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一: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

17、七颗钻石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桂林市 恭城县 龙虎小学 黎娟

一、教材分析

1.《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小姑娘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文章透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作者的一个相当有人文价值的期盼: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愿人人都拥有爱心。

2.本单元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联系上下文品味重点词句,学会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它所蕴涵的本质。

3.通过阅读关于爱心的故事,受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人人都应该献出一份爱的思想教育。

3.学生认知障碍点:不会品味重点词句,因而难以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它所蕴涵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只有20个学生,课堂气氛很难调动。课堂教学又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全员参与,那么我的课堂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

2.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析:跟班到三年级,我知道,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课前知道如何预习,但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像力;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识字,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词句;培养默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品味重点词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朗读体验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像力;

2.教学难点: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引导想像说话。

五、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教师语言激励,或借学生的掌声奖励有个性的回答。

2、选择小组代表按讨论要求发言、选代表扮演小姑娘见路人的情景,指名进行评价。

3、朗读比赛,语言激励后来的朗读,让朗读充满激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渗透人文价值教育的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当为语文教学插上一对人文价值教育的翅膀,带着学生徜徉在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中,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智慧,在颇具魅力的语文课堂中享受快乐。我让孩子们感受到暖烘烘的人性,从而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本节教学设计就是一节以语文课堂作为人文价值教育的主阵地,将人文价值教育落到实处的实践课。本课设计有亮点,环节衔接过渡较自然,板书有创意,简洁明了,在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上也做得不错。

1、这是一篇童话,学生没有文字上的障碍。课堂上我着重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读得比较到位,学生的体会也有了。

2、在课堂上,我依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引导。较灵活的是第二“读文、质疑”和第三“探究解疑”两个教学环节。这两个环节得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理解进行灵活处理,能把握住重点进行引导。

3、本节课也有我预料不到的问题,比如学生听了我的问题,还不明白我的意图时就产生了误解。在学生解决第一个出现的问题:小姑娘为何要找水?有一个学生就很扣“山上”一词理解找水的原因,我没有及时引导,导致有的学生很有趣的答案,说什么“水是从山上的岩缝流出来的,所以要辛辛苦苦到山上找水。”针对这问题,今后教学中我必须提更明确的问题,还得第一时间把错误的理解扭过来。

4、想象说话的训练较到位。我在引导学生说“正当路人喝水的那一刻,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大地会……”时,有个学生说:“花儿不再凋谢了,而是芬芳了”。他“芬芳”一

词用的好,我引导他说“而是散发着芬芳”,他为自己的想法独到而高兴,又为我的点拨而心存感激。当然也有我操作较急的地方,还没等学生说完就急着去帮忙。让仍觉得不够尊重学生的意见。今后还得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说的时间。

总之,成与败都是收获。一节课的好与不好,得看从什么角度分析。我认为:自己有思考就是教学中的无价之宝。

附:板书设计

17、七颗钻石↗?

(愿爱满天下)

∕ ﹨ ∕﹨

∣ “

?钻石”简画

木水罐图→?→ 银水罐图→?→ 金水罐图

﹨ ∕ ﹨ ∕

神 奇

?“水流”简画

邮编:542513

联系电话0773-8355467

电子邮箱:229877353@.con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二: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瓦金完小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七颗钻石》教案(s版上册17课)

瓦金完小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七颗钻石》教案(s版上册17课)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三: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2)

教 课 板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文:17 七颗钻石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植物、人和动物 都干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过程中发生的神奇故事。小 姑娘的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的水 流,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

1. 启发想象,让学生们理解和体会作者于文中寄寓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 求:无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 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2.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想 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目标

1.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 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焦、 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 岩缝、一滴、嘴边、清凉、需要、一股。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 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

1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第二课时

3

4

5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四: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

课题:七颗钻石(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写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词语“焦渴、凋谢、小心翼翼、 水罐”的意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自学提纲,生字卡片。

三步学导学预案:

一、导学质疑:

1、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认识“钻”,齐读课题。

2、 质疑:课文是围绕钻石来写的吗?如果不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互学释疑:

(一) 疏通字词,读通句子。

1、 出示自学提示,生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

(1) 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识记字形。

(2) 组内交流识记字形,理解词语。

3、全班交流:

(1) 识记字形。

(2) 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滴、嘴、缝”。

(3) 理解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自学提示,生自主学习。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1) 检查读书情况,汇报水罐的几次神奇变化及原因,师板书。

(2)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师总结。

三、测学提升:

1、 比一比,再组词。

2、 我会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五:语文3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动感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8)你是怎么知道课文有8段的?

2、学习第1自然段,抓住“凋谢”“枯黄”“焦渴而死”,引导学生理解旱情的严重。

3、学习第2自然段,抓住“找哇,找哇”“小心翼翼”“一滴一滴”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找水的艰难。感悟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4、自由读3-8自然段,想想这个木水罐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呢?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学习3、4自然段。通过小姑娘倒水纷呈小狗喝的行为,引导学生感悟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2、学习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3、学习6-8自然段。通过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自己却不喝一口的行为、语言,感悟小姑娘把爱心完全奉献给别人所体现出的无私博爱的情怀。

四、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结合课后第1题,让同学交流读了这个故事的想法。

*五、引导想象,丰富情节。

对比第1自然段想象: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大地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六、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1、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2、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六:三年级语文上册 七颗钻石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

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读去拼音的生词,最后进入猜读小熊身后的不带拼音的字,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3.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改之路上。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七: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7课七颗钻石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八:语文s版三年级《七颗钻石》教案

17、七颗钻石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十七课《七颗钻石》。

2、 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

钻石 旱灾 焦渴 岩缝

一滴 捧着 嘴边 清凉

凋谢 需要 涌出 小心翼翼

开火车读一读!

3、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童话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4、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了大旱灾时,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找水。找到水后,在送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

了神奇的变化。

二、体会旱灾的严重。

1、 是的,当时地球正经历着一场大旱灾。课文中哪一段描写了这场大旱灾? 请大家把书

翻到76面。 谁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2、 这是一场怎样的灾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这是一场( )的旱灾!

4、 同学们,把旱灾的严重、可怕、触目惊心读出来吧!(齐读)

5、 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人和动物都因为没有水而渴死。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

的生物都在寻找着一样东西,那就是„„。没有水,等待人们的将是„„

三、明白找水的艰辛。

1、 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拿着一个木头做的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

2、 她找到水了吗?是怎么找到的?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 小声的读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1) 找水的辛苦。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读出找水的辛苦。

同学们,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和感受,你会有独到的见解。在朗读的时候,重读关键

词,你会读出不同的韵味。

4、让我们把这两句话齐读一遍,体会找水的辛苦!

四、感悟小女孩的爱心。

1、 这样辛苦才找到的珍贵的水,小姑娘一口也没有喝,她把水都送给谁喝了?水罐又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呢?

2、 出示自学提示:

请大家认真读读3-8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3、 学生汇报,师生完成表格。

4、 是什么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5、 学生回答

6、 同学们,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做上记号,

大声的读一读。

7、 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8、 交流: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1) 小狗

<1> 说说你的体会 生:水这么珍贵,小姑娘却给小狗水喝。

<2> 是啊,这可是辛辛苦苦才找到的水!这可是辛辛苦苦才找到的珍贵的水!这可是救命的水啊!把水给了小狗,就变少了,那生病的妈妈怎么办?又累又渴的我怎么办?

<3>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姑娘,你会给吗?

<4> 你们就是帮助小狗的小姑娘,老师读小狗的动作,我们合作读一读吧!

<5> 大家知道是什么让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的吗?

(2) 妈妈

<1> 把银水罐捧到母亲嘴边的小姑娘,会对母亲说什么?

<2> 真是一群好孩子! 你们告诉我是什么让银水罐在一瞬间变成了金水罐呢?

(3) 过路人

<1> 给你感受最深刻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2> 小姑娘找了很多地方,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她一定又累又饿又渴。如果她喝了这水,会怎么样?如果她没有喝这水,又会怎么样?

<3> 那就喝吧!行不行?为什么?

<4> 现在出现两难的选择:如果小姑娘把水喝了,那过路人就会渴死;如果过路人喝了,小姑娘就是渴死。在这样艰难的生死抉择面前,小姑娘选择的是„„ 她说:(齐读)

<5> 此刻,你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

<6> 小姑娘的无私、伟大,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老天爷,水罐又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9、总结:板书

小姑娘是这样的善良、孝顺、无私„„ 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小狗、对妈妈、对过路人的爱,是爱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五、拓展想象

1、水罐变成了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这水流带着小姑娘的爱心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水流涌出后世界会变成怎样美丽的景象? 同桌互相说一说后,全班交流。

3、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要感谢小姑娘,是她的爱心让世界变得这样美丽!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神奇的,爱能创造奇迹!(板书)

六、深化主题

1、这七颗钻石也越升越高,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同学们,变成星星的仅仅是这七颗钻石吗?这七颗钻石还象征着什么?

2、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和谐。

3、当然,我们的身边,每天也上演着一个个爱的故事:

小鸟受伤了,有人轻轻的包扎;书本掉地上了,有人悄悄地捡起;同学有困难了,有人主动帮忙;班级的事情,有人争着抢着去做;在家里,更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好帮手……

4、 同学们,我们享受爱,更要付出爱,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

美好的人间!”

七、总结

钻石变成星星普照大地,爱心化作永恒代代延续。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的

人吧!愿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祖国处处绽放爱的花朵! 板书设计:

17、七颗钻石

乐于助人 善良

爱创造奇迹! 孝顺

无私

伟大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九:《七颗钻石》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13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案篇十: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2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