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实践报告

| 实习报告 |

【www.guakaob.com--实习报告】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一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成品》

河北工程大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第一餐厅外环 指导教师: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书

目录

1.前言………………………………………………3

2.实习目的…………………………………………3

3.实习要求…………………………………………3

4.实习仪器与工具…………………………………4

5.具体任务及过程…………………………………4

6.实习内容…………………………………………4

7.实习步骤…………………………………………4 ①DS3水准仪和DJ6经纬仪的使用方法………4 ②水准测量………………………………………6 ③导线测量………………………………………7 ④碎步测量………………………………………9 ⑤绘图……………………………………………10

8.实习数据…………………………………………11

9.误差分析及解决办法……………………………13

10.实习心得与体会…………………………………13

成员:

前言:

这次实习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程度的掌握。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生产活动。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施测方法。

2、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4、培养学生在地形测量工作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6、认识地形测量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

7、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地形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在野外测量实习时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 2、当天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保持实习进度

3、实习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班长、组长应认真负责,组员之间应密切配合,保持团结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保证实习的时间

5、如遇到特殊情况或因天气原因,实习顺延或另行通知。

(三)实习仪器和工具: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半圆仪,铅笔,橡皮,皮尺,画板,测钎,直尺,50*50图纸,表格(水准测量手簿,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四)具体任务及过程

任务:测量河北工程大学第一餐厅外环以内的区域,完成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

过程: 10月31日~11月1日上午:完成对测量区内四个控制点的控制测量 11月1日下午~11月3日上午:完成对测量区内各种地物的碎步测量

11月3日下午~11月4日:绘制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并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

(五)实习内容:

1、控制测量 ①导线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②水准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碎步测量(经纬仪测绘法):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3、绘图:根据已知数据展绘成地形图。

(六)实习步骤:

1、 DS3水准仪和DJ6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DS3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1) 安置仪器,熟悉水准仪基本构造、各部件名称和作用

1) 选择坚固、平坦、空阔的地方打开三角架,使三角架的三条腿近似等距,架设高度应该适中,架头应该大致水平,架腿制动螺旋应该固紧;

2) 打开仪器箱,双手取出水准仪,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角架顶面上,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松开三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

3) 对照教材,观察仪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熟悉各螺旋的名称和作用,试着旋拧各个螺旋以了解其功能。

(2) 学习水准仪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的操作流程

1) 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直,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

2) 瞄准水准尺

① 将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② 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采用望远镜镜筒上面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然后拧紧制动螺旋;

③ 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④ 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若十字丝与目标影响有相对移动,则应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读数不变为止。

3) 精平: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

4) 读数:观察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读数。

注意事项

(1) 立尺时应站在水准尺后面,双手扶尺,使尺身保持竖直;

(2) 前后视距可先由步数概量,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3) 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4) 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每次读数时都应进行精平;

(5) 测量完毕后,应立刻检核,一旦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DJ6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1)架设仪器: 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 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二
《测量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

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短学期的实习,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

全站仪、水准仪、花杆、三脚架、水准尺、罗盘仪:

三、实习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后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碎部点测量

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4.绘图:

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五、实习心得:

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包玉刚图书馆及周围地段,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炎热的时节,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选择时间去做实习,所以我们起早贪黑,这样还算可以,不那么热。感谢老师!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

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木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测量实习的,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也多亏了不同组的帮助,相互借鉴经验,使我们的实习顺利展开、结束。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五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结果提前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4)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六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图书馆,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时感谢老师的精心安排与指导!

1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三
《校园测量实习报告》

校园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09年11月8号至13号(周一至周五)

二、 实习地点

某主校区校园内

三、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对经纬仪以及水准仪的使用;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能力,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工作原理。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使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强了我们对仪器的运用能力,更多的接触到了先进的仪器,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校园内测量,也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校园,十分贴近生活。以便于下一步的学习,并且对今后的建筑学乃至测量学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仪器(DS3型水准仪及DJ6型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4)认识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用途与功能。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五、实习的过程及结果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周一至周五加班进行测量,不畏天气的寒冷,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大家在一起团结一心,在测量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一个人叫冷叫累,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都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自己能完成的或经过努力能完成的都毫不推辞并认真完成,五天的测量反而还能自得其乐,并且这次测量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交际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

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量学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测量和建立国家控制网,提供地形测绘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基本控制;为空间科技和军事工作提供精确的坐标资料;做为技术手段参与对地球形状、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各个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管理开发土地,建立工程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辅助设备安装,监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为工程竣工服务等。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过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水运测量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作为装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是普通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是基础,工程测量学是专业分支。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 达到以上要求,具体要作到:

1. 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2. 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大气折射、地球曲率、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3. 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4. 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

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收获体会: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们把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增强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把平时所学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并亲眼见到亲手操作了精密复杂的仪器,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测量中遇到许多困难,例如不同人读出的数有微小的差别,对终于整平过程中难免出现气泡稍有偏离,测站点略有偏离刻划圈,瞄准过程由于十字丝目标的背景色相似导致的瞄准偏离等。我们在仪器一定的情况下只能认真测量,细心读数,多次测量来尽量减小误差。

测量学运用之广泛,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对以后工作意义重大。同时,此次测量培养了我们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使我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我们克服困难的能力。理论与实习结合不失为一个学习测量学的妙方。还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使我们认识到了谨慎的重要性,对于精密仪器而言,一点的偏差就可能导致失败。

作为一名组长,我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解一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带领组员收放仪器,演示测量方法,解决难题,不懂就问实现老师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实习过后也有责任和义务认真总结、计算数据,绘制表格写出实习报告,保障实习过程顺利进行,有始有终!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经验教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测量习惯,对于同一个仪器来说,每个人读出的数都不尽相同,都会有极其细小的差别,称为偶然误差。而且仪器并不是十分精密,天气的原因,温度也时常变化,光照也不稳定,再加上这几天赶上比较恶劣的天气,风很大而且天气极其寒冷,厚厚的积雪将一些点位(例如井盖、树木、垃圾桶,路灯、楼梯等细小的设施)对碎步测量的测量产生了比较大的阻碍。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而且每次测量读出的数都可能出现超限现象,对于此,就应当耐心地进行重新测量,保证实习的精确、严谨,这次实习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积极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工作决心,解决困难的工作勇气,所以我们在这次测量中要严格按照课本上和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一步测量,不忽视不小视每一个细节,作到不敷衍了事,不糊弄。

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测量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对准工作,包括粗略对中、粗略整平、精确对中、精确整平。进行粗略对中,就是要是光学对点器的分划板刻划圈圈住测站点;粗略整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精确对中,使分划板刻画圈内的十字线中心严格对准测站点;精确整平,调节水准气泡居中。精确对中与精确整平相互影响,一般要反复几次,直到对中、整平都满足要求。

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主要减少误差的方法有变更仪器高法,双面尺法,还可加入高差改正数以提高测量的精度,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

作为一名组长我深知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要带领小组每个成员积极测量,作为组长来说我也一定要做好与老师与班长经常沟通,积极解决实习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同时还要增强小组每个成员的测量热情,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这样才能保证实习顺利完好的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积极测量,作好模范带头作用。每天实习完后,将仪器要好好地保存在寝室中。实习完后会按时,积极主动的将仪器完好无损的交还给老师。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六、实习总结及感受

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作为组长,我都组织大家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此外,由于实习是在校园内进行,人流量大且具有规律性,大家还分析了每个测段可能出现道路上车,人流量的时间,有选择性的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测段进行观测,这样,全组测量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用半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测回。

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

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使用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学生故意踢踹脚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3,有关数字的的技巧: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

4,因充分利用多人检核这一工具来避免在计算和测量之中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1,团队中要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例如,在碎部测绘的过程中,全站仪上读数的速度远远快于本组绘图的速度,在实际操作了一段过程后,由于组内有足够的人手,组内开始分配出两名记录员,在完成在一控制点的测量后,由一记录员留下,辅助完绘图员完成本站绘图后再进行迁站,而另一记录员则跟测量员一起前往下一测站进行数据的记录,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小组的作业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

2,团队精神: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困难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成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这里,就需要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战胜困难:在碎部测图的截止期限到来之前,任务依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晚上天气寒冷,休息不足等困难,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终于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七、实习心得和体会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四
《数字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测 量 081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11.22-12.5 实习地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内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1. 测区概况

2.实习目的与要求

3.报告主要内容

4.仪器及工具

5.实习的主要过程

6.导线测量

7.个人总结

8.组内分工细则

一、测区概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交通便利。分布的主要地物由房屋、道路、运动场、绿地等几部分组成,地势比较平坦,相对落差不大于10m。就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拐角等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电子地图测绘带来了一定难度。

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实习期间,重庆的天气以阴天为主,时常伴有小雨及浓雾 ,这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综合上述情况,该测区的地形比较简单。

原理: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在本次作业中采用CASS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和内业成图的方法,学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CASS7.1

2、熟悉用全站仪测导线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图根导线的略图及平差计算结果。

三、报告主要内容

1、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

2、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内业成图;

3、图根导线的外业操作过程及平差结果

4、. 个人总结。

四、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GTS-336一台、棱镜及杆1套、卷尺1个、铅笔一支、草纸若干。

五、实习的主要过程:

1.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①安置仪器: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测。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回车”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再输入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回车”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2.内业数据传输:

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3、内业成图方法: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7.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5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式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

4.加图幅的方法:CASS7.1—绘图处理----标准图幅,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

4、注意事项

一>1 控制点数据由指导教师统一提供。2. 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3. 用电缆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时,应选择与全站仪型号相匹配的电缆,小心稳妥地连接。4. 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5.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6.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二>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3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

5、碎部点选择注意事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这就更要求草图绘制人员的事先观察,有些建筑物可能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2.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3. 对于一些重要的无法通视的观测点,应通过一定的位移来替代观测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这样的点要在草图上详细注记。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五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学实习报告

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西校园区 实习时间:2011.06.20—2011.07.01 班组:09土木4班8组 编写人:张维维 学号:0963104434

指导教师:陈步尚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习的目的、要求与任务„„„„„„„„„„„„„„„„„„„„„„ 4 三、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5 四、实习内容和步骤…………………………………………………………………„5

五、平面控制测量…………………………………………………………„„„„6 六、高程控制测量„„„„„„„„„„„„„„„„„„„„„„„7

七、展绘控制点„„„„„„„„„„„„„„„„„„„„„„„„„„8

八、碎部测量„„„„„„„„„„„„„„„„„„„„„„„„„„„„8

九、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9

十、结束语„„„„„„„„„„„„„„„„„„„„„„„„„„„„10

十一、附表„„„„„„„„„„„„„„„„„„„„„„„„„„„„11 十二、记录表„„„„„„„„„„„„„„„„„„„„„„„„„„„ 13

前言

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 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二周的测量实习。

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就必须进行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测量(严格的讲,还要进行定向)。要完全确定地面点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还必须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进行距离、角度和高程三要素的测量工作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实习目的:

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5.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6.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7.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实习要求: (1)、每一个小组所使用的仪器、工具都要精心爱护和保护。严禁乱扔、乱放和任意踏坐及用来戏耍。严禁私自乱抓和调换其它组的仪器和工具。暂时不用的和用完的物品要装在工具袋内。每次出测和收工时,组长都要组织全组人员认真清点和检查,以防丢失备件和其它物品。对竖盘有归零装置的经纬仪,务必将其锁好,以防损害其构件。 (2)、在任何时候堆放的仪器、工具和架好的仪器都要有专人看管,以免损害和丢失。 (3)、如有损害仪器和工具及另件时,要及时报告和查找,并认真追查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及其它原因,按规定进行赔偿。 (4)、如发现所用仪器和工具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实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进行处理。 (5)、实习结束后每组测绘一幅30³3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并进行拼接、清绘和整饰工作。

实习任务:

测绘一张比例尺为1︰500 ,测图面积:30³30cm,即150³150m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实习内容包括: (一)地形图的绘制

⑴ 在测区内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⑵ 控制测量 ⑶ 碎部测量

⑷ 地形图描绘、拼接和整饰。 (二)地形图的应用

在绘制好的地形图上设计一建筑物,并且测设到地面。 ⑴ 图上设计

在清绘好的地形图上设计一建筑物(民用建筑,只设计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并且根据地形图上的坐标确定建筑物的四角坐标。 ⑵ 测设方法

在清绘好的地形图上,拟定测设方法。根据测设方法计算出测设数据。 ⑶ 计算测设数据和测设建筑物

在现场根据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计算出的测设数据,把建 筑物测设到地面。

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为二周2011.06.20—2011.07.01,地点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街坊的内蒙古科技大学校本部实习

地点基本状况:

本组测量的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街坊的内蒙古科技大学校本部。包头市铁路交通便利,是京包铁路和包兰铁路的交汇处。我校就位于包头站北1000米处。阿尔丁大街也是包头市最宽阔的主干道之一。我组测量地点就位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于第一实验楼之间150*150m的范围内。

实习内容:

测绘一张比例尺为1︰500 ,测图面积:30³30cm,即150³150m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实习内容包括:

(一)地形图的绘制

⑴ 在测区内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⑵ 控制测量 ⑶ 碎部测量

⑷ 地形图描绘、拼接和整饰。 (二)地形图的应用

在绘制好的地形图上设计一建筑物,并且测设到地面。 ⑴ 图上设计

在清绘好的地形图上设计一建筑物(民用建筑,只设计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并且根据地形图上的坐标确定建筑物的四角坐标。

⑵ 测设方法

在清绘好的地形图上,拟定测设方法。根据测设方法计算出测设数据。 ⑶ 计算测设数据和测设建筑物

在现场根据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计算出的测设数据,把建 筑物测设到地面。 实习步骤:

(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

(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注:仪器(DS3,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六
《测量实习报告

测 量 学 实 习 报 告 册

班级:给水排水112 组号:二组 组长:任雪松

组员:熊信诚 万一帆 陆佳威 刘健平 学生姓名:任雪松

指导老师:王永志

目 录

一、前 言„„„„„„„„„„„„„„„„„„„„„„3 1、实习时间„„„„„„„„„„„„„„„„„„„ 3 2、实习地点„„„„„„„„„„„„„„„„„„„3

3、实习小组信息„„„„„„„„„„„„„„„3 4、实习目的及要求„„„„„„„„„„„„„„3 5、实习任务及内容„„„„„„„„„„„„„„4 二、控制测量(闭合导线)„„„„„„„„„„„„„„„5

1、控制点布置„„„„„„„„„„„„„„„„5 2、闭合导线水准测量(高程控制)„„„„„„„„5 3、闭合导线距离测量(平面控制)„„„„„„„„6 4、闭合导线水平角测量(平面控制)„„„„„„„8 5、导线坐标计算及展绘„„„„„„„„„„„„„„9 三、碎部测量(测绘地形图)„„„„„„„„„„„„„„11 1、测区概况„„„„„„„„„„„„„„„„„„11 2、外业数据采集 „„„„„„„„„„„„„„„11 3、内业成图„„„„„„„„„„„„„„„„„„13

4、注意事项„„„„„„„„„„„„„„„„„„„„13 5碎步测量„„„„„„„„„„„„„„„„ „ 16

四、实习心得„„„„„„„„„„„„„„„„„„„„„ 22

一、前 言

1、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6日至2013年7月5日 2、实习地点:

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理工大学本部教学主楼 3、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112班 第二小组

指导老师:王志永 组长:任雪松

组员:熊信诚 万一帆 陆佳威 刘健平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万一帆 陆佳威 观测与读数:任雪松 熊信诚 记录与计算:刘健平 熊信诚 描点与绘图:熊信诚 任雪松

4、实习目的及要求:

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DS3水准仪、DS6经纬仪、皮尺的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学会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5、实习任务及内容: 5.1任务:

1)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点在江西理工大学本部教学主楼,通过10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取得8个控制点数据,并进一步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实际大小为180*120m,比例尺为1:500,图纸为3*4(每格10cm),A点坐标为(2860924.898,517464.456,108.706),高程数据不少于20个的地形图。

2)完成一份实习报告册。 5.2内容:

1)第一周周一全天——领取仪器 熟悉场地 勘探 2)第一周周二至周四3天—闭合导线控制点选取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

3)第一周周五一天——内业计算

4)第二周一至周三3天——闭合导线距离测量 闭合

导线水平角距离测量(平面控制)

5)周四上午——展绘控制点,检查控制点成果 6)周四下午——碎部测量

7)周五上午——清绘图纸,完成实习报告 8)周五下午——归还仪器

二、控制测量(闭合导线) 1、控制点布置:

本实习控制点布设形式为闭合导线,导线位于江西理工大学本部教学主楼,点号连接为A—B—C—D—E—F—G—A,边长均在30~110m所使用的仪器有DS3水准仪、DJ6经纬仪,。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七
《测量实训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宣城13年秋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

测量实训报告

学生姓名: 李 雪 晴

学生学号: 133400146388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3秋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

测量实训报告

实训时间:2014年12月17日 实训地点: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区 实训组员:李雪晴及其他学员

一、实训目的:

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或了解一般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三种基本测量工作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能力、小区域从控制测量到碎步测量的全过程以及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的作业技能和计算方法,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作业态度、不怕艰苦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实训任务:

实训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测量工作作业技能的训练,小区域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全过程的理解,小块地形图测绘的熟悉,建筑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一般方法的掌握等,具体内容如下:

1、DS3型水准仪的组成和使用; 2、DJ6型光学经纬仪的组成和使用; 3、全站仪的组成和使用;

4、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水准测量、水平角测量、视距测量。

(1)选点(注意事项、方法、形成线路示意图、水准点可以和导线点共用。每个小组同选一个线路;不同的小组选不同的线路;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2)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量的程序、一个测站的检核条件以及限差、选用的高程基准、出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

(3)水平角观测(测回法观测程序,测角误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视距测量。

5、闭合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6、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测绘图幅为50cm×50cm,比例尺为1/1000(或1/500)的地形图一张)。

7、一般建筑施工点位测设与检核。

三、实训要求:

(1)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的结构,操作使用和检验校正。

(2)巩固并加深对测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实训作用:

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

五、实习仪器配备:

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塔尺、测伞及电子计算器各一台(盘、把),水准尺2根、木桩若干,并配备所需其他工具。

六、实训概况:

(一)实训前的准备工作:阅读教材及实习指导书的有关内容,查阅相关的测量技术规范; (二)水准仪、经纬仪的检验 1.水准仪的检校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气泡无明显偏离

(2)十字丝中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标志点无明显偏离十字横丝。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i<±20″ 2.经纬仪的检校

(1)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气泡偏移值都在一格以内。(2)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标志点无明显偏离十字竖丝。 (3)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如果c>60″,则需要校正。 (4)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如果A、B相距大于5mm,则需要校正。 (5)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当竖盘指标差x>1′时,则需校正。 (三)、水准测量:

外业施测(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拟定水准路线并查找原有水准点标桩和明确原有水准点高程,即可进行水准路线的外业施测。

1、选点: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一小段。

(每个小组同选一段附合线路;不同的小组选不同段的线路)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2、设置水准点A的高程为22.786m,现拟测量AB点之间的高程并附合到B点,其观测步骤如下:

(A)在起始水准点A上竖立水准尺,作为后视点。

(B)在路线上适当高度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并在路线的前进方向取仪器到后视点大

致相等的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竖立水准尺作为前视点。 (仪器到到两水准尺的距离基本相等,最大视距不大于100m。)

(C)将仪器粗略整平,照准后视尺,消除视差,精确整平,用中丝读取后视读数并

记入手簿。

(D)转动水准仪,照准前视尺,消除视差,精确整平,用中丝读数并记入手簿。 (E)前视尺位置不动,变作后视,按(B),(C),(D)步骤进行操作,测到终

点B为止。

(F)根据图1-1A→B测段中五个测站的读数进行记录和计算,最后推算出测段终点

B的高程等于24.589m。(见图1-1水准测量示意图)

1.298 1.381

图 3-1 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区 水准测量示意图

3、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

为了保证高差计算的正确性,我们在每页手簿下方进行计算检核,检核的依据是:各测站测得的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Σh=0.756m+(-0.274)m+0.513m+0.891m+(-0.083)m=1.803m Σa-Σb=7.572m-5.769m=1.803m

结果所求两数相等,证明我们计算正确无误。(见表1-2水准测量手簿)

表3-1 水准测量手簿

线路 敬亭山风景区选线路AB 仪器 普通水准仪 观测 李雪晴 记录 李雪晴 天气 晴 日期 2013年12月 10日

2)测站检核

采用变动仪器高法,第一次测定后,重新安置仪器,仪器高度的改变量不小于10cm,再进行第二次高差测定,两次测得的高差之差不超过6mm,取高差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站的观测高差,测得其中任一测站所测高差无误,检核观测、记录无错误。

(四)、水平角测量

我们选择采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在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通常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观测。

测回法:如图2-1,B。欲测定∠AOB。

1、盘左位置

在O点安置好仪器,瞄准左目标A,得读数为a左,设此数为0009’00” ,随即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2-2)中。再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瞄准B目标,得读数b左,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八
《电大-测量实训报告》

测量实训报告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播电视大学

年 月 广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

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工程测量作为本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一)实训内容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训的要求是让每个

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训与以前的课堂练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开始室外测量前,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强调了本次实习

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汤溪水库的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在领取了所需的仪器、测量记录本及文具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二)实训目的

1、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

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掌握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6、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

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职业道德。

(三)实践操作和体会

在课堂上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知识,拿到实际中却不知如何使用等

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们,而实践总能发现许多问题,这次我们的测量也不例外。

1、首先,在使用仪器上,虽然我们曾经用过这些仪器,但是也只

是上课的时候,仅是一知半解,在这次测量实训中,才能真正明白仪器的使用。调节经纬仪的过程就比较复杂,因为经纬仪的调整要三个地方全部调好,可是我们总是没办法让它们全都统一,螺旋调好了,那儿的气泡又跑了!刚开始第一站调试的很长的时间,但大家都没有泄气,认

定“熟能生巧”的道理,最后经过大家多次调试,总结了几点操作方法:

(1)先要让三脚架的中心大约和地面的点进行对齐,脚架的两条

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

(2)调节气泡让它处于圆水准器的中间部分。

(3)节对中,但是这次是要通过调节经纬仪的整个部位进行对中 。

(4)平调试,调节长水准器的水泡,使它处于长水准器的中间。

(5)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

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

2、水准测量

在进行水准测量前,大家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

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我们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

观测。水准点A的高程为132.815m,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杂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

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根据五个测站的读数进行计算,最后推算出的测段终点B的高等为133.769m。在得出结果之后,我们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检核:∑a-∑b=9.236-8.282=0.954m,高差∑h=2.594-1.640=0.954m,得出

132.815+0.954=133.769m,即各测站测得的高差的代数和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后,所求两数相等,说明计算正确无误。

3、闭合导线测量

我们严格按照闭合导线测量外业的要求进行测量,首先对路线进行踏勘选点及立标志,接着用钢尺量导线的边长(量水平距离),然后依次测量每一个角度,并将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完成了外业后,我们进行较为复杂的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th(n2)180(5-2)180540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m不等于理论值th,两者之差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fmthm(n2)1805400050(52)18050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根据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得:fp60134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按 vβ的计算公式为:vβ=f

n50"10" 5

计算检核:∑v =-10″-10″-10″-10″-10″=-50″=f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i改2v802718(10)1082708

(5)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31218023352400180180270862351033602635108

(6)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A)计算坐标增量

x12D12cos12201.60mcos3352400183.30m

y12D12cos12201.60msin335240083.92m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

(B)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xm0.30m,ym0.08m

(C)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WD2XW2Y0.31M

0.3111

WKWKP1137.8036002000

(D)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VX12

Vy12WX0.30mD12201.60m0.05mD1137.80m Wy0.09mD12201.60m0.02mD1137.80m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x12改=x12vx12183.30m0.05m183.35m

y12改=y12vy1283.92m0.02m83.90m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

(8)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500.00m183.35m683.35mx2x1x12

683.35m(28.14m)655.21mx3x2x23

655.21m(235.68m)419.53mx4x3x34

419.53m(111.54m)307.99m x5x4x45

最后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与原坐标值相等(307.99m+192.01m=500.00m),所以此成果合格。

4、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九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系 别:城建系

班 级:建工1114

姓 名:郭耀文

日 期:2012年5月7日

指导老师:李仰群

实训的目的: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过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

一、实习目的: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实训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目的:

(1)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了解地形册归的内外业组织工作。

(4)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任务

(一)高程的测量 (二)角度的测量(三)距离的测量

(四)测设水平角

要求:假设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AB,

角&=36 30 00 以AB为起始方向,顺时针放样,水平

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设AB为地面已知方向,AP为未知方向。A为角的顶点,β为已知的设计的角度,现欲确定AP方向,使∠BAP=β

( 五)测设水平距

要求:沿给定方向自起点A开始,测设D=78.00m

( 六)高程测设

要求:假设施工现场附近有已知水准点,Ha=187.123m现在场地内B点测设,Hb=187.356m

测设设计高程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附近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和待测设点B的高程,反求出待测设点上应读的前视读数b,前视水准尺的零端就是设计高程的位置,从而将设计高程测设于实地。

步骤:

1)在已知水准点A点和待测设高程点B之间安装水准仪,立标尺在A点的后视读数a,则水准仪视线高为H=HA+a;前视读数应为b=H-HB,式中HB为待测设的设计高程。

2)在B点设木桩,在木桩侧面上,上下移动标尺,当水准仪的读数为b时,标尺底的位置即要为测设的标高位置。再靠标尺底部在木桩底部画一条横线,并在横线下用红油漆画以倒三角形标记,也可在旁边注上标高。

( 七)测设坡度线

要求:在施工现场已有一已知点A,Ha=660.300m, 沿给定方向测设i=5%. ( 八)用直角坐标测设点位

( 九)极坐标定位

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 达到以下要求,具体要作到:

1. 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2. 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3. 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4. 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实训的过程:

第一周任务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角度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角度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

第二周任务是测设工作。仪器的架设是一门硬功夫,必须扎扎实实,才能达到交融的极致。操作仪器,对中整平观测记录工作贯穿测量的始末,务必注重对细节的重视。这项任务需要我们小组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的顺利快捷,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最终快速完成任务。在这项任务中,我做过协调员、跑尺员、检查员、(主要工作)即每项工作都参与其中,测量中辛劳难免,却不足以阻碍测量的步伐,上周的任务是放控制点,这周虽对精度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由于任务量较大,工作马虎不得。完成之后,我们进行联合测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

测量实训实践报告篇十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专 业

班 级

组 号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0 年 11 月 1 日 至 2010 年 11 月12 日

目 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 1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 1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 2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 2

五、参考资料 ................................................ 7

六、实习心得 ................................................ 8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数字地图测绘

(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

(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

(1)完成测站改正;

(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

(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

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 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 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1、踏勘,选点

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

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是否相互通视,架设仪器是否安全方便。

2、控制测量

全站仪测角、测边:

在已知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开机。同时将棱镜架设在待测点出对中整平。

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CL24-02,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在当前文件下,按照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和给定的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取至毫米位),设置EDM,并瞄准后视点,进行后视置零定向。

定向完后仪器照准目标点棱镜,盘左盘右观测并测存,将屏幕显示结果记录在导线坐标记录表上。

导线边长、水平角施测要求及精度要求:

① 观测: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起始点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内角采用测回法观测;距离测量往测一测回(瞄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直

接读记平距;

② 取位:角度取至秒,距离取至mm,坐标取至mm;

③ 限差:对中误差≤3mm,水准管气泡偏差<1格,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较

差≤±24″,半测回归零差≤±24″,距离测量一测回读数差≤5mm; ④ 精度要求:导线内角和闭合差≤±2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

计算方法:

角前后180左1,2,3,4,5,那么对于各个边的方位角之间就有关系:,若由A点出发,取正北方向为0方向,测定连接角β0,以及各个左连接前<0°,则+360°,若前>0则-360°,保证方位角在0°~360°的范围之内。而对于第一条边P1P2边的方位角P1P2P1A01,同时也要注意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

(1)碎步测量技术要求

碎步测量在观测精度上的要求没有控制测量的那么严格,在测量时也没有控制测量那么多要求和限制,一般情况下所得的数据精度完全符合碎步点的要求。

本次实习,采用草图法进行碎部测量。一组中测站1-2人,镜站1-2人,领尺员(绘草图人员)2人。根据地形情况,镜站可用单人或多人。领尺员负责画草图和室内成图,是核心成员。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坐标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用绘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

(2)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16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