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一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内容》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两规”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

2、掌握本辖区的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指标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搞好主要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

3、加强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等,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做好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工作及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

5、配合市妇幼保健部门具体落实妇、儿保围产协作活动,并进行信息反馈。

6、定期召开基层妇保、儿保业务例会。

7、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基层现场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各项妇女、儿童保健常规制度、保健措施、适宜技术的贯彻落实和推广。

8、根据妇幼保健统一要求,对妇幼保健各类人员的医德、医风、业务技术、学习进行考核。

9、采用多种形式(如录像、广播、报刊、宣传册、画版),向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10、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爱婴医院及妇幼保健工作长效管理制度

1、贯彻“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爱婴医院宗旨,认真落实《促 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医院促进母乳喂养管理规定》,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规范,提高产科质量。

2、对所有新入院工作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技术的岗前培训。

3、利用多种形式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健康知识 教育、指导;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及推销代乳品。

4、“孕妇学校”制定详细的孕产妇培训计划,专业人员定期向孕产妇及家属讲授孕产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5、坚持做好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的早吸允、早接触工作。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坚持无医学指征禁止给婴儿吃母乳外的任何代乳品。

7、做好母乳喂养的咨询和产后随访工作。

8、定期对妇产科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反馈,保持妇产科质量的持续改进。

高危妊娠管理及转诊制度

1、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2、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

3、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当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对转回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与随访。

4、危重孕产妇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当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同时进行转诊前的初步处理,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孕产妇,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

5、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及时将转诊评价及治疗结果反馈至转诊单位。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抢救组,承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6、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诊治及抢救情况,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工作制度

1、负责组织实施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工作,并对基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2、指导基层各级儿保医生对所辖地区孕满28周的活产儿至不满5周岁的儿童进行生命监测,及时填写有关表册,逐月上报。

3、对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1、出生缺陷病例登记表由产房护士长完整填写,按月上报市)妇幼保健院。

2、出生缺陷监测各类台帐资料齐全,每年做好汇总、评审、分析。

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制度

1、凡妊娠28周至产后7天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均属监测对象。

2、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必须随产科月报表上报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3、围产儿死亡登记卡的填写必须如实、正确,不可空项漏项。

4、做好围产儿死亡登记,借阅原始资料,整理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及新生儿抢救治疗成功率。

5、完成围产儿死亡查漏调查工作,从中发现有无漏报。使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做得更正确,监测质量不断提高。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1、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负责筛查用的血滤纸片的发放工作。

2、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3、做好筛查出的新生儿疾病的复查和随访工作,专册登记,跟踪随访责任到人。

4、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阳性病例立即通知家庭及采血单位复查与确诊。

5、对各基层单位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6、加大“母婴保健法”法制教育和有关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新生儿疾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制度

1、负责本辖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工作,对儿童保健健教宣传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指导。

2、儿保门诊设立儿童保健宣传版面,内容正确。有小儿“四病”防治,小儿动作发育顺序、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儿童五官保健、心理行为卫生等内容。

3、加强与托幼机构联系,不定期为父母学校及学龄前儿童讲授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并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宣传。

4、做好门诊咨询工作。根据婴幼儿体格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宣教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二
《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和具体内容》

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职责

掌握本乡(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掌握本乡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在县级妇幼保健院(所)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指导村级人员作好孕产妇建卡、登记、产前检查、高危孕妇的初筛及产后访视;主要作好正常产的接生;(有产科资质)重点作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登记和专案管理,负责危重疑难高危孕产妇的转送。切实实行孕产妇挂牌服务。

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指导村级人员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高危儿的初筛;主要做好小儿生长发育监测,重点做好高危儿的筛查、登记及专案管理,负责危重、疑难病儿童的转送。

组织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农村妇女病普查及儿童健康体检工作。

负责本辖区的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调查及上报工作,做好登记、核实死因,写出调查报告及填写死亡调查表。

各乡镇每月召开一次村级人员例会进行业务培训、汇报上月工作、安排下月工作、收集报表、安排工作及技术培训,并按时参加县级例会。

监督、指导村级人员做好常规统计资料的收集,并及时整理、分析、按时上报。

按照“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和“降消”项目要求做好村级人员培训、贫困孕产妇救助、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妇幼保健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乡镇妇幼专干具体工作

一、信息报表(日常工作重点)

1、按时上报妇幼常规报表。10年报表时间固定1、4、7、10月的13日,会期一天,早8:30前必须在妇幼保健院基保科签到,参加报表审核和季度妇幼例会。报表结束后开会,任何人不得缺席。另见当日议程安排。

2、常规报表(每季度报表)内容: 6种常规基本报表(孕产妇、儿童、计划生育、婚前保健、妇女病普查、流动人口);早孕摸底表;高危孕妇管理登记表;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监测点活产和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围产儿数季报表(接产单位报)5种,另加即时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出生缺陷登记卡。其他报表见通知。注:妇幼报表均为累计报表(上年10月1日-下年9月30日)第一季度为全年最低的报表数字,逐渐上升,直至全年报表为最大。(解读报表现象中有报表数字忽大忽小现象,说明什么,统计有误,资料来源不准确,已经管理的即使年龄已超也不再删减)

3、孕产妇死亡监测点为全县28个乡镇。所备资料:育龄妇女死亡登记册(季报)、监测点活产和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季报)、孕产妇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年报)。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全县有7个,分别是神河、蜀河、段家河、关口、兰滩、甘溪、吕河,所备资料有:5岁以下儿童花名册、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每季度上报)、儿童死亡报告卡、全国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年报)

5、乡镇报表必须盖章上报和留底。

6、每月利用召开防疫员例会同时召开妇幼员例会,督促村上做好孕产妇、儿童摸底和及时上报上册。

7、说明:孕产妇系统管理在前三季度报表严格按照系统管理要求上报,暨产后28天后上报,完成整个系统管理,在第四季度报表中,为减少漏报,只要是在10月1日前出生都上报。

工作程序:

1、新婚(计划二胎)摸底(村上上报、到民政局找资料、政府、村文书等)宣传相关项目——服用叶酸——怀孕(劝导住院分娩、宣传项目政策、继续服用叶酸3月,3月前建卡建册编号、高危筛查、出生证宣传)——免费产前检查(5次)——住院分娩(新筛宣传)—

—产后访视(母乳喂养宣传和指导)——儿童系统管理(建卡建册体检)

出生缺陷防治项目——产前免费检查项目——住院分娩补助项目——0-3岁儿童免费体检项目

2、配合宫颈癌筛查项目,做好资料收集整理上报。

三、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内容

1、年初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措施,村级妇幼员考核方案,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县上下发的考核标准对照落实乡镇妇幼工作。

2、每月定期召开妇幼例会,有记录,有报到册。每年不少于4次村级人员培训,有通知、议程、签到册、讲义、试卷、成绩单、小结。

3、不定期下村督导,月下村不少于12天。

4、办理出生证,严把关,做好出生证宣传。

5、宣传新筛知识,助产单位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6、开展托幼机构幼儿体检,定期督导和培训,提高托幼机构的保健管理水平。

7、兼妇幼项目的负责人,依照项目要求,做好项目宣传和管理,按时上报各种报表。尽量优化资源,集中报表,避免多项目多次报。

8、及早掌握孕妇底子,进行各期保健指导,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不定期随访并记录。签订住院分娩劝导书,及时收集各种资料,上册建卡。

9、参与县上组织的死亡调查,发现孕产妇死亡村级在24小时报告乡镇专干,乡镇在3天之内必须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如在本医院死亡,24小时内上报县上。配合县妇幼保健院做好死亡入户调查。

10、于半年和全年做好各项漏报调查,并纸质上报县妇幼院。

11、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解读:6个项目与基层保健工作紧密相连,牢记项目是为妇女儿童服务,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妇幼保健工作,一定要让项目贯穿于整个基层保健工作中,全面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完全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三
《妇幼保健村级工作内容》

妇幼保健村级工作内容

1、每月1-5日,做好上个月新婚登记、孕妇、新生儿信息登记及统计工作;

2、每月通知孕12周之前的孕妇到镇卫生院妇保科建立CPU卡和围产保健手册,下发产前检查通知单,告诉其到镇卫生院免费检查,孕期检查不少于5次;

3、每月26日前将上月本村妇女口服叶酸情况和本月应服情况报镇卫生院,并领取叶酸及时发放;

4、3月份、9月份进行一次育龄妇女摸底调查,并建立育龄妇女花名册,(动态调整每半年进行一次);

5、建议在“三、八”节前夕组织一次育龄妇女健康教育与服务咨询;

6、四月份、十月份各发一次妇幼保健健康处方,入户率80%以上;

7、负责组织和通知一次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和填写生殖健康档案,协助镇妇保医生做好患病妇女的随访工作;

8、产后访视由女村医承担,为每月出院回村的产妇提供至少3次产后访视服务,即:产后7天、14天、28天各一次,并通知产妇于产后42天带新生儿和CPU卡到镇卫生院产科接受免费的母婴健康检查和卫生指导,同时把CPU卡转到儿童保健科,把新生儿纳入7岁以下儿童免费体检管理程序

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每月4、14、24日,入户发放儿童体检通知单,(按4:2:2体检程序即:1岁以内查4次,1-2岁、2-3岁每半年查一次),通知儿童家长带孩子到镇卫生院儿保科免费体检,(满3周岁的孩子体检不少于8次);

10、做好儿童出生缺陷的宣传,及时通知孕15-20周孕妇到镇卫生院抽血进行产前筛查,和带新生儿按规定时间到镇卫生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村级台账目录

1、新婚登记表;

2、新生儿登记表;

3、产前检查通知单发放记录表;

4、产后访视记录表

5、0-4岁儿童生命监测及0-6岁儿童花名册;

6、儿童体检通知单发放记录

7、体弱儿登记表;

8、围产儿死亡登记表;

9、儿童死亡登记表;

10、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

11、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表;

12、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表;

13、15-49岁育龄妇女花名册;

14、妇女生殖健康档案;

15、叶酸领取登记表;

16、叶酸随访登记表;

17、补服叶酸签定之情同意书;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四
《妇保科工作内容》

妇保科工作内容

1.信息收集、管理

月报表:①叶酸月报表②高危月报表③艾、梅、乙月报表④剖宫产率月报表⑤婚检月报表⑥住院分娩补助月报表⑦重大公共卫生月进度表⑧重点指标月报表

季度、年报表:孕产妇保健表(表1、表2)、孕产妇综合管理报表、节育手术报表、流动孕产妇综合系管表、妇幼卫生业务报表、流动人口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调查表、妇女病普查报表、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报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季度统计表、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季度统计表、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报表、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围产儿数季报表、监测医院分娩季报表、产科疾病监测报表(县级医院报)、机构监测调查表。

做好各类报表质控管理,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做好报表季度小结,报表年报分析。

2.高危孕产妇管理

每月收集全县上报的重症高危三联单,反馈各乡镇处理通知单,上报高危月报,上下联动,做好重症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结案,作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总结。

3.妇幼卫生监测

①孕产妇死亡监测②围产儿死亡监测③出生缺陷监测④产科疾病监测,按各项监测方案做好质控、督导工作,作监测分析总结。

4. 重大公共卫生

①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③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

④艾、梅、乙项目

完成以上项目数据收集、整理,网络直报,工作量统计,协助完成各项经费发放基础资料整理。

5.做好科室新成员带教工作。

6.协助保健部主任做好妇保例会,各类培训班,基层妇保工作检查督导,迎接上级部门各类检查,下乡妇女病普查,入托体检,教师体检等公共卫生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五
《妇幼保健工作方案》

结合我乡妇幼保健工作实际,特制订我乡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妇幼保健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妇幼保健服务,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状况,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各单位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

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规范村医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行为。

(二)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

妇幼保健工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服务内容。目前,妇幼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孕产妇保健服务。掌握育龄妇女情况,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启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程序;为孕妇免费提供5次产前检查;开展孕产期保健指导;开展孕期高危因素筛查并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动员孕妇住院分娩,落实孕妇住院分娩减免政策;完成至少3次孕产妇产后访视和儿童访视;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2.儿童保健服务。掌握儿童基本情况,建立7岁以下儿童档案和儿童保健卡,启动儿童系统管理程序;按规定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指导母乳喂养,开展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

教育;开展体弱儿筛查及管理;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死亡、新生儿、围产儿的死亡情况,按规定进行个案调查;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三)规范妇幼保健工作的运行程序

结合我乡实际,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工作的运行程序。包括:孕产妇保健对象建档、产前检查、孕产期保健指导、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保健对象建档、儿童健康检查、母乳喂养指导、体弱儿筛查及管理、死因调查;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等。

(四)建立妇幼保健工作的绩效评估机制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逐级实施妇幼保健工作考核。建立健全以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调查为核心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调查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每半年开展调查,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支付妇幼保健工作补助经费的依据。

三、工作步骤

(一)2011年1~12月

按计划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调查每季度1次。

(二)2011年一季度

明确各单位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开展妇幼保健设施设备清理和补充,建立妇幼保健设施设备更新机制,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具体服务内容。

(三)2011年二季度

规范妇幼保健工作运行程序,完善孕产妇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调查办法。

(四)2011年三季度

开展1次妇幼保健工作下乡督导、调研,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2011年四季度

进行妇幼保健工作年终考核和工作总结,召开年终总结会。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汇编妇幼保健资料。资料汇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妇幼保健工作职责及各单位任务,妇幼保健工作服务内容及调整办法,妇幼保健工作运行程序,妇幼保健工作绩效评估及孕产妇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调查办法,妇幼保健设施设备更新办法,妇幼保健工作总结报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抓紧时间,务期必成

(三)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六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

l、月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例会,村级妇幼保健人员汇报本辖区内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新婚数、孕妇数、产褥期人数、有无各种原因的死亡病例、传染病、育龄妇女普查、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高危儿童管理中佝偻病、肺炎、腹泻、营养不良四病发生情况、有无缺陷儿出生等等。

2、乡镇妇幼保健人员解答村级妇幼保健人员提出的问题,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及咨询方法,对村妇幼保健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发放健康教育教材,提供村妇幼保健健康宣传版面的内容。

3、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进行2学时的保健知识培训,具体内容根据全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所需而随时制定,如:科学喂养,儿童早期教育,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新婚时期性保健知识,婚前健康体检内容,孕期保健知识,高危孕妇保健内容,产褥期访视内容,妇女病的防治,青春期保健要求内容等,每年二次业务知识培训后考核,不及格者应补课直至合格为止。

4、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质量督查制度:每季度或年终进行全年度业务考核,成绩优异给予奖励,镇级妇幼保健人员走访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管辖地区的家庭了解工作满意程度及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

5、镇保健资料汇总分析:通过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子网络”信息传递,总结汇总资料并分析书写一份年终总结报告,提出干预措施,要求或建议健康促进措施。(王岗乡卫生院)

妇幼保健例会制度

1、卫生院定期召开村级妇幼保健医生例会。

2、会议由卫生院防保站科长主持,卫生院妇幼保健医生、村级卫生室妇保医生参加,院长、主管基层卫生的副院长、妇产科负责人列席参加。

3、主要是传达上级妇幼保健工作方针政策,督促、指导村级孕产妇保健工作,统计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开展业务培训。

4、卫生院妇幼保健每月按时参加县级妇幼保健工作例会,上报辖区内妇幼卫生的统计信息,参加业务培训。

王岗乡卫生院

孕产妇死亡上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乡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孕产死亡率,特制定孕产妇死亡评审上报制度。

一、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孕产妇死亡进行上报工作,要求上报的资料具体、真实、实事求是。

二、在本辖区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后,应及时负责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孕产妇死亡详细病历资料复印件。凡发生孕产妇死亡,不论住院时间长短,均要在24小时内报告妇幼保健机构,一个月内填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上报至县妇幼保健站。

三、孕产妇死亡资料按要求时间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虚报、瞒报。

王岗乡卫生院

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乡妇女保健工作动态,在所长的领导下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妇女保健任务及指标。承担本辖区孕产妇系统及儿童系统管理、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负责收集汇总本辖区内的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信息,熟悉本地资料,掌握本辖区孕产妇数及儿童数,对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进行筛查及管理,每季度向妇幼保健所上报妇幼卫生信息和相关信息。

三、及时掌握本辖区婴幼儿死亡及孕产妇死亡,并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协助县保健站填写相关表格并存档。

四、负责整理各种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并归档管理,包括表、卡和各种登记簿。

五、负责监督、培训、指导村级卫生人员和保健信息员开展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并做好详细的下村工作日志。

六、负责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教,使本辖区的群众知晓率达85%以上。

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八、协助院长和院妇产科作好巩固爱婴卫生院工作。

王岗乡卫生院

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要求,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凡是怀孕的妇女要做到孕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和册,按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定期检查,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保健宣教工作、按要求进行产后访视,认真做好产后42天结案工作,及时筛查及治疗高危孕产妇,对其进行重点管理,要求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平安。

3、注重产褥期保健,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产褥期卫生及母乳喂养,并且将孕产妇保健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

4、做好孕产妇卫生保健指导,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每位孕产妇保健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5、每年将本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奠定基础

王岗乡卫生院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七
《妇幼卫生管理》

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篇八
《妇幼保健工作考核评估标准》

妇幼保健工作考核标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工作考核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3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