之八、九的增长率,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高铁时代”。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有报道说我国经济总量甚至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一位的巅峰状态。

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由于底子薄,人口多等多重不利因素的连环影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仍居世界后列。虽然我们很自豪

地宣布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但是,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谓任重道远。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更多地“接地气”,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有底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人民群众的最大需要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需要,以人民群众的最大满意为我们工作的第一目标,努力解决好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金钥匙”。以“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必须一百年坚持不动摇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因此,改革就是经济振兴的关键,必须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当前,我们的改革正驶入深水区、攻坚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当下的改革,既有破除“双轨制”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也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还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之,全面深化改革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要尽量做到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定海神针”。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十八届四

中全会更是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过去那种拍脑袋决策的人治行为必须要被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法治行为取而代之。只有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我们才能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法治精神的阳光雨露。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必须坚决铲除腐败的毒瘤,纯洁党风政风。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容小觑的“四风问题”,以及腐败分子“库存量”比较多的残酷现实,全面从严治党势在必行。当然,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搞好严肃党纪政风的治本工作,又要抓好打“老虎”,拍“苍蝇”的治标工作,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不是各自为阵的“散兵游勇”,而是唇齿相依的“格斗士团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顾此失彼,必须首尾相应,前后兼顾。只有“四个全面”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这是我关于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七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在职工培训站党委中心组“四个全面”

第一个专题集中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

职工培训站副站长 彭工

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了一个目标,三个支撑,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性和高度的科学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识,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劲旋律。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全面”,是现阶段党和国家建设需要完成的四个方面的重大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其他三个方面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战略目标的。

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彻底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从严治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之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用法治手段来巩固改革成果,引导改革创新,推动改革深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顺利进行,不断解

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证。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在其它三个全面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确保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样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因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铁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经营、建设、稳定等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全社会的运输需求规模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铁路货运不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矛盾更加凸显。为了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路局着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运输组织改革、安全管理、铁路技术、经营机制和政治工作等六个方面的创新发展。近期,又连续对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建设和全面实施资产经营开发工作作出了专题部署,这一系列的举措,将给铁路运输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带来重大变革,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这次专题教育,持续巩固深化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尽好职、履好责,当表率、做示范,进而凝聚起全路上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推动铁路的创新发展。

2015-6-25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八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并重,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是时代精神的提炼与升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修养是领导素质的灵魂。青年领导干部素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重视和加强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团结、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更需要新的理论来武装。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领导者

四个全面 学习心得篇九
《四个全面学习体会》

四个全面学习体会

去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考察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日臻完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四个全面”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

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丰富于实践。回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四个全面”贯穿其中、渐次铺开,主题突出、方向明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加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力度,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新挑战,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调微调,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全面深化改革磅礴起势。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在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表明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在湖北调研考察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若干重大问题。此后,习近平同志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点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新一轮改革大潮磅礴起势、强力推进,改革红利惠及亿万人民,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强调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突出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全面推开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社会治理必将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令出行随。管党治党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八大后,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前所未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作风建设和反腐败的新成效,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四个全面”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四个全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习近平同志以宽广视野观察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

“四个全面”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信心更充足。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稳步推进。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管党、治党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可以说,“四个全面”是对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治军之道一脉相承,又经过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治国理政方略系统深邃的全局思考,鲜明表达了党中央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政治担当和战略定力。

“四个全面”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三者共同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进程,同时三者紧密相关。国家发展、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整个改革过程都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改革贯穿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严治党既要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又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无论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个全面”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必将指引党和国家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大步前行。

“四个全面”深刻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四个全面”顺应历史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国、如何管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交集、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四个全面”集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当前,发展不够充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新期待存在很大差距,适应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既要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又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面临的困难、阻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问题仍然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问题仍然突出,贪污腐化的毒瘤和土壤远未根除。这些问题既是社会焦点、群众痛点,也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四个全面”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造福于民的总体要求。

以“四个全面”开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推进“四个全面”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以科学理念指导发展,奋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不足仍然是广西的最大短板,加快发展是壮乡人民的强烈期盼。广西在工业化中期就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更多困难和压力。我们既要保持平常心、更要增强进取心,既要守住“稳”的底线、更要力争“进”的势头,着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扎实做好沿海、沿江、沿边三篇大文章,统筹“三驾马车”协调拉动,推动“四化”融合发展,切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真刀真枪推进改革。紧紧围绕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步伐、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关系广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破解群众办事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民间投资“玻璃门”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出一批社会影响面大、群众热切期盼、既解决当前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以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以改革突破推动开放升级。

以更务实举措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牢牢把握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市场环境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立法。突出抓好严格执法,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全方位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守公正司法防线,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强化司法管理监督,打造素质好作风实的过硬法治工作队伍,严惩司法腐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宣传,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以更坚决态度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力度,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突破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1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