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一: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89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89页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和口算。笔算主要用于理解计算的过程和算理。
三、设计思想: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2.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淡化了对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没有给出计算法则或结语。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概括出严密的法则,更不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论,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注意口算、笔算、估算等各种算法的结合练习,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的探究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数学。
四、教学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计算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学生熟练的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引导学生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在练习中提高自查和反思的能力。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和判断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算法。
六、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结构
1、师: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对于本单元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看书整理。
3、师: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学生汇报:
生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
生2:我们还学习了估算。
生3:笔算乘法包括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
生4:笔算乘法还包括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为了看清楚这一单元学过的内容,我们可以用某种形式把这些知识串起来,比如说画一棵知识树,我们一起来完成这棵知识树好吗?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树(黑板呈现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分类练习
1、口算练习: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智慧果,要想把智慧果摘下来,就必须算对果实上的题目。你们有信心吗?(课件出示:一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
70×6= 90×7= 300×5= 600×8= 400×4=
9×40= 200×5= 600×5= 50×40= ( )×( )=2400
(2)师:你们算得这么快,有什么小窍门?
生: 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就是先不看0,把两个一位数相乘,然后因数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写出几道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式?
2、估算练习。
(1)同学们说得真棒!如果我们一分钟能摘48颗智慧果,8分钟大约能摘多少颗智慧果?
(2)估算、反馈。
(3)估算练习。小结估算的方法。
79×9≈ 403×8≈ 793×6≈ 352×4≈
下列算式中,最接近2400的是( )
298×8 798×3 398×6 598×4
3、笔算练习。
(1)师:(手指知识树)我们已经练了口算、估算,就剩下“笔算”了,请完成下列笔算题。
(做在已印好的练习纸中,如果考虑时间可预先列好竖式)
19×5 69×5 137×7 448×7 305×6 3700×2 402×4 8003×4
(2)加粗的算式说说计算过程。
(3)讨论:
a.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
b.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
c.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时该怎么办?
(4)你能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组吗?
19×5 137×7 305×6 3700×2 69×5 448×7 402×4
8003×4
(5)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哪些发现?
一、二两组: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积也大。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三组: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
四组: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列竖式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算理及算法。并通过对算式进行分组、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解决问题。
1、下面这三道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9页: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是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
2、在○里填上<、>或=。并说说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21×6○100 415×7 ○ 7×415 500×9 ○ 900×5 319×8○ 8×409 199×4○800 412×4○ 799×2 5800×4 ○ 5008×6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二: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 3节: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教科书p89、90的练习。
教学要求: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中有关的估算、口算、笔算乘法的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口算题等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师: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你们记得有哪些知识点?(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口算乘法、估算乘法、笔算乘法
师:这三种乘法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作小结。
二、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2、3题。
1.指名不同的学生读题后,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做?
2.汇报后,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3.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三、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四、课堂练习,做练习二十一的题目。
1.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从第一行的数是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然后让学生自己做,最后订正。
3.做第4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并计算,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五、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六、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乘法
2 .估算乘法
3 .笔算乘法 课后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三: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四:人教版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上述基本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中,注重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一些趣味题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复习。其次,充分创设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索的情景空间,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89页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和口算。待学了使用计算器后,还可以考虑用计算器。笔算主要用于理解计算的过程和算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当加以回顾和复习。可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是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时怎么办?学生表达时只要意思正确即可,不必要求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也不要求总结成计算法则,更不要强求他们去读或背。对于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因此,在数学中教师还应多给学生举一些各种情况的例子,也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一些例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重点及难点: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整理课是苦燥乏味的,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在教学时首先注重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一些趣味题型,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欢畅的氛围中展开复习。其次,充分创设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探索的情景空间,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算一算、比一比、找一找,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再次,注意口算、笔算、估算等各种算法的结合练习,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有什么收获?整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呢?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随即板书:整理和复习
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 合作学习,巩固算法
1、师指导学生完成第89页第1-3题。
指名读题。(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
2、列竖式计算。
694×5 580×8 448×7 305×6 8023×4 3700×2 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指名汇报结果及计算过程。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一是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那里?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时该怎么办?
指名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列竖式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算理及算法)
3、学习小结: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
(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前三组进行猜测或尝试,再用乘法加以验证,从而找出规律。(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按规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指名口答。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速度)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指导理解题意。
列式解答后和同桌交流想法。
指名汇报反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寻找题中的规律。
小组内交流发现。
指导全班交流,归纳规律。
指导学生独立填空后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找规律的趣味数学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和末尾
有0的乘法
十、作业设计:
1、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卡片出示生口答)
2、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解答后同桌交流想法)
3、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4题(观察思考找规律,小组交流发现,全班交
流归纳规律)
4、拓展性学习:在○里填上“<”、“>”或“ =”。
407×8+0○407×8×0 48×6-48○48×5+48
125×(8+3)○125×8+3 201+203+205○203×3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五: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课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师:213×9是我们这一册哪个单元的内容?
学生回答: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复习第六单元的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看课本复习六单元的内容
首先是口算乘法
让学生讨论口算乘法里面涉及几个例题,并分别是怎样的? 让学生自己讨论口算乘法里面有整式和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列知识结构,每一个内容都有练习题进行巩固,并都有注意事项。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的不同方法,有口算,估算和笔算,来看下面的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师:我们来看看怎么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来看老师给出的练习题。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不进位 进位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六: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
三年级三班 陈秀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有什么收获?整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呢?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随即板书:整理和复习
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 分类复习
1. 口算
(1)师:老师这里有很多苹果,看谁能把苹果摘下来?
50×6= 80×7= 300×6= 21×4= 24×2= 200×5=
(2)师:你们算得这么快是怎么想的呢?(请个别同学起来总结)
小结: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是先不看0,把两个一位数相乘,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口算。
2.笔算和估算
估算
32×3≈ 88×6≈
289×5≈ 409×5≈
326×7≈ 69×7≈
笔算
213×3= 89×7=
507×5= 470×3=
师: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总结)
板书: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课件出示笔算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笔算格式)
2. 解决问题
师: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课件出示习题)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2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估算)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口算)
(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是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笔算)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时候用估算什么时候用笔算吗?
(设)生: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笔算的要笔算,像第3题涉及的实际问题还可以用估算法。
组织学生分组总结以下问题: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
(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每支钢笔5元,买89支.500元
够吗?( )
A、够 B、不够
(2)7500×4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3)4+5+6+7+8×0得( )
A、22 B、0 C、30
连线.
290×8 162
81×2 315
105×3 1500
300×5 2320
(四)家庭作业
完成教材第75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
估算(大估、小估、大小估)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七: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八: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九:多位数乘一位数_整理和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篇十: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下城子镇第一小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找规律 巧计算
刘加玉
2014/11/18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下城子镇第一小学 刘加玉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特别是口算运算能力。
2、引导学生总结口算的技巧和规律,巩固多们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计算能力的提高。
2、数据的感知和规律变化,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共同学习
教具:课件、数学式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来到了马桥河第一小学讲课很高兴,同时也很荣兴认识大家,希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课件出示(自我介绍)
同学:发现自我介绍有问题并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仔细观察的心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来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 讲授新课
1、 练一练
课件出示“口算题卡”
4×3= 8×3= 9×4= 5×2=
4×8 = 8×9= 9×5= 5×8=
2、 口算增强练习
4×3= 8×2= 4×5=
40×3= 80×2 = 40×5=
400×3= 800×2= 400×5=
口算完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生1:我发现只算3乘4就行,再把一个0或者两个0,放到积的后面。
生2:我发现这些数一个积比一个积多一个0。
总结成规律: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 巩固练习
90×4= 700×3= 400×5= 200×6 50×6= 200×4= 300×7= 70×8
4、 教师小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简便口算方法就是这样的,通过这道题我们应该学会,找规律、巧计算(教师写出副板书)。
5、 教师直接出示(课件展示)
99×2=198
99×3=297
99×4=396
„„
99×8=
99×9=
师:你们发现规律了吗?我们先来估算一下99×5=的积。 师: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你们发现的规律,进行汇报。 生:汇报
方法(一):
按顺序观察积数字变化规律,得出
99×5=495
方法(二)
把9×5=45的积分开来写,即5写在个位上、4写在百位上,十位上直接写上9就可以了。即:
99×5=495
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善于观察并能根据自已的发现总结规律,但是规律是我们总结的,不知道是否正确,这的需要我们来验证,下面就请再们同学到黑板前来用我们学过的竖式来验证一下。 下面的同学分组验证:
99×2=198
99×3=297
99×4=396
生:进行验证汇报„„
小结,通进以上的估算和验证,说明了我们的找的规律巧算的方法是正确的,可能应用到我的题中。 课件出示:
99×6=
99×7=
运用方法1和方法2来进行计算。
师:下面同学们在自己的本上独立完成99×8运算结果。 生:汇报
99×8=792
99×9=891
6、教师设疑,其实老师还有一种算法,你们想学吗?如果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就可以算99×N任何数等于多少了。
7、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得出。99乘N,即N个99相加,等于N个(100-1),等于(100N-N),N可以是任何数。 教师书写99×12=?
小结:这个算法其实是我们将来以后在高年级才能学到
上一篇:讲故事课程教案二年级
下一篇:七上语文联想和想象作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