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

【www.guakaob.com--实习报告】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一
《钳工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2:

在金工车间,我们做的第一的项目是锯四个面,项目要求是将铁块锯成一个规格为20mm*20mm*5mm的长方体,其尺寸误差要小于等于0.8mm,表面要平整、光滑,不能粗超。刚开始看到这个项目是觉得好简单啊,只要锯一个长方体就行了,可是一动手操作问题就来了。起锯的时候,锯条一直会歪掉,并且锯得很吃力,我们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锯到了一定深度,这时我们就发现两个人配合着锯比一个人锯的效率高得多,配合一定要有默契,两个人的速度和力度一定要相当,这样锯起来又快又省力,并且锯出来的平面很平整。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锯下了一个圆柱体,接下来就是我负责划线了,划线我觉得还比较简单,整个过程都比较顺利,就是锯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容易锯歪了,导致多锯或少锯,当长方体的形状出来后,我们量了一下,太厚了一些,于是,就要开始使用锉削了,锉削要耗费我们大量的体力,但光有体力还不行,还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进行锉削才能磨出又平整又光滑的面。两节课之后我们终于把这个看似小巧简单,耗费工程量却不少的长方体做好了。

我们做的第二个项目是90凹凸配合件制作。有了第一个项目的练习基础之后,项目二我们做起来就比较顺利了,也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但不难处理。先是由两个同学配合着锯下了一个圆柱体,接着仍然是我负责划线,在锯凸面时,台阶的两边高度不一样,看起来有点歪,于是,我们就用锉刀将较高的那端磨得低一些,同时再将各个面磨平、抛光,同样是两节课之后,凹凸面的制作就完成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磨出的长方体和凹凸面,觉得很有成就感。

对于车工的学习,我们主要是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车工对应的机器主要是车床,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此外,我们还知道了车床的加工方法、车刀的种类和刀头的组成等。车工虽不比钳工那么累却是精细活儿,需要耐心、细心,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对技术要求也高。通过这

次对车工的了解,对我们以后真正投入到工作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今后我们能够更深入的掌握车工技术做了铺垫。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二
《钳工实习教师凹凸件锉配说课稿》

《凹凸件锉配》

——扬州太平洋重工技工学校

一、 课题分析

(一)本课题在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本课题选自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钳工技能训练》(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四版第十四课题的综合技能训练(二)。通过本课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图样分析、加工工艺步骤分析、划线、锯割、錾削、锉削、锉配的技能综合理解和熟练掌握。本课题对培养学生掌握工件锉配技能,打下良好基础,为下面错配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技能训练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前面课题实习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对称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为讲解凸件加工工艺中“对称度”

控制方法做准备。

(2)加工工艺步骤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划线、钻孔、锯割、錾削、锉削、锉配。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工件加工工艺方法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针对本课题的关键词展开讨论,进一步加强对本课题加工工艺步骤的掌握,并且能应用到实际技能操作中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备料和加工工件,保证尺寸精

度、对称度、垂直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保证锉配间隙达到要求的精度,掌握锉配修整的方法。能够理解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难点:让学生学会怎样保证对称度,掌握薄板料平面度的控制,凹

凸件锉配怎样达到间隙要求,掌握锉配技巧。

二、 教法分析

实习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技能训练方法、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采取目标教学法,通过教学目标阶段、实际操作目标阶段、达到实际操作检测阶段、巡回指导阶段、反馈矫正阶段来提高学生技

能掌握水平,从而达到本课题的技能训练目标。

三、 学法分析

(一)建构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假设、提问、对话让学生回顾前面课题中训练的技能,然后再应用到本课题中所要应用的技能,通过探索、反举例、反问、讲授,导入本课题加工工艺,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课题加工工艺思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要求。

(二)在课堂上结合前面加工的课题进行引入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愿意去听,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针对我们前面的已完成划线、锉削、锯割、錾削、钻孔的技能训练,我会问:同学们我们钳工能做出工件进行装配吗?你们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吗?这样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快步入主题。

(二)组织教学

1、劳保用品的正确穿戴,确保在实习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主要所需的工、量具有哪些?各工、量具在具体加工中怎么使用?

(三)入门指导

1、图样分析,技术要求的分析。使学生能看懂图纸,按照图纸要求加工课题,强调对称度的重要性,达到图纸上规定的技术要求。与同学们互动,在互动讨论中引入到加工的工艺步骤上去。

2、加工工艺步骤分析

(1)详讲工件备料尺寸精度的控制方法及重要性。锯割、锉削时的注意事项的详解,使学生理解如何达到图纸规定的垂直度、平面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备料是形状及精度达不到的原因有哪些?备料的三个原则是什么?该环节的完成使得学生明确备料时的注意事项。

(2)凸件的加工。根据图纸的要求,对称度有严格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白对称度误差的概念,进行互动,提问:根据我们《钳工工艺学》所学知识,什么叫对称度误差,扩散学生思维,达到课堂讨论的效果。

步入加工凸件的工艺步骤,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图纸,审图。从图中分析出技能训练包含了划线、钻孔、锯割、锉削的技能训练。

根据凸件加工的特点、重点,锯割、锉削作为为重点讲。向学生阐述为什么要先锯去一角,这样可以保证对称度。

提问:什么是尺寸链?什么是环?尺寸链如何计算?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与学生一起计算,达到课堂上师生同步效果。

通过控制70mm的尺寸误差值减去70mm的尺寸误差值除2的值加上300

0.04除2的值来控制1、3两面之间的尺寸。根据50mm的尺寸误

差值减去200

0.04的值间接控制2、4两面的尺寸公差、平行度。在加

工过程中还要保证1、2两面互相垂直、达到平面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向学生讲注意事项,防止工件做成废品,达不到预期实习效果,同时,对于学生要求又是一个提高,实现双重效果。注意事项:a、加工凸面时,只能先去一垂直角,待加工至所需的尺寸公差后才能去掉另一角,因为要保证工件的对称度要求,采用间接测量法保证。b、70mm、50mm的尺寸必须按照实际测量尺寸进行尺寸链计算,否则造成累计误差增大。c、加工时,防止锉刀侧面碰坏另一垂直侧面。d、为达到配合后转位精度,必须控制垂直度误差在最小范围内。通过讲解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在加工时更加注意加工工艺步骤,防止出错,造成工件做废掉。

结合图纸,按照划线锯去工件的另一角,利用上述的方法讲述,以求于达到图纸要求,实现凸件加工完毕。注意事项的分析是:a、 制并锉尺寸(200

0.05)mm,可以直接测量此尺寸。b、平面度一定要控

制好

(3)凹件的加工。首先带学生审图,明确以凸件为基准,凹件配凸件。如何达到锉配精度?间隙如何保证?凹件上的余料采取什么方法去掉?需要保证哪些间接尺寸,从而能保证间隙精度?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把前面所训练的技能在脑海中结合起来适应用到本课题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凹件的加工工艺步骤,首先讨论:凹槽的余料采取什么方法

去掉?通过讨论,达到开拓学生的思维的目的。首先根据划线进

行钻孔,两个工艺孔,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与加工凸件相同。其

次是钻排孔,一定让学生理解先钻排孔再锯割的原因,防止先锯割造成钻排孔时失去支撑力而无法进行钻削。

钻排孔时要求孔与孔要相切,否则取余料进行錾削时阻力较大,难以取下。

(4)凹件的加工。首先带学生审图,明确以凸件为基准,凹件配凸件。如何达到锉配精度?间隙如何保证?凹件上的余料采取什么方法去掉?需要保证哪些间接尺寸,从而能保证间隙精度?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把前面所训练的技能在脑海中结合起来适应用到本课题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凹件的加工工艺步骤,首先讨论:凹槽的余料采取什么方法去掉?通过讨论,达到开拓学生的思维的目的。首先根据划线进行钻孔,两个工艺孔,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与加工凸件相同。其次是钻排孔,一定让学生理解先钻排孔再锯割的原因,防止先锯割造成钻排孔时失去支撑力而无法进行钻削。

钻排孔时要求孔与孔要相切,否则取余料进行錾削时阻力较大,难以取下。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三
《钳工实训锉配凸凹体》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四
《浅谈钳工凹凸配合中的难点》

浅谈钳工凹凸配合中的难点

作者:王高尚

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07期

一、对称半封闭型配合练习

锉配是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考查一个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的程度以及动脑、动手等综合加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第二单元中课题八——“综合技能训练(二)”的主要训练内容就是锉配。其中,“锉配凹凸体”作为一个对称半封闭型的配合练习,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其中为保证对称度要求提出的中间过渡尺寸公差值如何求得,教材中并未说明,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不理解这部分内容。笔者认为,这是对称型工件加工中应掌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对其计算方法认真理解并加以运用,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加工水平和综合技能水平。因此,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回顾教材中第二单元课题八中的相关叙述:“加工凸件:第一,先选择一肩按线锯去一角,粗、细锉两垂直面。根据80mm的实际尺寸,通过控制60mm的尺寸误差值[本处应控制在80mm实际尺寸减去(20)mm的范围内],从而保证达到(20)mm的尺寸要求;同样根据60mm处的实际尺寸,通过控制40mm的误差值[本处应控制在1/2×60mm的实际尺寸加(10)mm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在取得尺寸(20)mm同时,又能保证其对称度在0.1mm内。第二,按划线锯去另一肩角,用上述方法控制加工尺寸(20)mm,至于凸形面的(20)mm的尺寸要求,可通过直接测量控制加工。”(注:以上所述80mm为该件总长,60mm为总宽,图1中省去了不需要部分。)在以上叙述中,可以发现文中未对(10)mm如何得来作具体说明。

当不用百分表及其他量具对有对称要求的工件进行测量加工时,用上述方法,仅需用外径若干千分尺测量保证中间过渡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只要凸形面亦达到规定公差范围内,便可直接满足对称度要求。无疑,这是一种准确快捷的好方法,对其他同类型对称工件也应能照此办理。但如果不清楚中间过渡尺寸公差的计算方法,确定不出公差范围,也只能盲目加工。现在就(10)这一公差的计算方法由来,用解尺寸链的方法进行说明。

二、确定封闭环

先回忆一下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决定一个或几个零件表面或轴线的相互位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称为尺寸链。组成尺寸的各尺寸通常称为组成环或组成尺寸。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或在部件的装配过程中,最后得到的并与各组成环偏差有关的一环称为封闭环。而尺寸链中,各环如其尺寸的增大而使封闭环也随之增大者,称为增环;反之,如果其尺寸的增大而使封闭环减小者,称为减环。封闭环可以是一个零件的组成尺寸或相互位置偏差,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装配后所得到的尺寸数值,间隙,过盈或相互位置偏差。由加工凸形体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各项

尺寸加工完毕后,在保证凸形体(20)mm尺寸的同时,得到其符合对称度0.10mm的正确位置,所以应该确定对称度公差为封闭环。

三、确定属于哪一类解尺寸链问题

解尺寸链就是根据设计或工艺上的要求解决两类问题。第一,根据所有组成环的公差计算封闭环的公差,称正计算题。第二,根据封闭环的规定公差,求出各组成环最合理的公差,这类问题可称为反计算题。现在的疑问是已知对称度允差要求,而不知中间过渡尺寸的公差范围。可见,这是一个反计算问题,即由封闭环公差求组成环公差问题。

四、对称度公差作封闭环,确定其数值

封闭环的公差取值极为关键。对称度的概念:对称度公差带是指相对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而平行面距离即为公差值;对称度误差是指被测表面的对称平面与基准表面对称平面间的最大偏移距离。由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当给定一个对称度公差后,最大对称度误差值,即最大左偏或最大右偏均为1/2对称度公差值。因此,对于0.10mm的对称度公差,应确定封闭环公差为±0.05mm。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对称度公差概念,直接以0.10mm作封闭环数值进行计算,造成了不能正确解出尺寸链的结果。

五、确定名组成环,并做出尺寸链图

确定哪些尺寸构成组成环,在该件的尺寸链计算中也尤为重要。如图2,由于A1尺寸是保证对称度并求出公差数值的中间过渡尺寸,构成尺寸链的一个组成环,凸形体的对称度误差是相对于基准表面中心平面的偏移量,而基准表面的对称中心平面尺寸已经确定,即A2,也就是1/2×(60的实际尺寸)。同样构成尺寸链的组成环——凸形体的1/2,而凸形体公差为已知数值,即(A/2)以A3表示也构成尺寸链的一个组成环。A3尺寸标准的起始位置是A1尺寸加工完成后的左侧面,它同时也是加工凸形体尺寸A的测量基准,并指向凸形体的对称中心线。A2 A3之间是由于对称度误差形成的封闭环,由此可作业尺寸链,如图3所示。当A1加工至最大值、A3加工至最小时,对称度误差为最大左偏,可以理解为尺寸链中产生间隙,数值为+0.05mm;当A1加工至最大值、A3加工最小值时,对称度误差为最大右偏,可以理解为尺寸链中产生过盈,数值为-0.05mm。 列出尺寸链方程,并计算:

△max = A1max-A2 -A3min

A1max=A2 + A3min +△max

=1/2×60 + 9.975 + 0.05 =1/2×60 + 10.025

△min = A1min -A2-A3max

A1min = A2 + A3 max + △min

=1/2×60 +10-0.05 = 1/2×60 + 9.95

式中(A3min+△max=10.025)以及(A3max+△min=9.95)构成了10这一公差数值,由此就解释了课本中(10)mm这一尺寸的来历。同时,中间过渡尺寸A1的公差范围也就计算出来了。 实际生产教学中,学生们并不是无法理解以上内容,关键在于教师要讲明要点,如封闭环、组成环的确定、封闭环数值的确定、以及尺寸链图的绘画是否正确等。当学生能真正理解计算过程与方法后,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加以运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高级技校)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五
《钳工实习报告》

钳工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钳工实习,我们初步接触生产实践,获得机械工业生产常用的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的入门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二、材料工具

A3钢材、锉刀、台虎钳、钢锯、手套、ZQ4125台式钻床、卷尺、游标卡尺、直径10mm钻头

三、实习过程

1、我先把铁条固定在台虎钳上,然后用钢锯锯下一段长约9cm的铁柱,再用锉刀将两断面打磨光滑。

2、在距离左断面24cm和距离右断面20cm两处分别用圆锉打磨凹槽,凹槽宽度为6cm。

3、用锉刀把左段挫成半椭球型,把中间那段挫成正八边形棱柱,右段表面挫光滑。

4、在棱柱其中一个面的中央用钻床钻一个深为15cm,直径1cm的孔,再锯一条长为20cm直径1cm的铁柱,打磨光滑插进钻孔,作为锤柄。

四、实习总结

经过一星期的实习,我对金属加工有了初步的认识,动手能力及工程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加工制作一个器件时,先把器件设计出来,按照设计确定加工步骤,在开始加工,以免出现错误加工。

电焊实习报告

一、 实验目的

实际了解电焊设备、工具,掌握电焊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掌握电焊检验的方法及要求,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二、 材料工具

交流电焊机、焊钳、焊条、角铁、面罩、手套

三、 实习日志

10月15日: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向我们介绍电焊的设备、原理及注意事项,接着教我们动手操作。我按照老师的指导,先练习起弧,熟练后在角铁上练习画弧,并观察熔池多达时铁会被烧穿。

10月16日:今天我尝试两焊接块角铁,采用画圆圈的画弧方式,但我不够熟练,焊缝很不均匀,一头大一头小,表面凹凸不平,中间还夹渣。接下来还练习几遍,但进步不大。

10月17日:今天我在角铁的一个面上练习,我用画竖线的画弧方式,练习几遍后觉得可以了,但焊接两块角铁时焊缝还是不够均匀。

10月18日:因为明天就得考核了,所以我不再练习焊接两块角铁,只是在一个平面上练习竖线画弧方式,并参考老师,同学的建议,放慢焊接速度,让焊缝更丰满好看。

10月19日:今天考核,考核前,我练习2、3遍,找到手感。考核时也算正常发挥,但我觉得焊缝要是再宽一点的话就好很多。老

师给我评的成绩为“良”,这个成绩比我想的要高一点,我也很满意。

四、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实习,我基本掌握电焊的技巧,但就我这点水平估计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但是,它让我意识到要想学一门技术,不仅要请教别人,更要多动手多操作。

仲恺农业工程学

金工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钳工实习、电焊实习

实习时间:2012年10月8号-21号

院 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热能与动力工程111班

学 号:201110814121

姓 名:吴兴坤

指导老师:刘少达、陈嘉澍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六
《钳工凹凸体锉配》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七
《钳工实习加工凸凹体配合教学探讨》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八
《13任务十 钳工综合操作技能训练_凹凸盲配》

任务八 钳工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凹凸盲配

授课时数:

12h。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凸凹体配锉工艺;

2)掌握对称形体工件的划线、测量方法;

3)进一步提高测量的正确性;

4)掌握误差对凹凸盲配的影响,会分析、解决锉配中的问题。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尺寸链计算、误差对凹凸盲配的影响;

2)难点:尺寸和配合精度的保证。

巡回重点:

1)划线及加工方法是否正确;

2)指导对称度的计算、测量方法;

3)指导凹凸盲配加工方法;

4)帮助分析、解决锉配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工具:锉刀、手锯、钻头等。

量具:常用量具。

原材料:50×60×6(Q235)

设备:台虎钳、钻床

图纸:附图(每人1张)

教学内容与组织:

【组织教学】

1)点名,检查着装、劳保用品及安全措施等;

2)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3)检查学生的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复习导入】

錾口锤子加工工艺。

【授课内容〗

任务八 钳工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凹凸盲配

【课前辅导〗

1)凸凹盲配件加工方法;

2)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1)凸凹盲配件加工方法;

2)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

凸凹盲配件加工方法?

【实习安排〗

一、制作步骤

1)检查来料尺寸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2)粗、精锉外形面,达到60±0.05×70±0.05尺寸及垂直、平行等要求;

3)按图划出凹凸体所有加工线;

4)钻4-¢3工艺孔及去余料孔;

5)加工凸形面:

①按线锯去凸台一角,粗、精锉垂直面。通过间接控制50mm尺寸[本处尺寸应控制在70mm实际尺寸―20mm范围内],来保证20尺寸要求;通过间接控制40mm尺寸[本处尺寸应控制在60mm实际尺寸的一半+10mm范围内],来间接保证20凸台尺寸要求及对称度在0.1mm内;

②按线锯去凸台另一角,粗、精锉另一垂直面,用上述方法控制20mm尺寸要求,直接测量20凸台尺寸。

6)加工凹形面:

①锯去凹形面余料,粗锉至接近线,留精锉余量;

②根据凸台形面尺寸,精锉凹形面各尺寸。凹形面顶端面,同样通过间接控制50mm尺寸(与凸台50mm间接尺寸一致)来保证;凹形面两侧面,通过间接控制20mm尺寸(此处尺寸控制在60mm实际尺寸的一半减去20凸台实际尺寸的一半再减去间隙值的范围内)来保证。

7)全面检查,作必要修整,锐边去毛刺、倒棱。

二、注意事项

1)外形60mm、70mm的实际尺寸测量必须正确,并取各点实测值的平均数值。外形加工时,尺寸公差尽量控制到零位,便于计算;垂直度、平行度误差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由于受测量工具的限制,20mm凸台加工时,只能先加工一直角面,至尺寸要求后,再加工另一直角面,否则无法保证对称度要求;

3)凹形面的加工,必须根据凸形尺寸来进行配锉,加工过程中不需测量。

【巡回指导】

1)纠正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2)纠正、指导对称度控制和检验方法方法;

3)指导尺寸连的计算方法。

【实习安排】

1)分配工位;

2)发放常用实习工具,刃具;

3)制作凸凹盲配件。

【巡回指导】

1)指导划线、加工方法;

2)纠正和提高测量的正确性;

3)指导凹凸体相应尺寸的计算、修整方法;

4)帮助分析、解决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师生互动】

问题:制作过程中遇到那些问题?

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指导总结】

1)讲评凹凸盲配加工情况。

2)讲评当天实习情况:纪律方面、进度方面、存在问题

3)布置课外作业:预习六角开口锉配内容。

【教学后记】

1)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测量、加工方法;

2)结合已有的操作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培养独立操作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尺寸链计算和实际应用方法;

4)加强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教学评价】

1、自我评价

(1)你对配合件的制作感兴趣吗?为什么?

(2)你认为自己在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中,哪一种操作还掌握得不够?如何改进?

2、小组评价

(1)小组成员互相检查理论知识的回答是否正确?

(2)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各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并填写评分表。

(1)教师对每个小组在本课题的学习进行评价。

(2)教师与每位同学就钳工操作情况进行交流。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九
《凹凸相配》

凹凸相配

加工工艺步骤:

1、下料、83×61mm;

2、锉削两基准面,平面度,垂直度都达到0.02mm以内; 3、按图划线、复查, 4、钻工艺孔和排孔; 5、加工件1 1)、去料(一),粗锉1~4面,去除余量; 2)、精锉1~4面至尺寸,其中3面是(60/2+20/2)=40±0.03;清90度内角,去毛刺,检查尺寸。

3)、去料(二),粗锉5、6面。 4)、精锉5面,其中5面底部需通过游标卡尺进行比较测量,6面要求与2面等高。

6、加工件2 1)去料(三),粗锉7~12面;

2)精锉7~9面,其中8面和9面要求等高; 3)精锉10~12面;

2

1)÷2±0.03mm。

2

1

2)

0

0.04

mm

00.04

21

1)〕7、去毛刺,检查所有尺寸。

mm

钳工凹凸配实习报告篇十
《凹凸配合工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40549.html

    上一篇:采矿实习报告

    下一篇:车工实习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