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一: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正式版
第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 、利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2、初步了解图案的吉祥寓意。
(1)认图案:考考你的学问!不同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课件出示——蝙蝠-福;鸡-吉祥;鱼-有余;花瓶-平安;猫-?蝴蝶-?)
(2)把图案自合起来,你又想到了什么?
将图案组合起来思考,鸡与鱼结合:吉庆有余;猫、蝴蝶与牡丹结合: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富贵。
(3)利用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美好愿望,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 出示课题——多彩的民间美术
3、讲授新课
(1)积极地“思”——找吉祥图案
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学生之间拿出民间美术作品,相互欣赏。请1-2名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作品。)
总结:这些和谐取意的吉祥图案,就是为了讨得“口彩”,使一件作品表达出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2)民间美术除了传达吉祥的寓意,还有些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们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上挖掘一下。
4、分析作品
(1)专注地“听”——讲解剪纸的特点。
剪纸的表达手法。抢答:在剪纸的造型中指出那些是吉祥图案,说说它们有什么寓意。(学生快速抢答,并指出寓意——牡丹和蝴蝶-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之意;鱼和莲花-连年有余;鸡-大吉大利„„)
总结:完整的外形有时也可表达不同的含义。
(2)民间剪纸的二维空间关系
观察不同类型的剪纸,你觉得这些剪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观察《放牧》和《老虎》等剪纸作品,总结剪纸的特点:《放牧》中把牛剪
成两个头,放牧的孩子三个头;《老虎》中侧面的老虎又剪了两只眼睛,与生活中的不同,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方法。
总结:民间剪纸艺术家创作出简单形象,把单调的形象变得丰富有趣。
(3)艺术性与 实用性相结合
这么多丰富有趣的剪纸造型,你都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过年时窗户上贴过,衣服上绣过,有点嗨绣在鞋垫上„„)
看来剪纸的实用性还特别强,再请大家看一幅剪纸作品,它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重点观察陕西剪纸《牛》身上的旋毛部分。利用旋转的花纹,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剪出牛身上的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增加了形式美感。)
总结: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的使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5、分组讨论
大胆地“讲”——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不同的美感。
师:我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欣赏民间剪纸,下面我们再看一些民间玩具,看看你能从中解读些什么?
(1)观察民间玩具,分析狮子、老虎不同材质、不同表达手法以及相同的寓意的特点。
1、分组讨论,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老虎、狮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又有所不同。分析为什么即使表现同一题材还存在差异。(比较后发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朴实、隽秀,还有的玲珑、精巧。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发生了改变。)
师总结:虽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异,与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
2、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民间美术作品中都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用这些颜色?(讨论后总结:色彩以白、红、黄、绿、蓝、紫为主,对比强烈。这些颜色显得喜庆吉祥,热烈。)
师总结: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反映了红火热闹的色彩气氛和意愿。
3、大家再来看看,老虎、狮子身上还有很多花纹,那这些花纹又代表着什么呢?(老虎和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寓意,它们身上大多有牡丹的花纹,象征着富贵吉祥。)
师总结:民间美术中老虎和狮子并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而是人们观念的产物。
(2)简单了解石狮的作用
师:在老虎、狮子造型的民间玩具中,有一些是大家常能见到的,还有我们很少看见的,如这件石狮子。你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栓娃石。是为了避免孩子从炕上翻下去而设计的,栓娃石一般会雕成小狮子、小猴子、小狗等动物形象。等娃娃大了,栓娃石也可以成为玩具。)
师总结:民间把狮子当成娃娃的守护神,含有消灾、保平安的寓意。
(3)谈谈美感
师:这些民间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由于材质不同、造型各异,传递给我们不同的美感。你最喜欢哪件作品?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石质:造型活泼、夸张,制作粗矿、稚拙。面塑:充分发挥面的特质,自然天成、朴实浑厚,让人爱不释手。布老虎:憨态可掬。泥塑:
颜色鲜艳,体现了喜庆、热烈的气氛。
6、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艺术实践,体会剪纸的艺术魅力。
师:课本中还有很多民间美术作品,请你选择一件作品,和大家说一说。(同时欣赏教材第一页的《生命花树》或者本科的民间美术作品,从形象、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进行评述。)
7、活动评价
师:请你评价一下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并说出你的不同想法。
(评价要点:1、了解民间美术是人美喜闻乐见的艺术;2、谁评得最全面,谁描绘得最清晰。)
8、总结提升
民间美术与大众的生活、劳作相伴相随,一幅剪纸、一件木雕、一只青花瓷碗、一块蓝印花布、一条挑花围裙„„上面的每一幅图案纹样都倾注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智慧。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
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新城校区
授课人:郭颖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由于之前课本内容对剪纸和面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本课中剪纸、面具方面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中扩展了刺绣、雕塑、年画、玩具等多种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欣赏等多种方法,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艺术性、表达性的装饰性、图形的夸张性、纹样的抽象性;色彩的丰富性等特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种质朴、率真之美,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感。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录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科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并能动手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三: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1.多彩的民间美术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
一。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作品类型,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民间(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走进民间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东西吗?
2.为什么各地人民都喜欢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二、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
1.拜访民间达人库淑兰——了解库淑兰的简介
2.欣赏剪纸作品
(1)在构图上你发现这作品有什么特点吗?
(2)这些作品在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作品中都有哪些图案呢?
3.剪纸作品小结
三、认识年画
1.年画简介
2.欣赏作品
(1)结合从欣赏剪纸作品的方法来欣赏年画作品,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2)通过文字的谐音找一找对应的年画作品。
3.小结
四、拓展
1.除了民间常见的剪纸和年画外,还有许多民间美术作品。大家在课本上找一找,还有哪些?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同学们在我们广西也有许多明见的美术作品,例如我们的铜鼓以及壮锦,希望大家利用课余的时间上网收集一些关于广西的民间美术作品。了解我们广西的美。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四: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
1、找吉祥图案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
2、分析作品,讲解剪纸的特点
3、分组讨论,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老虎、狮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又有所不同。分析为什么即使表现同一题材还存在差异。
(比较后发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朴实、隽秀,还有的玲珑、精巧。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发生了改变。)
师总结:虽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异,与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五:全国美术 三年级上册·17课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六: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第5册美术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第3课《冰棒棍玩具》
提前布臵学生们搜集冰棒棍并进行加工利用,在学习了本课之后,期末进行“便废为宝”的展览。
2、第14课《爬升玩具》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出更多的做爬升玩具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元旦联欢会上。
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电教辅助教学:
1、录音机、录音带、VCD(机、光盘)
2、电子课件
3、上网(适合学生学习、教学使用得当的网站)。
评价的改革: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第1课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臵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二.学生作业: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三.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教学反思:
第2课童年
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人(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请一两名学生将将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
2、师小结:看得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二、新授
1、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欣赏到的四幅从古至今、风格各异,但又都是表现童年题材的艺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七: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
教 案
河图中心小学 董俊
2011年9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第3课《冰棒棍玩具》
提前布置学生们搜集冰棒棍并进行加工利用,在学习了本课之后,期末进行“便废为宝”的展览。
2、第14课《爬升玩具》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出更多的做爬升玩具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元旦联欢会上。
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电教辅助教学:
1、录音机、录音带、VCD(机、光盘) 2、电子课件
3、上网(适合学生学习、教学使用得当的网站)。 评价的改革: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全册教学进度
课题:1、我的小天地 总2课时
教材分析:
《我的小天地》一课是美术课程中“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看有关录像和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学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古典油画的特点
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八: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我的小天地
第二周 民间面塑
第三周 冰棒棍玩具
第四周 植物籽粒拼图
第五周 面具
第六周 红色的画
第七周 黄色和蓝色的画
第八周 机器人
第九周 捏泥巴
第十周 童年
第十一周 怪兽
第十二周 连环画
第十三周 对印版画
第十四周 爬升玩具
第十五周 彩墨游戏
第十六周 身边的设计艺术
第十七周 电脑美术
第十八周 各种各样的鞋
第十九周 期末评价
第二十周
一 课 题:我的小天地(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包含的美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和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挂图
学情分析;根据孩子们渴望交流的心理,本设计用到一个小朋友家做客参观的形式导入,再以小主人给小客人介绍的形式来学习词串,引导识字。鼓励孩子们自学、协作学习生字词,并在游戏中检测。在比赛朗读词串中感悟小丽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从而延伸到对自己小天地的设想和描绘,扩展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学语文的乐趣,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教师安排学生摆放工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学生欣赏讨论: 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
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 (1). 古典油画的特点古典主义油画有几大特点: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畅的对称性构图。 (2). 《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 板书设计:
我的小天地
特点::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畅的对称性构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太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提问: 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 (内容、比例、层次等) 三.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2.你还可以怎么装饰你的小天地? 五.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板书设计:
我的小天地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
第2课 民间面塑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我国的面塑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明间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事物资料。本课为两页版面,其中包括“面人”与“面花”的佳作欣赏,制作步骤图及学生作品。虽然同属面塑,但两幅佳作风格各不相同:“面人汤”的“老寿星”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可以看出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绘画与雕塑的语言;明间“面花”造型古拙,设色艳丽,则与民间剪纸,刺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塑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创造的艺术杰作,作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面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学生学习面塑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面塑地方法制作小动物,而是要通过面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 学情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三年级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 形象回忆 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 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 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板书设计:
民间面塑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
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札记:受到幼儿园自治教具的启发,我鼓励有条件的家庭用面粉、凡士林和水粉色自制捏面人那种面。因为这种自制的彩泥手感好色彩鲜艳,关键是量大。孩子们喜欢,制作效果也不错。
民间面塑
碾、压、剪、拧、捻,
第三课 冰棒棍玩具
教材分析:本课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中的主要材料是冰棒棍,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对于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的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部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
2过程与方法: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教学准备
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
学情分析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九: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我的美术“百宝箱”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各种材料、胶水、剪刀、物品图片、示范作品等
教学重点: 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百宝箱”
教学难点: “百宝箱”的设计
教 学 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
二、体验探究: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都不错,如果我们做一个大纸盒,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放到里面去,这不也是一个收集整理的好办法呢?
(一)制作纸盒
1、学习制作纸盒:
教师:同学们,这个纸盒漂亮吗?
你最喜欢纸盒的哪一部分猜一猜是怎么做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开始吧!
教师:哪个小组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猜得对不对。
2、学生练习制作纸盒,教师辅导。
(二)装饰纸盒
学生讨论如何装饰纸盒:
教师小结做纸盒时存在的问题。
提问:怎样才能让纸盒变得更漂亮?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实践操作:
装饰纸盒,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示:
教师引导大家进行交流和评价,看谁的“百宝箱”即漂亮又实用。还可以评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合作奖”。
五、教师小结: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奇妙的倒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想到实物投影这来我们来照一照,今天我就满足大家的愿望玩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做好。
二、体验探究: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许多镜子,大家玩一玩,你会发现什么?
2、除了实物投影和照镜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生活中哪还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教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就请大家欣赏一些影子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你能够发现什么?
3、水中的影子这么漂亮,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它留下来呢?
4、学生欣赏范画,小组讨论对印画的绘画方法。
5、观看制作对印画的录像。
6、你想用对印大方法表现什么?
三、实践操作: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品欣赏:
展示优秀学生作业,指出优点和不足。
3、蜡染花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学生能够利用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的效果的作品。
3、通过观察图片及配色练习,动手设计使学生在感知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的同时能将美丽的纹样与鲜艳的色彩布置成为一幅图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流行着蜡染花布工艺,这种花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但制作出的花布却很漂亮。你们看:教师出示课件各种蜡染的花布。
2、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二、探求新知
1、 教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你们喜欢吗?
教师质疑:怎样表现蜡染花布呢?下面老师做一个小魔术:
(教师课前在素描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出图案,拿到课堂上。学生一看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然后教师调色后图在纸上,白纸很快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问学生为什么?
2、学生猜想之后动手试一试,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块蜡染花布,从中体验探究,发现问题。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制作时的感受。
4、教师播放课件并总结。
教师: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想亲自动手做一做,谁能说一说制作步骤?
三、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教师在辅导中启发学生大胆设计,部要求学生画的平直,基本成方形就可以。颜色要鲜艳,用三种以上笔平涂,并涂满整个画面。
四、展示作品:
让学生将画好的作品贴导黑板上,互评。
五、教师小结。
4、蚂蚁的巢穴
教学目标:
1、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练习,了解和运用压、捏、搓团等泥成型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对泥产生兴趣,并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蚂蚁的了解,随着学生的讨论,展开对蚂蚁知识的探索。
二、体验探究:
教师: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个环节恰恰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一定要让孩子融进这个学习氛围。
教师:同学们,既然大家对小蚂蚁了解的这么多,你们愿意和小蚂蚁见面吗?
看完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一)看一看,猜一猜:
学生欣赏蚂蚁的巢穴图片,通过看和猜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作品的特征及制作方法。
(二)找一找,试一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并掌握压、捏、搓、团等基本技法,让学生在自己玩泥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看谁找得最多,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得好习惯。
(三)、想一想|:
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
提问:1、蚂蚁的巢穴由哪几部分组成?2、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3、它们有娱乐设施吗?蚂蚁上学吗等一系列问题。
三、学生创作:
(四):做一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蚂蚁的巢穴,教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使用工具。例如:瓶盖、尺子、手指、花生皮等等。
四、作品评价:
(五):评一评,说一说:
通过实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把问和评的权力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5、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3、在制作中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玩的玩具,就藏在桌斗里,赶快拿出来插一插,玩一玩。
二、探究体验。
教师:让我们先玩到这吧,下面
请同学们欣赏插接作品。
1、除了插接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插接物品,谁来举例说一说?
2、了解插接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大胆探究,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
三年级上册美术17课_多彩的民间美术的教案篇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册课程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包含第1课、第3课、第4课、第5课、第6课、第7课、第8课、第10课、第11课、第12课、第13课、第14课、第15课、第16课、第18课。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1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通过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拓印以及颜料的滴洒等方法,了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3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4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5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6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7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8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9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10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包含第2课、第9课、第11课、第12课、第14课、第16课、第17课、第18课。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2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3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6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评价建议 7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8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9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10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11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包含第3课、第4课、第9课、第13课、第20课。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1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
2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3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4认识常用图形符号的特点及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5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6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7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水(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情趣和境界。
8欣赏中外面具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包含第19课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一、指导思想
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民族性、时代性;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内容
全册共二十个课题。考虑到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在整体结构上延续了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如:色彩系列的《魔幻的颜色》,《万花筒》;泥塑系列的《新颖的电脑》;欣赏系列的《迷人的动画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但受到右脑模式干扰较强,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
予学生适当的绘画方法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6、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六、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是本册知识的重点。
2、难点: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魔幻的颜色
第二周 万花筒
第三周 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四周 前前后后 第五周 天然的斑纹 第六周 校园里的花 第七周 最受尊敬的人 第八周 今天我值日 第九周 有趣的鞋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团包手工 巧巧手 变废为宝 梦幻中的城堡 我设计的自行车星空联想 新颖的电脑 电脑美术 会响的玩具 美术小记者 迷人的动画片
上一篇:二年级音乐教案唢呐配喇叭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