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一: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复习课复习教案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案
2、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沿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就得到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 沿梯形上底与一个腰的交点向对腰中点画一条线,剪下一个三角形,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3、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学生回报:
1. 弄清图形,选择公式。 2. 找对应的底和高。
3. 注意单位换算。
4.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了除以2。
5. 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数量的关系。
6. 看青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找简单的解决方法。 7. 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二、练习
2、
8cm
13cm
15m
8cm
12cm
13cm
17cm
5cm
、
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平方米收青菜6千克。这块地收多少千克青菜?
5、一块三角形的玻璃,量得它的底是12.5分米,高是7.5分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的价钱是0.2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6、97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清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灵活运用所学面积知识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清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什么相同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知识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问: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
师: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2、整理知识
运用流程图的形式边回顾边整理。
问:请同学们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来的?
三角形呢? 梯形呢?
并作简单演示
比一比: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它们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得出: 已学过的图形 ←转 化 新的图形 ( 板书 )
师:运用这种流程图的形式把所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了整理,除了这种用图示整理知识外,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进行知识整理呢?
出示表格形式的知识整理
师小结:以后每学完一单元后,都要像这样用流程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整理,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知识回顾: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同位互批,错误自己订正。(课件出示)
(2)下面4个图形哪些图形的面积相等? 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
(3)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都和图中
的长方形面积相等。想一想,小组讨论可以怎么画?(课件出示)
(4)哪些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为什么相等?(课件出示)
(5)知识应用,铺这块草坪大约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体会学习数学好处。
二、比一比我最棒: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回顾与整理,下面我们要进入本节课的第二部分 —比一比我最棒:
首先进入第一模块 —— 比一比我最棒:
1、下面4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提问你怎样想的?
问:在解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
4、等腰梯形面积的应用
5、求花坛的面积。
第二模块 —— 巩固练习: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关图形面积的问题,看,这五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五道应用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
比一比:比较这三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呢?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第三模块 —— 比一比考考你:。
1、下面4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都和图中的长方形面积相等。
学生画后进行交流。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了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与复习。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三: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和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小数乘除数计算。[板书课题]
二、整理复习
1、口算:
(1)120页第1题
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32×1.25
10.1×8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师: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四、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
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如:1.4乘1.32;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 89.44÷43。
在第二课时,对于简便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应适当加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进一法教材的练习中没有涉及,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五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将对议程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概念回顾。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填空。
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有( )本。
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 )岁。
一个正方形的连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问: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应该注意什么?
(2)判断。
a×b×8可以简写成ab8。( )
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
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3、总复习第3题。
学生独立填书,完成后集体订正。
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判断。
4+X>9是方程。( )
方程一定是等式。( )
x+5=4×5是方程。( )
X=4是方程2X—3=5的解。( )
(3)121页第4题
指名板演,核对时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3、解决问题
(1)121页第5题
学生审题后同桌互说等量关系式。板书: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2万千米=光每秒传播速度。 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补充练习
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解决问题。
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的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开数。小明今年多少岁? 学校买回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三、作业。
P123第5题,P124第6题,P125页第14题。
教学反思:
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新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我为这项改革叫好!因为以往学生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答时,必须熟记 6句关系式才能正确解方程,可现在大家只要理解并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后,完全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学困生对教材中的方程解法掌握情况都非常好。
可教研员明确指出除教材中出现的几种类型外,如a-x=b和a÷x=b也属于必考内容,这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不想因此而回到老方法上去,也不想拔苗助长,直接用初中的移项来教学,我希望所有类型的方程解法都能植根于等式的性质基础之上,使学生体会到等式性质的“妙用”。因此,有必要特别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补充讲解这类方程解法。
其次,学生在判断“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一题时,全班发生明显分歧。有的认为字母a、b可以代表任何数,所以是对的;有的认为这里a不能是0,有的认为b不能是0,还有的认为a、b都不能是0。看来这题出得好!借此我帮助学生分析为除数不能为0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除数为0,被除数为除0以外的任何数时,无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不会等于被除数。
2、当除数为0,且被除数也为0时,有无数个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商不唯一,所以除数不能为0。
在经过讲解后,学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最后,在练习中要针对学生以下薄弱点加强引导:
1、加强两种不同类型方程的对方,防止混淆。如:5.6X-3.8=1.8和5.6X-3.8X=1.8
2、补充讲解当一道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平方时,应该先算平方,再算乘法。如:当X=5时,3X2等于( ),应该先算52=25,再将3乘25=75。
3、解方程时,尽量让所有的未知数在等式的一边,而不要出现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情况。如“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就应该推荐大家根据爸爸的年龄—儿子的年龄=相差的年龄的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而不要列成X+32=9X,否则也得多向学生介绍一种类型方程的解法。
4、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即使不用笔读检验,也应及时进行口头检验
第三课时
课题: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目标:
1、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平面图形的联系。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础再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口述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教师板书面积公式。
S=ah÷2
S=ab S=ah
S=(a+b)h÷2
问: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师强调:1、注意底与高相对应;2、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要除以2。
二、基本练习
1、多边形面积的练习: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图形的面积。(注意:有多余条件,需要学生正确判断与选择对应的底与高)
②填空:
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
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不变,( )变小。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③解决问题
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2、组合图形的练习:
P124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老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作业
1.总复习第7题。
2.P 124第7、8、10题。
课后小记:
在多边形面积计算部分,本课强化了底与高的“对应”,及时弥补了前期教学中的
疏漏。练习中呈现多组有多余条件的图形,要求学生自己辨析哪些是有用数据,并正确列式,感觉此题价值较高。同时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巩固了画高的作图技能,特别是钝角三角形高的作法。
在组合图形面积部分,重点强化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解法中发现思路简洁、步骤较少的方法。如教材第9题,如果用梯形+长方形就比用正方形—三角形步骤要多一些。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部分,我则补充了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三角形,它的底是62米,高18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通过对比练习, 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第四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复习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能结合具体实例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四:五年级上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整理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五: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相关知识点及目标达成策略
1.“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用小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因此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问题解决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简易方程”的复习。
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初步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代数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标准》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也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多边形的面积”的复习。
着重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转化为已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而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又都可以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来加以计算。因此,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逐渐形成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本学期的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进一步抽象,观察的物体以立体几何形体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空间想像等方式来辨认一个或多个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和相对位置。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通过直观活动逐步渗透投影几何的思想。
5.“可能性”的复习。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但那时只停留在“概化”的层面,只要求比较可能性的大小,而本学期,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值,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因此,可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由于可能性的知识与统计密不可分,复习时也要兼顾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复习重点、难点
1、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2、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采取措施
1、进一步改进复习练习的设计,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1)、练习设计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并注意加强思维的训练。
(2)、练习设计要精当,选典型题,以点带面,辐射复习,不搞题海战,争取以
少胜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加强对新旧知识理解的变式练习,明确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
(4)、练习设计要明确重点,突出关键,具有针对性。
2、注意培优补差,提高班内考试的合格率与优秀率。
(1)、坚持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多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交流,使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并能放下自卑、放下包袱,主动学习;同时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给每位学困生配备多名帮教人员,如同桌帮(重点是监督其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组员帮、优秀学生帮,并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促使学困生进步。
(2)、在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同时,促优生,适当选一些拔高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中间生则强调夯实基础,对对学困生则有侧重的辅导,争取人人都会做、会讲、会议,积极为他们创设说、讲、练的平台。
3、教师复习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竖成线横成块的知识网络结构图,进一步提高复习的主动性。
复习方法:
1.按单元,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
2.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
3.
第一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
复习内容: 复习小数乘除法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取积的近似数。
2.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重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循环小数。
复习过程:
课件依次出现下面各题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 ),在给( )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点上(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补足,再点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保留两位小数。
0.86×7= 3.5×16=
12.5×42= 0.56×0.04=
*0.049×45≈ *0.86×1.2≈
*2.34×0.15≈ *0.36×0.24≈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
四、计算
72×0.81+10.4 7.06×2.4-5.7
3.76×0.25+25.8
五、解决实际问题。
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
3、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
六、全课总结
七、作业 1. 创新学习 p120 1 2
第二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
复习内容: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按照要求正确地取积和商的近似值。
3、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等知识,能区别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知道小数按位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循环小数。
复习过程
一、 回顾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说一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根据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用竖式计算
(1)2.7×3.014 (2)0.847×35 (3) 0.079×0.23
(3)1.25÷0.25 (4) 0.4797÷0.13 (5) 19.5÷7.8
二、复习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按要求取近似值。
0.25×3.94(积保留一位小数) 17.6×2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6×2.7(积精确到百分位) 0.74×0.21(积精确到十分位) 34.7÷9.7(商保留两位小数) 8.26÷0.38(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说说取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要根据要保留的位数,根据后一位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不同点:求积时要算出整个积,而求商时只要比要保留的多除一位就行。
三、复习循环小数。
1、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节?
2、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3、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循环小数。
0.06262···写作( ) 3.2727···( ) 16.203203···写作( ) 0.33066···( )
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75÷6 289÷90 156÷11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13÷11=
57÷32=
11.625÷9.3=
30.1÷33=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
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
相同点:都是要根据要保留的位数,根据后一位来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不同点:求积时要算出整个积,而求商时只要比要保留的多除一位就行。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六: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 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 3.636363是循环小数。
4、 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 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4.8 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概念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
4.判断。
(1)a×b×8可以简写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5.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6.解决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用公式计算。)
(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三、作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目标:
1、 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2、 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3、 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 基础再现:
二、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不变,( )变小。
2.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5.想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6.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三、作业
1.总复习第6、7、8题。
2.P 124第7、8、9、10、11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可能性和编码
复习目标:
1、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盒子中有红、白、黄、绿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10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8个,蓝色球10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4、说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中位数。
(1)3 5 8 9 6
(2)25 14 13 18 20 16
6、游戏:妈妈的卡片写有2、3、4、5、6,妹妹的卡片写有1、8、9、10、7,(1)每人任意出一张,有多少种可能?
(2)每人出一张,和为单数妈妈胜,和为双数妹妹胜,这公平吗?为什么?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二、作业
1.P122
2.P125第12——17题。
数与代数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2、能根据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2,5和3的倍数。 3、经历整理与复习本册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将本册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将“因数与倍数”这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结合“练一练”,加深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空间与图形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估计一些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3、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统计与可能性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问题的认识,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3、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统计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能结合实际问题情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分析能力。
4、体会可能性的大小问题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经历结局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学习“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总复习时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有关分数计算能力的培养。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措施
1.备课时注意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3.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在此同时,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4.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练习题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重点抓好补差工作。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另外,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六、复习安排
复习内容 课时安排 数与代数 3课时 空间与图形 2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1课时 总复习
3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七:201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201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4.8 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目标:
1、 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2、 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解决问题。
3、 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过程:
一、 基础再现:
÷
2
S=(a+b)h÷2
二、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不变,( )变小。
2.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5.想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6.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三、作业
1.总复习第6、7、8题。
2.P 124第7、8、9、10、11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概念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
4.判断。
(1)a×b×8可以简写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5.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6.解决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用公式计算。)
(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三、作业。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可能性和编码
复习目标:
1、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练习。
1、盒子中有红、白、黄、绿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10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8个,蓝色球10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
色球?
4、说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中位数。
(1)3 5 8 9 6
(2)25 14 13 18 20 16
6、游戏:妈妈的卡片写有2、3、4、5、6,妹妹的卡片写有1、8、9、10、7,
(1)每人任意出一张,有多少种可能?
(2)每人出一张,和为单数妈妈胜,和为双数妹妹胜,这公平吗?为什么?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二、作业
1.P122
2.P125第12——17题。
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八: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
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把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在每个领域都设计了适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习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复习本册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水平。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生活现象。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问题,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材所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和现象。
6、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复习重点:
1、倍数与因数。
2、分数加减法及其应用。
3、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其应用。
教学措施:
1、重视复习的实效性。
教师要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一是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二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练习题不在于多,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组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
课时安排:7课时
倍数与因数----------------------------------------------------1课时
分数加减法及解决问题------------------------------------------2课时
图形是我面积--------------------------------------------------1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1课时
综合测试及讲评------------------------------------------------2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面积复习教案篇九: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面积》教案
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面积》教案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P79页本单元教学主题图;课本P80-81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获得成功的经验,
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等
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
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三、讲授新课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 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 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 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四)应用
1、 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4、做书上82页2题。
四、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六、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82-83页了练习十五中的第1-8题。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
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形成技能和技巧。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1)练习十五第5题:
厘米
a
b、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c、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练习十五6题
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练习十五第3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求高。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
四、作业:练习十五第4题。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P84-8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2.知识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
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
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指导探索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二)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 总 复 习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计算(笔算、简算)的方法及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难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636363是循环小数。
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3.25×4.8 3.6÷0.25
2、根据24×48=1152,直接写出各题的结果。
0.24×4.8= 240×0.048= 1152÷4.8= 11.52÷0.024=
( )×( )=( )你能根据上述题目写出多少算式?
3、在○里填上<、=、>。
7.8×1.3○7.8 3.6÷1.5○3.6 0.75÷0.84○0.75×0.84
5.6×3○3×3+2.6×3 (2.56+1.87)×4.6○2.56+1.87×4.6
428公顷○0.428平方米 2300平方米○2.3公顷
4、0.35×1.77的积有( )位小数,结果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5、如果一个四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三位小数是2.964,原来的这个四位小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0.99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3、在○里填上<、=、>。
A+0.1=B-1 A○B A-0.1=B+1 A○B
A×0.1=B÷10 A○B A÷0.1=B×10 A○B
4、下面△、□、○各代表一个数,在括号里填出答案。
△+△+△=37.5 □×△=225
○÷□=6 ○=( )
5、将6.5÷1.4、6.5÷0.8 、6.5÷5 、6.5÷0.1 、6.5÷0.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6、当a÷0.1=1时,a( )1
当4.8÷a=1时,a( )1当a×0.8=1时,a( )1
当480×a=1时a( )1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目标:
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基础再现:
1、
S=ab S=ah
S=ah÷2
S=(a+b)h÷2
2、复习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复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等底等高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4、复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
5、观察物体的方法及注意问题
二、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不变,( )变小。
2.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5.计算图形的面积。
6.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7.
8、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
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9、有一块三角形水稻田,底长120米,是高的2倍。这块稻田平均每公顷稻谷产量是12吨,这块三角形水稻田共产稻谷多少吨?
第三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一、概念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重点复习怎样找等量关系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断。
(1)a×b×8可以简写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5.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
上一篇:五年级音乐上册乡间的小路教案
下一篇:打花巴掌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