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一: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侧重字词、名句、课文背诵积累;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中心内容、写作特点;

复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中心内容,懂得从文中提取论点

难点:文体的写作特点,懂得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复习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积土成山]

1、 丰富的字词,请你积累

⑪生字

殉忱拈隘拙讹圩契悯摞阀躬

(2)多音字

薄担觉解乐重应还尽得曾强宁恶佛提铺挑累率发干活称落要塞

(3)词语

殉职 热忱 狭隘 鄙薄 不足道 费解 推敲 斟酌 文雅 逻辑 规范 圩堤 失意 恩惠 训诫 诞生 亲躬 捷径 裨益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七月流火 头头是道 娓娓动听 平易近人 不以为然 满不在乎 七月流火 如释重负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悲天悯人小心翼翼 循规蹈矩 疲惫不堪

2、 精彩的句子,请你欣赏

(1

(2(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

(3)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4)

(5)

3、

(1)

(2

(3)《诗经》知多少

(4)认识“孔孟曾”

阅读向来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我们为同学们精选了课文中的几个重要段落,看看你的阅读能力到底如何。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题,深入探究,让阅读能力更上层楼。

[更上层楼]

(一) 阅读《纪念白求恩》2、3段,探究下列问题。

1、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

力就不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选段是以议论为主的段落,其议论中心的概括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句连续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没有一个不”,请将其改为一般陈述句,试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在用词上极其讲究,揣摩第①句加线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白求恩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段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顶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三、作业

四、板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班 组 号 姓名

【复习内容速览】

《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

【使用方法】

1、课前完成【打牢基础】部分,不能参照资料,独立完成。同座之间互

相批改,要求用红笔,参照书本认真批阅。

2、批改后将错误的部分进一步巩固。

【复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字音、字形。

2、掌握说明文的基出知识。

3、感受祖国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壮美。

【打牢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弧形( )匀称 ( ) 桥墩( ) 推崇 ( ) 鬼鬼祟祟( ).....

河堤( ) 洨河 ( ) 张鷟( ) 暴涨 ( ) 头昏脑涨( )........

( . ).

轩榭( )池沼( )邱壑( )模样( )重峦叠嶂( )相间( ) .......

嶙峋( )庸俗( )镂空( ) 蔷薇( ) 矗立( ) 鳌头........

( )

湛蓝( ) 紫禁城( ) 鎏( )金 蟠龙( ) 中轴线.....

( )

金銮殿( ) 击磬( ) 玉玺( )檀木( ) 攒( ) .....

乾清宫( ) 坤宁宫( ) 诏( )书 肃穆( ) 上谕( ) .....

额枋( ) 藻井( ) 垂脊( )矫健( ) 妃嫔( ) .....

翊坤宫( ) 修缮( ) 迥然不同( )书斋( ) 伧俗( ) .....

休憩( ) 闺房( ) 忒(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 )形 推chóng ( ) 鬼鬼suìsuì( ) xiáo( )河 xu

ānxiâ( )( ) 丘hâ( )重峦叠zhàng ( ) línxú

n ( )( ) yōng( )俗 áo( )头 击qìng( )

玉xǐ( ) zhào( )书 jiǒng( )然不同 书zhāi ( ) 休qì ( ) xiāo魂( ) 分gé( ) wéi幕( ) 因地制yí( )

tú劳( )

3、文学常识填空

说明顺序包括、

说明方法包

括 、 、 、 、 、

说明文的语言最主要的特征是。(结合品味语言分析)

4、名家我知道

《苏州园林》作者,现代著名名,

字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

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 。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 、 等小说。他创作

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 ”之称。

【品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如果去掉下面句子加点的词,你觉得效果会有什么变

化?好在哪里?原义、在文中的含义、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

【内容理解】

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

2.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有得母子相抱,有的交

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

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达标检测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弧形(fú) 和谐(xíe) 桥墩 (dūn) 匀称(chânɡ) ....

B. 点缀(zhuì) 驻足(zhù) 石砌 (qì) 歼灭(jiān) ....

C.雕镂(lǘ) 池沼(zhǎo) 嶙峋(líng) 斟酌(zhuó) ....

D.鳌头(áo) 藻井(zháo) 休憩(qì) 伧俗 (chāng)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轩榭 蔷薇 湛蓝 龙凤成祥 B.蟠龙 帷幕 书斋 惟妙惟肖

C.孕育 绝伦 雕刻 迥然不同 D.掩映 玲珑 轮廓 眼花缭乱

3.结合语意,下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园林设计的欠缺.)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参考价值的样板。)

C.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停止脚步。)

D.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化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孤单。)

4.填在每个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②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就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 不愿意看到功夫商业化和全球

化,不希望少林寺成为麦当劳。

A.协商 南辕北辙 尽管/却 B.协商 分道扬镰 由于/因而

C.协调 南辕北辙 由于/因而 D.协调分道扬镰尽管/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B.《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

州园林的影响。

C.《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介绍建筑群的事物说明文,它主要是按照作者游览的路线为序依次介绍。

D.《桥之美》这篇文章以画家的标准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三:2012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及检测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 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3.理解细节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学习“截取法”选材构思。 4.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体会家庭成员间骨肉亲情,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教学重点:1.积累生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

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教学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的形象性、生动性。 2.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一课时(单元复习课) 一、出示目标(1分钟) (一)出示复习目标(同上) (二)出示复习提纲 1.基础知识积累(4分钟)

(1)识记课下注释、字词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识记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文言词汇。

(3)背诵默写《古诗二首》

2.快速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5分钟)

(1)《背影》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 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3)《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 王子敬)与(王子猷)深厚的兄弟之情(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4)《我的母亲》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5)《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3.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3分钟)

4.精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分钟)

参考课后探究练习:p97第二题,p101第三题,p109第二题。

二、自主复习(15分钟)

1.学生按复习提纲复习教材,教师个别巡回指导、提示。

2.展示知识体系:

(1)摘录易读错、写错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交流。

分歧 琐屑 谐音 栅栏 赋闲 交卸 蹒跚 狼藉 面面相觑 马褂 天涯 水波粼粼 颓唐

差使 (2)解释文言词汇,普宁新闻chaoshannews.com口头提问。 1)俱病笃 2) 何以都不闻消息 3)便索舆来奔丧 4) 便径入坐灵床上 5)弦既不调 6) 掷地云 7)人琴俱亡 8) 因恸绝良久 9)月余亦卒 10)语时了不悲 11)子敬素好琴 (3)填空,只写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四: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1

四、教学过程

2

3

4

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五: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四、教学过程

1

2

3

五、当堂训练

4

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六: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及答案2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 生字新词。

十一课:悠久( ) 洨河( ) 匀称( )( ) 和谐( ) 鷟( ) 惟......妙惟肖( ) 漳州( ) 郦道元( ) 朝野佥载( ) ...十二课: 煞风景( ) 魅力( ) 销魂( ) 颐和园( )点缀( )驻足( ) ....险峻( ) 重叠( ) 飞瀑( ) 摄影( )斟影( ) 媒介( ) 和谐( ) .......孕育( ) 搏斗( ) ..十三课:对称( ) 嶙峋( )( ) 镂空( ) 池沼( )轩榭( )( ) .......川嶂( ) 阑干( ) 斟酌( )丘壑( )琢磨( )( ) 檐漏........( ) 蔷薇( )( ) ..十四课:磐( ) 藻井( ) 矗立( ) 额枋( ) 挥霍( ) 攒( ) .....蟠尢( ) 螯头( ) 湛蓝( ) 檀木( )妃嫔( ) 肃穆( )( ) .......翊坤宫( ) 池馆水榭( ) ..迥然不同( ) 金銮殿( ) 乾清宫( ) 琉璃( ) ....十五课: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屏风( )纳凉( ) ......缓冲( ) 造型( ) 雅俗共赏( ) 流萤( )不禁( )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2)另有一种子巧妙的心思。( )

(3)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4)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处境。( )

(5)形容整齐有秩序。( ) (6)相差很远,很不相同。( )

(7)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 (8)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

(9)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 (10)形容非常赞赏。( )

三、文学常识。

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说明的顺序通常有 三种;说明方法通常有 这9种。

2、《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 ,字唐臣,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水经注》的作者是 , 北魏时期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北宋人)《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马可·波罗是 国的人。

3、《苏州园林》的作者是 ,原名绍钧,长篇小说代表作《倪焕之》 。

4、《桥之美》的作者是 ; 《故宫博物院》是

5、《说“屏”》 的作者是 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牡丹亭》的作者是 (明朝人)

6、分别默写一句关于“桥”和“屏”的古诗词

四、病句修改。

(1)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②噱咙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 ,应改为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 ,应放在 。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 句的后面。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五、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

(一)、《苏州园林》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讲究讲究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著名的家。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8.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

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

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

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臵几块玲珑

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池沼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7、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的共同

点是: 。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三)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回廊( ) ○2镂空( ) ..9、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10.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1.“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12、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各有什么特点?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 .. A.单调 B.冷清 C.孤独 D.清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 A.曲折 B.缠绕 C.突兀 D.蔓延

2.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抒情和议论

4.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

5.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较 F.列数字

6.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 .

7\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10.。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11.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二、《中国石拱桥》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 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2.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3. 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5. 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6. 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

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

(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 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2、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把这段文字分为四层,简述各层意思

4、文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作者引用“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七、《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 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

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 说明顺序是

十一课:yōu xiāo yún chân xiã zhuï xiào zhāng lì qiān

十二课:shà mâi xiāo yí zhuì zhù jùn diã pù shâ zhēn mãi

xiã yùn bï

十三课:chân lín xún lîu zhăo xuān xiâ zhàng lán zhēn zhuï mï yán qiáng wēi

十四课:qìng zăo chù fāng huî cuán pán áo zhàn tán pin

mù yì xiâ jiŏng luán qián liú

十五课:shàn wãi sháo cāng píng nà huăn zào yă yíng jīn

21、重峦叠嶂22、别具匠心23、胸中有丘壑24、水深火热水25、井然有序26、迥然不同27、玲珑奇巧28、周而复始

29、神通广大30、拍案叫绝

五、《苏州园林》

(一)

1.《苏州园林》作者 叶圣陶 ,名 绍钧 ,著名的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举例子、打比方)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图画] 。

8.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表意更准确,更严密。“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

(二)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5、池沼的相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总分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 ③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宽敞 。两类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分类别)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七: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第三单元复习 抓住特征 准确说明

内容: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课时:5课时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美不胜收。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抓住特征

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生:老师,谢谢您的点拨。

相关知识链接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范例1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多而广。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解答: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介绍清楚这一事物,才能使读者留下鲜而而准确的印象。

把握了全文的条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说明了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范例2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分析: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美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曲折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出自人工,却能宛若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与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解答: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首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找出事物特征要建立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带着这样的思想去阅读分析说明文,才能正确把握其说明顺序。

范例3 《故宫博物院》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写太和殿: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解答: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解题方法链接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收藏 分享 评分 浏览本站免费教案

下载本站免费试题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fjxcw00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jxcw001 当前离线

UID55 帖子509 精华0 积分1266 经验866 点 金币40 角 贡献0 元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12 最后登录2009-12-10

管理员

帖子509 精华0 经验866 点 金币40 角 贡献0 元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最后登录2009-12-10 2楼

发表于 2009-10-7 23:27 | 只看该作者 难点问题2 理清顺序 条理清楚

生:老师,我们在学习《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文章为什么要从旅人桥说到赵州桥、卢沟桥,最后又说到现代的桥?

师:问得好,你的提问涉及到说明文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问题。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说明顺序吗?

师:好,说明文在安排写作材料的时候,要合理地组织材料,这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明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关于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好。

生:老师,我明白了。

相关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说明文运用时间顺序往往突出时间的阶段性,每一阶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它与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时,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

3.逻辑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理(非实物)的文章。常见的有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构造到功用、由认识到实践等。

浏览本站免费教案

下载本站免费试题

回复 引用 TOP

fjxcw00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jxcw001 当前离线

UID55 帖子509 精华0 积分1266 经验866 点 金币40 角 贡献0 元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12 最后登录2009-12-10

管理员

帖子509 精华0 经验866 点 金币40 角 贡献0 元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最后登录2009-12-10 3楼

发表于 2009-10-7 23:28 | 只看该作者 范例1 试分析《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2# fjxcw001

范例1 试分析《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分析:

《中国石拱桥》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先通读全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a. 石拱桥的外型

b. 石拱桥的结构。

c. 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 赵州桥的历史

e.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 卢沟桥的特点

g. 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 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这表明文章是按照由一般到个别介绍的

然后,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明确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再有: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则表明是根据桥的建筑年代的先后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

解答:

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八: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初 四 复 习 导 学 案

第 1 页 共 1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九: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范体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2482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