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_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_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二: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星球版 )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严重不足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耕地-山地 B.草地-高原 C.林地-盆地 D.荒漠-平原
3.在我国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 “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读右面那幅漫画,回答4~5题。
4.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5.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漫画《手下留情人 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 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8.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 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9.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10.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右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1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 D.畜牧业 13.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 15.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大致经过
A.长江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D.南岭淮河一线
16.对于丰水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地区,耕地资源广阔,水土配合良好,特别利于农业发展 B.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 C.水资源非常丰富,区域永远都不会缺水,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D.我国已将丰水带多余的水资源大量调到了缺水带,解决了缺水带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种类密切相关。以秸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碳贡献率 100%,读图 6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7-18题。
17.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18.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有 A.利用太阳能 B.开采小煤窑 C.燃烧秸杆 D.种植薪柴林
19.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
20.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从左至右土地利用类型的排序是 A.水田 旱地 林地 荒地 B.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C.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D.水田 林地 草地 荒地
二、综合题(60分)
2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 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
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2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措施是 。 22. 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填写图中部分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22分) (1)地形区:
A C (2)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部季风区, 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地形上,耕地主要分布在 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丰 缺(南、北)。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是 ;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应该采用____________措施。
23.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从空间分布看: 。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
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
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4)枣庄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三: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 副本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右面那幅漫画,回答1~2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2.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漫画《手下留情人 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今年的地球日主 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5.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南少 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右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 D.畜牧业 8.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9.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10.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 12.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大致经过
A.长江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D.南岭淮河一线
13.对于丰水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地区,耕地资源广阔,水土配合良好,特别利于农业发展
B.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 C.水资源非常丰富,区域永远都不会缺水,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D.我国已将丰水带多余的水资源大量调到了缺水带,解决了缺水带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种类密切相关。以秸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碳贡献率 100%,读图 6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4-15题。 14.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15.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有
A.利用太阳能 B.开采小煤窑 C.燃烧秸杆 D.种植薪柴林
16.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
17.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从左至右土地利用类型的排序是 A.水田 旱地 林地 荒地 B.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C.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D.水田 林地 草地 荒地
18.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严重不足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1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耕地-山地 B.草地-高原 C.林地-盆地 D.荒漠-平原
20.在我国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 “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二、综合题(60分)
2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 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
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2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措施是 。 22. 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填写图中部分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22分) (1)地形区:
A C (2)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部季风区, 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地形上,耕地主要分布在 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丰 缺(南、北)。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是 ;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措施。
23.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
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从空间分布看: 。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
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
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4)枣庄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两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四:【倍速课时学练】2014年秋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pdf)(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摇满分100分)
(摇C摇)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C.阳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A.水泥摇摇摇摇摇摇摇B.蔬菜
C.华南、东南地区
分析:我国降水总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西北地区总体缺水;华北地区因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工业集中,各种生产和生活用水消耗大,属于相对的水资源数量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摇B摇)A.水土流失严重C.住房面积不断扩大
B.人口不断增加
D.各类建筑用地不断增多
不足。
D.华南、华北地区
分析:自然资源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界中原来就有的,二是能为人类所利用的。水泥、蔬菜、小麦都经过人类活动的加工或栽培,能为人类提供物质与能2.下列关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C.石油、煤炭是由树木深埋形成的,因此是可再生3.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C.土地资源A.煤炭资源
D.石油资源B.森林资源
(摇B摇)
D.水资源、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资源
B.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保护
(摇A摇)
量,但不是自然界中原来就有的。
D.小麦
分析:四选项都是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不断增加。
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缺水原因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摇C摇)A.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干旱B.北方地区河流水量少C.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佳
D.北方地区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分析: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0%,而水资源仅占20%,水土配合不佳,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A.跨流域调水C.兴修水库
B.防治水污染D.节约用水
(摇C摇)
10.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4.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能够有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A.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效减轻这种灾害天气的人类活动是
(摇C摇)
分析:树木是造纸的原料。
分析:我国东部属季风气候区,降水受季风的影响集中于夏秋季节,要解决冬春季节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最好兴修水库,在丰水期储水,枯水期放水。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
分析: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增加地面植被保5.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有利的方面是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护,都可以有效减轻沙尘暴灾害。
(摇A摇)
D.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C.退耕还林、还草
1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摇C摇)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类型多样,为因地制6.21世纪是“水的世纪冶,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措B.推广节水用具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施不属于家庭节水的是
(摇D摇)
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摇摇摇D.山地多,平地少
摇摇摇B.人均耕地少
分析: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铀矿等矿产资源都
(摇A摇)
12.下列地区中,水土配合最紧张的是
B.东北平原
分析:我国水土配合最不合理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因为该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占全国的40%,人口和城市稠密,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相对较少,仅占全国的6%。
D.洞庭湖平原
7.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西北地区
分析:污水处理是工业节水范畴的,非家庭节水。
B.东北、华北地区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摇A摇)
13.对我国土地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摇C摇)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八年级地理(上)/RJ
—B摇36—
分析:我国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构成不合理且分1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
题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D.土地价格过低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摇D摇)
布不均。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冶,完成下列问题。(10分)
C.过度开垦、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过度开垦放牧导致15.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界线
土地荒漠化,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
(摇B摇)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1)图中各个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以水田为主的
耕地摇,B摇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摇,C摇林地摇,摇草地摇。
(2)A、B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摇及低缓的丘陵地
区,D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摇地区。
(3)A与B大致以摇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4)B与D大致以摇400摇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5)将下列地区与土地利用类型连线。
A.长白山地摇摇摇摇摇摇摇a.林地B.塔里木盆地b.水田C.长江中下游平原c.草地D.内蒙古高原东部d.难以利用的土地答案:A—a;B—d;C—b;D—c。
22.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冶,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
分析:我国水田与旱地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我16.倡导“免赠贺卡冶“免用一次性筷子冶的出发点是
(摇A摇)
B.移风易俗
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西部耕地较少。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分析:纸张、贺卡、一次性筷子的原料都来自森林17.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C.南方多,北方少A.北方多,南方少资源。
(摇C摇)
D.减少固体垃圾
1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摇C摇)
C.跨流域调水A.兴修水库
D.开发地下水B.节约用水
分析: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东北多,西南少
B.西北多,西南少
分析: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19.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C.半干旱区A.湿润区
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
B.半湿润区
(摇A摇)
20.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B.人口少,最为经济A.输水线路较短
分析: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D.干旱区
(摇C摇)
分析:东线工程可以利用京杭运河以及东部众多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1)根据图中所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几种?
其中作为农业用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案:6种。作为农业用地的主要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
(2)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与秦岭—淮河一线以
北地区相比,在种植业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从气候条件考虑,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该线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冬季最低气温北方在0益以下,南方在0益以上;年降水量北方小于800毫米,南方大于
八年级地理(上)/RJ
—B摇37—
800毫米。
(3)我国草原和草场主要分布在内陆的摇内蒙古摇
高原、摇青藏摇高原和摇西部摇山地。
(4)将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画在图中,想一想耕地
和草地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4)C工程建成后的主要效益是把长江水系丰富
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摇。
24.。(10分)
答案:绘图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以耕23.下图为地为主“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图,以西以草地为主。
冶,读图回答问题(20分。
)
(1)填出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名称A调摇引滦入津摇,B引黄济青摇:
,C南水北苏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摇。
摇、摇山东、摇河北摇、摇天津摇、摇北京摇江
河摇、摇海河摇。
摇摇、摇淮河摇、摇摇。黄
(1)右边图标为其中的手是字母中国节水J摇和摇摇标志S摇,
(2)的变形写出下面三幅漫画所表示出的我国资源利用方
。
面存在的问题
。
(3)答案以下两幅图表示我国在资源利用中要注意节
:滥砍滥伐摇过度放牧摇住房占地
约,表述两幅图的含义
。
摇摇
摇
左图表示:摇垃圾归类摇;右图表示:摇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五: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测试题
(请把答案写在题后答题卡上)
1.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2.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多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
A.土地 B.水 C.森林 D.石油
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8.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9.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10.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11.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最丰富,但是人均不足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加拿大 D.中国
1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13.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4.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 C.秦岭—淮河以南 D.阴山—辽河以南
15.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6.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
17.我国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面积 B.矿产资源储量 C.耕地面积 D.河流年径流量
18.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
A.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19.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20.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
2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22. 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
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2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24.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25.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26.我国的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青藏高原区 C.西北内陆盆地 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
27. 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
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28.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A.空气 B.鱼 C.水 D.书本
29.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30.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材料:
31、读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表分析回答:(5分)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3分)
32、填出右图事物相应所
属或所利用的资源类型。
A、 资源
B、 资源
C、 资源
D、 资源
3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回答问题。(5分)
(1)我国耕地、林地占全国土地面积
的 ,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
面积的 。我国所有的土地利用
类型中, 占的百分比最大。(3分)
(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用
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将会 。(2分)
34、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15分)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4分)
(2)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河流)。(2分)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6分)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
一直输往北京、天津。(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6%。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
(1)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3分)
(2)应如何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2分)
36、读图,回答问题:(6分)
(1)我国荒漠化快并且大
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省级行
政区有: 、 、 、
(4分 )。
(2)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
主要原因 。(2分)
附: 答题卡
(2)答: 。(3分)
32、答: 。(4分)
33、(1) (3分)
(2) (2分)
(1) (4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
第三单元测试试题
一、 选择题 ( 每空2分,共44分)
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
A.空气 B.鱼 C.水 D.书本
2. 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 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6.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1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1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
1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15.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16.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 C.秦岭_淮河以南 D.阴山_辽河以南
1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8.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自流灌溉 B.喷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9.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20.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 )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
2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22.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约 ( )
A.1/2 B.1/3 C.1/4 D.1/5
二、填空题(共20分)
1.直接来自于________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__________.按其循环再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________资源__________资源.
2.土地是资源,但在利用中必须________,在山区发展耕作业是________的,在草原地区应发展________业.
3.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特点是:土地资源_______多________少;水资源______不足________有余.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来说是________的.
4.我国土地资源根据其利用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______(地形)区,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以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36分)
1.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
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6%。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
(1)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应如何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3、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分析回答: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2)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匹配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你认为怎样加以解决?
4、读下表,分析回答:
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
中国 世界 中国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耕地 0.1 公顷 0.36公顷 67位
人均林地 0.12公顷 0.9公顷 80位
人均草地 0.23公顷 0.76公顷 121位
人均河流径流量 2600立方米 11000立方米 88位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5、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文章,这与我们“资源大国”似乎有矛盾,你对此有何认识?
6、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
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BBC CBDCD ACCBA CAACB DB
二、填空题
1.自然界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2.因地制宜 不合理 畜牧业
3.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不合理
4.耕地 林地 草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 平原 旱地 水田
4.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认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5. 评价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多少,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资源总量,二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居世界前列,而且种类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齐全的国家,从这方面看,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特别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几分之一,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6.一方面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七: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时量:45分钟 分值:100分)班级 等级
小题,计50分)
A.土地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二位 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C.世界上少数矿产资源较齐全的国家 D.淡水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一 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 B.资源种类不多 C.人均占有量少 D.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3.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东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东南少
4.调节水资源地区间不均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利
C.注意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5.下列不属自然资源的是
A.羊毛衫、皮革 B.阳光、空气 C.天然宝石、黄山 D.东北虎、石油
6.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 B.多在平原区打井,大力开采地下水
C.兴修水库,拦蓄洪水 D.采用喷灌和滴灌方法,节约用水
7.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8.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区 D.新疆、东北边疆地区 9.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资源丰富 B.分布不均 C.人多地少 D.类型齐全 10.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油田和煤矿的是
A.辽宁、河北 B.山西、山东
C.黑龙江、内蒙古 D.江苏、安徽
11.下列省区中,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的是
A.山西、河北 B.辽宁、吉林 C.江西、广西 D.陕西、河南
12.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位于
A.黄海西岸山东和天津境内 B.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 C.黄海西岸辽宁和河北境内 D.渤海西岸河北和辽宁境内 13.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B.东南山区和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D.东北山区和西北地区
14.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三峡 B.龙羊峡 C.小浪底 D.刘家峡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 B.草场资源 C.气候资源 D.水产资源
1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 17.我国的林业方针大致是
A.采育结合,普遍护林,永续利用 B.加强管理,禁止伐林,封山育林 C.保护森林,大力造林,禁止伐林 D.大力造林与大力伐林结合 18.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
A.舟山渔场 B.北部湾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黄渤海渔场
19.下列水利工程为调水工程的有
A.长江三峡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小浪底水利工程 D.葛洲坝工程
20.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海带、紫菜、虾、鲍鱼 C.对虾、墨鱼、海带、紫菜 D.大黄鱼、带鱼、海带、鲍鱼 21.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下列其分布与类型联线正确的是
A.新疆—干旱荒漠 B.内蒙古—冰山草地 C.青藏高原—石山荒漠 D.湖南—滩涂
22.对我国土地利用出现问题解决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格贯彻《土地管理法》,不准采伐森林,广大北方地区普遍做到退耕还牧 B.土地资源要开源和节流,开垦可垦荒地,在宜林地造林,严格控制非农用地数量 C.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想方设法扩大耕地面积
D.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环境的做法,也不能施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 23.关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 B.近海石油储量丰富,估计达1万亿吨 C.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很高
D.中国沿海大陆架宽广,近海渔业资源不会出现衰竭 24.下列地区,缺水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25.下列有关矿产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有 A.辽宁—迁安—铁矿 B.河北—大同—煤矿 C.湖南—水口山—铅锌矿
D.湖南—锡矿山—锡矿
- 2 -
二.非选择题:(4小题,计50分)
26.读我国几个省区的轮廓图,完成下表:(8分)
A ,B , ⑴盐场:
是
,位于 海西岸。 ⑵我国四大渔场:(1) (2)
⑶近年来,黄渤海渔业资源日趋枯竭,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改采取什么措施?
⑷在我国的海洋资源中,什么资源开发 最快?主要产区在什么地方?
⑸如何保护“蓝色国土”?
28.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完成:(15分)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D E
⑵A与B两种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大致分界线是 。 ⑶我国草地的分布状况是: 、 。
⑷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
- 4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八:2013-201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含答案详解)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 参考完成时间:45分钟 实际完成时间:______分钟 总分:100分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 B.水泥 C.森林 D.水能
2.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
B.旱涝灾害等都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致
C.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
D.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
3.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4.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森林总面积 B.耕地总面积
C.水能资源储藏量 D.河流年径流量
5.塑料袋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限塑令”的颁布可以( )。
①增加塑料袋的使用 ②减少木材的使用量,保护森林资源 ③促使人们使用竹篮、布袋等替代品 ④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2013年我国“两会”所有用纸都是用石头做的再生纸,笔是由废物综合利用制成的
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灯具
D.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7.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年又一年,这说明( )。
A.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B.土地是非可再生资源
C.可再生资源可随意使用,不用担心其枯竭
D.土地的生产能力是不会下降的
8.下列措施有利于土地资源保护的是( )。
A.毁林开荒 B.毁草造田
C.围湖造田 D.限制城市、工业用地
9.下列地形区中,耕地面积最广阔的是( )。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区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10.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12.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3.漫画反映的问题,在下列哪个地区突出( )。
小草的哀求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珠江三角洲
1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多种多样,各种资源都很丰富
B.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林地、草地面积广大
C.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D.大量垦荒种粮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15.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16.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B.水污染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人口增长过快
17.下图长江武汉段径流量的逐月变化能反映的地理规律是( )。
A.水资源南多北少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D.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
读“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完成第18~19题。
18.该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夏秋多,冬春少
19.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为( )。
A.兴建水库 B.引黄济青
C.南水北调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0.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C.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2分)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这幅漫画揭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否存在这些问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2.(12分)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A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__。
(2)漫画B反映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措施有______。
(3)漫画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
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北京的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________,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主要供水源是________。
(3)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3.8%。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3)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 )。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4)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和漫画中反映的问题简要说明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B 解析:要把握自然资源的含义,“存在于自然界中”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土地、森林、水能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属于自然资源;水泥是加工制造的产物,属于工业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
2.C 解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永续利用;如果不合理利用,也可变为非可再生资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旱涝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原因,如夏季风反常;也有人为原因,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乱砍滥伐等。
3.C 解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自然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
4.C 解析:我国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水能资源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5.D 解析:“限塑令”的颁布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促使人们使用竹篮、布袋等替代品,节约能源和资源,对森林资源没有影响,故选D项。
6.B 解析: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贺卡多是用木材做的,因此会破坏森林,减少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变暖。
7.A 解析:土地资源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只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因此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时间,否则,就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我们都要珍惜,合理开发利用。
8.D 解析:限制城市、工业用地,实质是少占土地,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毁林开荒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毁草造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灾。
9.A 解析: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中有著名的成都平原。
10.A 11.D 解析:图中①为水田;②为旱田;④为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12.D 解析: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华北少,西南多;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东南少,西北多;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西北少,东北多;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东部多,西部少。
13.C 解析:此漫画反映的问题是过度放牧、牲畜超载,容易导致草场退化,在内蒙古高原较为突出。
14.C 解析:我国各类资源中也有比较缺乏的;土地资源中林地比重小,范围小,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垦荒地少;粮食生产应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15.A 解析:世界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位于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这部分水不能被人类利用。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河流和湖泊较多。河流水和湖泊水是人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水源,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16.A 解析: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增大,并且水污染和浪费严重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17.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夏秋季节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流量小,水资源贫乏,反映出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
18.B 19.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在4 000立方米/年以上,而长江以北的海河、黄河、淮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在500立方米/年左右,所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南多北少。图中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跨流域调水措施,引黄济青工程是将黄河的水引至青岛,不能从整体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20.D 解析:在农业方面的节水措施有:①改变灌溉技术、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②改变作物品种,在北方缺水的地区种植耐旱、耗水量小的农作物,节约灌溉用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水污染。
21.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九: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上册达标检测卷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时量:45分钟 分值:100分)
小题,计50分)
A.土地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二位 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C.世界上少数矿产资源较齐全的国家 D.淡水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一 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丰富 B.资源种类不多 C.人均占有量少 D.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3.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东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东南少
4.调节水资源地区间不均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利
C.注意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5.下列不属自然资源的是
A.羊毛衫、皮革 B.阳光、空气 C.天然宝石、黄山 D.东北虎、石油
6.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 B.多在平原区打井,大力开采地下水
C.兴修水库,拦蓄洪水 D.采用喷灌和滴灌方法,节约用水
7.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8.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区 D.新疆、东北边疆地区 9.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资源丰富 B.分布不均 C.人多地少 D.类型齐全 10.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油田和煤矿的是
A.辽宁、河北 B.山西、山东
C.黑龙江、内蒙古 D.江苏、安徽
11.下列省区中,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的是
A.山西、河北 B.辽宁、吉林 C.江西、广西 D.陕西、河南
12.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位于
A.黄海西岸山东和天津境内 B.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 C.黄海西岸辽宁和河北境内 D.渤海西岸河北和辽宁境内 13.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B.东南山区和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D.东北山区和西北地区
14.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三峡 B.龙羊峡 C.小浪底 D.刘家峡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 B.草场资源 C.气候资源 D.水产资源
1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 17.我国的林业方针大致是
A.采育结合,普遍护林,永续利用 B.加强管理,禁止伐林,封山育林 C.保护森林,大力造林,禁止伐林 D.大力造林与大力伐林结合 18.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
A.舟山渔场 B.北部湾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黄渤海渔场
19.下列水利工程为调水工程的有
A.长江三峡工程 B.引黄济青工程
C.小浪底水利工程 D.葛洲坝工程
20.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海带、紫菜、虾、鲍鱼 C.对虾、墨鱼、海带、紫菜 D.大黄鱼、带鱼、海带、鲍鱼 21.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下列其分布与类型联线正确的是
A.新疆—干旱荒漠 B.内蒙古—冰山草地 C.青藏高原—石山荒漠 D.湖南—滩涂
22.对我国土地利用出现问题解决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格贯彻《土地管理法》,不准采伐森林,广大北方地区普遍做到退耕还牧 B.土地资源要开源和节流,开垦可垦荒地,在宜林地造林,严格控制非农用地数量 C.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想方设法扩大耕地面积
D.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环境的做法,也不能施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 23.关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 B.近海石油储量丰富,估计达1万亿吨 C.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很高
D.中国沿海大陆架宽广,近海渔业资源不会出现衰竭 24.下列地区,缺水严重的是
A.三江平原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25.下列有关矿产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有 A.辽宁—迁安—铁矿 B.河北—大同—煤矿 C.湖南—水口山—铅锌矿
D.湖南—锡矿山—锡矿
二.非选择题:(4小题,计50分)
26.读我国几个省区的轮廓图,完成下表:(8分)
⑴盐场:①
⑵渔场:② ⑶海洋资源主要有哪些种类?
⑷在我国的海洋资源中,什么资源开发 最快?主要产区在什么地方?
⑸如何保护“蓝色国土”?
28.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完成:(15分)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D E
⑵A与B两种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大致分界线是 ⑶试述ABCD四种土地资源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⑷我国草地的分布状况是: 、
。
。
⑸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 29.联系南县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下列有关水资源的问题:(14分) ⑴南县境内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状况如何?
⑵南县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哪几种水体?
⑶南县水资源的供需大致属哪一种状况?这种状况对南县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 哪些影响?
⑷对南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篇十: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1、自然资源包括:
土地、矿产、森林、水、水能等
2、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水、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森林、土地
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等
二、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1、人口增长与资源总量的矛盾
面积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3
耕地世界第4位——人均为世界的1/3
径流量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4
森林面积世界第6位——人均为世界的1/5
矿产资源总值世界第3位——人均不足世界的1/2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的矛盾
石油经济
资源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
三、资源利用的不合理问题
1、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资源利用率低
石油资源的浪费
2、资源的二次利用率较低
中水的利用
3、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及其存在形式
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水资源是有限的
各国水资源比较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A)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份变化大
B)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1、利用水资源中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节约用水
B)防止污染,保护水源
C)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方案
下一篇:六年级语文20课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