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30课 诗四首教案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研读与赏析 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

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游山西村》陆游

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 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 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

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 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

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

颈联: 写景(近)

尾联: 抒情(思乡)

游山西村

受邀去农家 宁静、欢悦

去山西村的路上 景美

在山西村 风俗独特

别山西村 不舍

教学后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能对诗的语言进行品味,能体味诗歌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二: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精品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 第一课时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

第四课时《登岳阳楼》陈与义

师生互动过程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三:八年级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诗四首 教案

人文学院中文系200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吴欣霖

教学目标:1、朗诵这四首诗,要求能够正确背诵、默写。 2、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归园田居》

1、导入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3)研读与赏析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3)、齐背课文

二、《使至塞上》 王维

1、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出使人是谁?

b.什么情况下出使?

c.出使目的是什么?

d.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承上节课,请同学们背诵前两首诗

二、《渡荆门送别》 李白

1、导入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

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2)、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①研读赏析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

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3)齐读背诵。

三、登岳阳楼(其一)

1、课文分析

(1)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2)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3)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4)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2、背诵课文

3、作业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0课_诗四首教案

诗四首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情景发 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二 研读与赏析

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齐背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游山西村》陆游 一 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二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 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 ?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四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一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二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三 齐读背诵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一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

二 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三 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五: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0课 诗四首 创新学案

《30 诗四首》导学案 编辑设计:孝感市毛陈中学 黄志华 2010-12-10晚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四首古诗;感知诗歌的内容。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计划课时:2课时

预习导读: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和节奏。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这四首古诗都以景传情, 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 卷。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

触,走进那色彩 、形象 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其三)》表现的是 辞官归

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 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

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 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

的《登》,凭栏“吊古”,勾起诗

人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苍凉悲壮,堪称得杜(杜甫)调。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一、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1、范读、齐读、自由读„„自背,互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补充注释。(参考课本和“百度百科”等改编。)(请填所留之空)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本义,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

荷锄:扛着锄头。荷(hè), 。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长,现书注zhǎng。我尊重之。但我认为读cháng更好。

理由:①与下文意更相符。草木如短,衣不易沾露。②草木的生长是非瞬间不可觉察的过程。—H) .

沾:沾湿。 足: 。 但: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 。

3、参考译文:(我)种豆于南山之下,杂草茂盛豆苗稀稀。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

(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粗布衣裳。 衣服

沾湿了并不值得可惜,只要意愿不违背(就OK了)。

4、理解欣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 ;劳作的“成果”:草 豆

苗 ;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 的特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从“ ”到晚,一整天;写出了劳

作的 ,"带月荷锄归”一句极富诗的意境。试闭眼想象之: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

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

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

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

精神品质。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

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

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5、请默写本诗于下:

二、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1、齐读、自由读„„自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王维(701-761),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3、补充注释。(参考课本和“百度百科”等改编。)(请填所留之空)

①题解: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 言律诗,选自《 集笺注》,是737年(开

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途中所作。 ②单车:一辆车,

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 。 ③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④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

种官职名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⑤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

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⑥征蓬:随风飘飞的 ,此处为诗人自喻。⑦归雁:雁北飞,也应是诗人 。(实虚解皆可)

⑧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

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

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

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⑨长河: 。 ⑩候骑( )(请注音):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

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4.参考译文:轻车简从视察边疆,要去之地远过居延。 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

天。 大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落日正圆。到萧关恰遇骑马的侦察兵,说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5、理解赏析: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

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

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

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

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

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

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

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

“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适时引导看课后练习三)

6、请默写本诗于下:

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2、《使至塞上》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

一、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1、范读、齐读、自由读„„自背,互背,指名背。(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2、注释:(1)荆门:荆门山,在现在宜都西北长江南岸。楚国:(2)平野:平坦

广阔的原野。江: 。 大荒:广阔无际的 。(3)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

同 。海楼: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4)怜:爱。故乡水:

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 。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3、参考译诗: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成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4、理解欣赏:(阅读,体会,学习鉴赏诗歌等文学作品)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

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

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

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

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

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

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

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

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

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处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

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

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

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

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

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5、请默写本诗于下: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二、学习《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īng)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nàn)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cāng)波无限悲。

(一)范读、齐读、自由读„„自查,互查,指名查。(4-5分钟背熟并检查过关)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爱国诗人,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创作背景: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1113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后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该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登临岳阳楼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满腹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发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命运的呐喊和呼唤。

(三)补充注释:

①《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江南三大名楼是 , , 。 ②帘旌( ):酒店或茶馆的 。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 。 ④徙倚( ): 。(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⑤三年多难( ):1126年(宋钦宗 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 年。⑥凭危:指登楼。凭, 。危,指 。⑦吊古:凭吊,即对着遗迹等怀念古人或旧事。⑧ 沧波:青绿色的湖波。沧,(水) 色。

(四)参考译文: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因无风)楼阁上的帷幔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 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光山色之中。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古树青波,勾起无限的伤悲。

(五)诗词鉴赏

本诗是一首 言 诗。全诗紧紧围绕“ ”字展开。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 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将 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 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 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有些惨淡,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

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登岳阳楼 其一 翻译 杜甫《登岳阳楼》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课ppt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课ppt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八: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诗四首》课件

八年级上册30课教案篇十: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2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