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一:噢!苏珊娜音乐教案
《噢!苏珊娜》——教案设计
重工三校 王晓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情绪。
2.在实践中为歌曲配伴奏,通过表演活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3.能随着歌曲跳邀请舞,在舞蹈中传递真诚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表现出对朋友的友谊,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2.教学难点:通过对附点节奏进行对比,从听辨入手教会学生唱准歌曲。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美国乡村歌曲。是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只是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音的运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呈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 打击乐器 牛仔帽。
《噢!苏珊娜》——教案设计
重工三校 王晓妍 2008.12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二:三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和反思《哦!苏珊娜》
《哦!苏珊娜》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唱好《哦!苏珊娜》,欢快热情的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以与集体主义精神。
2、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用跑跳步为歌曲跳简单的邀请舞,及邀请舞的动作。
4、在实践为歌曲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把字咬清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
教具准备:课件、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邱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你们认识这三位漂亮的阿姨吗?她们是我国著名的“黑鸭子”组合,经常去国外演出。今天邱老师还带来了有她们演唱的一首歌曲,仔细听,她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1:愉快 生2:快乐 生3:亲切
1. 师:她们唱的很好,并没有大声的喊叫。生4:她们的声音很有弹性。 师:对了,给他掌声,他们的声音很有弹性,而且不是大声的喊叫唱的。你还有什么感觉?
生5:她们的歌声包含这亲切。
师:你感觉到她们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柔美。给他掌声。
生6:她们唱的非常轻松。
师:对了。特别的轻松!哪我们能不能像黑鸭子组合一样,有弹性的、轻松的唱一唱。
二、初步感受
师:在学习今天的歌曲之前老师为大家出了一道节奏练习,看看能不能难倒大家。 师:出示节奏 2/4 X X | X X | X X | X 0‖
师:同学表现的很不错,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我这里有两条旋律,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什么?
(它们旋律相近,没有结束音)老师把两条旋律完整的拉一边,请你们来填一填
2/4 ‖
2/4 ‖
( 2 1 )
老师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大家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伴奏的。
师:谁告诉大家刚才我们是用了什么方法给歌曲伴奏?
生:拍手 跺脚 打击乐等
师:好现在我请你和我学一学。我们在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耳朵的旁边。把手举高,举到头高,胸挺起来,可神奇了,对了啊(拍手)
师:嗯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的形式来表示。(教师示范)然后把手高高举起,哒哒哒。我们一起来一遍。(师生一起动作)
师:真能干。第二条我们用脚下的动作。看看我们要跺几次脚?
师:我们把手叉在腰上,把腰挺起来,很有精神的跺脚。来一二三四五六(击掌) (教师带领学生表演)一二三四五六七啪啪
师:真棒。
三、传授新知
师:这个苏珊娜是美国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这首歌是她的一个好朋友为了表达对苏珊娜的友情,特定送给她的。在苏珊娜的家乡啊,流行着这样的音乐,给人轻松喜悦的感觉。所以人们亲切的称它为乡村音乐。
师:乡村音乐是美国独有的一种音乐文化。它起源于美国的西部。今天老师就带来了歌曲《哦苏珊娜》。
1、师:初听歌曲告诉老师这首歌应该用怎么的情绪来演唱?
生:高兴
2、师:高兴时你的声音就是很轻巧的很有弹力。还有什么?
生:愉快
3、师:全体学生齐读歌词,老师听出来了,在歌曲中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那州都是美国南部的州,而这些地方速度很快,按着老师的节奏来,我问你们答.。
节奏练习 你们打从哪里来? 我们打从阿拉巴马来
你们到哪里去? 我们到路易斯安纳州
4、师:教唱环节。学生分乐句和整体学唱。
四:歌曲处理
1、我想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哪里不好唱。
2、师:歌曲演唱时要给人以愉快轻松的感觉。让我们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唱一遍。
3、师:同学们注意“哦哦朋友别为我担心”要有热情,是发展内心的热情。这首歌是苏珊娜的好朋友送个苏珊娜的,他和苏珊娜是非常要好的,所以他在呼唤苏珊娜的时候声音是热情和激动的。你现在呼唤你的朋友,看谁的朋友被你的激动和热情感染而来。发自内心的呼唤。带上激动、热情的心情,精神饱满的,完整的来一遍,你们准备好了吗?
五、拓展(根据学生掌握歌曲程度和时间而定)
师:太棒了,此处应该有掌声。你们愉快的歌声让我很想跳舞,那位同学愿意和我一起跳舞?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在请人的时候,我用了什么动作。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们真正的掌声。你们有没有发现我跳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生:动作不一样了
师:我有个邀请动作。观察的真仔细,在跳邀请物的时候,要有邀请的动作。男孩和女还是不一样的。(分开教)我来找一个小牛仔和一位小苏珊娜表现一下,一起做一起的动作。最后要有礼貌再见。
师:我们已经快跳邀请舞蹈了,让我们一起跳一下。(一部分)(教师播放音乐) 师:找到自己的舞伴,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我们给他们拍手伴奏。
师:刚才同学们跳的真融洽,像一家人一样。乡村音乐就是给人一种非常轻松热闹的感觉。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都非常的重要,想一想是谁每天和你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一起跳舞,朋友之间应该是真诚的,是友好的,是团结的,那就请将你最好的东西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
《噢!苏珊娜》课后反思
《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歌曲,情绪比较活泼、欢快。苏珊娜是一个美国的小姑娘,这首歌是由她的好朋友送给她的。由于这首歌曲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歌词比较拗口,再则这首歌曲当中有弱起拍、切分节奏,因此学习歌曲成了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歌曲,我采用了反复听唱的方法。从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聆听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苏珊娜,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同时为学生学习邀请舞做铺垫。这一环节学生的掌握还可以。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聆听,使他们对歌曲有大致的了解,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学唱,也有小部分的学生不会唱,在难点解决的过程中,由于三年级的学生乐理知识掌握不多,所以我只简单的采用难句跟唱的方法,讲解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摸索更好的方法。由于这首歌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让学生模仿美国乡村音乐会的形式开了一个音乐party,学生的表演欲望很高,课堂气愤很活跃,但是在创作动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又很欠缺,很多学生只会模仿,自己想动作很难,这也是我们以后在课堂中需要加强的地方。一节课在紧张而匆忙中拉下了帷幕,留下了很多不足和遗憾,希望各位同仁能多提宝贵的意见,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更大的进步。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三:《噢!苏珊娜》教案
第3课:噢!苏珊娜
屏南镇小:邵婧
[教材]
人音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
[教学分析]
歌曲《噢!苏珊娜》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作品中深受大众喜爱并流传最广的一首。它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全曲有八个乐句,其中四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和这四个乐句仅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也就是说,整个曲调六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歌曲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这个乐句前半部由于两个八分音符节奏和一个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旋律在感情色彩上产生了变化,从而把歌曲推向高潮,深化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后半乐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又有起伏,仿佛在倾诉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噢!苏珊娜》的演唱,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细心品味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打击乐器为乐曲的伴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能够流畅的唱好《噢!苏珊娜》,并为歌曲编舞,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积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友谊”在教学中的有效实现。
[教学准备]
简单的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牛仔帽。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英文版《噢!苏珊娜》,老师随之舞动,带动学生自由发挥。
(音乐毕).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音乐,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愉快、欢乐;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还为它加了伴奏,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为它进行伴奏的!
出示课件:(图片)
拍手伴奏:
2/4 0 0 | 0 0 | 0 0 | 0 X X | X X | X X | X |
师:你们有没有观察出老师是怎么为这首音乐伴奏的?
生:拍手、跺脚;
师:加上这些伴奏,音乐会变得怎样呢?
生:更活泼、更有节奏感;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很想跟着节奏跳起来,那么有谁愿意一起来呢? (点名学生一起上来与老师合作,其他同学跟随着音乐一起拍手)
师:真能干,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接下来请他们做小老师,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来。
(分两组,围成里外两个圆圈,里外旋转方向相反)
师:刚才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当中学习了一段欢快的集体舞,这首歌曲是用外文演唱的,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歌吗?
生:美国;
师:恩,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是一首美国的乡村名歌《噢,苏珊娜》,苏珊娜是美国一个小姑娘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歌曲。
出示课件:
师:让们一起来念一念题目;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唱;
(跟着伴奏演唱)
师:这首歌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合作,前面“啦啦啦”的部分由你们跟着伴奏轻轻哼唱,后面带歌词的地方由老师来接唱,我们来试试看;
(师钢琴伴奏,同学们跟唱)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我们都唱了几遍啊?
生:两边;
师:它们用了什么符号?
生:反复记号;
师:恩,看到反复记号我们就应该把它唱两边,我们再来试试看;
(师钢琴伴奏,同学们跟唱)
师:老师唱的这句你们会吗?
生:会;
师:噢,那么你们一起来试试;
(师钢琴伴奏,同学们跟唱)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首歌加上拍手完整的来一边。
师:恩,唱的非常好,老师不用伴奏清唱一边,你们来听一听有什么特点, 生:很有轻巧,有弹性,像拍小皮球;
师:恩,你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
师:老师再来一边,你们仔细听听有什么变化;
(„„)
生:有强有弱;
师:像拍皮球一样,小皮球跳的高,我们声音强一些,小皮球跳的低,声音就弱一些。那么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手势,和老师一起再来长一边;
(„„)
师:真能干,我们跟着琴声完整的来一边;
(„„)
师:苏珊娜在召唤我们“噢!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跳舞”,多么兴奋啊,我们把这句话唱的兴奋一点,
(老师示范,学生摸唱)
师:老师今天还带了一些打击乐器,
(出示乐器,提问乐器名称)
师:对,那么我们加上音乐,用这些乐器给它伴奏,我们一起边唱边跳。 („„)
师:有没有同学也想像老师一样,用这些有趣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啊; 生:想
(点名学生上来和老师一起演奏乐器,并请其他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舞蹈)
师: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去过美国啊?
生:没有;
师:同学们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个国家,那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看看美国人民自娱自乐的生活。
(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图画上有个带着牛仔帽的人欢快的唱着歌,这就是美国西部的牛仔,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顶牛仔帽, 请小朋友来当我的舞伴,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跳邀请舞吧;
(介绍几个有特点的舞蹈动作,并强调面带微笑,然后指定几个学生上来做示范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
结束:
师:同学们跳的都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用外文演唱的,那么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组合《黑鸭子》组合也唱过这首歌,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跟随着优美的歌曲,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跳邀请舞吧。
在老师和同学们欢快优美的舞姿中结束本堂课。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四:百度:《噢!苏珊娜》教案
《噢!苏珊娜》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噢!苏珊娜》是一首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的歌曲,流传很广。曲调精炼,六个乐句,显著的特点是其中有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且均为弱起,一、二乐句,三、四乐句给人以对答呼应的感觉;第五乐句的切分节奏使得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了高潮,点名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第六乐句旋律与第二乐句完全相同,而歌词以“啦”贯串,表明了朋友间的和谐与快乐。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授的三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了C大调的视唱能力,认识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掌握了附点八分节奏以及后十六节奏。本课歌曲为带有弱起的C大调歌曲,其中切分节奏也是刚刚接触的,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歌曲的难点定为弱起节奏,切分节奏一带而过,在本次课上不做为教授的重点。 本次授课为借班上课——民族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从听、动、辨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验、探究、表现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四)技术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进教室的时候给学生准备了《噢!苏珊娜》的原版音乐,并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让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同时,我用铃鼓敲击节奏作为学习难点的主要手段,在走走动动中掌握音乐知识。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乐理知识的教授,对于歌曲的理解没有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入的剖析,《噢!苏珊娜》是我以前教授过的歌曲,学生们只是仅仅学会了歌曲,而对于歌曲的背景、所表达的寓意学生并不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本课的寓意——友谊作为教学主线贯串始终,让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及难点——弱起,而且领悟了歌曲的内涵——朋友间真挚的友谊是不因时间空间的阻隔而淡化的。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不会因时间空间的阻隔而淡化的,是可贵的,应该加倍珍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验:通过层层递进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并通过律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将音乐赋予生命。
2.探究:通过听辨、比较、模仿、拍击,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并轻松愉悦的掌握歌曲的主题旋律。
3.表现:通过律动及唱演的表演,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弱起节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演唱及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教学难点
弱起节奏的学习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听《噢!苏珊娜》原版音乐跟老师做动作进教室。
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曲,你觉得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名字叫做《噢!苏珊娜》,说起这首歌曲,还有一个故事在里头呢?你们想听吗?
在遥远的美国,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路易斯安那州,这里生活着一群非常快乐的孩子们,我们的小主人翁——苏珊娜就生活在这里,她和小伙伴们开心的玩耍,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慢慢的她们长大了,苏珊娜最好的朋友到了美国另一个城市——阿拉巴马去学习音乐,苏珊娜非常想念她的朋友。有一天,苏珊娜的朋友给她寄来了一个礼物,让我们看一看她的礼物是什么?【课件显示-铃鼓】,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铃鼓。苏珊娜高兴极了,于是,拿起了铃鼓敲了起来。
师:敲击铃鼓,同学们能模仿吗?【敲击浮点八分节奏、切分节奏】 生:模仿、拍击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节奏】
、
请你模仿老师铃鼓拍击的节奏。
生:根据老师的铃鼓做动作,以复习巩固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师:【课件出示两条旋律】请同学们听一听这两条旋律有什么不一样?
、
生:学生听辨。
师:【讲解弱起】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讲解弱起,并请同学模仿。
生:跟老师做动作,以巩固弱起的知识。
(二)学习歌曲
师:苏珊娜高兴极了,为了感谢她的朋友,用自己心爱的五弦琴给远方的朋友创作了一首动听的音乐。【课件演示,让学生听辨方框里的旋律】
生:听辨后老师出示完整旋律,跟老师的琴视唱。
师:苏珊娜的朋友收到了这首歌曲,非常高兴,特意从阿拉巴马到路易斯安那州来看望苏珊娜。
你会唱吗?我们试一试直接唱词好吗?
生:视唱,唱词。
师:朋友要来看苏珊娜了,你们说她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高兴的【出示笑脸图标】,带着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
师:你们想知道苏珊娜的朋友在路上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出示歌词】
生:唱词
师:朋友在路上遇到了麻烦,这个时候她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沉闷的【出示哭脸图标】,带着沉闷的心情演唱歌曲。
师:经过了千辛万苦,苏珊娜终于和好朋友见面了,苏珊娜对朋友说“我亲爱的朋友,路上辛苦了,我好担心呀”——你猜朋友是怎样说的?【出示歌词,老师范唱】,如果你的朋友为你担心,你能这样对她说吗?
生:唱词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能用歌声完整的将给老师听吗?
生:完整唱词
(三)、分析歌曲
师:我们再看歌词,前面的歌词都是有实际意义的,而最后一个句,为什么用“啦”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高兴的心情【老师出示图标】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太阳的图标,你认为把这个小太阳图标放在哪句,更可以表达对朋友的友爱及朋友见面时的高兴心情呢?
生:第五乐句
(五)、律动高潮
师:请你为歌曲设计动作。
生:创编、表演、评价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噢!苏珊娜》,刚才同学说了,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间的友谊,朋友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有了朋友,我们就不再孤独,朋友会在困难的时候帮我们度过难关,对吗?好,希望同学们今后会有很多好朋友陪伴,快乐健康的度过每一天,好吗?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五、教学反思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五:噢!苏珊娜(教案)
《噢!苏珊娜》教案
内容:学唱歌曲《噢!苏珊娜》
目标: 1、通过学习《噢!苏珊娜》,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细心品味好伙伴之间的 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旋律模唱、乐句问答、动作记忆等形式,流畅自如的完成歌曲演唱,表达歌
曲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积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友谊”在教学中的有效实现。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1、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希望今天周老师能跟大家一起度过这难忘的时光。
播放《噢!苏珊娜》,师带领学生律动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答(周老师也觉得非常快乐)
2、师示范动作,为歌曲伴奏。(加入拍手)
“请你们想一想。老师刚刚是怎样给歌曲伴奏的啊?”
指名答
请你跟我学一学,师讲解示范
3、出示课件
① 0 0 | 0 0| 0 0 |x x x ||(扭跨,拍手)
② x x | x x| x x |x x x ||(踮脚,拍手)
师示范,学生跟音乐一起跳。
4、师示范作出变化,转圈跳、前后跳
师:看看老师这一次又用了什么样的方式给歌曲伴奏,跟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答
师指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师:这么欢快、活泼的歌曲,你们想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这一首美国民歌《噢!苏珊娜吧》
二、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背景、出示课件
师:在美国的西部,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跟农庄,人们在劳动之余喜欢弹琴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么动听的故事,她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拿出音乐书,请你们翻到P13,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学一学
学生演唱,师指导
4、三听歌曲,排列图片。(教师范唱)
连接语:老师写了几个地点来表示歌曲的演唱内容,请同学们上来为他们排排顺序。 五张图片内容:阿拉巴马、五弦琴、路易斯安那州、大雨、太阳
5、师生接唱:(歌词填空)
连接语:老师下面用歌声来提问大家,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我。
教师歌词如下:我们打从什么地方来还带着什么琴?
我们到怎么样的地方去探望朋友们?
离开家的晚上怎么了可地上挺干净?
什么当空照我心冰冷啊朋友别担心。
6、跟琴完整填歌词演唱。副歌部分教师演唱
师:真不错!大拇指送给大家。
六、拓展练习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这么动听,那你想不想体会一下,童年杰克与苏珊娜的那段难忘的时光?杰克弹着五弦琴,苏珊娜伴舞,多么惬意啊!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唱,我们边唱边跳起来。
八、结束部分,
1、师:童年是难忘的,音乐不分国籍,好朋友间的友谊也是不分国籍的,无论你有多少朋友, 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快快乐乐,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出示课件)
2、在《噢!苏珊娜》的音乐中律动离开教室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六:哦苏珊娜教案
《哦!苏珊娜》
执教:西安市未央区百花小学 冯蓓
教材分析:
《哦!苏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国西部音乐风格的歌曲。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旋律轻快流畅,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可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美国西部音乐的风格,学会珍惜朋友、珍惜友谊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遵从“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以聆听为主,从体验入手,学会用流畅轻快的声音唱好歌曲《哦!苏珊娜》。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用欢快的舞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模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歌曲特点,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表现好伙伴之间的友谊之情。
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口齿清晰的演唱歌曲《哦 苏珊娜》。 教学难点:准确的演唱弱拍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七:噢苏珊娜教案
噢!苏珊娜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歌曲《噢!苏姗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歌曲旋律轻快流畅有着舞曲的特点,节奏跳跃,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学习这首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舞蹈、律动表演,提高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及其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2、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用跑跳步为歌曲跳简单的邀请舞,及邀请舞的动作。
4、在实践为歌曲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
[ 教学重点]
把字咬清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 教学难点]
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噢!苏珊娜》英文版)
一、音乐小游戏
1.听辨乐句
师:今天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音乐小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生:敢)
师:如果你们听到是1.2开始的乐句,请起立摆动双手,如果是听到是4开始的乐句就坐着手扶肩膀不要动。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我请谁,谁就做出反应。(师生互动环节)
2.接唱乐句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的很不错,现在我们的游戏升级了,谁能接唱老师乐句的最后一个音?
2/4
2/4
2/4
( 2. 1. )
3.用“啦”模唱乐句。
师:来,让我们一起用“啦”演唱旋律,表达我们高兴的心情。 生随老师模仿唱。
二、传授新知
师:这首歌曲是不是很熟悉呀,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
生:上课前
师:上课前听到过,那它唱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呢?
生:英文
1、安静地聆听歌曲范唱
师:其实这首好听的歌曲还有中文歌词,老师请你们竖起小耳朵听听,中文歌词里唱了些什么?(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呢?(美国)
师:其实,这是一首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具有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做《噢!苏珊娜》。 苏珊娜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这是苏珊娜的好朋友专门为她而写的一首歌。
2、播放音乐,了解背景
师:这首歌曲不仅音乐好听,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苏珊娜和她的好朋友生活在美国的阿拉巴马洲,他们俩个非常要好,通常她的朋友都会边弹着五弦琴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旁边翩翩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告诉她的朋友说她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在很远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了,两个人难过的分离了。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她的朋友因为太想念苏珊娜了,就带着他的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他们小时候的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校园的,学习的,还是友情的?(生:友情) 师:这首歌曲是写友情的,我们要关心朋友珍惜友谊。
3、节奏练习
师:请同学们有节奏的跟我读一下美国这两个地方的名字。(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州)
师:老师读一个长句,然后同学们来跟读一个长句。
师:全体学生齐读歌词,老师听出来了,在歌曲中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那州都是美国南部的州,而这些地方速度很快,按着老师的节奏来,我问你们答.。
节奏练习
你们打从哪里来? 我们打从阿拉巴马来
你们到哪里去? 我们到路易斯安纳州
4、填词学唱歌曲
师:歌词是不是都熟悉了?那老师要考考你,我唱着来问你,你学着我唱的旋律用歌词来回答我。
三、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中哪一句最能抒发歌唱者愉快的心
情?(生:最后一句)
师:整首歌曲里面,哪一句的情绪有点小的变化呢?(“哦哦,朋友们别为我担心”)
师:这一句跟前面有什么变化?(生:前面很欢快,后面是深情的)
四、演唱歌曲
师:歌曲演唱时要给人以愉快轻松的感觉。让我们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唱一遍。
师:同学们注意“哦哦朋友别为我担心”要有热情,是发展内心的热情。这首歌是苏珊娜的好朋友送个苏珊娜的,他和苏珊娜是非常要好的,所以他在呼唤苏珊娜的时候声音是热情和激动的。你现在呼唤你的朋友,看谁的朋友被你的激动和热情感染而来。发自内心的呼唤。带上激动、热情的心情,精神饱满的,完整的来一遍,你们准备好了吗?
五、知识与拓展
1、五弦琴(班卓琴)的介绍
师:歌曲中说到他带了一种什么乐器去看望朋友?(生:五弦琴) 师:五弦琴是美国的一种弹拨乐器,它的名字叫做班卓琴。它上部的形状像吉他,下部的形状像铃鼓,你们想听听它的声音吗?(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听听它和小提琴的合奏。
师:我们来模仿吉他弹奏的样子为歌曲伴奏(可以添加一些小乐器),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表演邀请舞
师:太棒了,此处应该有掌声。你们愉快的歌声让我很想跳舞,那位同学愿意和我一起跳舞?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在请人的时候,我用了什么动作。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们真正的掌声。你们有没有发现我跳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生:动作不一样了
师:我有个邀请动作。观察的真仔细,在跳邀请舞的时候,要有邀请的动作。男孩和女还是不一样的。(分开教)我来找一个小牛仔和一位小苏珊娜表现一下,一起做动作。最后要有礼貌再见。 师:我们已经会跳邀请舞蹈了,让我们一起跳一下。(一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
师:找到自己的舞伴,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我们给他们拍手伴奏。 师:刚才同学们跳的真融洽,像一家人一样。乡村音乐就是给人一种非常轻松热闹的感觉。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欢乐的音乐中度过了这节音乐课,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希望通过今天的音乐课,能够使我们更加珍惜与同伴的友谊之情。
噢!苏珊娜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歌曲《噢!苏姗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歌曲旋律轻快流畅有着舞曲的特点,节奏跳跃,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学习这首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舞蹈、律动表演,提高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及其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用简单的步伐参与歌曲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3、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辩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教学难点]
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并多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具准备]
课题、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发声及节奏练习
1.播放歌曲《噢!苏姗娜》旋律,教师导入
师:谁来说一说,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愉悦----
师:说得非常棒!这首歌曲的风格给人轻松活泼的感受。
2.发声训练,跟老师用“啦”模唱旋律
师:来,让我们一起用“啦”演唱旋律,表达我们高兴的心情。
生随老师模仿唱。
3.节奏及律动练习
师: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播放《噢!苏姗娜》音乐,生随老师一起做拍手、摇头、跺脚等动作。 (随音乐用节奏和身势参与直至熟练。)
随音乐,边做动作边用“啦”模唱。
二、聆听、感受
1.安静地聆听歌曲范唱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噢!苏珊娜》,这首歌来自遥远的美国,苏珊娜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这是苏珊娜的好朋友专门为她而写的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
2.播放音乐,了解背景
师:这首歌曲不仅音乐好听,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美国的阿拉巴马洲生活着两个美国小女孩,一个叫爱丽丝,一个叫苏珊娜,他们俩个非常要好,通常都是爱丽丝边弹着五弦琴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旁边翩翩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告诉爱丽丝说他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在很远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了,两个人难过的分离了。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爱丽丝因为太想念苏珊娜了,就带着她的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他们小时候的歌曲!)
3.播放歌曲,生随音乐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发现刚才有好多同学都好象没听够,那好,这次咱们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或动作,来表达你听到这首歌的感受好吗?看谁表演得最感人、最陶醉!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拍
师:你们表演得真棒!这次我们再来听一遍,咱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拍好吗?但老师要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看谁的节奏感最强,看谁是最完美的搭档!
三、学唱歌曲
1、听音乐,观色谱,谈发现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音乐,并观察色谱,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共有几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
2、朗读歌词
师:苏珊娜非常喜欢大家,她准备了一段欢迎词,谁朗读的好,并能把欢迎词套入刚才模唱的旋律中,而且有精彩的创编表演将有机会和苏珊娜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师范读歌词。(师配合肢体语言进行朗读,速度较慢)
师生接龙朗读歌词。
3、提示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4、认识学习弱起节奏
师:听一听老师读弱起部分。
师:谁还能用其它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弱起呢?(先蹲再起、跺脚等)
学生读词。
5、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老师来弹奏旋律,你们填歌词。
6、生有表情地演唱(轻松、愉悦)
师:请表情好的孩子范唱。
师生共同评价,并奖励笑脸。
师生接龙演唱。
四、表现歌曲
1、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演唱歌曲。
2、表演唱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了老师,快让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高兴得唱起来、跳起来吧!
用跑跳步练习表演,弱起节奏处用先蹲后起或跺脚等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唱。
分组表演唱,共同评价。
五、尾声
1、总结
童年是难忘的,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快快乐乐,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伴随童年的回忆结束)
2、播放歌曲,律动出教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轻松 噢!苏珊娜 真诚的友谊 愉悦 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 单利利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九:六年级上音乐教案-噢!苏珊娜4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学目标:
1、通过发声练习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附点四分音符和弱起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3、带有音乐性的演唱歌曲,从而体会美国乡村音乐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能用柔和的声音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弱起十六分音符的准确进入。
2、能带有音乐性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背景音乐播放《噢,苏珊娜》伴奏音乐。学生进教室
二、发声练习
1、教师无声的在钢琴上弹奏音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心里有一个音高的概念,为后面的演唱音符做准备】
2、连接语: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三个小音符。出示卡片:do mi sol
学生模唱。
3、连接语:老师用这三个小音符组成了一条好听的旋律。(黑板上旋律摆放)
(1) (2)
Lu Lu
生演唱。
【设计意图:这个发声练习可以在歌曲教学前统一学生的音色,附点的提前预设为歌曲教学中的附点演唱打下基础】
三、曲谱练习
1、音乐律动
连接语:老师同样用一些小音符编了几条旋律,当同学们听到以的do、re开头的音乐旋律,请用摇摆拈指的动作律动,当听到其他音符出现的旋律,大家用邀请的姿势表示。 师唱《噢,苏珊娜》歌曲的曲谱,请学生按座位顺序进行律动,在反复中练习。
【设计意图:在教师演唱曲谱过程中让学生可以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记忆音乐旋律的能力。】
2、教师将完整曲谱展示在黑板上,尾音空出。
连接语:同学们,你们能唱出每一句的尾音吗?
尾音接唱,请学生上台贴音符。
(假如有难度,教师可以使用钢琴帮助用听辨单音的方法完成这个环节。)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在之前的律动中记忆旋律的能力,无法达成目标的学生培养听辨能力】
3、完整曲谱演唱:可以用乐句之间接唱的形式,再完整演唱。
可以加入之前的律动动作,按照乐句律动。
4、用lu哼唱完整旋律。
【设计意图:在多次的练习中熟悉曲谱并可以熟练的演唱曲谱,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四、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教师范唱)
连接语:老师要用这段旋律唱首歌,大家听听看,你能听出老师唱了些什么吗?是唱给谁的? 生回答
【设计意图:初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在歌声中体会到伙伴之间的友谊】
2、再听歌曲:(教师范唱)
连接语:老师想邀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欢送朋友,大家用动作,老师用歌声。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在律动中聆听不会感觉枯燥。】
3、三听歌曲,排列图片。(教师范唱)
连接语:老师画了几张图片来表示歌曲的演唱内容,请小朋友们上来为他们排排顺序。 五张图片内容:阿拉巴马、五弦琴、路易斯安那州、大雨、太阳
(两个地名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州分别按照节奏朗读)
【设计意图:在图片的提示下排列出歌曲中的几句重要歌词,为帮助学生熟记歌曲歌词做准备】。
4、师生接唱:(歌词填空)
连接语:老师下面用歌声来提问大家,请小朋友们用歌声来回答我。
教师歌词如下:我们打从什么地方来还带着什么琴?
我们到怎么样的地方去探望朋友们?
离开家的晚上怎么了可地上挺干净?
什么当空照我心冰冷啊朋友别担心。
【设计意图:熟悉歌词,在不断的提问和回答中唱好歌曲,熟记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在教师提问式的范唱中得到解决。】
5、跟琴完整填歌词演唱。副歌部分教师演唱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加入之前用过的律动表演。
五、拓展歌曲
连接语:这首好听的歌曲其实最早是一首美国乡村歌曲,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它的英文版本,请小朋友们跟随老师用动作来一同感受吧!
师生律动,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给我们带来的音乐美。
【设计意图:歌曲的前身本就是美国乡村歌曲,我们需要给学生最真实,最纯朴的音乐风格的体验。在师生律动中将本课推向一个高潮。】
六、结束部分
结束语:音乐不分国籍,好朋友间的友谊也是不分国籍的,无论你有多少朋友,老师祝愿大家的友谊地久天长。
噢 苏珊娜音乐教案篇十:六年级上音乐教案-噢!苏珊娜3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珍惜伙伴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节奏感及视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
能独立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以及切分节奏。
四、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务追求的一种向往。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切分节奏的运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了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
五、课前准备
电子琴、课件、色卡、磁带、署片筒。
六、教学过程
(一)、律动:
看谁会模仿老师的动作。
1、各种各样的拍手动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节拍特点,是什么?
老师用署片筒模仿小鼓的声音,你能听出来鼓面和鼓边谁是强音谁是弱音吗?听!“X X”请你来模仿。
2、注意观察老师又是怎样敲强、弱拍的。听:“ X X ︱ X X X︱ X X”。请你来模仿。 ﹙二﹚、识谱练习:
1、我们用音乐语言玩问答游戏:听,老师问的是什么?
⑴教师视唱。
⑵你能用“lu”模唱旋律吗?
⑶看看我们模唱的旋律是什么样?出示课件:“12 ︱35
5﹒6 ︱53 1.2︱33 21 ︱2.‖”
和老师一起默唱乐谱对口型。
⑷视唱旋律接龙。
⑸刚才是老师向你提问,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向我提问吗?
2、听,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既然是答句,它就会有一定的结束感,老师把后面两个音符交换位置,你听一听。出示课件:“12 ︱35 5﹒6 ︱53 1.2︱33 22︱1.‖”
⑴师生共同视唱旋律。
⑵你能独立视唱吗?
3、师生互动:玩问答游戏。
4、你还会用“lu”模唱这样的旋律吗?出示课件:
“4 4︳6 6 6︳55 31 ︳ 2 0‖”
5、听教师弹奏旋律,你来贴色卡。
6、你能按色卡排列的顺序演唱旋律吗?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第一个环节培养学生二拍子韵律感。增强学生表现节奏的技能。署片筒的运用解决学生学习节奏时的枯燥感。同时能分散学习难点。第二环节中通过模、默、接龙形式识谱,降低识谱视唱难度,使学生乐于接受演唱旋律,并通过视唱旋律使学生感知附点音符节奏的特点,同时问答游戏的加入增强了学生识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准和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力,激发学生学唱歌词兴趣,丰富学生相关文化知识。最后,加入了故事情节,增强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力、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上一篇:新年到了教学设计
下一篇:初中体育50米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