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话课的建议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一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及建议》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及建议

王君君

第三实验小学

2009.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看似很平凡,可其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可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如果,你到外地去,大家对你说的都是方言,你一句也听不懂,这时,普通话就该挺身而出了,用它来解决沟通上的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了,它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一直以来,学校要求每个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有来宾必须用普通话交流,学生进校门后必须在校内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根据《教师法》法律法规规定: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基本技能,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让我们从讲普通话开始。

为了普及及推广普通话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学校广播、国旗下的讲话和班会课,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让师生充分认识到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是母语,是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已充分说明汉语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占重要地位,通过宣传激发了师生讲普通话的热情。

二、在校园内书写“爱国歌、唱国歌、说普通话”的横标,结合实际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宣传栏上出一期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板报,使每个学生知道“推普”的目的、意义。校园内我们在显目地方设置提示牌:①请讲普通话,请用文明语;②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③推广普通话,你讲我讲大家讲。通过营造环境,使师生时时处处不忘学普通话,讲普通话。

三、语文老师、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语文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专题活动。比如六年级重点搞课本剧表演,五年级开辩论会,四年级开故事会,三年级开朗诵会,二年级进行自我介绍,一年级人人说我家等等。通过这种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方面,可以要求每个年级教师在年级范围内开展普通话演讲会,既提高了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又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形成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同时使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得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共同为创建一流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二
《2000年香港中学会考普通话建议课程》

引言

背景

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在《1995年施政報告》中公布了推廣普通話的措施:“在1998年9月,為小一、中一及中四提供新的普通話課程,並於2000年,把普通話列為香港中學會考的一個獨立科目”。

因此,香港考試局與香港敎育署課程發展於1996年1月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為中學會考普通話科設計考試綱要及模擬試卷。

宗旨

本科旨在衡量考生運用普通話的能力及對普通話語言知識的認識。 目標

本科主要測試考生的普通話聽說能力及對普通話語言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包括: 1. 耹聽能力 2. 朗讀能力 3. 說話能力 4. 譯寫能力

5. 運用語言知識能力 特色

本科分為兩個程度:  中學會考普通話

本程度共設4個試卷,均為必考項目。 卷一 聽力 卷二 譯寫 卷三 口試

卷四 語言知識及應用

考獲C級或以上成績者,其水準獲承認為相當於英國普通敎育文憑海外考試之普通程度及格。  中學會考普通話聽說能力

本程度並非相當於英國普通敎育文憑水帄,考生只頇應考“中學會考普通話”其中的3個試卷。 卷一 聽力 卷二 譯寫 卷三 口試

考生不能同時報考上述兩個程度,並頇在報考時決定究竟選擇哪一個程度。 附件一及二分別為本科兩個程度的建議課程,附件三則為各卷的樣本試卷。

宗旨

本科旨在衡量考生運用普通話的能力及對語言知識的認識。 目標

本科測試考生的普通話聽說能力、譯寫能力、語言知識及應用能力。 試卷形式

本科共設三試卷,均為必考項目。 試卷一 聽力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二十,考試時間為四十分鐘。

試卷二 譯寫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十,考試時間為四十分鐘。

試卷三 口試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四十,考試時間約為八分鐘。

試卷四 語言知識及應用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三十,考試時間為二小時。

考試範圍

本科基本以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頒布之《中學普通話科課程綱要》所建議者為範圍。

試卷一 聽力(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二十﹞

考試時間:40分鐘

(有關本卷試題的類型和要求,請參閱附頁一。﹞

試卷二 譯寫(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十﹞ (有關本卷試題的類型和要求,請參閱附頁二。)

試卷三 口試(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四十)

考試時間:約8分鐘 準備時間:約9分鐘

考試時間:40分鐘

(有關本卷試題的類型和要求,請參閱附頁三。)

試卷四 語言知識及應用(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三十)

考試時間:二小時 (有關本卷試題的類型和要求,請參閱附頁四。)

2000年香港中學會考普通話聽說能力建議課程

宗旨

本科旨在衡量考生運用普通話的能力。 目標

本科主要測試考生的普通話聽說能力及譯寫能力。 試卷形式

本科共設三試卷,均為必考項目。 試卷一 聽力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二十九,考試時間為四十分鐘。

試卷二 譯寫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十四,考試時間為四十分鐘。

試卷三 口試

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五十七,考試時間約為八分鐘。

考試範圍

本科基本以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頒布之《中學普通話科課程綱要》所建議者為範圍。

附頁一

試卷一 聽力 試題類型和要求

本試卷主要測試考生在聆聽普通話時,對字、詞、句、篇章的理解能力。 本試卷內容包括聽寫詞語、聽辨詞語和理解判斷三部分。 1. 聽寫詞語

此部分要求考生在聆聽普通話句子時,能夠聽出某些音節所對應的漢字,然後寫出來。

2. 聽辨詞語

此部分要求考生能夠從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等差異中辨別讀音近的字詞,然後做選擇題。 3.

理解判斷

此部分考題包括單人說話、二人對話和綜合題三類。 i. 單人說話 ii.

此部分要求考生能夠聽懂一些簡短的話語,理解其中的語氣、含 意,做選擇題或問答題。 二人對話

此部分要求考生能夠聽懂別人對話的內容,然後做選擇題或問答題。 iii. 綜合題

此部分要求考生在聆聽一些較長的對話或敍述之後,能夠經過撮

要、整理,準確理解其中的內容、含意,然後作答。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三
《关于学习普通话的几点建议[1]》

浅谈如何学好普通话

赫章县古基乡初级中学 杜勇

联系电话:13984562358

E-mail:guizouduyong@163.com

摘要:普通话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是你学识、身份、修养的一种体现。可是贵州人学习普通话受到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很难学习好普通话。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定可以学好普通话。1、勤动嘴,舞动舌;2、创造机会说普通话;3、转变观念;4、虚心请教,掌握正确方法。

主题词:如何 说好 普通话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贵州人,生活中也不说普通话,只有上课时才会使用普通话。如今,我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资格,回想起来,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不过,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我还得感谢我小学时的语文启蒙老师,她以正确的方法教会我发音;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培训过我普通话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是她们给了我更多理论上的知识,指出了我在普通话发音上的错误和缺陷,没有她们,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让我再次真挚的表达我的谢意——谢谢你们,我的老师!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普通话的经历,总结了几点,算不上好的建议,希望喜欢学习普通话的朋友们有点作用,在学习普通话的道路上少走点弯路,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勤动嘴 舞动舌

嘴和舌是除了声带以外最重要的发音器官,所有的普通话发音的错误和

缺陷都可以从口型和舌位上得到纠正。但是,我们贵州人有点“懒”,贵州话发音时口型变化不大,舌头基本不动,舒舒服服地躺在口腔里,尤其是男同志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样一来,平翘舌音只有平舌音,前后鼻音只有前鼻音,复韵母呈现单韵化的趋势,这些习惯性问题带入普通话中,就形成了“贵普话”,交流没有大问题,但标准程度不高,通常表现为听感上不够标准和圆润,带有较为明显的方言语调,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下来以后,成绩往往不理想。有的应试人牢骚满腹,甚至埋怨测评员太严格等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是因为他们的嘴和舌太“懒”。在测试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应试人在朗读、说话中嘴基本一样大,没有变化,舌也基本不动,可以想象,这样的口型和舌位能发出标准的普通话吗?

我相信,只要嘴和舌动起来,所有的语音错误和缺陷都可以得到解决,说好普通话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培训的许多学员都说,学普通话太累,才一两天,嗓子沙哑了,舌头麻木了,嘴巴酸痛了。我说,“累”就对了,说明已经是标准的发音了,只要长期坚持,等到不累了,标准的普通话就到口了。这就像从来不运动的人突然跑5000米一样,全身上下都酸痛难忍,但只要坚持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就会觉得很舒服了。学普通话也一样,让嘴和舌动起来以后,贵在坚持。

朋友们,让你们的嘴动起来,舌头舞起来,学好普通话不成问题。

二、创造说普通话的机会

贵州位于西南腹地,自古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此,贵州人与外界的交往相对就少了许多,而且贵州人到全国大部分地方说贵州话别人基本能听懂,因此,贵州人说普通话的机会就更少了。

但是,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交通瓶颈被打通以后,大量的外地人涌入贵州,或经商,或旅游,他们带着普通话来,用普通话交流,迫使我们也必须用普通话和他们进行交流;同时,贵州也要走出去,宣传自己,打造贵州品牌,特别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定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否则,语言的障碍会变成发展的拦路虎,反之,我们说好了普通话会增加我们的成功的筹码的文化底蕴,促进贵州的腾飞。这样,说普通话就势在必行,机会当然多了。

可是,身处贫困山区的人,既没有人来,也没有人出去,因此,基本没有说普通话的机会,怎么办呢?那就自己创造说普通话的机会。

当老师的,上课就是极好的机会,每天保证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说普通话;下课后,三五个老师在一起用普通话交流感情,探讨人生,不也是很好的机会吗?这样,时间一长,人们再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还会加入说普通话的行列,等到普通话成为生活语言,那不就可以天天说普通话了吗?到那时,学好普通话不再是那样的高不可攀了。同时要求学生也说普通话,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说普通话,这样,又可以和学生共同来学习普通话了。

不是老师的怎么办呢?有孩子跟孩子说,同时教她说;没有孩子的跟电视学,跟收音机学,总之,要尽一切可能,创造说普通话的机会。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一定要说普通话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方言中,自己从小到大说了几十年方言,方言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你不说普通话,就会被方言左右。我在培训时也对学员们说过,必须说普通话,而且课内外都坚持说,带领他们在生活中也说普通话,效果非常明显。如果时不时的说几句,测试时方言词汇、方言语调都会带入你的普通话中,这

样,你的普通话听起来就带有方言色彩,不够标准,自然,成绩也不会理想。

总之,一定要大胆的说起来,逐渐形成普通话语感就好了,另外,说了以后,所有的错误和缺陷都回暴露出来,便于指正,这样,进步会很快。这就像在游泳池旁的人学习游泳一样,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

三、由“要我学普通话”转变为“我要学普通话”

现在许多人,在校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他的学习普通话的人也好,似乎都是“被迫”学习普通话的。因为学生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方可毕业;教师资格证的取得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普通话等级合格证,甚至目前许多老师学习普通话是为了评职晋级。总之,这些人都是别人让自己学的,或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从来没有谁想过要主动学习普通话。

正因为如此,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人,在培训普通话的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内,普通话水平大幅提高,但一测试完后,或达到要求的,或没有达到目标的,都把普通话丢一边,又张口闭口贵州话来了,很短时间内他的普通话水平又回到了原地;下一次培训时,又有所提高,测试完以后又回归原地;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其实是普通话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普通话学习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有所成就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成的,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能指望一个星期的集中培训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集中培训的一个星期,只是掌握了发音的方法,但要真正能正确的发音,一定得通过一年以上的反复练习,才可能做到。包括我也是一样,也是通过几年的学习才达到一级乙等的水平,如今,我还在学习,因为我还没有达到一级甲等的国家标准的水平,即使有

一天达到这个水平,也必须不断学习,否则,普通话水平同样会降低,这样你的实际水平和等级证书就不吻合,那就是有“文凭”无水平。

所以,要想学好普通话,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同时,必须转变观念,要主动的学习普通话,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四、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这点建议,其实只要参加过普通话培训的人都会听培训老师讲过,可是,不是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测评员随时给予指导,那怎样来确定自己的发音方法是否正确呢?

首先,必须熟悉每个音的发音方法,并牢记于心。这些方音方法《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导读》一书上,作了详细的论述,只要按要求发音一定是标准的。

其次,请小镜子当老师。发音时,对着小镜子,看口型的变化,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只要口型的变化与发音方法的描述一样,那发出的音一定是标准音。

再次,自己感知。感知什么呢?感知舌位的高低前后的变化。因为舌位的变化,别人看不见,只能自己感知,只要舌位的变化与发音方法的描述一致,那么,发出的音也一定是标准音。

五、不要随便请人给自己指正毛病

我培训的学员中,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他对我说,他上公开课,有老师说他的翘舌音太重,有点靠后。我听了他说话以后,觉得他的翘舌音很标准,并没有靠后的缺陷。我就对他说,不能轻易听他人的意见,当然别人也是善意的,更不能随便请别人帮你指正普通话的错误或缺陷。原因是,任何一个人都是以他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别人的是否正确,如果他的某个音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四
《《教师口语》的教学改革思路、措施与建议》

《教师口语》的教学改革思路、措施与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投入使用。2010年,我校的普通话测试首次采用人机对话,学生的测试合格率明显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课程组查找原因,改革教学思路,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对证施教。简言之,即是对照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组织实施教学。 本课程应紧紧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内容展开教学和训练,做到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为学生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解决授课内容与考证脱节的现象。

2.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上精讲多练,强化训练。课下,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外活动推进普通话表达技能的提高。如举行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开展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把训练渗透到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把训练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而形成良好的实训氛围,使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

3.“一对一”教学及互助模式。 在现行的教学中,由于师资有限,基本上是采取班级教学模式,学生少则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很难做到实际上的一对一。这里所说的一对一,即运用一对一的方法组织普通话训练。具体做法是:

(1)教师一对一辅导。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后,教师在课堂上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十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面对面地逐一地听每个学生的难点音,即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一对一互助。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普通话水平,仅凭课堂内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才能达到。因此,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语音难点和盲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成立一对一课外互助小组,通过一帮一的互听、互辨,互纠互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师一对一地辅导,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另一方面,学生主体能及时地得到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从中发现问题,认识自我,并得到具体的指导和正确的纠正办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纠正语音错误,实现准确发音的目的。学生一对一互助,弥补了教师对学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

克服了学生在训练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发音的正确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与进步。而在“听”与“说”,“辨”与“纠”的互助中,扩大了训练的面,提高了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带动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 对比法。普通话里,有些音近的声母或韵母学生很难读准。如z和zh,in和ing等。教学中,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不同,通过区别,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它们的发音要领,正确地发音。

2、 相互点评法。即是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具体做法是:

(1)当老师请学生在课堂“发音”时,让同学们一起评议其优点及不足。

(2)每次课按说话题目及学号顺序,请10位同学上台说话1分钟。之后,抽签请出两位学生对“说话”的同学的“说话”进行点评。

(3)课外成立若干学习小组,互相纠音,互相帮助。通过这些互评活动,提高学生的辨正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 鉴赏教学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步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跨时空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有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中,我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择规范的、高水平的朗读音像作品让学生鉴赏、模仿,使学生在鉴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模仿中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

4. 朗读贯穿法。即语音知识及训练都结合朗读作品进行。朗读涉及到语音的各方面知识和要求,不仅要读得流利,不能回读,停连得当,更重要的是字词的读音要准确,并按音变要求读好变调。因此,练习朗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练习字词的过程。在普通话训练中,每讲授相应的知识后,都选择相应的句文及绕口令来朗读练习,这种训练既实用又有效,它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帮助学生提高了说普通话的流畅程度。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开发多媒体网络课件,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普通话训练”多媒体网络课件,

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直观的发音图、发音动程的动画及语音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纠正方音,说好普通话。拟定的课件要求如下:

(1)内容合理,界面简洁,操作方便

从声母、韵母入手,再到声调、语流音变、词汇语法、朗读、说话,从易到难,从基础到提高,循序渐进,符合认识规律。

(2)形象生动,直观易懂

① 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光靠用耳听用嘴去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深入地了解发音的原理。为此,应制作收集表现发音动程的动画和演示发音口型视频文件,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加深学生对普通话发音、例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 ② 强调语音训练,是本课程的首要任务。 准备普通话声母、韵母、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的各种词语表、测试用的朗读作品等的录音,录制配合训练用的绕口令、句文练习和对比练习的录音。这些录音,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3)具有交互功能的自测练习,生动有趣

设制具有交互功能的各类自测练习网页,包括方言地区学习普通话时容易出错的声韵调等方面的“辨音自测”、“普通话词汇自测”、“普通话语法自测”等练习。在做练习时,必须准确地判断。

(4) 丰富资料,便于学习

《普通话训练》强调的是练习,设制的课件内容应按照这个原则去组织,并注意发挥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优势。在介绍普通话的声、韵、调、语流音变等内容之后,附有练习,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中的大部分词语表和相关资料外,特别是附录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必须掌握的各类词语表及模拟试题。

2. 积极引进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投入使用。机辅测试不仅能够避免人工测试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主观随意性,使测试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而且机辅测试可以随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计算机可以指出考生目前的普通话等级水平及存在的主要发音问题,考生可以进行针对性训练,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

本课题组建议学校尽快将国家最先进的智能普通话口语的评测技术引进我

校, 与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联系,积极利用学校现有机房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使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尽快扭转学生的测试合格率明显下降的局面。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及步骤

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题库与参考资料等所有资源。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内容设置。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继续收集素材,修订、补充完善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资料。 增加语音识别,提高人机互动功能。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五
《普通话课》

对普通话课的建议篇六
《对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的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4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