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一:五年级数学上册 估算玉米收入教案 冀教版
估算玉米收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组合作,解决估算玉米产量收入并交流过程。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价值观: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估算玉米收入。
教学难点:
根据信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到的有关玉米地的种植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展示玉米图片和收集到的有关信息。
问:你们都吃过玉米吗?我们生活中都那些食品是玉米做的?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
2.问:玉米大家都熟悉,我们能不能帮助别人去解决问题呢?
学生回答:能,很愿意解决问题。
展示课件:估算玉米收入图片。
二、 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通过课件,我们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1)张大爷家有一块地,长200米,宽40米,种植玉米株距0.25米,行距0.40米.
(2)平均每个玉米产0.25千克玉米粒。大约一半的玉米结了两个穗。
(3)往年价格1280元/吨。今年每吨1330元。
2.了解问题:
(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
(2)平均每公顷约收入多少?
(3)今年比去年多收入多少?
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一共种植了多少棵玉米就知道结了多少玉米棒然后就能计算产量和收入。
(1)200×40=8000平方米
8000÷(0.25×0.4)
=8000÷0.1
=80000(棵)
80000+80000÷2=120000(个)
120000×0.25=30000(千克)=30(吨)
1330×30=39900(元)
答:今年收入39900元。
(2)8000平方米=0.8公顷 390000.8=49875(元)
答: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49875元。
(3)(1330-1280)×30=1500元
答:预计今年比去年多收入1500元。
四、 小结点评
让学生交流一下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 课堂练习:
1. 有块长方形菜地,长360米,宽120米。棉花的株距0.2米,行距0.4米。每株大约产0.02
千克棉花.(1)这块地一共有多少注棉花?(2)大约产棉花多少千克?(3)如果每千克卖
价16元,可收入多少元?
2. 靠山屯要把一座3.2公顷荒山绿化。
(1) 栽松树株距5米,行距4米,一共要购买多少树苗?
(2) 每棵树苗售15元,购买这些树苗用多少元?
(3) 8人承包绿化任务,平均每人每天种10棵树,大约多少天完成绿化任务?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二:估算教学的反思
我在估算教学中的困惑
估算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估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估算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估算教学的重要性的思考是有其必然性与实用性的。在估算教学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困惑。
例: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估算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题目大意是: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教材通过创设带的钱够不够买门票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的解法是:“因为29接近30,30×8=240。所以29×8≈240(元)。” 困惑: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也就是把29×8估算成30×8,刚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数据改成32×8,而仍用刚才四舍五入的方法估算,取估算值240进行判断,会造成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情况,用这种方法估算显然就不可行了。然而走进鲜活的课堂时,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低效或无效现象,估算教学确实不给力。现在的估算教学“教材很重视、教师很为难、学生很迷惑。”往往学生对于估算技能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没有明确要求“估算”的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用精确计算来解决问题,他们体会不到估算的价值,估算意识比较缺乏。学生一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往往一看见有“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用估算。二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怎样的估算方法才是合理的。
估算现状描述:
1、算后再估多,估后再算少
如:二年级上册第31页,加减法估算。3种生活用品,28+43+24,100元够吗?很多学生准确计算后在比较。
2、估算精算,本末倒置
如:38元一件上衣,23元一个排球,大约花多少钱?60够吗?精算:38+23=61,61
﹥60不够。估算:38≈40 23≈20 40+20=60 够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左右为难。
3、方法泛滥
如:二年级下册第98页《万以内加减法估算》,第三、四周分别收入192和219个矿泉水瓶,两周大约收了多少个?
192+219≈400 192+219≈390 192+219≈419
200 200 190 200 200
192+219≈410 192+219≈420 192+219≈392
190 220 200 220 200
多元的答案使一些学生模棱两可,心中充满疑惑,不知道因采用哪种方法。
4、估算笔算,自相矛盾
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除法验算》,李叔叔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124÷3≈
方法一:124÷3≈40(箱)
方法二:124=120+4 120÷3=40 还剩4箱,每人再运1箱,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
其实,后一种估算方法是一种笔算的过程,对于还没有学过笔算除法的学生来说,理解实在有点困难,而且会给估算的简便性带来干扰。如果用笔算的过程去估算,那么又如何体现估算便捷的优越性呢?
5、估算笔算,难以抉择
如:(1)、三年级上册第89页练习: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2)、三年级下册第60页练习:我每分钟大约行1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信和报纸,邮递员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3)、三年级下册课堂作业中练习:一篇文章有4页,每页有28行,每行大约有26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有的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的“65米已经是一个近似数了,求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就要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根据这种说法那第二、三题都只能准确计算了。那么估算要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与作用呢?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估算是根据已有数据和某些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大概的推断,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需要得到精确结果的情况时对数据的一种快速、敏锐的感应、处理能力。与其说估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它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口算、数感和灵活快速处理问题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估算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估算就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有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为了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理。
探索、实践了三年的估算教学,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低段的估算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可有可无。
问题之二:低段学生难以产生估算的需求。“算着估”已经很形象地道出了学生对估算的无奈和勉强。
问题之三:在低段教学估算,在方法的探究上往往付出表面。似乎与精算各自为政。
估算教学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和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
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虽然说估算估算内容不想别的教学内容一样,专门有一节课学习探讨,它只是渗透到别的数学知识点当中学习体验。我经常在课堂中让学生讨论不同的估算方法,同他人相互讨论实施自己的策略和思想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的基本
方法之一,还可以从他人的思想中学到东西。
3、培养学生估算习惯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对书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并尝试根据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当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大功告成时,引导学生对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据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由于对所学知识的非有效应用。好的解决问题者常常监控调解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能回顾整个过程,反思结果和解决问题策略是否合理、正确等等。总之,学生的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水平在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提问以提醒学生逐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三:估算玉米收入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四:玉米教学反思
玉米教学反思
开展农业课教学实践活动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通过活动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解决哪些难点,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教师不仅自己要再讨论前对活动的总目标和字母标了如指掌,而且要想方法让学生了解。
另外,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带有明确的目标,开展活动,才能使活动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才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齐心攻关。此外,只有讨论目的明确了,才能设计出好的命题并正确的选择讨论方式。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五:估算玉米收入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六: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一、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
“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节课通过例题说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用一位数乘的乘法估算方法。我从学生实际生活事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揭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教例运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等。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四、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购买邮票、购买电影票、参观航天航空展览等问题情境,让学生
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七: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估算玉米的收入》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八:玉米教学反思
最后的玉米
南湖学校 席晓莉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能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3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生词。
2、读懂、读通课文,了解内容,体会玉米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读文的过程中能尝试提出问题,并通过释疑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三)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复习上课时1-6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最后的玉米开始长得棒,很自信,然后设问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多形式朗读学习7-12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玉米“自信—灰心—抱怨—感激”的心路历程,在读文过程中品味文章的精美文词,在学文后有所启示。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提炼重点词句来帮助体会玉米的心情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伴随着最后的玉米也经历了从“自信”
到“心灰意冷”,再到“不断地抱怨”,最后到“心存感激之情”的心路历程,使学生在自主品读的过程中收获感悟.
3 拓展交流,升华感情。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受进行拓展训练,同时积累名言,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灰心,要永远自信。
(四)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育力求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学习的全过程。
《最后的玉米》是一篇文词精美、意蕴深远的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玉米“自信—灰心—抱怨—自信”的心路历程,在读文过程中品味文章的精美文词,在学文后有所启示,就是这节课的目标所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提炼重点词句来帮助体会玉米的心情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伴随着最后的玉米也经历了从“自信”到“心灰意冷”,再到“不断地抱怨”,最后到“心存感激之情”的心路历程,使学生在自主品读的过程中收获感悟;最后,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受,让他们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给自己信心”,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九:第5课时《估算玉米收入》
估算玉米收入教学反思篇十:最棒的玉米教案及教学反思
0《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玉米地里一个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的等待老爷爷最先摘,可是老爷爷却迟迟没有摘它,在他失去自信而伤心绝望的时候,老爷爷来摘它并把它作为明年的种子。
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在绝望的时候更要自信的道理。 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学习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是金子总会闪光的,经得住考验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玉米的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最棒的玉米”, “最棒”(最好)这个词在这个题目当中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最棒、最好的玉米,那该怎样读课题,谁愿意来试一试。(棒字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到底写了有关棒玉米的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有六个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现在我就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生字)抽生读,分组读,集体读。
渺(渺茫) 漆(漆黑) 估(估计) 搏(搏斗) 躯(躯体) 腐(腐烂)
3、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字这个拦路虎已经被同学们打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的学习。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要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记录一件事情,我们经常采用什么顺序来写。(事情发展顺序)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棒玉米思想的起先状态、变化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来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 2)棒玉米相信老爷爷肯定先摘走它,因为它是最好的玉米。
第二部分(3~ 6)棒玉米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由失落到失望到绝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10)棒玉米最后被老爷爷摘走时,才明白:自己是最棒的玉米。
段落我们已经分好,段意也归纳了,接下来我们就用段意串联法,把各段段意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棒的玉米》主要写了玉米地里一个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地等待老爷爷最先摘,可是老爷爷却迟迟没有摘它,在它失去自信而伤心绝望的时候,老爷爷来摘它并把它作为明年的种子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1、充满自信
既然课文说是最棒的玉米,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你是“从哪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的?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如果找到了,动笔画一画。
首先是棒玉米的样子“颗粒饱满”,然后是语言“长得最好”以及周围玉米的“交口称赞”可以看出这是最棒的玉米,“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想象一下周围玉米交口称赞的场景,假若你是此时的棒玉米,你会是怎样的感觉?(交口称赞,充满自信。)
想象棒玉米说话的样子、神情,读出棒玉米自信的感觉。练一练,抽生读。 最棒的玉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对自己充满了„„?(生答)
它是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的?
谁能把最棒的玉米那种骄傲的语气读出来?谁再来读一读。你们读的可真好。
2、渐渐失去信心
到了收获那天,老爷爷来了,可是他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那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它不棒吗?
一直自认为最棒的玉米,却没有被老爷爷摘走,这时,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谁能读出最棒的玉米此时的感受(失落——自我安慰),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收获的第一天,棒玉米没有被摘走,那么收获的第二天,棒玉米有没有被摘走呢? 此时的棒玉米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失望——仍然自我安慰)到这里棒玉米一共说了三个“一定”,“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棒玉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找出棒玉米的变化,并勾画下来。
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而且老爷爷还不要它,白天,它要顶着烈日,晚上,又要和风雨搏斗。
同学们此时的帮玉米又是怎样的心情?从“估计太高”、“最差”、“连„„都„„”、“好难受”等心理活动,以及“流下伤心的眼泪”的表情体会到棒玉米变得绝望。
那你们想不想对这个可怜的玉米说些什么?
说得可真好,如果棒玉米听了你的话,一定不会再伤心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说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愿意将棒玉米的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注意读这句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生答)。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太高了”、“总以为”、“最差”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
3、恢复自信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爷爷一直没有摘走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吗?谁来猜一猜。那些被摘走的玉米都干什么用了?如果把这个棒玉米摘走,会干什么用呢?
就在棒玉米绝望、伤心的时候,一件让棒玉米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自读第7~9段。
棒玉米明白了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知道它明白了什么吗?
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棒玉米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恢复自信)下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棒玉米被摘走前的这句话吗?
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渐渐失去信心(失落、失望、绝望)-→恢复自信。启示: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被赏识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在绝望的时候更要自信的道理。)(板书:经受住考验,获得成功)
(四)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如果你是“最棒的”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下面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做法。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树立自信心,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六)布置作业:过程性评估
(七)板书设计
最棒的玉米
充满自信——————渐渐失去信心——————找回自信
失落、失望、绝望 经受住考验 获得成功
《最棒的玉米》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最好的玉米,满以为老爷爷肯定先摘走它。收获那天,老爷爷只摘走了其他的玉米;第二天,老爷爷也没有把它摘走;第三天,第四天„„以后十几天,老爷爷看也没来看它,它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
渺茫。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它误认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下它,是要拿它当种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课文的线条非常清晰,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本课教学:
1、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引入课题后,我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来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目的就是想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在民主的交流中,在自主的学习中达到知识共享。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棒玉米从“自信—失落,失望,绝望—明白道理”的思想变化历程,从而感悟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目的。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起大语文观。
学完本课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你想对这个棒玉米说点什么?让学生结合学习本课的体会,畅所欲言。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尽管预设的思路和理念都还很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时语言还不够凝炼,缺乏激情;朗读时还应注重范读指导等。虽说这些不足让我感觉多少有些遗憾,但它对我以后的教学也不失为一个经验的积累。我愿意在教学中提升,在积累中成长。
《最棒的玉米》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写法,生动的再现了棒玉米的思想变化历程,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主题。我在进行教学时,紧紧围绕这一线索,抓重点词语体会棒玉米由自信---失落---失望---绝望---醒悟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让学生明白:人生也是如此,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尤其在绝望的时候,更要相信自己,这样,才能在绝望中发现曙光,看到希望的道理。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们发言积极。特别在棒玉米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给予了许多安慰,这让孩子们的爱心又一次得到了释放。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玉米地里一个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的等待老爷爷最先摘,可是老爷爷却迟迟没有摘它,在他失去自信而伤心绝望的时候,老爷爷来摘它并把它作为明年的种子。
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在绝望的时候更要自信的道理。
一、满意之处:
我在进行教学时从学生的学习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抓住玉
米“自信——失望——失落——绝望——恢复自信”这条线索,让学生找出能够体现玉米感情变化的句子,然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接着让同学们用心地体会当时的心情。学生很自然地就走进了文本,很自然地体会到玉米感情的微妙变化。特别在棒玉米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给予了许多安慰,这让孩子们的爱心又一次得到了释放。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我出示了三条关于自信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
二、不满意之处:
首先, 由于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在同学们给玉米安慰时没有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对玉米进行安慰。其次,就是如果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让同学们演一演,我想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在同学们发言时,我的评价语太少,太单一。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要继续努力!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采一束鲜花教案
下一篇: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