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化简

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预习提纲:

1.课本中哪杯水更甜?为什么?

2.什么是化简比?

3.化简比的根据是什么?怎样化简比?

4.试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 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40毫升 36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2)号杯 40:360

二、探索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再次提出问题:

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你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

2:18=2÷18=2/18=1/9

30:270=30÷270=30/270=1/9

比的比值都是九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是1:9。(式子后板书:1:9)

2:18=2÷18=2/18=1/9=1:9

30:270=30÷270=30/270=1/9=1:9

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样判断出来哪杯蜂蜜水更甜的?

小结:看!虽然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但两杯中蜂蜜与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9,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甜。

2.理解化简比,揭示课题。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根据学生发言,师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几个“最简整数比”吗?

通过例子认识到,就像分数约分一样再不能约分了,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指化简过程,揭示课题:比的化简

你是怎么理解化简比的?(随学生回答在化简比的过程上板书“化简”)

刚才化简比时,用到了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3.化简比的方法。

(1)独立尝试:同桌两人分别选一道。(找两人板书)。

出示小黑板:

化简比:24:42 120:60

交流:说说你的思路。(方法、根据)

(2)小组活动:

化简比:

0.7:0.8 2/5:1/4

这两组比与前个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两组比化简?并试一试。

(3)全班展示、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的智慧。

(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4)归纳:怎样化简比?

(必要时,小组先讨论一下再在全班交流。)

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化简比的方法可以统一,就像求比值一样,只不过最后写成比的形式罢了,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仅一步之遥。

4.看书质疑。

三、巩固提高

1.化简比:

(要求:学习有些吃力的可只化简前三组比,程度一般的学生至少化简四组比,程度好的学生要求全做。)

21:24 0.3:1.5 4/5:5/7 1:4/5 0.12:6 0.4:1/4

2.课本第53页第2题。(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并判断:这几杯糖水中有一样的吗?)

四、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学习化简比十分重要,也很必要.

五、作业:课本第52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比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

1)号杯 2:18=2÷18=2/18=1/9

蜂蜜与水的比一样甜2)号杯 30:270=30÷270=30/270=1/9

教学反思

1:9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2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基本训练。

1、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商不变性质把0.4÷0.5的被除数和除数变成整数吗?

3、把4/6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化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三、进行新课

1、出示尝试题 哪杯水更甜?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为一个问题而争论过?今天,淘气和笑笑也因为一个问题而争论起来,大家愿不愿意帮他们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淘气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我的水甜。 笑笑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杯蜂蜜、90杯水,我的水甜。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到底哪一杯更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

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2、自学课本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2页,看看教材对这部分知识是如何讲解的?

3、尝试练习

化简下面各比

15:21 0.12:0.4 2/3 :1/2 1 :2/3

4、学生讨论: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怎样化简整数之比、小数之比、分数之比?

5、教师讲解

1)、师: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而“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意思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要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师:一般要化简三种类型的比:即整数之比;小数之比;分数之比, 整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约分。

小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写成除法,然后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给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把它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被除数和除数的最大公因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分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写成除法,再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整数比。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整数比,继续化简。

3)、出示25:100,先让学生求比值,然后化简比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是什么?

25∶100求比值的结果是1/4,读作四分之一,化简比的结果是1/4,读作1比4.

(求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1题:小蜗牛找家。

2、[课件出示]比的化简

32︰24 3/5︰9/10 3.8︰4.2 3︰3/4

3、他们的说法对吗?

五、课堂作业

1、课本P53 第2题和第4题

2、思考题

(1)、4﹕6 = (4 +12)﹕ (6+□)

4﹕6 = (4 - 2)﹕(6-□)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问题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40:360 =40

360= 1

9 = 1:9

10:90= 10

90 = 1

9 = 1:9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析

《比的化简 》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比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比的化简部分,因此,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合理运用归纳思想、整体思想,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渗透探索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2、在形成猜想与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本节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祥地中寻找快乐。

2、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的训练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 ,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的知识建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

五、学法指导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今数学教学提倡的学习方向。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

景,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具准备:情境图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一)师:在上一节课《生活中的比》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出

1、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什么叫比?请你举个生活中比的例子并说出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用商不变规律把0.4÷0.5的被除数和除数变成整数吗?

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4/6约分。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二)激趣,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比的知识。揭示课题——《比的化简》。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

(三)猜想:如何化简比有谁知道?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学一学。

1、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师: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题,看书学习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讨论,待会儿根据思考题逐个汇报。

学生回答后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比的化简。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活动二:观察笑笑写的相等的比,你也能写出一组相等的比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三: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你能化简下面的比吗?与同伴交流每一步是如何得到的。

24:42 2/5:1/4 0.7:0.8

活动三:练一练

14:21 0.5:2.5 219 :3

3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进行化简的?

整数比: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像分数约分那样进行化简。

小数比:可以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再化简。 分数比:可以前项除以后项,再根据比值写出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练习

1、完成73页2、3、4题。

2、检测。

请选择!

(1)0.75:0.1化简后的最简整数比是( )。

A、7.5:1 B、75:10 C、15:2

(2)比的前项是8,后项是2,比值是( )。

A、4:1 B、4 C、1:4

(3)4和它的倒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4:1 B、1:4 C、16:1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化简比 最简整数比可以用分数表示

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分数、小数或整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四: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化简 2教案 北师大版

比的化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五: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化简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六:(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化简练习课

比的化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比的化简练习,完成课本第53、54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化简的必要性和比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运用化简比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预习提纲:

1.观察课本48页的图片,哪几张与图A比较像?

2.探究活动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3.想想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读写比?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说说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2.可以怎样化简比?化简比的根据是什么? 二、比一比

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是什么?

三、练一练 1.第1题:连一连 在连一连中,巩固化简比。 2. 第3题

9次投中。”小希说:“我投了20次,13次投中。”

(1 ,比值是 。 (2 ,比值是 。 (3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会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肯定学生这一做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应用比的知识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3. 第4题: 化简下个各比。 168:84 0.25:1

11

: 5.6;4.2 204

3:0.5 27:54 1.2:0.12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第5题:

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 大、小正方形个积的比是( ),比值是( )。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1: 510

5.鞋厂生产的皮鞋,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

2.记录上午、中午、傍晚时身高和影长的数据,完成下表。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七: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PPT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八: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的化简》

《比的化简》教学教案

下洋中心小学六年(甲)班——苏清燕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三、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 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

(二)探索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再次提出问题:

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想想办法,再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

(1)2:18=2÷18=21= =1:9 189

30130:270=30÷270===1:9 2709

比的比值都是九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是1:9。(式子后板书:1:9)

小结:看!虽然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但两杯中蜂蜜与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9,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甜。

2、理解化简比,揭示课题。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根据学生发言,师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几个“最简整数比”吗?

通过例子认识到,就像分数约分一样再不能约分了,比的前项、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揭示课题:比的化简

师:刚才化简比时,用到了以前学的什么知识?板书:化简

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3、化简比的方法。

1)独立尝试:同桌两人分别选一道。(找两人板书)。

出示小黑板:

化简比:24:42 120:60

交流:说说你的思路。(方法、根据)

2)小组活动:

出示小黑板:

化简比:

0.7:0.8 2/5:1/4

这两组比与前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两组比化简?并试一试。

3)全班展示、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的智慧。(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4)归纳:怎样化简比?

(必要时,小组先讨论一下再在全班交流。)

老师小结: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唯一,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化简比的方法可以统一,就像求比值一样,只不过最后写成比的形式罢了,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仅一步之遥。

(三)巩固、提高

1、化简比:(带※的为选做)

21:24 0.3:1.5 4/5:5/7 1:4/5 ※0.12:6 ※0.4:1/4

2、课本第53页第2题。(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并判断:这几杯糖水中有一样甜的吗?)

(在练习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在巩固中得到提高。练习兼顾到班上不同程度学生的差异,练习要求因人而异。并逐步又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学习化简比十分重要,也很必要.

板书:

比的化简

最简单的整数比

蜂蜜与水的比 一样甜

(2(1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0.7÷0.8

=7÷8

=7:8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 0.12:0.4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3题:

(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

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

基本性质来化简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作业

独立完成课本P53 第4题和第5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教案篇十:六年级数学上册 化简比 1教案 北师大版

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2的内容及P53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实际 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1.复习铺垫。

(1)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什么叫比?请你举个例子。(生说完举例比如4:5 8:9)

师:师举一个例子问“:”叫?4呢?5呢?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在除法中,我们学过了商不变性质,谁还记得?

在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

②师:你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2.激趣,揭示课题。

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比的化简》。比应怎样化简?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某某同学说的是否正确呢,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学一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学生带着思考题,看书学习。(思考题①有什么方法比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简比?③比的化简与分数的约分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活动二:说一说。(反馈看书、自学情况)

①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教学比的化简。40:360= 40/360 = 1/9 =1:9

2:18=2/18= 1/9 =1:9

③比较:(生说,师重点强调,突出对应思想:A、 比的前项是分子,后项是分母,然后约分。B、约分是写成最简分数,化简比到最后应化成最简整数比。C、引导学生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思考题中的3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三:化简比。

14:21 0.5:2.5 2/9 :1/3

(1)请三位同学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2)反馈,集体订正:请这三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

(3)请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带着思考讨论题小组讨论(先思考再讨论

:①3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进行化简的?②1.2题化简比的过程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如何变化的?请小组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整数比: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像分数约分那样进行化简。

小数比:可以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在化简

分数比:可以前项除以后项,再根据比值写出最简单的整数比。

相同点: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4)回顾:比有什么性质,现在谁知道?(生说师课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活动四:练一练。

1.化简比。15:21 0.12:0.4 2/3 : 1/2 1:2/3

2.连一连,完成P53的第1题。

3.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比值是( )。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2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