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读书报告会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一
《《军魂》读书报告》

《军魂》读书报告

——有一种执着叫一往无前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 20xx级 xxx

指导教师 xxx

《军魂》出版于新华出版社ISBN:9787501191864 出版日期:2010-04-01

主编介绍:作者戈基,原名杜承龙,1927年11月18日生,浙江东阳市人,1943年入东阳简易师范肄业,1946年即当小学教师。1949年投笔从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5年北京军区文化部专业创作。197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师职作家。1987年离休,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从事创作以来,出版了《连心锁》(合作)、《暗渡》、《一个国民党中尉从金门归来》、《追求》、《踏遍青山》、《怒海雄师》、《杜鹃啼血》、《血在沸腾情在燃烧》等14部著作。在军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93年国务院给戈基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和特殊贡献证书。年逾80。双目几近失明,仍在笔耕。

内容简介:长篇纪实文学《军魂》,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人民解放军第21军为主线,记述了渡江战役、京沪杭战役、解放舟山群岛,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战役战斗中,我人民解放军指挥果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所建立的卓著功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现了英雄劲旅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现已年逾八旬的作家戈基,为《军魂》“砺剑”十载,在双目几近失明的困厄中,在老伴王震寰的陪伴下,走南闯北,采访过几百人次,积累了数百万字的素材,以满腔热血铸就了这部作品,用豪迈炽爱诠释了生命真谛。

读后感:

《军魂》是在暑假无聊时看的一部书,它是一部长篇文学纪实作品。仔细阅读,会感觉有一副“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戈基说“《军魂》是一部由血写成的作品,既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劳苦大众的血,也有我为些它耗费的几乎全部心血。”因为在写这部作品是,戈老先生已有74岁高龄,在动笔不久后,糖尿病并发症更使得他几乎失明,但戈老并没有退缩,定稿后114万字的《军魂》,绝大部分是由他口述,他的夫人或老不对派人帮助录入电脑的。

因此,《军魂》这部作品触动我的,不仅是数理描述的那些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也有作者戈老---一个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双目几乎失明切年过八旬老人的坚持与努力。

我对军人最近的了解,也只是在大一军训的时候,虽然教官没有像部队里训练军人一样严格要求我们,最让人感到不轻松的,也就是每天半个多小时的军姿,有点遗憾,没能真切感受到军人的氛围。但看到教官们个个英姿飒爽,个个都站如松、坐如钟,对于军人,我依然肃然起敬。

之所以能将《军魂》完全看下去,就是因为它是戈基对人民解放军军魂最深刻的诠释。在书中,戈基以细腻的笔触、感人的事迹,讴歌了英雄的部队,赞美了为祖国解放建立功勋的英雄,颂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春风化雨般地对生命真谛进行了注脚,将我军军魂进行了有血有肉的诠释。这部书,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魂才是军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读懂了军魂。

军魂,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人民军队为国家、为人民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就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慨。有了这个军魂,人民军队每一名指战员,就有了坚定的信仰和永恒的信念,就会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英勇作战;有了这个军魂,这支军队就会为人民利益奉献一切;有了这个军魂,人民解放军就有了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互相协同,主动配合,就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有一种执着叫一往无前,有一种坚持叫死战不退。这都是军人的军魂,他们将这个秉持于心,所以在冲锋时,他们冒着弹雨攻城拔寨;在撤退时,顶着枪林狂轰乱炸;在白日与黑夜,在酷暑与寒冬,他们始终默默坚守着一份责任。一个

个身影,一把把钢枪,闪现在奔流浩淼的蔚蓝色大海,在宽阔无际的淡蓝色天空,在荒凉的戈壁,在闷热的丛林,任时空流转,星图变迁,枪的红缨变成子弹,他们常年如一日,他们始终如此,亘古传承---保家卫国。

在军旅题材作品广见于荧屏与书店报亭的今天,《军魂》所描写的战争无疑显得更为冷静而真实,它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坚韧以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却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悟到身临其境的震撼,从而使得“和平”二字越发彰显出其对全人类的重要意义。本书在对朝鲜战争的描述上,取材于大量真实的历史:有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喜悦,也有战略失误导致的失利以及历史背景下致人抱憾终生的遗憾,直至“震撼世界的大撤军”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被解密,颇令人回味不已。这便是一个真实的朝鲜战争,读罢即豁然领悟到作者对于战争思考的良苦用心。

读贯全书,我们能很深刻地知道,战争的胜利永远需要鲜血和生命来换取。陆军第二十一军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将才林立、英雄辈出的部队。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支部队奉命跨海作战,歼灭了盘踞在桃花、披山、洞头、鹿栖诸岛之敌,解放了舟山群岛,粉碎了蒋介石依托舟山、反攻大陆的企图,期间双方将领的斗智斗勇、士兵的艰苦作战让人看到了新中国建国的来之不易。

俗话说“饮水思源”,现在过着幸福安定生活的我们当然也不能忘本,我们得记得现在的一切都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更应该好好过活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的一切,勇敢面对困难,不能因为一点点儿的挫折失败,就否定自己,放弃自己。

《军魂》这部作品浓墨重彩描绘的“军魂”,令人感佩。这也是让有着对军人强烈敬仰的我,如此钟爱读它的原因。

在《军魂》全书的自始至终和字里行间,都散发出我们人民军队从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在党的领导、教育、培养、锻造下形成的包括“亮剑”精神在内的一切优秀品质,将我军的“军魂”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勇武无敌,还是卫“天堂”、战上海、进溪口的军纪严明;无论是初涉海战,“旱鸭子”练成“水蛟龙”,还是木船打敌舰创建海战奇观;无论是打象山、打洞头凯歌高奏,还是打金门、打登步恶战失利,均表现了“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

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大无畏精神。

没有借口,没有推脱,没有敷衍。“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军人一诺,重于泰山。每一个承诺就会用鲜血将它实现。从不想为什么,始终想怎么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八个字的分量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军人的天性与天职是忠诚与服从,忠于国家,服从命令。军魂的图腾是傲旋于空的雄鹰和疾行在地的猎犬。

“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当你握别温暖的手, 泪落几行,可曾感到背影凝聚着滚烫的目光?每一颗赤诚的心灵都深深理解你,每一个热切的希望都充满你的力量。你奔向远方,带著亲人的希望。你奔向远方,带著火热的衷肠。你和我们同在,把美好未来开创。你是国魂是军魂,是中华铁骨脊梁。最艰苦的地方 总有那战士的刚强,勇士的肩头肩负著多少人心头的崇仰。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你默默无闻的足迹写下不朽篇章,你奔向远方,带著亲人的希望。你奔向远方,带著火热的衷肠。”这首《热血颂》无疑是有着“军魂”一样的军人在参军的真实写照。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对亲人的不舍,可为了那一个个承诺,为了国这个大家,他们舍小家,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义无反顾,最后带着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客死他乡。

如果说,战争是人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以无与伦比的惨痛代价给人类文明带来某种进步的话,那么,金门、登步岛之战,则以其空前未有的拼杀、壮烈激越的角逐、惊心动魄的博斗、世所罕见的残酷,以其血与火的交炽、灵与肉的淬炼,把军人之胆、士兵之魄、民族之信念、阶级之意志,把人类之本性、生命之顽强,张扬升华到极致,从而迸发出极为壮美的战争之花,锻造出特殊业绩的非凡人物,突现出非同寻常的战争奇观,闪耀出回荡天宇的军魂。

军人的天性永远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军人的信仰永远是团结团结再团结。戈基在《军魂》的“尾声”中写道:繁荣強盛的共和国,是无数爱国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海防边疆、在青藏高原、在太行山上、在长江黄河两岸、在辽阔的中华大地,都埋有他们的忠骨,都有永不消散的军魂。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保卫祖国的战斗队。“我们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在滴血的夕阳下奏起血色狂歌。不风魔,不成活,军魂的旗帜上印着的是咆哮的下山虎。因为有着团结,所以军魂的天空飞翔的是人字雁。

有一种执着叫一往无前,有一种坚持叫死战不退。这样的军魂,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二
《读书交流会》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三
《读书交流会》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四
《读书报告》

《永别了,武器》读书报告

范侨华

201140303103 11级英语普本1班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记者,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这部小说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主要讲的是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这一次,亨利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巴克莱小姐。在米兰就医期间,两人处于热恋之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期间,凯瑟琳怀孕了。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发现意军士气大跌,处处充斥着失败与绝望的情绪。德国人的进攻,终于击垮了意军的抵抗,意军开始溃退;士兵们的情绪很激动,反战热情高涨。在一座桥前,意军前线宪兵部队开始逮捕所谓擅离职守的军官,并无一幸免地加以枪决,亨利不幸也在其中。借着审问其他人的时机,亨利跳进河流,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士兵的义务已经连同河水一起被冲走了。此时的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凯瑟琳,然后两人逃离战争的苦海。亨利辗转

来到了米兰,发现凯瑟琳已去边境一度假小城。亨利找到凯瑟琳以后,两人再次幸福地相聚。可是,随后意大利警察的追捕,使得他们不得不逃往瑞士。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凯瑟琳还是在难产中死去,留下亨利一人独自在外流亡。

《永别了,武器》显示了海明威艺术上的成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介而真切的内心独白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简约洗练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构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初稿写于1922 年,手稿在巴黎不幸被小偷扒走,只好重新创作,于1929 年出版。自1922 年到1929 年间,他结了两次婚,他父亲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医治无效,饮弹自尽。这些遭遇变化,更使他感觉人生变幻无常,好像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毁灭的危机。他战时受伤,曾从身上取出几百片榴弹炮弹片,长期失眠,黑夜上床必须点着灯,入睡被噩梦折磨,旧病发作起来,理性失去控制,无法制止忧虑和恐惧。由于他反复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也比较敏锐透彻,所以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例如在《永别了,武器》第二部分中,他把在瑞士的乡居生活写得犹如处身世外桃源,就是他结第一次结婚后的生活体会。再如女主角凯瑟琳的难产,也是他第二个妻子难产的切身经历,她结果剖腹生下第二个儿子。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这些人悲观、怀疑、绝望。他们志愿参军,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遭受到

无可挽回的创伤。他们怀疑一切、厌恶一切,鄙视高谈阔论,厌恶理智,几乎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到处充满不义和暴力,总之,万念俱灰,一切都是虚空。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首先,小说批判了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 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一是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了人的幸福。即使是已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身跃进一条大河,受了死亡的浸礼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世外桃源一般的幸福生活,但最后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认为“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二是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其实《永别了,武器》从第一章起就开始描写两个对立的世界,一方面是辛苦地风尘跋涉的士兵,另一方面是安坐在小轿车里的矮小国王,接着又报道部队里传染瘟疫,还挖苦地加了一句话说:“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

《永别了,武器》一书的象征效果乃是靠着一种细致而重复的暗示过程所造成的。海明威的象征手法有三个方面:天、地、人。“天”指天气变化,例如雨,暗示灾难不幸,在小说里重复出现,在读者心中缓慢地建立起雨和灾祸的心理联想。具体的象征这样细致重复,累积起来,具有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地”是指地点,把平原、低地与

战事、死亡、悲哀等联系在一起。高原、高山,不管是神父的故乡或是瑞士高山,总是与美好的幸福生活连结在一起的。作者寓情于景,使人物感情变化更具有实在的感染力。最后谈“人”,小说中有一小伙人,具有特殊的道德品性,遵守某种不言而喻的行为准则。例如军医雷那蒂,一心一意抢救病人伤员,反而为环境和疾病所污染。又如军队里的神父,纯朴友善,受尽军官们的挖苦讥笑,但他坚持宣扬基督的爱,始终不离岗位。再如凯瑟琳,这个海明威作品中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最勇敢的女性。她怀了孕,还敢于冒着大风雨,连夜奔往瑞士;在难产的手术台上,还与死神搏斗了好多个小时,就是在极端疲倦和痛苦中,还能坚持安慰她的爱人亨利说:“好的,我会夜夜来陪你的。”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最使人难忘的形象,象征着爱可能超越死亡。

在海明威看来,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荒诞行为,许多人有糊里糊涂的跟着别人的步伐去做违背正义的事情,他们失去了对命运的控制,过着荒诞的生活。现在也有过着这种荒诞的人,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迷失方向。然而,有一战经历的海明威,凭着他清醒的意识,他比多数人更接近战争的本质,那就是荒诞。他反对战争,厌恶战争,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在书中海明威写到:“抽象性的名词,像光荣,像荣耀勇敢或者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简直就令人厌恶。”这是海明威对战争真正的阐述。引发战争的原因完全不像旁人理解的那么纯粹,但是这些善良的人得内心强烈的爱国热忱及虚荣心很容易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五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论持久战

一、背景 在1938年,徐州失守,武汉紧张,亲日分子鼓吹“亡国论”,认为中国必定灭亡,而亲英美 分子则鼓吹“速胜论”,认为马上就可以战胜日军。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正确的指出了战争的发展方向.

二、中日双方战争实力对比

国土面积 中国是日本的31倍

人口 中国是日本的5.1倍

钢 日本是中国的145倍

石油 日本是中国的129倍

日本年生产力1580架飞机744门大口径远射程火炮330辆坦克9500辆汽车52422 吨作战舰船 中国年生产力无

陆军方面

日本现役17个师团加特种兵力38万可以动员的后备部队达400万。总计440万其中关东军可扩充达100万的精英部队。

中国步兵183个师58个独立步兵旅43个独立步兵团8个骑兵师5个独立骑兵旅3个独立骑兵团2个独立炮兵旅15个独立炮兵团13个独立炮兵营2个独立工兵团3个交通兵团2个通信兵团11个宪兵团2个宪兵营总兵力202.9万。但能够直接参战的部队只有步骑兵80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由于征兵制度刚刚开办后备补充50万左右。总计250万其中蒋氏嫡系及少数中共、桂系等精英部队可扩充达70万。

海军方面

日本

1个联合舰队、3个舰队、15个战队计有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4艘、1级巡洋舰12艘、2级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水艇59艘、练习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两艘、潜水母舰5艘、敷设舰6艘、海防舰7艘、炮舰10艘、水雷舰8艘、扫海舰12艘、工作舰1艘、运输舰13艘、破冰船1艘、测量舰1艘、靶舰1艘练习特务舰2艘、敷设艇5艘、猎潜艇3艘合计为285艘。另有37艘在建造中其中包括超级战舰“大和”、“武藏”号2艘、航空母舰2艘、二级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潜水艇3艘。合计排水量120.4万吨 中国

小型舰艇57艘合计排水量5.9万吨

空军方面

日本共拥有各式飞机2173架

中国勉强达32中队共305架 三、主要内容

1、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发展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我进、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2、解释了为什么中日战争是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3、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

4、阐述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又指出第二阶段游击战 为主,运动战辅之

5、对抗日战争作出准确论述:

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时期

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只准备反攻时期

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时期

四、《论持久战》的意义

1、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2、客观的评价了战争的局势,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3、抵制国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五、《论持久战》读后感

论持久战是一部十分伟大而又经典的著作,它根据当时中国实际国情,准确且有力的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1938年五月的中国在经历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后中国丢失了华北华中大量的土地,这时日军也打到了湖北武汉,兵锋正锐,士气如虹,虽然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等胜利,但中国仍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应此全国有不少人在鼓吹亡国论,包括国名党,共产党中也有一些持悲观态度,其中最盛的就是汪精卫一伙人,他们在不久后就叛逃日本,在日本人支持下组建了汪伪南京政府,为日本人侵华服务。而这时又盛传英美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应此有些过于乐观的人,国民党中许多高官都是这样,他们相信在美英的支持下,可以快速战胜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陷入了迷茫当中,毛泽东主席正是看出了其中利害关系,应此在1938年5、6月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为抗日战争中的全中国指明了以后的方向,是全国赢得抗日战争的信心大增。

在《论持久战》一文当中,毛泽东主席深刻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优劣所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 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中国离战败还很远呢。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在其后方作防御战。中国经济的不统一、不平衡,对 于抗日战争反为有利。例如将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中国的损害,绝没有将纽约和美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美国的损害那样严重。日本就是把中国沿海封锁, 中国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无法封锁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依然是 一个弱国,中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日本。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并且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 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中国的军事、

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 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 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 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除此之外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 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 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并且最重要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已经结起来,树立了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而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 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然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 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跟着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 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 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还不止此,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 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 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

结果将因战争 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最后,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 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总起来 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综合中日优劣毛泽东主席得出日本在长期的持久战争下必然会失败,中国在很大的牺牲下必然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通过后来的实践验证毛主席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并且他在文中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是十分切入要点。在文中他提出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退却、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为中国军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方向,并且又提出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战略方针,在敌后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游击区,实行游击战,使日本侵略军淹没在了广大的人民战争中。在战术方面,大力提倡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游击战中,破坏敌人交通线和后勤补给,通过小规模战斗,化整为零,主动出击等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和其战斗意志。在运动战中应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由于日本小国寡民,资源贫瘠,使它的战争潜力较弱,战争资源用一点少一点,虽然它通过战争的方式四处掠夺,但仍入不敷出,特别是它陷入太平洋战争后,更主要的是它人口只有8000多万人,最多只有一千多万人能够作战,并且他的老兵只有400余万人,死一个少一个,特别是技术兵种,像飞行员一类,培养周期较长一旦损失,很难补充,像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很多飞行员都只经过短暂培训只能驾着零式战机改装的神风战机去撞美军的军舰。

当然《论持久战》中也有一些偏见,它没有充分考虑国民党阵地战的作用,在抗战初期,侵略中国的日军基本上都是他的常备师团,这时的日军战斗力最强,战斗意志十分顽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国军最强战力只有几十个整编师,装备的武器只能说还过得去,如果与日军进行运动战,以当时国军的装备和素质来说,即使在半路上不被日军追上击溃,将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六
《《士兵突击》读书报告》

《士兵突击》读书报告

摘要:兰晓龙的《士兵突击》主要讲述了一个叫许三多的普通士兵,由一开始的懵懵懂懂,笨手笨脚,到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奋斗,最终成长成为“兵王”的故事。在任何困难和灾难面前,都要向士兵一样突击,像许三多一样,不抛弃、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汗水去捍卫自己的尊严、集体的尊严。

关键字:不抛弃、不放弃、集体

一 作者简介 兰晓龙,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经过部队的磨练和深入生活,兰晓龙倾心而作的《爱尔纳·突击》在2002年获得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2005年2月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作为老舍文学奖的重要奖项,戏剧剧本优秀奖是与长篇小说优秀奖和中篇小说优秀奖并列的奖项,此话剧讲述了一个普通农家子弟许三多成长为军营中优秀侦察兵的故事。由战友话剧团在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4年《士兵》出版,这是《士兵突击》的原著,结尾部分是爱沙尼亚世界特种兵的竞赛。

二 内容简介

许三多从小怯懦、喜欢读书,而父亲许百顺却要把他送进部队,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出息。父亲对许三多的暴躁以及三多自身的懦弱和善良,让前来为征兵进行家访的班长史今动了恻隐之心,应允了许三多的入伍。

许三多踏入了军营,把班长史今视作依靠,伍六却仇恨般地看着他——担心许三多拖垮班长,还让班集体蒙羞。而新兵连连长高城更是看不上这个没有血性和激情的新兵。新兵训练结束了,许三多被分到了后勤管道维护班。

维护班的生活寂寞无聊,而许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训练。班长老马随口说起当年曾想在这里修一条路,许三多把班长的话当成了命令,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这条路。老兵们受到了感染,五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团长听说了此事,把许三多调到了钢七连,许三多无奈地离开了五班。

到了钢七连后许三多成了越来越没信心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强。越怕犯错误却错误不断。许三多拖累了全班的成绩,全连的人都漠视许三多的存在,甚至成才也瞧不起他。班长史今毫不放弃,独自承担着连长对许三多的怒火,一点一滴地启发教导许三多。而许三多开始为了让班长不会因他而退伍拼命地训练。

为了克服晕车,许三多一次次地在单杠上旋转,班里的战友也终于忍不住一起帮助许三多训练。在一次全团考核中,在班长和战友们的鼓励下完成了333个腹部绕杠,震撼了七连所有的人。从此,许三多终于有了自信,蜕变成为“兵王”。

当许三多被A大队的袁朗招进A队时,许三多进入了一个他从未预料到的世界——“A大队”,与他以往的所有部队不同,这里没有理解、没有关爱,只有冷血、只有训练。

在与境外雇佣军组成的毒贩武装的实战行动中,许三多杀死了敌人,毒贩临终的眼神和第一次杀人对三多的冲击,让许三多的痛苦和挣扎。许三多寻找着一个答案、一种解脱。终于,在连长高城的怒骂中,许三多解开心结,决定重回老A。

许三多的家庭此时却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进了监狱。许三多回到家乡,从监狱里接出了父亲,又靠袁朗他们的集资让亲人们有了新的前景。许三多回来了,袁朗他们终于放下了心。在一场更艰苦更残酷的新式对抗演习中,许三多和成才一起出击,用迅捷无比的行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他们的成长和“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

三 读后感

1.不抛弃、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可以说是“钢七连”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军人的

精神。史今为了当初许三多父亲的一个承诺,也坚信许三多会是一好兵,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至于后来的特种兵大队“老A”的中校袁朗,更是被这种精神所折服,给与许三多的又是严厉又是关怀,尤其在许三多家庭发生变故,打算离开军营的时候,他更是毫不迟疑的给与帮助,不抛弃许三多,不放弃许三多。

我们所说的“不放弃,不抛弃”指的是什么呢? 不放弃我们心中的信念、理想与追求,不放弃最后一刻成功的机会,不放弃任何成长的机会。不抛弃,不抛弃什么?不抛弃亲情、爱情、友情,不抛弃所有努力创造的一切。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高三下学期的时候,那时由于要承受各种各样无形与有形的压力,很多同学多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许三多的故事,并把书中很多令人发省的语句打印给我们,让我们知道坚持自己梦想,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知道老师不抛弃任何同学。

现在想想那时候,确实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一个又傻又笨的许三多,凭着自己的努力,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步一步有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兵蜕变成为让全连为之骄傲的兵王。“什么是步兵,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真是凭着这句话,虽然感觉压力会很大,一方面是爸妈的期待眼神,一方面是自己日渐下落的成绩,我没有后退,没有自暴自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认真备考,最终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还有就是这句话让我想到的了汶川地震时,温总理的一句话,“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正是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战胜了天灾,在救援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灾后又实现了震区重建;正是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们的奥运健儿们实现了奥运金牌榜第一的突破。

2.集体观念

在《士兵突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三多的集体观,无论是在史今班上,还是在草原的五班,亦或是A大队,他都是为了集体的荣誉在奋斗。当许三

多知道史今有可能会因为自己拉了班级的后腿而被复原时,许三多想尽了一切办法,要将集体的成绩提上去,为了不让自己的班长离开集体,许三多甚至不顾生命,连续做了333个腹部绕杠,蜕变成为兵王。就像伍六一一样,可以为了集体的荣誉,不顾自己的面子,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啊!

当钢七连因为部队发展需要被改编时,当钢七连仅剩高城和许三多时,他们并没有因为人少而把钢七连的面子丢掉,高城和许三多还是依然每天训练,进餐厅时依然还是喊歌进去,令其他连队望而生畏。当钢七连仅剩许三多一人时,他每天都还是起早跑操扫地,依然过着像是集体的生活,没有因为没有人陪伴自己,没有人约束自己,没有人检查自己,就放纵,依然每天都在为钢七连服务,为钢七连奋斗,拥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

再就是我们可以看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当许三多因为精神状态不好,袁朗和他的队友们对他的悉心关照,队友们把各自最好的东西都让许三多带上,让他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散心,帮助许三多恢复原来的自信;而且特别是当许三多家遭遇困难时,大家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在短时间内就拿出了巨资帮助许三多。

这让我感动之余,想到我们当今社会,有多少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危急时刻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不择手段,不惜将集体利益抛之脑后。在我们的社会愈来愈崇尚拜金主义的时候,当我们的社会愈来愈物质化的时候,在我们的社会愈来愈物欲横流的时候,能够有一群人愿意在你最危急的时候拉你一把,不顾一切的去帮助你,让你度过难关,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件事啊,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参考文献:

[1]兰晓龙.《士兵突击》.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390.

[2] 都梁.《亮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404.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七
《战争论-读书报告》

研究生读书报告表

- 1 -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是西方的《孙子兵法》。该书研究了一般战争问题,对我们的军事理论学习,尤其是研究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战争论》,我纠正了过去对战争存在的错误认识,对许多战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由于从未真正接触过战争,很多东西都只能依靠间接经验和自身的想象来理解,因此书中某些观点难免晦涩难懂,不能很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以下是我对该书的几点感悟: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战争论》中最经典的一个观点,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什么是战争?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暴力是战争的一个显著特征,“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本来就敌对情感和敌对意图,在对方不同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势,并且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暴力程度丝毫没有得到降低。战争使用暴力是对方屈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达成本国的政治目的,可以说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因此,政治目的本身也会有很大的改变。政治目的贯穿于整个战争行为中,并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作为战争从事着,我们必须透过战争表象,看清其政治目的,这样才能认清战争本质,从全局把握战争。就拿海湾战争来说,美国打着人权保护的幌子,其背后的政治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军队的武德是战争至关重要的精神因素之一。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等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战争论》中描述武德为:深刻了解战争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个事业,通过训练是自己能够确实而敏捷地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称职的军人。一个军队只有富有武德,才能在劳累和危险中仍能坚持不懈,才能在猛烈的炮火中仍然保持镇定,才能在胜利时不至过分骄傲,失败时仍然充满信心。获取这种精神力量,只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经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胜利,另一个来源是军队经常忍受极度的困苦和劳累,只有在困苦和劳累中军人才能认识自己的力量。一支满身创伤、久经锻炼的军队所具备的武德是那种单靠条令和操练粘合在一起的常备军的秩序和技能所不能比拟的。我国当前正处于和平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军人,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锻炼,仅仅依靠伊利的严厉的要求、勤务规则以及和平时期的操练是无法建立起战争所需的武德。和平时期的训练与实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所具备的良好的秩序、技能、

- 2 -

意志以及一定的自豪感和饱满的情绪,一旦遭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受到从未有过的挫败时,也会容易变得胆怯,甚至变得极度恐慌,手足无措以致遭受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看到这一点,时常进行实战训练,体会真正战争的那种极度的劳累和危险,这样才不至于在未来的战争中毫无心理准备。

以退为进,拖延制胜,“逃跑”是一门艺术。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防御者来说的,因为进攻者主要是以前进为目的,强调速战速决。同时进攻和防御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点,相比与进攻,防御是可以更有把握战胜敌人的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防御者在进攻者尚未到达之前,以逸待劳,同时,防御者占据了地利和人和,时间拖得越久对防御者越有利。因此,防御者在没有万分把握前是绝不会主动寻求决战的。当进攻者采取进攻时,防御者可以退入本国的腹地进行抵抗,这种退却绝不是纯粹的逃跑,这一退却的目的,是使进攻者的兵力受到削弱,并等待进攻者削弱到不得不自行停止前进,或者至少不能击破我们在他进攻路程的终点对他进行的抵抗。之所以这种退却能够削弱进攻者,一是防御者在退却中留下一个或几个要塞,迫使进攻者不得不进行包围或者围攻,因此进攻者兵力就会受到削弱,二是进攻者在进攻终点已经被进攻中的种种困难弄得疲惫不堪,由于饥饿和疾病而受到消耗。相反防御者等待的利益就会越来越明显,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会逐步显现出来。中国抗日战争将“逃跑”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打持久战正是以退为进、拖延制胜的最好表现,“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是无法战胜的”,因为只要充分发动群众,再加上足够的战略纵深,就足以活活拖垮敌人。中国正是具备了这一优势,我国奉行的“积极防御”方针与之相符,但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改革,立体作战、精确打击使得战略纵深似乎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给养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军队给养是取得战争胜负的基础,能够忍饥挨饿的确是士兵总重要的美德之一,如果没有这种美德,军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武德。但是,忍饥挨饿必须是暂时的,只能是迫于环境,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给养,那么每个士兵的体力和精神一定会不断受到削弱,最终带来的只有失败。中国古代战争也将粮草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臵,一方经常利用暗夜等条件,趁敌不备将对方粮草烧毁,敌方只能不战而退,官渡之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了袁军的主力。给养的方式有几种,一是仓库给养,但由于后方仓库与部队相去甚远,因此这种给养方式会耗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和

- 3 -

精力,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随着如今交通的不断发展,已经大大提高了补给效率。二是屋主和村镇供养,在居民稠密的城镇,不需要特别筹备也能供养大约同居民人数相等的部队吃一天,如果部队人数少,就可以供养几天,但在较小的城镇和农村中,由于居民少,就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三是军队强征,一个单独的营有必要在一些村庄附近野营是,可以指定这些村庄供给给养品。但以这种方式往往很少能征到所需东西。四是正规征收,无可争辩,这是筹备给养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与前一种方法的差别在于,正规征收是在地方当局参加下进行的。总而言之,军队给养是十分重要的,是进行战争必须加以重视并有效实施的。单从给养来看,防御者比进攻者是要占优势的,首先防御是在本国进行,因此其后勤仓库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部队补充物资,其次当地居民对本国军队抱以友善态度,军队可以轻易从当地获取所需物资,这些进攻者都是不具备的。 《战争论》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启示,在这就不一一论述了。下面我将就现代战争形式的变化及军事的变革,叙述《战争论》存在的局限性。《战争论》是以拿破仑战争为依据撰写的,而如今距离拿破仑战争结束已将近两百年,当前的作战环境以及作战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双方对抗是陆、海、空、天、电的全方位对抗,战争再也不是从前那样在陆地上的短兵相接。军事技术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作战手段,远距离、高精度武器的出现使得作战者不用到达敌人阵前就能使其遭受致命的打击。如今,相比于陆军,空军和海军在战争中似乎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已经成为战争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拿破仑战争时期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之前看过一本叫做《超限战》的书,超限战即超越一般界限的战争,我认为当前战争,不单单是军事领域,非军事战争领域也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如今也弥漫着杀戮和血腥,比如网络,网络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小小的黑客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潜入一个国家的内部窃取信息,甚至使一个国家的系统陷入瘫痪。再比如金融战,是利用货币资金、通融手段在非军事领域进行和实施的战争,但却足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索罗斯挑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灾难足以显示,金融战的威力绝不亚于一场军事战争。因此,《战争论》中有很多观点是过时的,是不能直接运用于现代战争的,当时是用马车来运送物资的,既耗时间又耗精力,因此给养大多是依靠就地补充,而如今随着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直升机投送,运输机、铁路等的输送都比较方便,军队给养问题已经没那么突出。过去的战争需要长时间- 4 -

的行军,身体上遭受的劳累十分大,因此部队行军等的损耗往往比真正作战还要大,而如今 ,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以及高技术武器带来的巨大的消耗,所以《战争论》中所强调的东西在现在可能不是那么突出,一些新的因素正逐步影响和主导着现代战争。

以上是我的读书报告,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导师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 5 -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八
《读书报告》

读《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有感

九一八东北沦亡,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在上海八一三抗战、台儿庄大战、徐州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给日军以严重杀伤,但也存在着士气低落、指挥失当的现象。《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利用大量档案资料,系统介绍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部署、作战情况。其中不乏感人的场面,也多有令人深思之处。

张宪文,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等职。195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赴欧、美、亚、澳各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二十年来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中华民国史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学术研究。曾主编大型中华民国史丛书四十余种。主编和独著的学术著作有《中华民国史纲》、《中国现代史史料学》、《蒋介石全传》、《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等。

中华民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和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成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也关系着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的安危。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国共两党应当抛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御外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为主;敌后战场,以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为主。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没有正面战场吸引着日本的大量兵力,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根据地粉碎日军的扫荡、进攻,都将是困难的。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战争胜利的根据和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决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抗战。正面战场的官兵,也为保卫祖国、抵抗敌人,克尽了自己的努力,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抗战,南京国民政府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指导下,国防建设并没有大的建树。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剧,国民政府在转变内外政策

的过程中,开始加强国防建设。当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后,又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继淞沪会战后,日军继续进攻河北与晋察绥。晋北作战,中国参战指挥官重蹈过去的错误,缺乏积极防御和主动运动击敌,各部队主要是挖墙补洞,防不胜防。指挥机关又无统一的作战部署,且部队战斗力极差,致为惨败。1937年11月中旬,日军乘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溃败之机,分三路向南京进逼。日军企图从东西两面合围南京,占领中国的政治中心,从而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尽快解决所谓的“中国事变”。蒋介石坚持固守南京,南京保卫战于11月24日开始。南京一战,中国军队以十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反击了日本侵略军。但日军乘胜猛进,使南京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中国军队以疲惫之师仓促应战,军事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又出现了不少错误,导致城破之后惨遭日军杀戮。国民党军在华北全线溃败后,山东就成为抵御、迟滞日军南下的重要战场。但是由于韩复榘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仍图保存实力,畏敌抗令,结果使日军垂手而攻占了半个山东,给中国抗战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三十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台儿庄战役前后近一个月,日军恃其兵器优越,炮火猛烈,不断向台儿庄进攻。中国守军依靠步枪、手榴弹、机关枪和少量重武器,以伤亡近两万人的代价,击溃了日军精锐部队对台儿庄的进攻,歼敌万余人,击毁战车十余辆,野重炮十余门,取得了抗战以来我国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经过中国军民的合力战斗,虽然遭受了许多的失败,许多人为此而牺牲,最终,日本政府在“密苏里”号上投降签字。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的举行,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在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军民“共歼日军二百六十余万”,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伤亡达三百三十八万多人,中国人民伤亡达一千八百余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折合一千多亿美元”。这是来之不易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

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回顾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追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兵各学界、各民族人民广泛参与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独立领导的两个战场,都对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壮烈捐躯的先烈。

今天,抗日战争结束六十多年了,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抛弃前嫌,继续和发扬爱国传统,为祖国的统一,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九
《读书报告》

青春的悲剧,人性与现实的对比

——浅析路遥的《人生》

对外汉语121 7033612009 曹章保

摘要:陕北农民的儿子“路遥”笔下的《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离乡--返乡,形成了一个回环往复的人生轨迹。高加林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比较复杂的艺术形象。路遥通过塑造这一形象用以表现新时期农村知识青年对“人生”道路的探索。

关键词:人生 , 命运抉择 , 高加林,爱情

一、“路遥”与“高加林”人生的对比

“路遥”——一个来自陕北黄土高原上普通农民的儿子,原名叫王卫国。少年时的贫困与磨练为这个日后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巨匠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少年时的路遥生活在贫穷落后的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被过继给延川县的伯父,在延川县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在此期间做过临时的工作,曾在小学教书。路遥的文学创作是从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期间开始的。18岁那年路遥成为了名噪一时的人物,他有了一个“显赫”的身份——陕西省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仕途的丰收与爱情的滋润成为路遥人生中最为璀璨的时刻,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围绕他所熟悉的陕北农村生活,通过描写纯美的乡村和朴素的乡村爱情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在时代与命运的交融中的抉择。

“高加林”,路遥笔下的《人生》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朴素的农村,人物的命运总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少年时代的“高加林”饱受农村贫穷生活的磨练。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乡当了一个民办教师。不久又被人挤兑回家当了农民。在他心灰意冷时,农村姑娘巧珍的爱情使他振作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来到县广播站工作,当他抵挡不住城市姑娘黄亚萍的追求、在爱情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中,为了前途,他断绝了与巧珍的爱情。但命运好像总与他作对,组织上查明他是以不正当途径进城的,于是取消其公职,重新打回农村;这时,即将侨居南方大城市南京的黄亚萍与之分手,而巧珍亦改嫁他人,高家林孑然一身扑倒在黄土地上。

文学的基本要素当中包括了作品与作者,“在文学活动中,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以此来唤醒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1]路遥的作品《人生》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一种艺术表达,也是作者对时代与命运的一种诠释。在路遥的作品当中处处可见一种朴实的农村生活气息。人物的塑造也是显得“乡土”气息浓厚。高加林的人生与路遥的人生同样是在质朴的农村生活的熏陶下展开的。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具有相似性。“文学不但要深刻的关注人存在的意义,而且要深刻的关注人生存的环境。”[2]路遥的小说,情节上虽然

没有跌宕起伏,人物也没有高大勇猛,但是我们却能够透过路遥的文学作品深刻的体会到高加林在追求时的挫折、奋斗时的艰辛、生存时的困顿、低沉时的崛起。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不妥协让读者的心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被小说所吸引,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二、高加林命运的抉择分析

《人生》中高加林原本是个朴实贫穷的农村小伙,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高考失败了。在那个年代高考失败意味着走向大城市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半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高考失利的人们却只能被束缚在狭小的社会生存空间里,默默的忍受命运无情的捉弄。

高加林回到了农村,当了民办教师。村里的人对他是闲言碎语不断,可是他却不管不顾,。他对这个职业还是充满着希望的,想通过考试转正,成为正式的国家教师,但是人生的美好理想总是被现实一一敲碎。高明楼的二儿子三星因为托了关系,最后将高家林拉了下来。高加林想过反抗,也写过状书,可是在权利面前的高加林却显得那么的渺小与无助。

人的温饱问题有时候比正义的抗争更加重要。高加林选择了到县城卖馍,自己却是感到那么的卑微,曾经是县城最高学府的学生,无论是穿着和气质现在都难以找到那种自豪的感觉。尤其是碰到以前的同学张克楠和黄亚萍,自卑感更加的强烈。人生总是这样,当高潮结束之后,低潮来临,身份、地位随之改变,谁也无法接受优秀的曾经和卑微的现在。

贫苦的农村人只能通过体力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脱离了学生身份的高加林和许多农村人一样扛起了锄头。在他的心中,这种卑微的劳动只能是永无出头之日,对大城市的向往依然是那么的强烈。高加林想过给在部队的叔父写信,希望能通过叔父的关系为他谋份工作。或许读者在这里都会想到原来“正义”的高加林也会“走后门”。在现实面前人总是会变的现实起来,人性总是有相似性。这或许是路遥要传达给读者的启示吧。

高加林同时被两个女人爱上,一个是生活在农村的巧珍,一个是城市里的黄亚萍,高加林最后选择了后者。本以为事业和爱情会取得双丰收,但最后却因为他通过不正当途径进城被组织取消了公职,他的爱情和事业就此终结,孑然一身的他再次回到黄土地上,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就此结束。命运总是给人糖果的同时也预留着一份毒药,我们越是想通过出卖感情和道德,就越是受到命运的捉弄。

高加林的人生经历是青春的悲剧,人在年轻时总是渴望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可是命运总是给你措手不及的打击。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这或许是作者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三、高加林的爱情分析

高加林是一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巧珍和黄亚萍之间的爱情,高加林选择了有着城市户口,父亲是县武装部长和县委常委的黄亚萍。巧珍在高加林的眼中只是一个给过他爱情滋润的“村姑”,没有知识和文化,无论是在精神交流和身份上巧珍都比不上知识分子出身且是高官家庭的黄亚萍。路遥这样安

排也是符合高加林身上所折射出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知识分子的高加林就向往着走出农村,摆脱“农民”身份这原本不应该束缚自己内心的枷锁。面对相同的情况,很多人会像高加林一样。爱情在面对前途的时候,有人会选择将爱情和前途结合起来,这样的选择也许会被人们所不齿,但是“环境是推衍性格嬗变的时空空间结构,正如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生命存在总要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总要与社会发生关系。”[3]原本是朴实正义的高加林,在现实与爱情面前,他做出了大多数人可能选择的路。他的选择可以被原谅,因为在面对同样的选择时,每个人选择也许和他一样。

巧珍很贤惠,但是却难以和高加林“知识”分子这一身份相吻合,读完《人生》我们会有很多思考,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一个爱情故事的框架里,凝聚了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生活变动的诸多信息。高加林的爱情与他的人生追求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动是分不开的。

《人生》虽然塑造的是一段虚构的人生经历,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要遇到故事主人公高加林同样的情况,在爱情和前途事业面前如何抉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人生话题。

四、总结

路遥《人生》这部作品,融入了时代元素在人物的身上,只有典型的环境才能创作出典型的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没有非凡的人生经历,也没有高大威猛的形象。小人物的平凡人生,却处处可见人生的哲理。

读路遥的小说,总能让人感到亲切与真实。乡土气息浓厚,在路遥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他对农村环境的描写是那么的随意而恰当,人物与环境的有机融合让故事的情节更加的生动详实。

参考资料:[1]童庆丙.《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

[2] 摘自《南方文坛》1999年第5期

[3]吴甸起.《文学审美欣赏方法指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9:143

部队读书报告会篇十
《军队述职一年报告

《部队述职报告范文》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人生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改造人生观、世界观是人生必须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自己能够坚持把政治建议摆在首要位置,把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人生观、世界观改造作为首要任务,努力用理论上的积累促成政治上的坚定,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造达成思想道德的纯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和积极上向的精神状态,保证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和支队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全年记读书笔记6万余字,写体会和调研文章12篇幅。

一是啃书本,解惑释疑经常学。能否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深学透,真正领会精神实质,达到用以改造思想和指导实践的目的,带着问题学是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为此,每次学习,我都能够努力做到盯着问题学,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对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力争学懂悟透,并与自己的思想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对照、自省、否定和校正。坚持把学习、总结、思考、提高、完善、积累融为一体,以此促进和提升学习的效果。通过学习,解决了一些曾经有过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困惑,对一些事物在认识和理解上也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勤研究,学以致用重点学。工作态度是否端正,行为是否规范,工作成绩的取得与思想认识是否正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学习只有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勤于研究和善于研究,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收到实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才能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内容的认真学习,使自己对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对党的最新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认清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振奋了精神,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重实效,着眼实际突出学。理论学习只有注重实效,作用于主观世界,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用于指导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才是理论学习的最佳境界。通过对《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按照江泽民武警部队建设论述实施工作指导要则》《支队(团)落实〈纲要〉三十条》《支队(团)以上领导机关中蹲点、调研、帮建工作规定》《基层机关正规化管理规定》等内容的认真学习和思考,对新时期武警部队建设的规律、特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加出色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为部队建设和发展做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在机关工作还是下部队蹲点指导工作,都能把自己所学所思所得的东西与同志们一起交流,进行宣传和传帮带,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提高了工作标准和质量,促进和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坚持把业务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能否胜任本职,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工作能否落实,落实的质量和效果如何,除了工作态度和事业心责任感之外,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如何也是一个非常关键因素。为此,自己始终坚持把业务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注重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是坚持把业务理论学习当作必选课。为了使自己具备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成为部队建设的“明白人”,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能够站在对组织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个人负责的高度来对待业务知识学习,把业务知识学习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不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理论知识,努力把书本上应知应会的知识学懂、学会、学明白。从机关业务到公文写作,从条令条例到各项规章制度,从上级文件到本级规定,都能够认真学习,反复学习,力争达到熟知,努力做到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掌握实情,搞好结合,把工作落实好,完成好。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把向同志学习当作必修课。为了进一步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不断学习各方面业务知识,广泛学习借鉴和吸取别人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才能使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时刻注意向同志们学,向首长学,向书刊报纸学,坚持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对一时搞不清说不准的事情就主动向同志,向首长,向书本请教,并能够把自己学到的,弄懂的,明白的向其他同志传授,主动与同志们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把好的东西变成共有的。通过向同志们学,向首长学,既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也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1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