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出示第4题:

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口算

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

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二)综合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三)提高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

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

2、小结。

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略)

四、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第50-52页练习八的2、4、5、8-11题。

教学目标: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

134×16 246×34

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

让学生笔算过程。

2、口算:

14×7 25×3 160×5 23×100

60×70 21×300 18×50

(二)练习

1、投影第2题: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2、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

学生试做(一名学生板演)。

114×59=6726(分钟)

114

× 59

60×24×5=7200

7200>6726

问: 59 114

×114和 × 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

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

59

× 114

学生比较后得出:114

× 59

笔算时比较简便。

1、练习:完成4、5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作业:练习十三:8-11题。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P53例2及练习八1—4

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质疑与小结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知识反馈:

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

2、比较 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 360 360 ×25 ×25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八:1、2、3、4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全课小结

六、教学反思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P54 例3及练习八 5-9

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二:2014年秋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单元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P47——P55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四、单元教学安排

三位数乘两位„„„„„„„„„„„„„„„„„„„„15课时

第1课时 笔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

提问:

(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发散

1.P47 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145×12=1740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六、教学后记

第2课时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48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 7=

608×5= 908× 4= 400×50=

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708×6= 790×8= 54×278=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2

怎样计算160×30=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1)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2)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160×30=4800

1 6 0 1 6 0

× 3 0 × 3 0

0 0 0 4 8 0 0

4 8 0

4 8 0 0

2、独立计算106×30=

学生反馈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 0 6

× 3 0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106×30=3180

1 0 6

× 3 0

3 1 8 0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发散

教材P48 做一做1、2 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四)评价反馈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三:四年级数学讲课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参赛系别:教育学院

参 赛 人:朱玲娜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类推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 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教具:

幻灯片(图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大家请看,谁知道图上这是什么?

(人造地球卫星)

那我们来一起解决问题吧!

师: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是114分钟,那么一周、两周、十周、二十一周分别用多少分钟?

(列式计算:114X1 114X2 114X10 114X21)

由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成整十数推出课题。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出示主题图。

114X21

(1)先用以前学过的估算,来算一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110X21=2200 100X21=2100 100X20=2000)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2、“144×21”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2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口答算式:

(方法一:21个114连加)

(114+114+114+114+114+114+114+114+114+114„„=2394) (方法二:114X20=2280

114X1=114

2280+114=2394)

(方法三:114X3X7

=798X7

=2394 )

(方法四:114X21的竖式计算)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5、全班交流。

师总结: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积加起来。

2、着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数位的对齐及其含义,114X1=114,114X20=2280所以8要与十位对齐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本子上。

集体订正。

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1)演示文稿出示。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把不对的地方改正过来。

(3)检验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四、总结质疑。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51页“练习七”中第6题、第7题。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四: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1 2 8

× 1 6

7 6 8

1 2 8

2 0 4 8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讨论: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2、4题。

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

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

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

(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

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总价=单价×数量

(3)思考: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4.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

(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

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

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

(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称为什么?

(2)交流速度的写法和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

(3)认识时间和路程。

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

指名说说对时间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学生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路程=速度×时间

(3)思考: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第1题:练习单价和速度的写法。

第2题:运用例题3的数量关系解决求路程的问题。

第3题:运用例题2的数量关系解决求总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0~31页“练习五”第8、9题。

第8题: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的问题。

第9题: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五: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 230×4 19×3 180×4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2、你想怎么列式? 145×12= (元)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 X 12,你想怎样算?

(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说一说你的想法?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

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三、练习:

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 545×69 28×287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位数或( )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1页第7题 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16元,一共交书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六: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楼德镇中心小学 马刚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相比,在算理和算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

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张宇宁的爸爸在山西工作,快国庆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国庆节期间回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张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口答其计算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他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座飞机,座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山西到老家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算一算从山西到张宇宁家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现在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了)

(2)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估算

师:那你可以估算出145×12的大致范围吗?估算时,我们是先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再进行估算。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小组交流讨论3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把145看成150,150×10=1500,150×2=300,相加等于1800。所以我觉得,大约是1800千米,但比1800小。(一定有生可以得到)

(二)、笔算

师:这个同学很有想法哦,那他估得接近145×12的积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145×12到底等于多少。那要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

生:用竖式计算。

师:也就是笔算乘法(板书)

师:那么要如何用竖式计算145×12的积呢?先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巡视,找二三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拆分法,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不排除会有学生这样做】

生2:竖式计算

(全班学生齐做,把学生做错的几种不同情况,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那位同学是正确的?

生:„„

师:我们一起用计算器来验算一下积到底是多少?你算对了吗?

让板演正确的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师:那1与5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位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

生: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相同数位要对齐

(此处,学生的表述可能不规范,可能说,“在这里的1表示的是10”,师要予以引导,得到这个之后,师可以再结合145×12=145×2+145×10,让学生明白145×12竖式的算理)

师:那列竖式计算145×12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么算? 生:2乘以145,再算10乘145

师:积要写在哪里?为什么?

生:10乘145的积写在十位上,因为1在十位上,数位要对齐

师:最后写什么?

生:将两次乘积相加

师:那其他几个同学的竖式有问题吗?有的话,问题在哪里?

生:他没有乘以百位,„„

(师要强调我们现在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要记得乘百位,可以和45×12进行对比。)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的竖式有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比较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49页做一做。(4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齐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集体订正)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七: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例1与相关内容,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教师:国庆节期间很多人都外出旅游了。王叔叔和李叔叔也去旅游了,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但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请看:

出示信息表:

教师:从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呢?(不是)根据提供的信息,王叔叔坐旅游大巴,速度为78千米/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呢?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78×12。

教师: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叔叔乘坐的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估算后(一般会估成80×10),请其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而且这里正好是一个估大一个估小,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教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样算?(笔算)请试着算算看吧?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基本算法的探究

呈现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李叔叔乘火车又行了多少千米呢?如何算?

引导学生先列出算式:145×12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已经有了,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火车大约行

了多少千米?

根据学生的估算情况(一般会估成150×10),请其说说这样估得的结果会怎样?(同样是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结果比较接近准确数。)

教师:同样,我们想具体知道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底行了多少千米?该怎么算?请你笔算出结果吧。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选择典型算法请相关学生板演。然后,请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算理。在学生说明过程中(如下图),教师以多媒体配合演示,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理解:要算12个小时行的路程,可先计算2个小时行的路程,然后再算10个小时行的路程,最后再将两部分加起来。

对于结果有错的情况,先不急于否定,而是同样让学生说明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一是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那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二是通过验算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来进行验算。)

2.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现象,请其板演,为后续讨论提供素材。主要选择三种素材: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内。

第1题:在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

①2×5 ②20×5 ③200×5 ④200×50

第2题:下面第( )个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①209×15 ②209×52 ③325×52 ④152×5 第3题:不计算,选择答案。

425×19=( )

①3825 ②8020 ③8075 ④46325 425×219= ( )

①93075 ②68000 ③46325 ④80000

三、课堂总结(略)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八: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九: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一、设情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播放雪灾画面,学生静静欣赏。)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内容吗?

生:略。

师:对,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春节前后,我国湖南等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大雪不但阻碍了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过,天灾无情人有情。全社会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我们四年级组的老师也积极响应,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课件)看着这个捐款箱,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四年级组的老师一共捐了多少钱呢?

师:是呀!我们四年级组一共为灾区捐出多少钱呢?想知道吗?(生:想。)老师不直接告诉大家,只提供给同学们这样一组信息(大屏幕:据统计,四年级组有12名教师,平均每人捐款145元。)大家有办法知道吗?

生:有,用145乘12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145×12)大家观察一下,145是几位数?12呢?那这是一个什么乘法?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初步计算

大家再想一想,145×12在这里实际计算的是什么呢?

生:145×12计算的是四年级组一共为灾区捐了多少钱?

师:首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四年级组大约为灾区损出多少钱?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估计大约有1400元,把12看作10。

师:实际捐出的钱比1400元多呢?还是少?为什么?(生:略。)通过估计,可以判定捐出的钱至少也在1400元以上,可是,四年级组究竟捐出多少钱呢?145×12的积又是多少?大家会算吗?你准备怎样计算?

生1:我用的是口算,先用145×10=1450,再用145×2=290,1450+290等于……

师:的确,要让每个同学都口算出145×12的积,是有一些勉为其难,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最好的方法是用笔算。

师:为了计算更加准确,我们常用竖式计算(贴出算式贴片),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竖式精算

1、回忆过渡

师:如果现在就让你们直接笔算,你们有把握吗?(有。)我们还没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什么这样有把握?

生1:我们以前学过三位数乘一位。

生2:因为我们还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

2、笔算尝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同两位数乘两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其中的一个因数的数位增加了。

师:既然其中的一个乘数由两位数增加为三位数,难度增加了,你们还会算吗?

生:(自信地)会。

师:挺有信心的!请你们根据你们已有的经验,尝试着计算一下145×12的积,遇上困难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3、思维碰撞

师:刚才,我看到大家都在独立的进行探究,我估计,可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先用2去乘145,再用1去乘145。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可老师不太明白,谁能详细的说说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2: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的2去乘145,再十位的1去乘145,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在乘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3:注意用个位乘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乘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师:可老师还有一点有明白,明明145×1的积是145,为什么不同个位对齐,而同十位对齐?

生4: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145×1得145,表示的是145个十。

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5:他们的计算方法差不多。

生6:三位数乘两位数比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次要多乘一位。

师: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到的知识练一练,比比谁能做得又快又对!

出示做一做

(学生练习、反馈。)

(二)提高练习

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播放课件)你认为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生:水和食物)对,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食物问题,湛江各级政府都组织了捐赠食物,老师从网上了解到这些信息。

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同学们,请大家先估计一下,这三个市中,哪一个的总物资可能最多?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为了验证大家的想法,请大家通过计算加以证明吧!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组织评讲)

师:当老百姓收到政府免费送来的物资时,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师:雪灾虽然无情,但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用人间最伟大的真情,战胜了它。今天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也用自己的智慧与细心,充实了自己的头脑。

五、游戏激趣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不好?请大家先在头脑里想一个两位数,然后再用167乘你想好的两位数,你不用告诉我全部答案,只需要告诉我得数的末尾两位数,我就能立刻猜出你所想的两位数。大家相信吗?不信咱们就试试。

(师生共同游戏,学生一定感到很吃惊,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中的奥秘。)

六、总结留疑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在数学上,这属于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那么,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你们都是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下课以后试试吧,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办法的。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十: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执教人:常倩倩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关键: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都说咱班孩子最聪明了,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想!(师生互动,缓解气氛,)那老师想找一个最最聪明的孩子给老师当助手,谁愿意帮忙?(找个小助手帮忙)

2、谈话:同学们,随着这几年咱们学校不断的壮大,知道咱们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吗?今天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关于你们的生活照,想知道是什么照片吗?(激趣)好,咱们一起去看一下

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情景图,并出示文字:

辰光学校做广播操,在前院和后院做操的一共有114排,每排有21名同学,问辰光学校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广播操?

2、独立估算,交流探索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114×21=

(1)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引导学生估计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列出算式后,可以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估算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到底有多少名学生做广播操呢?你们想知道吗?自己算算看。

(3)在具体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后讨论,对学生使用的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当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重点讨论竖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算理。在鼓励算

法多样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指名让学生汇报:

比如: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比如:114×7×3=789×3=2394。你觉得如何?

比如: 学生列竖式计算。

114

×21

───

114„„„„114×1

228 „„„„114×20

───

2394

我们发现他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那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根据什么这样竖式计算的?请大家仔细观察计算的过程,你能说出114表示什么?(114×1)228又表示什么呢?(114×20)

(4)反馈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师: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想法,大家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生:竖式计算。(学生也可能会说其他的方法)。

师:还有其他异议吗,相信你们自主学习、发言的能力会更让老师佩服。

(6)、集体交流订正,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b、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

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7)齐读:加深印象

(8)用自己的语言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跟你的同桌相互说说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语言不一定很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三、及时练习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相似题目的练习,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1、火眼金睛

独立计算,指名反馈,口述过程,集体订正。

2、课堂小练

126×34 224×5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演草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乘的过程和进位的处理。

(1)先别忙着做,以很快的速度估计一下他们的积是多少?把它写下来。然后按照竖式计算的方法,把它算好。

(2)再仔细观察这个计算的格式,需要注意哪些地方?集体订正,重点说明进位的处理,数位的对齐。

(3)指出:笔算乘法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分析,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指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有可能是四位数也有可能是五位数

3、再接再励

207×45= 420×50=

题目分析:设计这两题是让学生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强调如果没有进位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位的数,进位的数是几就在这一位上写几) 师:大家都知道景老师是个勤俭节约的人,他看到咱班孩子这么聪明很是高兴,但她有个困惑想让你们帮她解决一下,行吗?生:行!

4、解决问题我最棒

(1)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

(2)新学期开学了,高主任准备给同学们发新作业本,每个班平均55人,每人发两本,全校共有32个班,高主任准备3500本够吗?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一两人说说问题及做法,集体订正)

适时鼓励:你分析问题那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 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要求注意书写格式以及卷面清楚。

四、总结导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回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2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