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一: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案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问题导读—评价单
年级: 学科: 姓名: 设计者: 审核人: ,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难点】自然地理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关键问题】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图表比较
【教具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地图册,填充图册
【导读指南】
一、自主阅读课文“气候湿热的红土地”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 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海 和 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 和 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 和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湿润的 气候。夏季 、冬季 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
4、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课后活动题p46
二、自主阅读课文“重要的水田农业区”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平原地区,地势 ,河湖 ,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这里主要种植 ,也种植 、 、 等。南方地区盛产 、 、 、 ,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活动题p48
未解决问题:
《自然特征与农业》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
年级: 学科: 姓名: 设计者: 审核人: ,
„„„„„„„„„„„„„„„„„„„„„„„„„„„„„„„„„„„
一、选择题部分( )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A、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 )2、南方地区的气候是
A、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D、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3、下列省区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 江苏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安徽省
( )4、下列自然景观代表南方的是
A、 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灌木丛 ( )5、下列民俗风情多见于我国南方的是
A、 踩高跷、扭秧歌 B、赛龙舟、舞龙灯 C、庙会 D、滑雪、溜冰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水运是北方地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B、 南方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 D、南方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 )7、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土壤
二、读“南方地区图”,填下表。
A、降水多 B、降水少 C、气温高 D、气温低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课件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三:教学设计7.1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中国地理
区域特征 区域差异 因地制宜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3.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4.树立区域综合特征的意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重点难点】1.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自然环境对人们日常饮食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法 比较法 归纳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Ⅰ、情境导入:——欣赏视频:锦绣华南。同学们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与我们华北地区有哪些明显差异?) Ⅱ、阅读课文:——课本重点文字阅读,多媒体课件提示。
Ⅲ、自学展示:
1、南方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交错分布的 、低山和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 。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mm以上,属于湿润的、
4、夏季的环境下发育了 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
5、四川盆地岩石和土壤是色的,因此被称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石林、孤峰、溶洞、地下暗河等,统称为 ”地形。
6、南方地区耕地多为,这里主要种植、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南方地区盛产
7、云南省蔚为壮观,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
Ⅳ、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教师安排分组回答,完成活动目标。
1、读图7.3,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河北省永年县第五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组教学设计2014.2—2014.7 1
中国地理 区域特征 区域差异 因地制宜 (说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的位置、范围)
2、比较南方地区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说明地形特征)
3、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①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②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4、列举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读图7.7和7.10,完成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
V、知识解读 老师对学生活动和本节内容进行点评。
VI、拓展提高 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1、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
A.秦岭—淮河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平原面积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气候冷湿 D.耕地集中连片
3、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常见食材的是„„„„„„„„„„„„„„„„„( )
A.莲藕 B.茶叶 C.椰子 D.竹笋
4、冬季,四川盆地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
【归纳小结】课件展示,今天我学了哪些知识?
1
2、地理关键词:红土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水田、水稻、油菜;甘蔗、橡胶;柑橘、香蕉;莲藕、椰子、竹笋。
【知识链接】 联系乡土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兴趣。
邯郸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土层深厚肥沃。粮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麦、玉米、谷子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兼种花生、大豆等。小麦、棉花常年产量较大,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
近年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发展很快,形成了永年蔬菜、大蒜、广府淡水养殖,临漳獭兔、馆陶蛋鸡、鸡泽辣椒、魏县鸭梨、大名花生等10个农产品特色产业之乡。涉县位于邯郸西部的太行山区,山场广阔,果木较多,以花椒、柿子、核桃最负盛名。
河北省永年县第五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组教学设计2014.2—2014.7 2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四:第七章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案
第七章: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姓名第 课时 主备: 尤金勇 审核: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
2、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3、知道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重点)。
4、会分析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难点)。 自主学习
一、自主阅读课文“气候湿热的红土地”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 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海和 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 和 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 和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湿润的 气候。夏季 、冬季 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 。
二、自主阅读课文“重要的水田农业区”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平原地区,地势 ,河湖 ,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这里主要种植 ,也种植 、 、 等。南方地区盛产 、 、 、 ,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课后活动题p46.
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活动题p48.
认识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检测
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A、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2、南方地区的气候是 ( )
A、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D、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3、下列省区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
A、 江苏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安徽省
4、下列自然景观代表南方的是 ( )
A、 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灌木丛
5、下列民俗风情多见于我国南方的是 ( )
A、 踩高跷、扭秧歌 B、赛龙舟、舞龙灯 C、庙会 D、滑雪、溜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水运是北方地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C、 南方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 D、南方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7、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土壤
二、读“南方地区图”,填下表。
A、降水多 B、降水少 C、气温高 D、气温低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五: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夏溪乡中心学校 王静
一、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说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地理,上册为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册为中国地理分区。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内容。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力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所以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二)教学难点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所以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学生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四、说学法 :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六:第七章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1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七:教学课件——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八:教学反思7.1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1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永年县第五实验学校 韩鹏飞 【课后反思】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区域地理的学习有规律可循。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地区的学习中来。
接着从阅读课文关键词段开始,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关注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朗读和归纳总结时,课件展示可以给学生以启发、暗示,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通过板图总结展示使知识条理化;展示的关键词基本反映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集中注意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活动的有效性为目的。我坚持以文字阅读为引导,鼓励学生自学展示,完成练习。结合地图分析,在地理现象、感性认识与地理环境、地理规律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理解地理学科逻辑。
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比较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注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注区域之间的发展与联系,相互对比借鉴。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这节课的落脚点,分析自然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因地制宜安排生产。通过这节课,以上目标和要求基本上能够完成。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九: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教学内容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南方地区的范围、气候和地形等自然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种类,熟悉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借助地图,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联系,并学会归纳区域地理的特征 2.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图、地形图,分析气候、地形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南方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
思想情感。
2. 通过对南方地区自然风貌、农业特色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南国风光的独特韵味,
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 2. 南方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3.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难点
南方地区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南方地区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篇十: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上一篇: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下一篇:美术课家乡的现在和未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