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说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一、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二、算法多样化;三、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总体目标预设

1、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与策略建议

学生已具备了在新的情境中通过点数和接着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10加几”的计算方法,但不具有要求的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要从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入手,逐步过渡,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凑十”的过程,为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9加几的计算提供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有口算9加几的生活经验,对“凑十法”有所感知,但对利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过程还比较陌生。这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摆、说、合作交流掌握9加几得10这一关键,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不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习题后,运用“凑十法”来学习后面的内容,就没有多大的困难了。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思索和教学:

1、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探索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掌握计算方法,不要流于形式。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关系,由算法多样化向算法最优化过渡。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认真思考、摸索总结。

3、加强口算练习,根据具体情况补充一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部分知识很重要,而口算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坚持天天练。

4、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教学中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教师一定要保留、发扬,而不是全部舍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

第1课时 9加几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第96、97页的情景图)、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0个小方格,在9个小方格上画有小圆圈)。

学生准备:小正方形学具4个。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练习。

8-1= 6-1= 4-1= 9-1= 7-1=

10+3= 10+6= 10+7= 10+8=9+( )=

2、课件出示声音:“加油!加油!”同学们,星星小学在开冬季运动会,我们去加油,好吗?(课件展示画面)

有几个同学想得真周到,为大家买来了饮料。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数一数。

①在画面左下角课件出示饮料盒(不出示解决方法),提问:数一数,有多少盒饮料?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同学们有这么多方法得出饮料的盒数,真不错。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6页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数的。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摆一摆。巡视,辅导,检测学生摆放情况,及时评点。

3、说一说。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抽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4、课件出示声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1)明白问题和条件。

要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什么?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他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一共是16人。这个学生是分成两部分数的,再合在一起,一共也是16人。这几个学生是记住了踢毽的有9人,再接着数跳远的,还是16人。还可以相反,先记住跳远的一共有7人,再接着数踢毽的,同样是16人。

这组的小朋友真聪明,他们用了一个好办法,仍然是16人。 板书:9+7=16。

(3)强化“凑十法”。

你们认为,这些方法中,哪种最简便?(把9个凑成10个,再用10个加上剩下的6个)

5、课件出示声音:你还能提数学问题吗?

(1)同学们很能干。刚才解决了两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们能提出数学问题,我们能吗?请认真观察教材第96、97页的画面,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注意,老师给出一个数据“踢毽的有9人”。

(2)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3)老师如果不给出数据“踢毽的有9人”,你们还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是吗?那么,大家可以课后互相问一问。

三、独立练习,强化巩固。

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3、4题。

第2课时 9加几(一)

教学目标:

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凑十”的方法,理解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3、摆、说、想相结合,手、口、脑并用,注重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材第98页例2和“做一做”中的实物图。 学生准备:9根红色小棒、3根绿色小棒、9朵黄花、7朵红花、绒线等。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准备练习。

2+3= 8+1= 5+5= 9-2= 10+3=

10+2= 10+5= 10-1= 10-2=

2、谈话引入。

计算9加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自学。

(1)提示:有多少根红色小棒?有多少根绿色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小黑板出示自学提问)

(2)仿照教材上的第一幅图,你能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吗?你是怎样摆的?

(3)请学生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补充教材上的空白。

2、指导学生自学。

(1)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自学教材第98页上的第二幅图。

(2)点评。

(3)补充书上空白。

(4)想一想:图中把7分成了几和几?为什么?

3、小结;我们学的9加几的进位加法,一般是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测评。

1、教材第98页上的“做一做”第1~3题。

让学生圈一圈,把9个菠萝和1个菠萝圈在一起凑成10个菠萝,然后算出得数。后面各图处理方式类似。第3题,口算后,抽题说出口算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二: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

加几。这

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8、7、6加几”中含有18道加法题。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8、7、6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凑十法”本身也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在掌握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其他的方法。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达到熟练,教材中适当安排了练习题,并且注意变换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开始讲9加几时的例

2,渗透集合思想;练习十七第2题,练习十九第1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二十一第4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统计表。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比如“9加几”中的例3与“8、7、6加几”中的例4均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中“用数学”的呈现形式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第六单元编排的“用数学”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用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作用。

单元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三:2013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主备人:李义顺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3、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三、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

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2、算法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五、课时安排:共约10课时

1、9加几„„„„„„„„„„„„2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 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四:2014年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2、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 12日)

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9+( )=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

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

(教师板题:“凑十” )

三、新授:

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

(8、7、6凑十教法类似)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

3、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第一课时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凑十”准备课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

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

10个鸡蛋?( 5+(5)=10 )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

“为什么要挪一个 ?”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凑,

9凑1, 8凑2,

7凑3, 6凑4,

两5相凑刚好够! ”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9+ =10 8+ 3 = 7+4=

8+ =10 9+ 3 = 9+6=

7+ =10 8+ 6 = 6+3=

6+ =10 5+ =10 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倒爸爸和妈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88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9加几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90练习二十第1~5题。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

2、与同桌说一说。

3、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

1、出示教材第90页第1题图。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指名说说。

2、出示教材第90页第4题。

学生说图,然后列算式。

指名板演,指名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2、3、5题。

四、数学游戏__找朋友。

1、把第5题的算式制成动物头饰,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玩法:一名学生说“我是9+3”,另一学生说“9+3=12,我是12,我们是好朋友。”

2、针对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8、7、6加几

教学内容:书91页 8、7、6加几

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五: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_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板书设计

学 科 数学(第 一 册) 第八单元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9加几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分析这些数的分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计算

10+5= 10+7= 10+3= 10+1= 10+8=

3、 数星星(课件)

★ ★ ★ ★ ★ ★ ★ ★ ★ ★ ★ ★ ★ ★ ★ ①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准确?

②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一个一个的数

先数出几个,再数出几个。两部分加在一起。 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

(二)教学新知

1、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

2、课件出示89页例一情境图

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板书9+4=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9+4=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3、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结果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台上展示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生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师:这些方法都正确。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请学生边摆边说)

学生在投影下摆小棒。

(三)小结

第一种方法:从右边的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10根,右边还剩3根,一共就是13根。

第二种方法:从左边的9根小棒里拿出6个放在右边,右边就有了10根,左边还剩3根,一共就有13根。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看出一共有13根,哪一种方法更好?

学生讨论并小结:第一种方法更好。

师:根据这种摆的过程说一说9+4=?怎样计算。

生:因为4拿出1来给9就是10,10再加剩下的就是十几。

师边说边板书:

4、投影出示计算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9+7= 9+2= 9+8= 9+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算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

生:都是9加几等于多少。都是从另一个加数拿出1给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5、拓展知识(放投影出示练习题)

9+5+1= 9+2+7= 9+4+4= 9+3+6=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

①课件出示课本89页做一做1、2题

②速算练习:每次找两个学生,一个出题,一个解答。

(五)、课堂 总结

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②师总结

板书设计 9+1= 9+2= 9+3= 9+4=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8、7、6加几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1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8、7、6加几,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8、7、6加几计算方法的算理

难点:自主探索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9+( )=10 8+( )=10 7+( )=10 6+( )=10

4、9+2= 9+8= 9+6= 9+7= 9+9=

5、8+2+4= 7+3+2= 6+4+7=

(二)、新课

1、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8个小朋友在前面跑步,后面又来了5个小朋友。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跑步?

前面的一组比后面的一组多几人?

后面的一组比前面的一组少几人?

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呢?谁来说一说?

生:8+5 8-5=3(人) 8-5=3(人)

师:减法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跑步?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办法,然后再和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一共想出了多少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师:大家来说一说能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

生: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人。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13人。

生:我们是把后面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前面的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我们是把前面的8个小朋友中的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面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3、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师:8+5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用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跟小棒,又摆了5跟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老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老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5、7+5、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

小结“凑十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

剩几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

(2)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计算

8+6= 7+8= 6+5= 9+4=

(四)归纳方法

8+9可以怎样算?你喜欢哪种方法?

(五)课堂总结

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板书设计 8+6= 7+8= 6+5= 9+4=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2页。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说出:几和几可以凑成十。

2、口算

9+5=( ) 8+7=( ) 6+7=( )

9+7=( ) 9+6=( ) 9+3=( )

7+4=( ) 6+4=( ) 8+5=( )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8+9=( )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各组出一名代表汇报。

汇报结果:

方法三:因为9+8=17、 所以8+9=17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快?为什么?(学生讨论)

学生的意见很多,教师总结: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知道了9+8=17,就能得出8+9=17

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写出得数相等的算式。(课件出示)

9+6=( ) 8+2=( ) 3+9=( )

3+4=( ) 7+5=( ) 8+0=( )

0+7=( ) 4+8=( ) 6+7=( )

2、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二题。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4、看谁用的方法好

6+5+4=( ) 7+8+3=( )

(四)课堂总结

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②师总结

板书设计 因为9+8=17 所以8+9=17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学内容 第四课时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8十3= 9十4=

9十2= 8十4= 7十5= 6十5= 8十6=

2、8十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5+8)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5+8=13 8+5=1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六: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活动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掌握《认识钟表》的知识。

3.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到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出示课件)

谜语:有方也有圆,

指针告时间。

响声十二下,

开始新一天。

(猜一个物品)

师:猜猜它是谁?——钟表

师:钟表王国里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钟表大世界里有各式各样的钟表,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些钟表吗?那现在我们就和他们交个朋友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表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睁开眼睛,老师把钟表里的钟面拿出来了,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里有哪些秘密呢?(学生讨论)

生1: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

生2:我发现了钟面上有刻度。

生3:我发现钟面上有2根指针。

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就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钟面上有刻度,还有数字,有12个数字,这些数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大屏幕一起数一数这12个数字吧。(课件演示)

师:钟面上还有2根指针,你们知道这两根指针都叫什么名字呢?

生1:我知道,一根是时针,一根是分针。

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啊!你们会区分它们吗?(强化时针和分针)

生2:我知道时针短,分针长。

生3:我还知道时针粗,分针细。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的东西还真不少呢。(板书: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2、认识时间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钟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6个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观察这6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你能给这6个钟面分一分类吗?你能给它们分成2类吗?现在同桌讨论,你会怎么分呢?(同桌思考讨论)

3、请学生上台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生1:一类是整时,另一类是半时。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2:整时的分针都指着12,半时的分针都指着6。

师:说得很完整。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认认钟面上的时间。

(1)第一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3个钟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第4个钟面: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师:你怎么看整时呢?

生1: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你们同意吗?不同意你又是怎么看的?谁来说说?

生2:要先看分针有没有指向12,如果分针指向12,那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小结:你真聪明!分针要先指着12,那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是几时。)

(2)第二类:

第1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就是8时半。

第2个钟面: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9就是9时半。

师:那怎么看半时呢?

生:要先确定分针是否指向6,再看时针,这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

师小结:说得非常好。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半。(板书:分针指向6,时针指几是几时半。)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认时间了吗?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火眼金睛看老师。

(1)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3,问:这是几时?

(2)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12,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0,问:这是几时?

(3)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1,问:这是几时?

(4)我让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6,短而粗的时针时针指着4,问:这是几时?

4、小明的一天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小明,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都在干什么吧,(出示主题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明的一天,你能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生1:早上7时小明刚起床。

生2:早上8时小明在写作业。

生3:早上9时半,小明去外面锻炼身体。

生4:中午12时小明在吃午饭。

生5:下午4时小明在体育场踢足球。

生6:晚上8时半小明上床睡觉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甚至有同学注意到了,两个8时可不一样,一个是早上8时,一个是晚上8时,一定要说清楚哦,不然就该闹笑话了。

师:那你们一天都会干些什么呢?说一说。

5、认识电子表

师:小明他是个好孩子,他能够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所以小明的爸爸妈妈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小明一个电子表,电子表上的时间是这样显示的,你认识它吗?

课件显示: 11:00这是几时?

生:11:00是11时。

师:这是时间的另外一种表示法——时刻表示法,你能说说时刻表示法是怎么表示时间的吗?那7时怎么表示呢?

生:7:00

师:那这个时间呢? 7:30这是几时?

生:7:30是7时半。

师:那9时半你会表示吗?

生:9:30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时间,你们觉得累了吗?那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现在请小朋友们从抽屉里拿出小钟表,仔细看看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师: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了,请一个小朋友上讲台找朋友。请小朋友在钟表上拨一拨:10时。 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学生拨好时间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继续找朋友:3时 5时 10时半 1:00 6:30

四、课堂小结

师:好了,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呢?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要学习小明,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下节课用口头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短而粗

钟面:分针:细而长

教学反思:

个数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是几时 分针:分针指向6,时针指几是几时半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七: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 决 问 题

定南三小 叶艳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97第八单元例5、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接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5

1、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正要给运动员送水,还有拉拉队在为运动员喝彩加油呢!大家都是爱运动、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教师:最精彩的要数啦啦队的表演了,他们一会按前后排分开,一会按男生女生分开,在变队形呢。(出示啦啦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

2、教师:为什么同一幅图片观察到得信息不一样呢?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4、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说?

5、求一共有多少人,把问题的关键词圈起来。

6、该怎么列式解答?写在草稿本上。

7、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第一排+第二排

预设2:9+6=15人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男生+女生

8、教师: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9、小结: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得到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10、完成97页做一做

教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吧。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样回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例6

1、出示情境图,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原来有多少个哨子?)我们知道哪些信息?

3、问题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原来),“原来”是什么意思?(一共)

4、怎样解决呢?请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并指名回答。

板书:7+5=12(个)

问:为什么要用加法?

7、5、12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小结

求原来有多少个,就是和求一共有多少个是一样的意思,所以也是用加法计算。

6、练一练

完成98页做一做

三、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什么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八:2012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88面---------第100面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2、算法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共约8课时

第一课时 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3

10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9加几的巩固练习

练习目标

1、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较熟练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练习重点

能选用自己较熟练的计算方法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练习难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并说说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9+1+5 9+1+4 9+1+8

9+6 9+5 9+9

2、指名说说“9+6”、“9+5”、“9+9”这三题计算时怎样想?

3、出示口算卡片。

(1)开火车口算:

9-2= 9+6= 9+10= 9+2=

7-5= 9+9= 10-5= 9-5=

9-6= 9+4= 9+8= 9+0=

(2)指名口算:

4+5+3= 6+3-2= 9-2+4=

9-4+3= 10-l+5= 2+7+9=

(3)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9加几的算式卡片和10—18的数字卡片发给学生。一位学生拿着卡片“9+2”走上讲台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位同学拿着数字卡片“11”也走上讲台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大家齐读:9+2=1I)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5题。

2、练习二十第4题。

看图填算式。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题中给出蜜蜂采花蜜的情景图,图下是口十口=口,没有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图意计算“有多少只蜜蜂”,也可以根据图意计算“有多少朵鲜花”。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复习了9加几的计算,还复习了应用题和填括号里的计算题,大家都学得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还要多练习,尽快提高计算速度。

板书设计

9加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十5。

师:8十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十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十4、7十6、6十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l0,然后用lO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6、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十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九: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

人教标准版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1—20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教师指着竖行式题。

问: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二行是9,第二行都是8……。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式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

2、教师指着横排式题。

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回答。

(1)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的,加2、3、4……。

(3)每一横排式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

3、教师继续提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答出。

(1)5加6和6加5的得数一样,7加4和4加7的得数一样……加数的位置调换以后,得数不变。

师说明:记住大数加小数的题,就可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

(2)表中有四道题都是两个加数一样。6十6、7十7……。

如果学生发现其他规律,要给予表扬。

4、教师按照课本第l01页加法表画上粗线,说明:记熟左边20道题,就可以计算全部20以内进位加法了。

(1)齐读表中左边的20道加法题。

(2)教师随意指表中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

(3)教师指着小数加大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二、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1题。

让学生把和是ll、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限定2分半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钟表(第91页-------第9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的时、分、秒,三年胡学习的24时计时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数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3)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4)能估计运算结果。符号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第四特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个特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半时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整 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每个学生自备闹钟一个,小灯笼12个,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6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来自于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问: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

师: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钟表作品,好不好?

二、主动探索

1、制作钟表

(1)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2)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3)在学具盒里找到钟面

(4)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指2人------3人)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分针(长) 时针(短)

(5):把你们学具的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们自己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6)有谁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朝哪个方向走动的?(顺时针、逆时针)

2、认识钟表

(1)教具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时

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指2-----3人)

(2)再电脑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3)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指名写,全班齐写)

3、每个小组在你们制作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指名认,指名写简单写法)

三、游戏巩固:

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注意拨动的方向,

2、同桌互拨,互认

3、师: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学校的灯笼还没有挂好,想请你们帮忙挂,你们愿意吗?请把你的灯笼挂到应该挂的地方? (学生活动)

师:你为什么把这个挂在这个地方?

国庆节那天的这个时刻,你最想做什么?

这么多的时刻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为什么?

四:设计请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1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