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课件】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一:1五年级音乐上册《叮铃铃》课件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二:五年级音乐上册《叮铃铃》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三:五年级音乐上册《叮铃铃》课件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四:五年级音乐上册《叮铃铃》首南蔡家小学07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五:五年级音乐上
五年级音乐试题
一、 填空(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空1分,总分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 作词,聂耳 作曲。
2、歌曲的演唱形式可以分为独唱 、重唱 、合唱 等形式。
3、《清晨》这首歌的曲作者是( 赵树海),曲作者是( 王梦麟 )。
4、中国民歌的体裁有( 号子)、( 山歌 )、( 小调)。
5、mf 这个力度符号的意思是( 中强 )。
6、mp这个力度符号的意思是( 中弱 )。
7、pp这个力度符号的意思是( 很弱 )。
8、f f 这个力度符号的意思是( 很强 )
9.
10、《快乐的农夫》是一首管弦乐 ,德国(舒曼)曲。
11、京剧 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12、安徽著名的剧种是黄梅戏 。你熟悉的黄梅戏歌曲有《天仙配》 。
13、口琴的音阶分为低音区 、中音区 、高音区 。
14、你熟悉的西洋乐器有钢琴 、小提琴 ;你熟悉的民族乐器有二胡 、古筝
15、按歌词提示写出歌曲名。
① “红岩上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歌曲名是:《红梅赞》
② “红星闪闪放光彩,党的光辉照万代”歌曲名是:《红星歌》 。
③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那儿去了”。
歌曲名是《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劫夫曲
④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歌曲名是:《乡间的小路》 ,(叶佳修)词曲。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总分10分)。
1、D.S的意思是( B)。
A、从头反复 B、从记号处反复 C、结束
2、D.C的意思是( A)。
A、从头处反复 B、从记号处反复 C、结束
2、下列不属于刘炽作品的是( C)。
A、《我的祖国》 B、《祖国颂》 C、《天堂》
3、《天黑黑》属于(C )国民歌。
A、加拿大 B、日本 C、台湾
4、《剪羊毛》是哪国民歌?( A)
A、澳大利亚 B、美国 C、法国
5、吕剧是哪个省的剧种?(B )
A、河南 B、山东 C、浙江
5、下面哪首歌曲是本册我们唱过的歌曲。( C )
A、快乐的节日 B、我们多么幸福 C、外婆的澎湖湾
3、《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 C )。
A、抒情歌曲 B、汉族民歌 C、叙事歌曲
D、满族民歌
4、《二泉映月》是一首( A )。
A、二胡独奏曲 B、民乐合奏曲 C、钢琴独奏曲
D、小提琴独奏曲
5、音乐被比作“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的音乐家是( C )。
A、威尔弟 B、舒伯特 C、肖邦 D海顿
6、本期我们进行的器乐训练有口琴和( A )。
A、竖笛 B、大提琴 C、小提琴 D、小号
7、《茉莉花》是一首( A ),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扬名海内外。
A、小调民歌 B、山歌 C、号子 D、四川民歌
8、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A )。
A、舒伯特 B、德沃扎克 C、柴科夫斯基 D、莫扎特
9、在新疆的民族歌舞中,( C )是常用的伴奏乐器。
A、竖笛 B、口琴 C、手鼓 D、令罗
12、“瞎子阿炳”是我国的民间音乐家,他原名叫( A )。
A、华颜钧 B、华君武 C、刘六华 D、黄自
三、判断题
1、阿炳是江苏太湖人,是我国的民间音乐家。( × )(江苏无锡人)
2、《雨滴》是一首钢琴独奏曲。( √ )
3、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 )
4、歌曲《叮铃铃》应是亲切、活泼愉快地。( √ )
5、歌曲《思乡曲》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
6、通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演唱不拘一格。( √ )
7、《快乐的农夫》是《德国》的舒曼作曲。(√)
8、《打虎上山》是越剧唱腔。( × )(京剧)
9、《牧场上的家》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 √ )
10、歌曲《雨中》应是中速深情的。( × )(轻松、活泼、风趣地)
11、《红蜻蜓》是一首【日】山田耕筰曲。(√)
12、《可爱的家》是英国比肖普的曲子。(√)
13、《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视唱形式应是中速、深情地。(
14、《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歌。(√ )
15、《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插曲。(√)
四、连线
1 2 3 4 5 6 7
mi la fa si sol re do
五、音符
六、拍号
拍子、拍号
七、音 ) √
八、旋律的进行
九、变音记号
十、
十一、力度记号
P 表示弱 PP 很弱 PPP 极弱
f 表示强 f f 很强 f f f 极强
mp表示中弱 mf表示中强
十二、省略记号
1、反复记号 : 表示从头重复演唱、演奏。
表示在记号范围之内重复演唱、演奏。
2、反复跳越记号 表示第一遍演唱、演奏时进入 反复后,第二遍演唱、演奏时跳过 进入
3、自由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范围内的旋律,根据情绪或演唱、演奏的需要任意重复。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六:五年级音乐《叮铃铃》课件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七: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1.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做变奏练习。
2.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二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初听歌曲。
2.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3.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4.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2.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3.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4.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分析: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四、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第二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
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设问: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八: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五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1、6/8
拍的指挥图示是(
)。
A、 B、 C、
2、管弦乐《晨景》的作者是( )。
A、舒曼 B、格里格 C、海顿
3、歌曲《晚风》中的音乐符号“mp”和“mf”分别表示( )。
A、强、弱 B、很弱、很强 C、中弱、中强
4、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是( )族的歌曲。
A、傣族 B、藏族 C、彝族
5、女声独唱《红梅赞》选自歌剧( )。
A《党的女儿》 B《江姐》 C《原野》
6、独奏曲《回家》的主奏乐器是( )。
A、萨克斯 B、单簧管 C、长笛
7、《牧场上的家》是一首( )儿童歌曲。
A、加拿大 B、美国 C、意大利
8、《打虎上山》选自现代京剧( )。
A、《智取威虎山》 B、《沙家浜》 C、《红灯记》
9、“雪齊天晴朗,腊梅处处香”的歌词出( )。
A、《我的祖国》 B、《大中国》 C、《踏雪寻梅》
10、《如今家乡山连山》中出现的“▼”是( )。
A、跳音记号 B、顿音记号 C、保持音记号
11、下面哪一种是升记号( )
A、 b B、# C、 V
12、重音记号是 ( )
A 、▲ B、▼ C、 >
13、《思乡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
A 、钢琴 B、手风琴 C 、小提琴
14、《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演唱形式是( )
A 、女生独唱 B、 合唱 C、齐唱
15、《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 )
A 、闪闪的红星 B、 红日 C、烛光里的微笑
16、《红星歌》是一首( )
A、摇篮曲 B、 舞曲 C、进行曲
17、《快乐的农夫》这首歌曲的情绪( )
A、快乐 B、悲伤 C、 失落
18、《天黑黑》这首歌曲的情绪( )
A、 紧张 B、诙谐 C、雄壮
19、《天黑黑》又叫做( )
A、天乌乌 B、红日 C、智取威虎山
20、《打虎上山》是谁演唱的( )
A、 千红 B、杨子荣 C、黄自
二、填空题:15分
1、6/8拍的强弱规律是( )。
2、“#”是( )记号。
3、歌曲《故乡的小路》拍号为“、4/4 3/4”这称为( )。
4、写出下滑音记号( )。
5、这样的音符称为( )。
6、《红梅赞》选自歌剧《 》选曲。
7、《雨花石》选自电视连续剧《 》主题歌。
8、《雨中》的演唱情绪是( )
9、《晨景》这首歌曲用的三幅图分别是 晨曦微露、( )、( )。
10、独奏曲《思乡曲》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曲作者是( )。
11、《红星歌》选自影片( )主题歌,具有进行曲的特点。
12、《渔舟唱晚》是用( )乐器演奏的。
13、《打虎上山》选自( )。
14、乐曲《思乡曲》的主奏乐器是( )。
15、歌曲《雏鹰之歌》的演唱情绪是( )。
三、判断题:15分
1、歌曲《天黑黑》是台湾民歌。( )
2、演唱《红红的雨花石》的情绪应该是个欢快、活泼地。( )
3、歌曲《踏雪寻梅》的词作者是刘雪庵,曲作者是黄自;( )
4、“∨”是延音记号。(
5、歌曲《雨中》的“>”是重音记号。( )
6、管弦乐《快乐的农夫》的曲作者是舒曼。( )
7、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 ( )
8、《晨景》的作曲家是舒曼。 ( )
9、 x — — — 是全音符,唱四拍。 ( )
10、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强弱弱。 ( )
11、▼ 是渐强符号。 ( )
12、《故乡的小路》是一首变拍子的歌曲。( )
13、《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演唱形式是女声独唱。( )
14、《叮铃铃》这首歌曲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 )
15、《雏鹰之歌》的演唱情绪是亲切、活泼愉快的。( )
四、连线题:(共27分)
第一组:9分
第二组:9分
V
▼
#
升记号 换气记号 顿音记号 歌唱二小放牛郎红星歌 红梅赞
第三组:9分
黑龙江
海南
西藏
五、简答题
(1)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什么意思?(5分)
(2)你还知道有那些小动物会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等待春天的到来?( 写
四个,共8分)
(3)写出五种打击乐器。(10分)
五年级上册音乐叮铃铃篇九:五年级上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一、歌曲
《清晨》赵树海作词,清新地唱。《晚风》安谧地。
《赶圩归来啊哩哩》中速稍快描写彝族。
《外婆的澎湖湾》中速。《故乡的小路》中速,变拍子。
《如今家乡山连山》欢快地。《叮铃铃》亲切活泼愉快地。
《雏鹰之歌》坚定自信地。《踩雨》甜美轻松地。
《雨中》轻快活泼风趣地。《堆雪人》轻快活泼地。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中速。《走四方》自豪地,河南民歌。
《游乡》《大平原》具有河南地方特色,《晨景》管弦乐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曲。 《红蜻蜓》日本山田耕筰曲。《渔舟唱晚》筝独奏。
《丰收锣鼓》民族管弦乐。《苹果丰收》朝鲜民歌。
《快乐的农夫》管弦乐,德国作曲家舒曼作曲。《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女声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童声合唱叙事歌。
《红星歌》影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合唱。《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曲。
《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可爱的家》是管弦乐。《回家》是萨克斯管独奏。
《剪羊毛》《别处哪都有》是竖笛独奏。
《牧场上的家》美国儿童歌曲。《思乡曲》小提琴独奏,马思聪作曲。
《乡间的小路》男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插曲,女声独唱。 《可喜的一天》苏联故事影片《攻克柏林》插曲。《罗马的松树》管弦乐,意大利雷斯皮基曲。
《多瑙河之波》竖笛演奏。《雨滴》钢琴独奏,波兰作曲家肖邦曲。
《踩雨》童声合唱。《暴风雨》选自管弦乐《大峡谷组曲》
《乘雪橇》管弦乐美国乐曲。《打虎上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杨子荣唱。
二、读谱知识
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指挥图示:
升号:#
三、音乐家
格里格:挪威音乐家,作品管弦乐《晨景》肖斯塔科维奇:苏联音乐家,作品《可喜的一天》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作品《雨滴》(降D大调前奏曲)
下学期音乐复习提纲
1、《田野在召唤》是一首 意大利 民歌,反映了少年儿童渴望走进
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歌中多次出现的“梯里通巴”我们称为来吧,快来吧。
2、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生动刻画了边寨人民听闻来自北京的
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品共分4个部分,其中引子部分是号角式音调,主奏乐器是单簧管、小号。
3、《蝈蝈和蛐蛐》采用了戏曲的元素,像这样的歌曲我们称为 京韵儿歌;这首歌曲幽默诙谐,采用拟人手法讽刺了 吹牛的人,告诫
我们要诚诚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4、《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主人公是杨子荣、少剑波。
5、《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主人公是铁梅,主要讲述了以铁梅为代表的地下党员团结起来闹革命的故事。
6、管弦乐《四季歌》是根据 青海 民歌改编的。
7、切分音节奏出现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中;切分音节奏出现在歌曲《 迷人的火塘》中。
8、《致春天》的作曲是挪威的(格里格曲)。
9、《春水》的表现形式是(童声合唱),作曲是(马思聪),作词是(乔羽 )。
10、《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管弦)乐。
11、《阿佤人民唱新歌》是(女中音)独唱,杨正仁词曲。
12、《天地在我心》是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男声)独唱。
13、《水星—飞行使者》是(管弦),作曲是英国的(霍尔斯特)。 14 B 降记号(如#1) # 升记号 (左上角加上#号如#4)
15,请写出两组切分音节奏( )( )
16,《巴塘连北京》是一首(藏)族民歌
17,《小白船》是(朝鲜)民谣
18,写出音乐记号的意思
mf( 中强 )f( 强 ) mp( 中弱 ) p( 弱 ) 19,《秋收》是根据(山西)民歌改编的
20,《手拉手》的歌曲演唱形式(童声)
21,力度记号是,强( f )弱(p )中强( mf )中弱( mp ) 22, 换气符号(V ) 反复记号(‖ ‖)
23,京剧的四大角(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 24,延长音记号(如5- - -) 休止符(0)
25,《我们的田野》的歌曲演唱形式是( 混声合唱)
26,《盼红军》是(四川 )民歌
27,《编花篮》是(河南 )民歌
28,《牡丹之歌》是(男声 )声独唱
29,《花之歌》是一首(钢琴 )曲
30,重音记号 (▲ )
31,顿音记号 (▼ )
32, 6/8 拍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次强弱弱 )
33、x — 是( 四 )分音符,唱( 二 )拍。
34、写出五个力度记号,( mf )( mp )( p )( f)( pp
35、写出几种打击乐器( 小鼓、大鼓、三角铁、锣、铃鼓、 响板、砂槌、钹、扬琴、编钟、木鱼、云锣 )。
36、2/4读作(二四拍子),写出其含义( 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
37、《铃儿响叮当》 是由美国(彼尔彭特 )作曲
38、京剧中黑脸的代表是(包枕 )
40京剧中,白脸的代表是(曹操 ) )。
41《一把雨伞圆溜溜》的情绪是(诙谐愉快的 )
42《天地在我心》是一首(男声独唱 )曲
43人声可分为 (童声、男声、女声)三大类。
男声可分为( 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三大类。
女声可分为 (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大类。
44、民歌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动号子 、山歌、小调)。
45、民族乐器分为 (弦乐组、管乐组、强拨乐组、 打击乐组 。西洋乐器分为: 键盘乐、打击乐器、钢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
五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管弦乐《晨景》的作者是( )。
A、舒曼 B、格里格 C、海顿 D、莫扎特
2、歌曲《嘎达梅林》是( )族的歌曲。
A、蒙古族 B、藏族 C、彝族 D、苗族
3、《我怎样长大》是( )拍子的歌曲。
A 2/4拍 B 2/4拍 C 2/4拍 D 2/4拍
4、独奏曲《回家》的主奏乐曲是( )。
A、小提琴 B、单簧管 C、长笛 D、萨克斯
5、《牧场上的家》是一首( )儿童歌曲。
A、美国 B、加拿大 C、意大利 D、巴西
6、《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现代京剧( )。
A、《智取威虎山》 B、《沙家浜》 C、《红灯记》 D、《奇袭白虎团》
7、“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歌词出自女声独唱曲( )。
A、《我的祖国》 B、《大中国》 C、《谁不说俺家乡好》 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8、歌曲《叮铃铃》的演唱形式是( )。
A、齐唱 B、合唱 C、独唱 D、轮唱
二、填空题:
1、6/8拍的强弱规律是( )。
2、“#”是( )记号。
3、歌曲《故乡的小路》拍好为“、4/4 3/4”这称为( )。
4、《渔舟唱晚》由( )乐器演奏的。
三、判断题:
1、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台湾民歌。( )
2、演唱《我怎样长大》的情绪应该是个欢快、活泼地。( )
3、《思乡曲》是大提琴曲,作者马思聪。 ( )
4、“∨”是延音记号。( )
四、把下列中国民族乐器归类
二胡 琵琶 马头琴 高胡 筝 板胡 阮 柳琴 京胡 三弦 拉弦乐器
弹拨乐器
1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活化石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