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免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六年级人教版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位置(2课时)

2、分数乘法(12课时)

3、分数除法(13课时)

4、圆(8课时)

5、百分数 (15课时)

6、统计(2课时)

7、数学广角(2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单元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单元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1、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 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

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

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

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

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

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

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

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  666101010

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101010

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9

了22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999

22++99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222226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99339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222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999

(3)比较2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2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9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2

92222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9999

2222362(块)教师说明:计。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9993

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99

观察结果:223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2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9

22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99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不变。

根据2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9

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23按简便方法计算。 9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333=( )×( ) 4444

3个13是多少? 5个是多少? 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 8 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5、6题。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35 1 2 1087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3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5

指名列式,板书:33 5

问:3333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555

3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5(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为:。 252

说明:3133131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 5255252

32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53(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

指名回答,板书:323232 ,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 535353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533 8 754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得出:根据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11。 25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 问:1211公顷的是什么意思? 25

出示例3图(2)

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11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 25

引导得出:11111 252510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 问:已经求11131公顷的是公顷,那么公顷的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 252525

板书:13133公顷) 252510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

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例:32322 53535

(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三:2014人教版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  666101010

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101010

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9

一个人吃了22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999

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22222226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9999339

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22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99

个2相加的和。 9

2(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2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9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2222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99999

2222362。提示:分子中3个29993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99

观察结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2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9

22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99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子,分母不变。

根据2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9

23按简便方法计算。 9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第2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272×4 ×4 ×2 14× 75821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1桶水共多少升? 2

1指名列出算式:12×。 2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11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22

1是多少。 2

(3)问题三:1桶水共多少升? 4

1指名列出算式:12×。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11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44

11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42

1111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4422启发学生思考:求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3是多少千克。 1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四:2014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

电子备课教案

( 2014 年---- 2015年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学 校: 科 目: 年 级: 教 师:

课 程 表

全 册 教 学 目 标 及 教 学 措 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五: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

六 年 级 数 学 教 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备课时间______ 总课时数______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

  666101010

计算

333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101010

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

2

9

29

29

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29

29

29

29

222262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9339

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2

9

29

29

29

29

292929

29

29

222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9

2362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993

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相讨论)

母没有变。

232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99

223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

99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333

=( )×( ) 4444

29

29

29

29

29

3个

13

是多少? 5个是多少? 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 8 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1、2、3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六: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表格式

六年级上册

数学

教者:范婷婷

花果畈小学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执教:范婷婷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本班女生多,好管理,但思维欠活跃。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成绩整体水平不高,后进生的面很大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安排

六、扶优辅后

本学期制定了详细的扶优辅后计划,按照扶优辅后计划开展工作。

七、评价与检测

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综合评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七: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2014年下学期莲花学校教学案(六年级 数学学科)

2014年下学期莲花学校教学案(六年级 数学学科)

2014年下学期莲花学校教学案(六年级 数学学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八:2014新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1、直接写出得数

633÷3= ×15= 2-757= 1+2%= 772478 8÷10= 5÷3= 3×75% = 8×4×7= 15111 6 +6 ×5 = 2 ×99+99×2 = 2、解方程

211217X-7 X=14 X÷8 =15×3 40%X-4 =1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5385253 × - ÷ 1- ÷ -282582810 24520431

(3 +15 ×6 )÷21 5 ÷[(5 +2 )×2]

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

53

1、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 是多少? 2、一个数的比20少4,这个数是多少?

58计算题专项练习二

1、直接写出得数。

5945

6×= = 5= 100×25%=

41097111113  := (比值) 335205115211()4= = (1)= 4283222、解方程。 2135×x= x20%x16 x 91846

111

4x 2xx10 42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就简算。

45413332755 1  96968585361818

310212531

 3

22175645

4、列式计算。

1

13

的差乘,积是多少? 45

② 比18的20%多0.35的数是多少?

14

③一个数与的和相当于的45%,这个数是多少?

79

④ 28比某数的3倍少2,求这个数。(列方程解)

2

⑤ 甲数的和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5

计算题专项练习三

① 4减去

(1)直接写出得数。

331311= = 1.8×= ÷3= 4471063

911

= += 10÷10%= 6.8×80= 1025

3.2-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

152331×3.2+5.6×0.5+1.2×50% [-(+)]÷ 23544

97599× 11.58-(7+1.58)

9811

(3)解方程

113

X+X= 17-120%X=5

234

4111

X-12%X=2.816 -X=

54220

(4)列式计算。

41

A、与的差是它们和的几分之几

54

5

B、甲乙两数的比是3 :4,乙数减甲数得,求 乙数。

14

计算题专项练习四

331335-÷6 ÷(-) 101034412

1.口算:

33451× 45× ÷10 0÷8 459243

4431

5.4× ÷ 0.65× 50%-0.05

95168

2.求未知数χ 8.6÷Ⅹ=2

1112

Ⅹ×(1+)=36 Ⅹ÷1=2 2259

2

1

744812Ⅹ=10 3÷Ⅹ=3.5 Ⅹ-5=2 20571133

3.计算。 4 (1

15314551÷-3×1 ×25-20÷5+5 6881558126222211231

-1)÷(6-)×4 [1×(1-)+5]÷3 357752357

4.列式计算。

1.8比5多百分之几? 2。24个2 3.24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 4.4

11

再乘以1是多少? 34

12

的,差是多少? 23

2131

千克是3千克的百分之几? 5。比多少吨多是3吨? 3955

计算题专项练习五

1、直接写出得数

513173  3.14×8= = 622297

314

7 52= 1-40%= 3

815

2、解方程

286261321

x x12 x72135452534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必须简算。

87

3517315

 24() 

86615188612

1212633215 0.375 ()() 3359741693

计算题专项练习六

直接写得数。

423231

2  12 0

934744

8×3.14= 怎样简算怎样算 (1)

3251

 1÷75%= 14

5124

5553121

×+× (2)5 4242335

3

(3)(

47+12)×28 (4)1351

714 7

解方程

(1) x ∶

12= 34 (2)357

4

x2 计算题专项练习七

(1)直接写出得数。

34÷34= 17×310= 1.8×16= 13

÷3= 3.2-

910= 12+1

5

= 10÷10%= 6.8×80=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310-310÷6 13353×4÷(4-12

) 12×3.2+5.6×0.5+1.2×50% [523313-(5+4)]÷4

99×

9798 11.58-(75

11

+1.58) (3)解方程。

113

2X+3X=4

17-120%X=5 X-12%X=2.816 4111

5×4-2X=20

(4)列式计算。 A、

45与1

4

的差是它们和的几分之几? B、甲乙两数的比是3 :4,乙数减甲数得

5

14

,求 乙数。 计算题专项练习八

能简算的要简算 58×223+213÷113 4.85×2+4.85÷197+485

(145+29×334)÷219

30 5427×3.5+0.729×9 40×39

3940 80×111

8÷800×800

4

解方程 χ×3文字题

(1)一个数的75%是24,这个数的(2)15

231

=5 1÷(+χ)=5 50χ+30χ=400 745

5

16

是多少?

111

乘以与的和,积是多少? 243

1

(3)一堆煤有5吨,运走吨,还剩下多少吨?

5

计算题专项练习九

1.口算:

33451× 45× ÷10 0÷8 459243

4431

5.4× ÷ 0.65× 50%-0.05

95168

2.求未知数χ 8.6÷Ⅹ=2 1

1112

Ⅹ×(1+)=36 Ⅹ÷1=2 2259

744812Ⅹ=10 3÷Ⅹ=3.5 Ⅹ-5=2 20571133

3.计算。 4 (1

15314551÷-3×1 ×25-20÷5+5 6881558126222211231

-1)÷(6-)×4 [1×(1-)+5]÷3 357752357

4.列式计算。

1.8比5多百分之几? 2。24个2

3.24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 4.4

11

再乘以1是多少? 34

12

的,差是多少? 23

2131

千克是3千克的百分之几? 5。比多少吨多是3吨? 3955

计算题专项练习十

1、直接写出得数

31661× = ÷2= 80%-20%= 4×25%+16×25%= 42776

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九: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示例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

是 ,那么我们就说 是 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 的倒数,也就是说 和 互为倒数.

和 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 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互为倒数?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 的倒数是 ,„„不能说 是倒数,要说它是谁

3.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为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 , ,„„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 ,1与 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例:写出 、 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能不能写成 ,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三、训练、深化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1)

(二)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2)

(三)判断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3.0没有倒数.( )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8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 1

六、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点评

这个教学设计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倒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新知形成能力的过程。

练习中,通过“教、扶、放”使讲练有机结合,既加强了双基,又开发了智力。

教案示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数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口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训练教案篇十: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

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 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 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 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 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

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五、课时安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1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