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二: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二十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整理和复习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四: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第四节 第1课时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课件PPT》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二十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六: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二十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七: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及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八: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整理和复习教案
课题:认识钟表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复习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
2. 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
3.组内互相说一说,拨一拨。(4时 7时半)
师巡视点拨学生拨表的方法
4.生演示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教师予以提醒) 师友情提示: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5.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6.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
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7、学生分完后教师板书。
知识结构网络:
钟面知识:12个大格,12个数字,时针、分针,
认识钟表
的整理和复习整时: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刻整时写法:7时或7:00
半时 :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两个数的中
间就是几时半。
半时写法:8时半或8:30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出示以下两幅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教师出示三个钟面图: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4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4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4时刚过一点。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学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这样孩子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真倾听了,听懂了,从而积极响应;二是耐心倾听了,当同学发言有错误时,等同学说完了才指出不足。)
师友情提示:
像这样,差一点不到4时或4时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4时。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看时间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构建了一个“回忆-梳理-应用” 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有关的知识按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再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九: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复习课件(精品)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篇十: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
人教标准版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1—20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教师指着竖行式题。
问: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二行是9,第二行都是8……。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式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
2、教师指着横排式题。
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回答。
(1)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的,加2、3、4……。
(3)每一横排式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
3、教师继续提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答出。
(1)5加6和6加5的得数一样,7加4和4加7的得数一样……加数的位置调换以后,得数不变。
师说明:记住大数加小数的题,就可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
(2)表中有四道题都是两个加数一样。6十6、7十7……。
如果学生发现其他规律,要给予表扬。
4、教师按照课本第l01页加法表画上粗线,说明:记熟左边20道题,就可以计算全部20以内进位加法了。
(1)齐读表中左边的20道加法题。
(2)教师随意指表中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
(3)教师指着小数加大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二、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1题。
让学生把和是ll、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限定2分半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一篇:1年级美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