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一:五年级音乐上册课件_晚风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二:(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晚风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三:(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课件 晚风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四:五年级上音乐教案-晚风2人音(五线谱)(2014秋)
一、教学目标
1、 认同《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
2、 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3、 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受合唱的效果。
二、重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混声声部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为学生创设音乐课堂的气氛,
教师:播放《同一首歌》合唱录音(出示视频相关资料)
学生:在歌声中进入教室并欣赏歌曲
(二) 导入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迎来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叫? 学生:《同一首歌》
教师:非常好,同学对这首歌很熟悉。大家能唱一唱,试一试吗?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跟唱《同一首歌》
(三) 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学生分组思考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3、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主歌) (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1)随琴词曲结合
学生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老师指导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2)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3)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4)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作表现
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如:用彩带挥出旋律线,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的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词等等。) 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3教师点评。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五:晚风音乐教案
3、晚风
一、教学目标: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学唱晚风,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二、重点难点: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四、课前准备: 钢琴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三、小结:
歌曲《晚风》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 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好二声部合唱,对孩子来说演唱二声部是有一定困难的。在上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尽量能和谐地演唱歌曲。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六:五年级上册音乐第4课时 晚风
第 4 课时 晚风
五 年级 上 册 音乐 学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二声部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形式。
过程与方法:学习歌曲《晚风》,并进行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教学难点: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家看,夕阳是多么美丽啊。
结合歌曲音乐,请同学们来描绘一下心中傍晚美丽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
2、 感受
聆听《晚风》,由学生们发挥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其他。随着音乐一起做有律动的起伏。
【自主学习】
(1) 复习2、3、4拍子的强弱规律,着重分析6拍子的含义和强弱,指导学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挥图示,学习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
(2) 范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指导学生视唱前4小节,再由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乐句曲调。
【合作探究】
二声部的演唱
(1) 用朗读法让学生先建立二声部的概念,让学生对合唱中声部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2) 在集体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演唱之后,由师生进行合作,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相互注意倾听。
(3)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用钢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帮助学生唱好二声部的音高。教师再合作演唱第一声部。
(4)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指挥。并对两个声部的演唱给予评价。
【课堂达标】
学生能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
作业布置:
练习二声部歌曲的唱法
板书设计:
《晚风》
教学反思: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七:晚风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晚风》教案
课题:晚风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1、用柔和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认知6/8拍的特点、含义、强
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6/8拍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 下描绘晚上歌曲。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晚风伴奏.mp3 学生:闭眼睛欣赏
老师:请看大屏幕,你们眼前出现的画面是否和老师想的一样呢?那谁能起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呢? ppt展示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这段音乐其实是歌曲《晚风》的旋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晚风》这首歌曲。[出示课题]
三、学习歌曲
1、歌曲分析
首先先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遍。晚风原唱1.ppt
介绍歌曲:
歌曲《晚风》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创作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E大调八六拍。这首歌曲二声部旋律基本上是由三度音程组成,优美流畅,节奏舒缓,且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歌曲风格。歌曲结构为一段体结构、弱起节奏,一共三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延伸,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与补充。
2、词作者简介
乌申斯基(1824~1871) 俄国教育家,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奠基人,提出乌氏论教育的民族性等重要教育思想、对小学儿童教育以及小学教材建设的宝贵意见,对后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听一听歌曲的节奏有什么样的特点。晚风原唱1.ppt
提问:什么特点?学生说一说。
4、学习歌曲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美
播放歌曲,体会节奏特点。
(1)聆听高声部旋律,找出节奏特点
(2)认知6/8拍的图示、含义及强弱规律
5、感受歌曲旋律美。
(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随学唱。晚风原唱1.ppt
(2)教师教唱,解决学生的难点。
6、歌曲声音处理:
师:“这样的歌曲,我们应该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更合适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指导体验。
7、完整的演唱歌曲。晚风伴奏.ppt
四、拓展延伸
老师:现在我们来欣赏另外一首俄罗斯经典歌曲《山楂树》,听一听有什么感受?山楂树.MP3
学生:欣赏
老师:同学们,他们唱得好不好听?
学生:好听
老师:他们之所以唱得好听,是因为演唱者使用心在演唱,这样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唱起《晚风》这首歌曲,让我们的歌声更加优美动听。晚风原唱.mp3 学生:演唱
五、自我评价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马上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小结下课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八: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郑州市中原区向阳小学
刘学飞
2010、9
第一课 朝夕
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 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 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 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课程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
1
2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清晨》
三、聆听《渔舟唱晚》
四、表演《晚风》
师弹琴
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教师伴奏 (3)教师唱第一声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题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 思考 回答问题
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 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3
设境
复习巩固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4
四、表演《晚风》 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4.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5.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教师伴奏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6.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1.教师先弹奏一遍,
2.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 思考 回答问题
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 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先听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5
五年级音乐晚风篇十:五年级《晚风》主教案
教案续页
上一篇:新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