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一:《时间与数学》说评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网友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时间与数学(一)》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数学理解
本节课是专题性实践活动课,教材安排在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之后,创设了有关飞飞一家休息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形成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本课教材中要解决“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妈妈是一名汽车售票员,每工作1天休息1天。飞飞每周六和周日才休息。找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五年级公倍数知识在三年级的初步渗透,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爸爸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这两句话的意思。只要学生能理解爸爸是4天中休息1天,妈妈是2天中休息1天,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教材的意图是不能让学生“套规则”,更不能作为考试要求,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做得了,少数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即可,所以在这节课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去体验与感受。对于“集合”思想的感受,也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为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个单元已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对日历并不陌生,但要利用日历来解决问题并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根据学生已获得的一些教学活动的经验,初步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的基本问题,辅以教师的的有效引导,学生还是能掌握并解决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日历,学习运用做记号、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我在网上发布这个目标后,有网友对我们把“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作为目标提出质疑,我和我校老师经过多次考虑认为:一、是要体现编写者的意图,二、因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初步渗透(这是数学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不会增加思想负担。也正是因为考虑这一些因素,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飞飞一家休息日这一具体问题的探索,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日历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四、教学策略选择
由于这节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与合作的空间,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一个生动、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为课堂增色,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对于这节课的情境我思考过多种,在 “情境”的生动性、真实性、有效性上,我和我的伙伴们想到了2008年备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为了真实性我们上网查阅了有关信息,了解到北京奥运会赛程表,以及预购奥运各项比赛门票已进入第二阶段的信息。 课堂上我们创设“现在都在预购比赛门票了,飞飞可着急了,请你们想想办法帮助飞飞,从8月份的日历中的8月1日开始,找出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爸爸和飞飞共同的休息日,妈妈和飞飞共同的休息日,全家人共同的休息日,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这个生动、有趣带有挑战性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探究欲望,原本枯燥的内容显得更具吸引力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运用做记号、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我引导学生借助日历理解“爸爸每工作3天后休息一天,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一天”的内涵。 活动二:合作探究,找出三人各自的休息日。
这一环节原先是让学生四人合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找出各自休息日,但在第一次教学后发现符号不统一不便于全班的交流,四人合作资源浪费,时间浪费,就调整为:同桌两人合作,一个做记号,一个检查,并提出要求
①请你从8月1日算起,用△标出爸爸的休息日
②再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
③再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
活动三:展示汇报,找出共同休息日。
1、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交流作品,找出父母、父子、母子、全家人共同休息日。
实践证明:皮亚杰的至理名言“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学生在以上三个活动中不仅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学得快乐开心,情感上也得到充分的展示。
2.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我分成两个层次来体验:
第一个层次:渗透集合思想。感受父亲休息日的集合图的由来,在教师提供给学生攀爬的梯子后,让学生填写母亲、飞飞休息日的集合图,交流父亲、母亲休息日数的特征。
第二个层次:体验交集思想。感受父母共同休息日的集合图的由来,有了前面“脚手架” 的经验,在此我让学生填写母子、父子共同休息日的交集图,交流父母共同休息日数的特征。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填写交集图比较困难
接着解决预购奥运会比赛门票的问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采用教材中提供的飞飞和爸爸走台阶的情境,先让学生解决14级台阶中父子俩共同踏到台阶有哪些?再预测30级台阶中共同踏到台阶有哪些?
2. 课外延伸(回家作业):你们能用圆圈表示他们共同踏到的台阶吗?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但是今天我回头反思这节课,特别和王老师交流后,我豁然开朗,我想我下一回再上这节课我将做如下调整:
在“感受集合思想”这一部分:第一层次和原来一样。
第二层次:学生分别在圆圈中填写出父母、父子、母子、一家人的共同休息日。
第三层次:解决问题,“你们都知道奥运会是从8月8日开始至8月24日,哪些日子是购两人票的日子,哪些日子是购三人票的日子?请你圈出来。”
对于巩固练习,拓展应用部分我是让学生体验交集的思想,我这样处理会更好:
“请你们在爸爸的休息日的数中找出妈妈的休息日,做上记号,在妈妈的休息日的数中找出爸爸的休息日做上记号”学生发现重复了,“我们能不能更简单地表示出来”,接着展示交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填写父子、母子的交集图。我想目标中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没有感受交集图是不完整的。至于飞飞和爸爸走台阶一题可以留在课后作为家庭作业。这样在时间上会更充分些。
通过对本节课教学的设计、实践、反思、再设计这一反复的多次体验,和行动研究的过程,在期间得到专家的引领,同事、网友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好的锻炼,我的教研水平得到提高,在此我由衷地向关心我的老师们说声谢谢!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二:XX小学数学评课记录1
XX小学数学评课记录XX小学数学评课记录时间:2006年3月1日地点:陈列室主持人:姜XX参加人:史XX老师、肖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内容:评王XX老师上《加法交换律》一课过程:肖校长:今天教科所十多位专家到我校进行教学指导工作,对我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备课教案、中心组、备课组以及教师作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及时做出了反馈。上午分别听了语文、数学两节课,现在对王XX老师数学课进行评议。史老师代表教科所参加这次的评议,我们表示欢迎!希望教师能畅所欲言,并通过这次评课活动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知识,提高素质!王XX老师说课:本节课教学加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经历发现数学规律,学会观察、验证、思考。延伸到小数交换律,为学习结合律做好铺垫。第二:教学过程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希望老师给出意见。姜XX老师:刚才宋文广老师对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以及谈谈自己有感悟的好的教学方法。黎XX老师:总体来说,对王老师的印象不错,作为年轻的教师,能用新理念、新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非学生比较充裕的伸展空间,是一位不错的好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中所给的教学资源,学习加法交换律,为结合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应用加法交换律来进行加法的验算,非常成功。学生自己设计加法交换律的记忆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不同的加数相加和几个不同的加数相加也可以用交换律。0也可以作为一个加数考虑。谈点个人观点,希望本节课可以更精彩一点,整节课现代教学理念很强,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殷XX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钻研教材钻研的很透彻,每个细节都考虑进去了,设计教学时把教材、练习册等各种资源都充分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将故事《朝三暮四》放在了整节课的结束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放在一起设计本课,可以让本课更紧凑些。陈XX老师:王XX老师本节课内容《加法交换律》,本节课既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应用课:1、从教材角度来看,加法交换律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可以扩展到三个加数、几个加数连加交换律;2、有一点值得探讨,在王老师设计的练习中,几个数相加48+106+52+94=(48+52)+(106+94)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也有结合律,作为新接触这个知识点,这个安排内容有点超前了,不适宜出现多个括号。可以选用“学校开展踢毽子比赛,甲踢了29下;乙踢了38下;丙踢了62下,三人一共踢了多少个?”29+38+62,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列式情况。找出其中列的最好的,应用了加法交换律获得简便计算的,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作用,并会加以应用。程XX老师:王XX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复习新知,引导很到位。胡XX老师: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王XX老师在整节课开始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从整节课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姜XX老师: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王XX老师课堂教学能力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锤炼也要进一步提高。整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史XX老师(区教科所):今天的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的评课都很认真,谈的也很到位,比以往的联动片教研活动有所进步。王XX老师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师认真研读了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结构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也很恰当,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效果也很好,真正使学生“一课一得”。2、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两次组织学生对有关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交流。两次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数或图形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3、精心设计练习。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练习量,除了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老师还补充设计了“填空题”和“判断题”,特别是最后设计了一道“朝三暮四”寓言故事题 ,既训练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两个问题提出来大家探讨:1、如何把握好延伸教材内容的“度”。今天这节课王老师把加法的交换律适时的扩展到小数,这很好。但又扩展到把三个数和四个数进行交换,甚至还有加法结合律的内容,这就不妥。2、现在老师们上公开课都把教学内容设计得满满的,有多种形式的练习,但没有留有学生独立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作业,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使老师能检查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姜XX老师:今天,我们教科所的
史老师对王XX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我们每位教师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使王老师受益匪浅,我们全体教师又有一次充分交流的机会,也使我们得到提高!最后,我们感谢教科所史老师下午来我校进行指导!XX小学2006年3月1日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三:2013年春季一年级数学集体评课记录
2013年春季一年级数学集体评课记录
时间:2013.04.09
地点:一年级数学办公室
参加人员:
王校长、苏慧敏、张阳、苏丽霞、崔俊华、方华、于丹、李文娜、王琼
评课记录:
苏慧敏:方老师对概念剖析清晰,注重学生体验。方老师对重点词“间隔”的解释到位,不同方法画图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对植树规律的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间隔概念的理解。
张阳:本节课由观察图片、植树、栏杆、学生团体操队列、路灯、课中举例生活中哪里有间隔及创造间隔。所有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于丹:学生方面,老师能适时利用精准的课堂语言和表扬方式调控学生上课热情,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
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越来越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课堂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蔡老师注重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如: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
苏丽霞;听了苏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节课,这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好基础。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提高对多位数计算的速度与能力。
方华:“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李老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李老师在教学时注意了平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在课题的引入时,李老师用了谜语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话题,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李老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挂图,通过看钟面上的阴
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三、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做一做, 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练习穿插在新授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新知。
王校长:几位老师讲课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四:评课记录表
石少华评课记录表
作者:ysz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01 更新时间:2010-4-26
王倜英评课记录表
作者:ysz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10-4-26
评课用语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2010秋惠安县小学数学展评课评课稿集萃 2010年9月28日,惠安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成功举行后,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这四堂课进行反思、分析与重建,撰写出了有独
特见地的评课文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现选取其中几篇与大家一起分享。
听 课 心 得
辋川峰南小学 吴丽英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10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五:认识时间评课表
二年级《认识时间》的评课稿
徐雪兵
星期四的下午,我有幸听了张老师的《认识时间》和梁老师的《口算除法》,两位老师风格迥异,对我感受极深。我就对张老师的《认识时间》这节课谈谈听课体会。
这节数学课上任课老师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经历过程,认识了几时几分。特别是课件动态演示1时和60分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1时=60分。
但对于“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的重难点突出不够,特别是老师对于怎么认读几时的方法指导不够准确,学生说“两个数字中间”与教材、教参的明确表述有出入,教师也没有指正。1分、2分的直观感受不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体现不够。对于4时5分的记录方法特别是电子表的记录方法指导欠缺。对于认读4时45分、几时55分的教学难点关注不够。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是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素材帮助认识时间,要求注重运用直观的画面和实际操作活动学习知识,对几时几分的认识由浅入深。本课运用直观画面和由浅入深认识时间体现较好,但联系实际和实际操作还有待改进。如何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何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分”和认识几时几分呢?
还应该加强的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拿出实物钟(旋动后面的按钮拨出时刻,而不是随意在钟面拨动针,不够准确)进行操作,拨出相应的时刻。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制钟面,感受钟面的组成和时间的规律。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六:听完一节数学课应怎样评课
听完一节数学课应怎样评课_百度知道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儿时问题一箩筐我想知道,为什么大人总说不能踩门槛?我想知道,屋里打伞就会长不高?解决你所有儿时的问题。点击求解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职业教育 听完一节数学课应怎样评课 浏览次数:1563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9-2 18:09 | 提问者:avril_sisi 最佳答案 从教学设计、教学条理、课堂气氛控制、学生反响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对我有帮助10回答时间:2010-8-13 10:06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jinggai327 | 五级采纳率:29% 擅长领域: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化学 生物学 学习帮助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0-12-29 数学评课稿怎样写? 2010-4-26 小学数学评课稿怎样写 25 2006-10-23 小学数学新教材怎样评课? 2010-12-7 怎样评好数学课 1 2008-12-17 急求一份初中数学评课稿 88 更多关于数学课评课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一节 数学 等待您来回答2回答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评册68页第一题答案2回答若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专业不相符,那评职称有影响吗?商务英语专业但...cell0回答初中数学评课稿该如何写呀?2回答小学数学评好课试题0回答小学数学评好课试题1回答求文档: 资评九下数学答案2回答30谁有《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 )1回答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评讲公开课怎么上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 听完一节数学课,我们要评课,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一节好课?也就是说,评价一节课是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如下:评课的评价标准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1) 基础知识;(2) 基本技能;(3) 数学能力;(4) 理性精神.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2.教学内容(1)正确分析所教内容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知识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2)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3)对如何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境,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4)对如何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
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分析。3.教学过程(1)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和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驰有序,循序渐进;注重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2)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知识体系.。(3)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效率。(4)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等.5.教学效果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6. 教师专业素养 数学素养、教学素养、基本功:(1)语言:正确、通俗、简练、感染力.(2)板书:字、式、图的正确性、工整性、 美感性,设计系统、醒目.(3)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4)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求知激情二、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课堂教学指令清晰是好的数学课的一个标准。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当然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那么久而久之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 “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三、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数学课尤其特殊,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
,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要渗透哪一类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和发现,是采用直观教学,还是组织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兑现。人们常常提起“有效学习”,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够确切,因为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可以称得上是“有效学习”。既然称得上学习,怎么会无效呢?关键是学习效率的高低之别。要想做到高效,一堂课目标必须明确、重点必须突出。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重点设计教学过程。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一些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所顾虑,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宽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四、创设良好氛围,体现宽松和谐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讲课首先得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以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在水面上形成波纹,能够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幽默的语言, 和蔼的态度,手势和表情也是不可缺少的。上板着面孔的课,教师在说“单口相声”,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机会。哪怕是课前一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的无聊话语,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调整课堂气氛的作用。如果在一节课上能够响起哪怕是一次的笑声、掌声都可以算是好课,要是有欢呼声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课了。因为,你的这节课至少给予学生一次体验快乐的机会。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五、关注学习过程,亲历成功体验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现在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判断一堂课是否好课,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老师的课堂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听课”改为“看课”。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一次课堂上个体表现的机会也许就会有助于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经历,就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信心。如果一堂课上,能有一两位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老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你能说比老师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吗?让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的课就是好课。六、保留教学时间,注重思考反思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在评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七、巧设课堂结尾,思维意犹未尽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常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
准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堂好的数学课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会有更多更新的标准产生,但不变的永远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什么时候这对矛盾关系处理好了,这堂课必将是一堂好课。 回答者: 淡然zoe | 三级 | 2010-8-13 10:09 分享到: 推广链接 这个儿童节,您能改变他的命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致力于实现全球各国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登 录 忘记密码 注册百度账号,遨游知识海洋 这个儿童节,您能改变他的命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致力于实现全球各国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来百度推广职业教育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百度知道是全球最大的问答型知识分享平台提问题,排疑解惑答疑难,助人为乐搜知识,学习提高加团队,共同进步我们真诚欢迎您加入,分享属于您的精彩~!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七:1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
初中数学评课稿精选:一次函数复习课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她的教学特点如下:
1、教学设计好,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凑、流畅,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知识梳理清晰,既有对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的使用吸收,又有个人的创新、独到之处,注重了基本数学方法的培养与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从待定系数法到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领悟复习要求,从整体上处理教材复习内容,从系统上把握复习要求,整个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回顾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探索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学定位非常准。一是从教学设计上看,仅课前热身环节的7个小题,就涉及到本节内容九个考点的五个考点、七个不同的考查形式,复习了待定系数法,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有效的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夯实了双基,明确了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熟练了通性通法,再加上各例解决后的总结,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提升;三是每个例题后的拓展补充题,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运用、对常用解题方法的深刻理解,而且更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知道上好复习课,选题是关键。一节课下来我们可以感受到,徐老师这节课的题选的非常的好,特别是从例2的的第三小问的补充,由学生交流讨论后给出的三种解决方法都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都落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3、徐老师虽是年青教师,但上课不慌不忙,教态自然,表现非常老成;上课语言语调好,板书清楚有条理,个人基本功非常扎实;上课能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虽说上这节复习课时间紧,复习内容和知识点多,但她上课舍得把时间给学生去板演作图过敏、去交流思考思路、去讲解解决问题过程;她不仅自己板书示范,还让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徐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老师只引导点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使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主人,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说明她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八:小学数学评课记录表1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表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九: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1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评课常用语: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4. 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7.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8.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几例评课记录
一、《四边形》点评:
1.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4.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二、《周长》的评课记录
1、兴趣贯穿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引导学生将图形按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建议在学生活动时间上需要老师进一步调控。
三、《角的分类》
1、复习直接导入,引出新课。让学生说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特点,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探究新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活动扎实有效。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采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练一练等活动,得出平角、周角的度数,在具体操作中归纳出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操作、思考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3、学具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4、教学紧扣教材,精讲多练,练习题设置由浅入深,学生训练有素,教学目标完成好。
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1、以猜拼图组成的游戏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了对“组合图形”意义的理解。
2、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师点拨,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主动。
3、课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独立思考计算、最后交流解题方法。学生对于一道题想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哪种方法好,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寻找最简洁的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很到位。
五、《乘法的初步认识》
1、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设疑:为什么动作缓慢的小乌龟先算出2+2+2+2+2=()的答案?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知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2、在教学认识乘法中,先引导学生观察儿童乐园主题图,让学生求班级男女生分别喜欢的游戏的总人数,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加数的特点将算式分类,利用对比、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学生思考层层递进,并且板书贯穿始终,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演变的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指导学生看书,低年级指导学生会观察主题图,并能在图中找出条件很重要。许老师还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在做练习时,让学生在图下面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写出乘法算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从2+2+2+2=8和4+4=8 两个算式中渗透观察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思想。
4、强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思想。课中无论是复习旧知、新知引入,还是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如,班级男女生喜欢游戏项目的总数、图中玩游戏项目人数、观察药品包装等)始终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建议板书突出重点,字多、小观察起来不方便。
六、《5的乘法口诀》
1、教学儿歌手势导入新颖、生动、直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在写算式、编口诀、记口诀中,从学生熟悉的手指入手,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先由教师给出口决,引导学生理解口诀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摆学具编口诀、填自学体验卡编口诀,教师指导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体验、探究、思考的作用,能对乘法口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整个课堂活泼生动、气氛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智慧星奖励等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氛围中。另外,从杜老师一句“停笔眼不离书,检查计算结果”话中,从细微处渗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每节课应追求的教育主题。
七、《分数的基本性质》
1、教学导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较好地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教学中采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通过找关键词,在书中用重点号标注关键词等,强化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
八、《统计》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数袋子里的饼干,统计小兔、小熊和小猴分别投进了几个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在每个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搜集、整理数据的意义。同时,在统计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并且组内有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始,沈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口袋里的饼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数目分别是多少”作引,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动态演示饼干一块一块掉下来之后便随机消失,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饼干的块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需求自然生成。
在学生产生统计需求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第一次记录,当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
顺利完成任务时,适时指出:可以小组合作。在强调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记录,这次,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可谓精彩纷呈:按次序画图形记录;把图形归类记录;打“√”记录;画“︱”的方法„„“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记法。哪一种记法既清楚又简便?”沈老师有选择地出示几种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在“清楚”和“方便”两个方面比较、评价各种记录,使学生对分类用符号记录的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和使用这种记录方法。
九、《不退位减法》
钱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口算复习,为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减法做好铺垫。接着,钱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335-123=?主要突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数器计算和列竖式计算,目的不只在于呈现算法多样化,而是在于启发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思考三位数笔算方法的算理,启发学生以数的组成为依据来表述算理。这样安排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商场买衣服的这道题目的处理,教师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了很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本堂课学习的是关于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难度不大,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对学生来说是种小小的挑战,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的快乐,本节课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会思考、会探索、会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整节课,教师的评价适时、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本节课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内化算法,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练习过程中,特别注意反馈纠错,既关注了后进学生,又使全班学生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想。,
十、《退位减法》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和验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因此王老师充分应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着去解决新问题: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335-185=?在教学时,王老师突出了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算法。同时,教师还安排学生说说“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看上去一堂很朴实的课,实际上蕴藏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退位的过程,在让学生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那些相同的地方,那些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步步的推进,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并且出示例题,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十一、《认识人民币》
这堂课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老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和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简单的付币和换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积极主动。
第一册数学时间评课篇十:一年级数学听评课
五年级数学《倒数》听评课材料记录
参加人员:李清晨 徐伟 李纯
记录人:李清晨
时间:2015年5月12号
倒数是本册分数乘法的最后一节,教材之前安排在第一节,现在做了调整,虽然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但是会求倒数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在教授本课是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情感体验。
李纯,徐伟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李纯:
1、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每一个环节,手段都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了保障。
2、李老师能挖掘教材,对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予以补充。
3、丰富联系的形式,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应用面。
4、学生参与面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好生积极性高涨,虽说有一些差生不知从何入手想,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组内一对一的帮助,很快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5、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不必包办太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徐伟:
1、板书合理,言简意赅。
2、课堂教态明朗,举止从容。
3、李老师应用多媒体较为娴熟,值得学习。
4、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
5、学生发展性领域得到拓展。这节课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较多,老师授课的时间很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学生听课的时间短。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推导出结论,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个结论,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方面都得到发展。
最后,我就本次听评课做了总结,多谢两位老师的夸奖,我应该多向你们两位学习,通过这次公开课教学,我学到了好多知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下一篇:减少生活垃圾综合实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