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一:《七色光之歌》教案
音乐课《七色光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难点: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互动话题: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
(像桥,有七种颜色„„)
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板书:七色光之歌)
二、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听歌曲
互动话题: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欢快、活泼„„)
A、学习一声部旋律。(师范唱,生轻声跟唱)
B、随视频学唱歌曲。
C、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
D、全体同学完整唱。
评价内容:(音高、时值、力度的解决)
E、学习歌词,师生共唱。
评价内容:(咬字吐字、歌词“对位”的解决)
F、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同伴互助。
(波音的字词、下滑音的字词等)
G、全体完整唱并进行艺术处理。
(情感与力度、情感与歌词的关系)
H、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评价内容:(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
2、赏析二声部。
互动话题:(二声部的“色彩”)
A、学习二声部旋律并带上歌词。
评价内容:(声部的“均衡”)
B、师生合作,感受合唱效果。
评价内容:(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
三、演唱全曲
1、齐唱
多美的七色光,多美的七彩世界,那我们就一起带着快乐,带着希望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吧!
师:你们唱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去感受多彩的生活,你想让我唱哪?生自由回答 领唱
四、课堂拓展
师:唱得真好,!在这么美丽的七色光的照耀下,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会更美,孩子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梦想卡,在梦想卡上写出你们的七彩梦想吧! 生写
师:虽然不知道你们的七彩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一定会很美。让七彩桥带着我们的七彩梦走向未来吧!我一起唱起来,舞起来吧!师生共舞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你们,正用你们的勤劳和智慧编制七彩的世界,我相信你们编制的世界一定会象七色光一样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首歌,我们讲用合唱的形式来体验七色光的另一种美。谢谢你们,再见!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二:七色光之歌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七色光
歌曲:七色光之歌
木城一小翟秋香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1、 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与愉悦。
2、 感受歌曲带来的律动感觉,能模仿歌曲的节拍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表达歌曲向往多彩多姿的生活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难点:
感受歌曲带来的律动感觉,能模仿歌曲的节拍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与愉悦。
教学重点:
2、 感受休止拍的节奏、四度音程的演唱。
难点:
感受休止拍的节奏、波音的演唱、四度音程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种颜色,请告诉老师,你能说出几种?你见过彩虹吗?彩虹有多少种颜色?
生:
引导学生说出七种颜色:红 黄 蓝 橙 绿 紫 青等颜色。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二、新授内容:
1、聆听全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2、复听歌曲并回答问题: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3、反复聆听、跟着演唱,练习准确演唱歌。
三、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生活热情和愉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与愉悦。
教学重点:
4、 感受休止拍的节奏、四度音程的演唱。
难点:
感受休止拍的节奏、波音的演唱、四度音程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 聆听并演唱歌曲。
活泼欢快的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积极向上的生活景象。
二、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歌曲的调式是什么?这是一首几段体结构的歌曲?每段有几个乐句?哪个地方是切分节奏?波音处的演唱与没有波音的比较?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歌曲的旋律是:跳跃的 连贯的
歌曲的情绪是:温暖的 欢快的 充满朝气的
休止拍节奏对表现情绪有什么意义?
你能找出歌曲中哪里有四度音程的节奏?
三、 尝试唱唱歌曲的曲谱。
四、 我来跳跳。
跟着书上图片的四组基本舞蹈动作。学习模仿,注意脚步和手位的正确姿势。1、2、3、4、
五、 配合歌曲《七色光之歌》,用学会的动作进行表演。
表演时注意旋律与节奏的协调一致。 板书设计:
七色光之歌 1=G 四二拍
歌曲曲谱图片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三:七色光之歌教案
七色光之歌教案
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李雪佩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用明亮、圆润、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
2、 从歌曲的学习与活动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峨眉山金顶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日出吗?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峨眉山,领略峨眉山金顶日出的美景。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考: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这首乐曲描绘了拂晓时分在峨眉山观看日出的情景,它的情绪是优美、舒展的,我们看到的峨眉山金顶的日出美不美?
二、难点句学唱
导语:是的,看到这么美丽、奇特的日出,我的心也跟着一起跳动起来,情不自禁想哼唱两句。你们想听听老师唱什么吗?
1、师范唱,用“啦”唱,
师:那你们来听听吧!
你们能像老师那样唱出来吗?
2、学生用“啦”跟着模唱“来来„„走向未来”的乐句
3、改用“来”唱。我们用“来”来唱唱。
三、节奏练习
现在同学们和老师心情一样愉快吧,那接下来我们来做个节奏小游戏,看看这个节奏你能跟着音乐打出来吗?
X X 0 0 X X 0 0 X X 0 0 X X 0 0
0 0 X X 0 0 0 X X 0 0 0 X X 0 0 X X
1、跟音乐打第一个节奏
第一个节奏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那接下来的节奏,你能打出来吗?
2、试着打第二个节奏
3、分组跟音乐打节奏。
4、合奏,师加上师加上数板,“今 天 我们 真 高 兴呀,真呀 真高兴,听课的 老师 和我们一起,动呀 动起来。”
导语:看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为你们的节奏配上数板,为你们助兴,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5、老师还想再加个有意思的节奏,你们想学吗?(教学生拍手、拍腿、拍手、捻指)
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合奏吧!
四、新歌教学
1、 导入
我看到同学们在做节奏游戏时那高兴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像灿烂的阳光,那你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
是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我们来看看七色光彩吧!视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七色光之歌》
2、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整听听这首歌曲,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速度是怎么样的?(师范唱)
3、跟着轻声唱
我想同学们对歌曲都已经熟悉了吧,那你能跟着轻声唱一唱吗?
4、找出难点,解决
同学们刚才跟唱的时候,发觉哪句不好唱?那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5、跟着钢琴唱
那我们现在能跟钢琴唱出来吗?唱的时候有个要求,第一段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第二段的时候,老师来唱前两句,你们从第三行接唱完。 老师举例问学生明白吗?
6、指导学生唱歌曲。在“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的界后面加上下滑音 导语:同学们唱得不错,可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你听这句这样唱会不会更好听呢?
那我们把“来来”也加上一个上波音记号唱一唱吧
8、 跟着伴奏唱歌曲。
第一段女生唱前两句,后面一起唱,第二段男生唱前两句,后面一起唱。
五、拓展:听《五颜六色的童年》
七色光就像我们的童年——五颜六色,我的童年非常快乐,我觉得我的童年是美丽的蝴蝶,是嫩绿的小苗,你的童年是什么呢?(师用肢体动作做出来)放《五颜六色的童年》歌曲背景。
结语:童年是美好的,让我们带着童年的七彩梦一起去飞翔吧!(放歌曲《飞翔》,学生走出教室。)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四: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学教案
1
2
3
4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五:《七色光之歌》教案设计
执教内容:湘教版小学音乐五(下)第八课《七色光之歌》 执教教师:李唯
执教班级:五年级256班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歌曲《七色光之歌》。
2、通过歌曲的学唱,领会歌曲情绪、速度。
3、欣赏《峨眉山金顶日出》,体验乐曲的情绪及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七色光之歌》
难点:唱准带有音乐记号上波音、四分休止、八分休止符的旋律。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C—D
2/4 1 2 ▏3 4 ▏5 6 ▏7 i ▏
i 7 ▏6 5 ▏4 3 ▏2 1 ‖
2/4 1 2 ▏3 4 ▏5 - ▏5 4 ▏3 2 ▏1 - ‖
咔 咔 ▏咔 咔▏咔 - ▏咔 咔▏咔 咔▏咔 -‖
嚓 嚓 ▏嚓 嚓▏嚓 - ▏嚓 嚓▏嚓 嚓▏嚓 -‖
姆 姆 ▏姆 姆▏姆 - ▏姆 姆▏姆 姆▏姆 -‖
哈 哈 ▏哈 哈▏哈 - ▏哈 哈▏哈 哈▏哈 -‖
二、导入教学
1、歌名导入,唱太阳的歌《七色光之歌》
2、板书:《七色光之歌》
三、新授
1、聆听歌曲《七色光之歌》,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演唱形式。
2、再次聆听,学生轻声哼唱。
3、学生随琴声轻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4、反复练习重点小节
⑴、1=F 2/4
3 ▏ 4 ▏5 ▏ 3 ▏ ⑵、歌曲中找到相同的四小节练唱。
⑶、体会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1=F 2/4
5 5 ▏ 0 ▏ 0 ▏
2 ▏ ▏5 — ▏5. ▏
5、完整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四、听赏
1、听赏乐曲《峨眉山金顶日出》。
2、与歌曲《七色光之歌》比较,体会两首歌的速度。
五、小结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六:《七色光之歌》教学设计 陈新
《七色光之歌》教学设计
茂名市新世纪学校 陈新
一、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音乐活动机会,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了解大自然开始,再到美妙的歌曲音乐中来。学 生会经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歌曲的学习~知识的拓展等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
二、教材情况 1、教学内容
湘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歌曲。 2、教材分析
《七色光之歌》是一首传唱不衰,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儿童歌曲。歌词简练,形象鲜明,旋律明快活泼,热情而富于幻想。
歌曲的第一、二句旋律质朴、活泼,描绘少年儿童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的成长。第三乐句运用紧缩手法,在下属和弦上引出全曲的高潮,表现了全曲的主题思想。第四乐句采用了跨小节的切分音,使旋律动力感大大增强。第五、六句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使全歌情绪充满生机,充分展现了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波音记号、重音记号、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把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活泼、欢快自然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七色光之歌》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学习与生活环境,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表达情感,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4、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轻快、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与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学会演唱上波音与滑音。 5、教学难点
(1)唱准波音、重音。
(2)在二声部的演唱中能关注声部的和谐、均衡、统一。 6、教学关键
如何把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在歌曲里表现好。 7、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对比法、启发法、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整合方法 学法:参与——体验法、课程讨论法、自评互评法、表演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音乐用书
三、教学过程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七:七色光之歌教案
广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设计时间: 年 月 日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八:12七色光之歌 教学设计
七色光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通过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领悟长大后要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3、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难点: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主要音的旋律型。在记谱中装饰音用特殊的记号和小音符来标记,演唱是它的时值计算在前面音符的是值内。下面介绍波音和滑音。
二、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位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
2、介绍滑音。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的练习中,注意下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
三、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拍打节奏
A ×××∣×××∣×××∣ ×××∣
B ×××∣×××∣×××∣×××∣
2、视唱合唱练习
听一首二声部歌曲
提问:你听到海鸥在干什么?什么叫副旋律?副旋律的作用是什么?
3、视唱B段旋律。
4、听音练习:用A段的前八小节。
四、歌曲的处理。
1、速度:稍快。
2、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五、活动与练习
1、按教材上要求作听音练习。
问:歌曲处理时应注意什么?
2、做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每一条节奏的特点。
节奏练习的准确性。
问如何才能把节奏听的准确?
3、欣赏黄河大合唱。
六、总结、下课。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九:七色光之歌.教案
《七色光之歌》教学设计
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中心小学 韦小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波音记号、重音记号、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把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活泼、欢快自然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七色光之歌》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学习与生活环境,关心残疾儿童,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表达情感,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用自然、活泼、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波音、重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打击乐器、音乐用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互动话题:
师:同学们瞧,多美丽的彩虹呀!(播放课件彩虹桥)谁来说说彩虹它像什么,有几种颜色?
生:(预设)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预设)
师:是的,雨后的彩虹是太阳的光彩,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好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也是像七色光一样绚丽多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音乐课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谈话自然导入歌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
互动话题:说说这首歌的情绪。
(欢快、活泼„„)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形成初步的音乐形象】
2、学习歌谱
学生聆听老师的琴声,跟钢琴视唱歌谱
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 (处理歌谱中的乐理知识,情绪主要是对比法教学,师示范,学生聆听判断,来进行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聆听视唱、自主发现歌谱中各种音乐记号节奏难点等,老师再因势利导。】
3、完整默唱歌谱
要求默唱歌谱的同时注意聆听老师的琴声,准确唱出情绪
【设计意图: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张口默唱能够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再次聆听歌曲并能按老师琴声的情感唱,激发学唱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为准确演唱歌曲再次奠定基础】
4、完整视唱歌曲
评价内容:(音高、时值、力度的解决)
要求有感情(自然、活泼、甜美的声音)视唱歌谱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歌谱视唱】
5、学习歌词
有感情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使之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了,做到“用心歌唱”】
6、默唱歌曲
要求默唱歌词的同时注意聆听老师的琴声,准确唱出情绪
【设计意图: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张口默唱能够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再次聆听歌曲并能按老师琴声的情感唱,激发学唱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为准确演唱歌曲再次奠定基础】
7、完整演唱歌曲
评价内容:(波音的字词、下滑音的字词等咬字吐字、歌词"对位"的解决) 歌曲重难点突破主要是采用:
A、 启发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嗓音情感来唱歌曲。
B、对比法教学:师示范,学生聆听判断,来进行的。
C、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学习与生活环境,关心残疾儿童,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表达情感,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预设学生情绪饱满能够用心歌唱>
三、巩固歌曲演唱
1、请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2、请个同学来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3、看老师的指挥。
(多媒体播放伴奏)
【让学生通过多种表现方法来表达心中对音乐的理解,师生共同参与最终达到的教学目标】
<预设学生能够通过多种艺术方法表达心中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互动话题:
1、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来演唱《七色光之歌》?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歌曲通过哪些有特点的曲调(或者音乐记号)来体现歌曲的那种活泼可爱的情绪?
七色光之歌教案篇十:苏少版音乐六下《七色光之歌》教案1
七色光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通过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领悟长大后要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3、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难点: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主要音的旋律型。在记谱中装饰音用特殊的记号和小音符来标记,演唱是它的时值计算在前面音符的是值内。下面介绍波音和滑音。
二、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位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
2、介绍滑音。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的练习中,注意下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
三、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拍打节奏
A ×××∣×××∣×××∣ ×××∣
B ×××∣×××∣×××∣×××∣
2、视唱合唱练习
听一首二声部歌曲
提问:你听到海鸥在干什么?什么叫副旋律?副旋律的作用是什么?
3、视唱B段旋律。
4、听音练习:用A段的前八小节。
四、歌曲的处理。
1、速度:稍快。
2、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五、活动与练习
1、按教材上要求作听音练习。
问:歌曲处理时应注意什么?
2、做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每一条节奏的特点。
节奏练习的准确性。
问如何才能把节奏听的准确?
3、欣赏黄河大合唱。
六、总结、下课。
下一篇:北师大版平行线的判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