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浮沉 同义词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一
《文言文答题》

2012高中古诗词鉴赏(精编)

[解题过程]

1.把握诗歌主旨

(1)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如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谴责统治者昏庸,如杜牧的《泊秦淮》;

(3)同情老百姓疾苦,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白居易的《观刈麦》;

(4)表现亲情、友情、爱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商隐《无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5)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陶渊明的《饮酒》、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的《水调歌头》;

(6)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美丽,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2. 鉴赏艺术形式

(1)直抒情怀,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情景交融,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巧用修辞(如比喻、对比等),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结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含蓄凝练,表面一层意思,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如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观书有感》的题目提示,恐怕不少人还真以为作者在写一个美丽的池塘呢。

(5)在用词方面有特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句子中几个加点词语在表现早春的―早‖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用得很准确。

此外,还有一点不要忽略的,就是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生于什么年代,当时的社会情况如何(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如何,在作品风格方面有什么特点……这些也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完美篇】

概 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文天祥,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高潮迭起,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不胜枚举。诗人们才华横溢,寄情世外,牢笼百态,体察入微,或沉醉或清醒,或抑郁或洒脱……

现在,诗歌鉴赏成为高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比重也有扩大的趋势。

一、诗歌鉴赏高考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 :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等修辞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指出局限性;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三、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一)试题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二)考查形式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三)选材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的前提。

第一节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形象”概念: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他人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歌中的―鹤‖,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此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秋天可以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只写了冲天而上的鹤,有何深意?

解析:写鹤意在明志,作者要表现一种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的精神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二、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物:

寒蝉——悲凉的同义词 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浮云——在外漂泊的游子

鹧鸪——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鹧鸪——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三、分析“意象”的常用方法

―意象‖,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和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要通过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感情,

1、解题步骤(板书)

①找准意象 ②扩展语意

③把握寓意 ④表达了什么情感,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例如,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析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解析2:―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总之,要重视整体阅读理解,利用好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如题目、小注等)

把握常用意象的含义,再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去补充和扩大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

四、分析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或者反之。先分析,再―盖帽‖。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二
《诗歌鉴赏形象上课用》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三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之部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仇雠(chóu) 勖勉(xù) 鸡豚(tún) 肯綮(qǐnɡ) ....

B.瞋目(chēn) 哂笑(shěn) 横槛(jiàn) 羽觞(shānɡ) ....

C.筼筜(yún) 蜩蝮(tiáo) 修葺(qì) 俳优 (fēi) ....

D.少牢(shǎo) 缣素(jiān) 剽掠(piāo) 自度曲(duó) ....

解析 A.“綮”应读“qìnɡ”。C.“俳”应读“pái”。D.“少”应读“shào”、“度”应读“dù”。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痼疾 告罄 颠覆 偃仰 胸有成竹

B.坟茔 誊写 沉溺 峭拨 兔起鹘落

C.逸豫 凯旋 锦囊 媵嫱 革灭歹尽

D.贿赂 弥繁 锱铢 营茸 抱薪救火

解析 B. 拨—拔。C.歹—殆。D.茸—葺。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C.身七十余战 .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解析 C.身,亲自参加。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函梁君臣之首 .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向东。A、B、C三项皆为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取道/筑舍。 答案 D

( ) 原:推究。 遇:会合、接触。 身:身体。 负:背着。 (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

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

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

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 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

B.访以海上事 .

④⑤③②①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 ) 谢:感谢。 访:询问。

C.闽督肃然颔之 .

D.遂以此落其家 .

解析 谢:道歉。

答案 A 颔:点头同意。 落:使„„衰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勉学者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A.悲夫古书之不存余于仆碑,又以.

汝亦为此恶行乎.B.击破沛公军旦日飨士卒,为.

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乃.C.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

勤施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D.烟光凝而暮山紫.

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乃、而”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表原因。B.第一个“为”是动词,做出;第二个“为”是介词,替。C.两个“乃”都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D.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8.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诵读经典,泰然自若。

解析 本题从文章的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A.“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错,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可知,他“名声未彰”不是因为“是商贾而非士大夫”。

答案 A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能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 ) ( )

答案 D

解析 本文是人物传记,没有传神的语言描写,与《烛之武退秦师》写法也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三、(34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省略句。(1)躬行:亲身践行。鼎足:三者并列。顾:只是,不过。(2)贸:买卖。下劣:成色不好。愠甚:很生气。(3)丧:动词,去世。无乃:恐怕。

答案 (1)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2)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

(3)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参考译文】

《李二曲集》中另外编辑了前代讲学的很多人,有的出身于农工商贾,一共写成一卷,来劝勉学习的人。根据我最近所听到的,近来应潜斋的高徒有叫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的,都是从父亲离世、无所荫庇,能成为儒家风范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凌、沈二人的名声更响,在沈端恪所写的传记中能见到,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敬恒,名宏任,别字思诚,是杭州钱塘县人。姚氏,是杭州以前的大姓。敬恒早年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人。敬恒不参加科举考试,隐没在集市店铺之中,渐渐地靠经营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来养家糊口。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说:“你也做出这等丑恶的行径吗?我没有希望了。”敬恒非常惶恐,长久地跪着谢罪,愿意改掉以前的不好品行。于是在应潜斋先生那里接受学业,每天诵读《大学》一遍,潜斋很喜欢他。一言一行,敬恒服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而韬光养晦,凡事必求宽厚仁道。沈甸华去世,潜斋两天没吃饭,敬恒问他说:“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潜斋感慨叹息说:“因为我没有办法为他办理丧事。”敬恒说:“请允许我为先生主持这件事。”殡葬的事务都由敬恒操办。潜斋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只有对敬恒的馈赠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靠做不仁义的事得来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东西来,每每等到潜斋匮乏的时候送给他,终其一生,从不倦怠。潜斋

死后,敬恒执行丧礼如同古代老师和弟子的礼节一样。姚江有个叫黄晦木的先生,很少有人能够符合他的心意,唯独见到敬恒而称许他,说:“这是一个像《后汉书·独行传》中的人物一样的人。”

曾经在闽游学,闽都督姚公盛情招待他,拿平定台湾的事情向他询问。敬恒回答说:“郑氏政权不久就被平定了。只是闽中的民力已经消耗尽了,您应当拿什么来使它恢复元气呢?”闽都督恭敬地点头同意。然而敬恒因为学习儒家学说的缘故,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所取得的收入没怎么增加却勤于布施,财力渐渐不支,于是因为这使家道衰败了。

晚年因为莫须有之罪被捕入狱中。宪使到监狱中检阅囚犯,敬恒正在诵读《大学》,宪使认为他与众不同,进入他的牢房之中,看见他的桌子上都是二程、张载的书,招呼他一起坐下和他谈论,大吃一惊,当天就释放了他。然而敬恒最终因为贫穷离世了。他平生凡事情亲自去做,不写文章,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我已经在《潜斋墓表》中附了一篇志,又搜集了他的一些事情来为他立传,来匹配凌、沈两人,将等待后世有像李二曲那样的人。可惜寻访他母亲的姓氏,最终没有得到。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②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

(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四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分层训练:散文之部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之部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仇雠(chóu) 勖勉(xù) 鸡豚(tún) 肯綮(qǐnɡ) ....

B.瞋目(chēn) 哂笑(shěn) 横槛(jiàn) 羽觞(shānɡ) ....

C.筼筜(yún) 蜩蝮(tiáo) 修葺(qì) 俳优 (fēi) ....

D.少牢(shǎo) 缣素(jiān) 剽掠(piāo) 自度曲(duó) ....

解析 A.“綮”应读“qìnɡ”。C.“俳”应读“pái”。D.“少”应读“shào”、“度”应读“dù”。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痼疾 告罄 颠覆 偃仰 胸有成竹

B.坟茔 誊写 沉溺 峭拨 兔起鹘落

C.逸豫 凯旋 锦囊 媵嫱 革灭歹尽

D.贿赂 弥繁 锱铢 营茸 抱薪救火

解析 B. 拨—拔。C.歹—殆。D.茸—葺。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C.身七十余战 .遇:会合、接触。 身:身体。 ( ) ( ) ( )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负:背着。 .

解析 C.身,亲自参加。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函梁君臣之首 .

( )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向东。A、B、C三项皆为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取道/筑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

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④⑤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

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 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

B.访以海上事 .

C.闽督肃然颔之 .

D.遂以此落其家 .

解析 谢:道歉。

答案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勉学者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A.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此恶行乎汝亦为.B.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乃.C. 斋戒五日于是赵王乃.

勤施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D. 暮山紫烟光凝而.

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乃、而”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第一个“以”( ) 谢:感谢。 访:询问。 颔:点头同意。 落:使„„衰败。 ( )

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表原因。B.第一个“为”是动词,做出;第二个“为”是介词,替。C.两个“乃”都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D.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8.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诵读经典,泰然自若。

解析 本题从文章的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A.“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错,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可知,他“名声未彰”不是因为“是商贾而非士大夫”。

答案 A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能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答案 D

解析 本文是人物传记,没有传神的语言描写,与《烛之武退秦师》写法也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三、(34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3分)

( )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省略句。(1)躬行:亲身践行。鼎足:三者并列。顾:只是,不过。(2)贸:买卖。下劣:成色不好。愠甚:很生气。

(3)丧:动词,去世。无乃:恐怕。

答案 (1)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2)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

(3)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参考译文】

《李二曲集》中另外编辑了前代讲学的很多人,有的出身于农工商贾,一共写成一卷,来劝勉学习的人。根据我最近所听到的,近来应潜斋的高徒有叫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的,都是从父亲离世、无所荫庇,能成为儒家风范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凌、沈二人的名声更响,在沈端恪所写的传记中能见到,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敬恒,名宏任,别字思诚,是杭州钱塘县人。姚氏,是杭州以前的大姓。敬恒早年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人。敬恒不参加科举考试,隐没在集市店铺之中,渐渐地靠经营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来养家糊口。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说:“你也做出这等丑恶的行径吗?我没有希望了。”敬恒非常惶恐,长久地跪着谢罪,愿意改掉以前的不好品行。于是在应潜斋先生那里接受学业,每天诵读《大学》一遍,潜斋很喜欢他。一言一行,敬恒服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而韬光养晦,凡事必求宽厚仁道。沈甸华去世,潜斋两天没吃饭,敬恒问他说:“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潜斋感慨叹息说:“因为我没有办法为他办理丧事。”敬恒说:“请允许我为先生主持这件事。”殡葬的事务都由敬恒操办。潜斋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只有对敬恒的馈赠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靠做不仁义的事得来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东西来,每每等到潜斋匮乏的时候送给他,终其一生,从不倦怠。潜斋死后,敬恒执行丧礼如同古代老师和弟子的礼节一样。姚江有个叫黄晦木的先生,很少有人能够符合他的心意,唯独见到敬恒而称许他,说:“这是一个像《后汉书·独行传》中的人物一样的人。”

曾经在闽游学,闽都督姚公盛情招待他,拿平定台湾的事情向他询问。敬恒回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五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分层训练:散文之部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之部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仇雠(chóu) 勖勉(xù) 鸡豚(tún) 肯綮(qǐnɡ) ....

B.瞋目(chēn) 哂笑(shěn) 横槛(jiàn) 羽觞(shānɡ) ....

C.筼筜(yún) 蜩蝮(tiáo) 修葺(qì) 俳优 (fēi) ....

D.少牢(shǎo) 缣素(jiān) 剽掠(piāo) 自度曲(duó) ....

解析 A.“綮”应读“qìnɡ”。C.“俳”应读“pái”。D.“少”应读“shào”、“度”应读“dù”。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痼疾 告罄 颠覆 偃仰 胸有成竹

B.坟茔 誊写 沉溺 峭拨 兔起鹘落

C.逸豫 凯旋 锦囊 媵嫱 革灭歹尽

D.贿赂 弥繁 锱铢 营茸 抱薪救火

解析 B. 拨—拔。C.歹—殆。D.茸—葺。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C.身七十余战 .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解析 C.身,亲自参加。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函梁君臣之首 .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向东。A、B、C三项皆为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取道/筑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原:推究。 遇:会合、接触。 身:身体。 负:背着。 (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 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

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

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

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 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

B.访以海上事 .

C.闽督肃然颔之 .

④⑤③②①( ) 谢:感谢。 访:询问。 颔:点头同意。

D.遂以此落其家 .

解析 谢:道歉。

答案 A 落:使„„衰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勉学者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A.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此恶行乎汝亦为.B.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乃.C. 斋戒五日于是赵王乃.

勤施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D. 烟光凝而暮山紫.( )

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乃、而”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表原因。B.第一个“为”是动词,做出;第二个“为”是介词,替。C.两个“乃”都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D.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8.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诵读经典,泰然自若。

解析 本题从文章的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A.“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错,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可知,他“名声未彰”不是因为“是商贾而非士大夫”。

答案 A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能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答案 D ( ) ( )

解析 本文是人物传记,没有传神的语言描写,与《烛之武退秦师》写法也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三、(34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省略句。(1)躬行:亲身践行。鼎足:三者并列。顾:只是,不过。(2)贸:买卖。下劣:成色不好。愠甚:很生气。(3)丧:动词,去世。无乃:恐怕。

答案 (1)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2)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

(3)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参考译文】

《李二曲集》中另外编辑了前代讲学的很多人,有的出身于农工商贾,一共写成一卷,来劝勉学习的人。根据我最近所听到的,近来应潜斋的高徒有叫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的,都是从父亲离世、无所荫庇,能成为儒家风范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凌、沈二人的名声更响,在沈端恪所写的传记中能见到,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敬恒,名宏任,别字思诚,是杭州钱塘县人。姚氏,是杭州以前的大姓。敬恒早年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人。敬恒不参加科举考试,隐没在集市店铺之中,渐渐地靠经营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来养家糊口。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说:“你也做出这等丑恶的行径吗?我没有希望了。”敬恒非常惶恐,长久地跪着谢罪,愿意改掉以前的不好品行。于是在应潜斋先生那里接受学业,每天诵读《大学》一遍,潜斋很喜欢他。一言一行,敬恒服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而韬光养晦,凡事必求宽厚仁道。沈甸华去世,潜斋两天没吃饭,敬恒问他说:“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潜斋感慨叹息说:“因为我没有办法为他办理丧事。”敬恒说:“请允许我为先生主持这件事。”殡葬的事务都由敬恒操办。潜斋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只有对敬恒的馈赠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靠做不仁义的事得来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东西来,每每等到潜斋匮乏的时候送给他,终其一生,从不倦怠。潜斋死后,敬恒执行丧礼如同古代老师和弟子的礼节一样。姚江有个叫黄晦木的先生,很少有人能够符合

他的心意,唯独见到敬恒而称许他,说:“这是一个像《后汉书·独行传》中的人物一样的人。”

曾经在闽游学,闽都督姚公盛情招待他,拿平定台湾的事情向他询问。敬恒回答说:“郑氏政权不久就被平定了。只是闽中的民力已经消耗尽了,您应当拿什么来使它恢复元气呢?”闽都督恭敬地点头同意。然而敬恒因为学习儒家学说的缘故,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所取得的收入没怎么增加却勤于布施,财力渐渐不支,于是因为这使家道衰败了。

晚年因为莫须有之罪被捕入狱中。宪使到监狱中检阅囚犯,敬恒正在诵读《大学》,宪使认为他与众不同,进入他的牢房之中,看见他的桌子上都是二程、张载的书,招呼他一起坐下和他谈论,大吃一惊,当天就释放了他。然而敬恒最终因为贫穷离世了。他平生凡事情亲自去做,不写文章,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我已经在《潜斋墓表》中附了一篇志,又搜集了他的一些事情来为他立传,来匹配凌、沈两人,将等待后世有像李二曲那样的人。可惜寻访他母亲的姓氏,最终没有得到。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②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

(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宦海浮沉 同义词篇六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分层训练:散文之部综合检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之部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仇雠(chóu) 勖勉(xù) 鸡豚(tún) 肯綮(qǐnɡ) ....

B.瞋目(chēn) 哂笑(shěn) 横槛(jiàn) 羽觞(shānɡ) ....

C.筼筜(yún) 蜩蝮(tiáo) 修葺(qì) 俳优 (fēi) ....

D.少牢(shǎo) 缣素(jiān) 剽掠(piāo) 自度曲(duó) ....

解析 A.“綮”应读“qìnɡ”。C.“俳”应读“pái”。D.“少”应读“shào”、“度”应读“dù”。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痼疾 告罄 颠覆 偃仰 胸有成竹

B.坟茔 誊写 沉溺 峭拨 兔起鹘落

C.逸豫 凯旋 锦囊 媵嫱 革灭歹尽

D.贿赂 弥繁 锱铢 营茸 抱薪救火

解析 B. 拨—拔。C.歹—殆。D.茸—葺。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C.身七十余战 .遇:会合、接触。 身:身体。 ( ) ( ) ( )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负:背着。 .

解析 C.身,亲自参加。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函梁君臣之首 .

( )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向东。A、B、C三项皆为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取道/筑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直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解析 D.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日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言一.

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必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④⑤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

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 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

B.访以海上事 .

C.闽督肃然颔之 .

D.遂以此落其家 .

解析 谢:道歉。

答案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勉学者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A.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此恶行乎汝亦为.B.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乃.C. 斋戒五日于是赵王乃.

勤施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D. 暮山紫烟光凝而.

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乃、而”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第一个“以”( ) 谢:感谢。 访:询问。 颔:点头同意。 落:使„„衰败。 ( )

是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表原因。B.第一个“为”是动词,做出;第二个“为”是介词,替。C.两个“乃”都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D.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8.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诵读经典,泰然自若。

解析 本题从文章的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A.“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错,根据最后一段中“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可知,他“名声未彰”不是因为“是商贾而非士大夫”。

答案 A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B.李二曲肯定那些出身商贾却能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答案 D

解析 本文是人物传记,没有传神的语言描写,与《烛之武退秦师》写法也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三、(34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3分)

( )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同义词连用、省略句。(1)躬行:亲身践行。鼎足:三者并列。顾:只是,不过。(2)贸:买卖。下劣:成色不好。愠甚:很生气。

(3)丧:动词,去世。无乃:恐怕。

答案 (1)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2)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

(3)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参考译文】

《李二曲集》中另外编辑了前代讲学的很多人,有的出身于农工商贾,一共写成一卷,来劝勉学习的人。根据我最近所听到的,近来应潜斋的高徒有叫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的,都是从父亲离世、无所荫庇,能成为儒家风范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凌、沈二人的名声更响,在沈端恪所写的传记中能见到,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

敬恒,名宏任,别字思诚,是杭州钱塘县人。姚氏,是杭州以前的大姓。敬恒早年失去父亲,他的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人。敬恒不参加科举考试,隐没在集市店铺之中,渐渐地靠经营收取十分之一利息的职业来养家糊口。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说:“你也做出这等丑恶的行径吗?我没有希望了。”敬恒非常惶恐,长久地跪着谢罪,愿意改掉以前的不好品行。于是在应潜斋先生那里接受学业,每天诵读《大学》一遍,潜斋很喜欢他。一言一行,敬恒服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而韬光养晦,凡事必求宽厚仁道。沈甸华去世,潜斋两天没吃饭,敬恒问他说:“朋友去世(您)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潜斋感慨叹息说:“因为我没有办法为他办理丧事。”敬恒说:“请允许我为先生主持这件事。”殡葬的事务都由敬恒操办。潜斋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只有对敬恒的馈赠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靠做不仁义的事得来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东西来,每每等到潜斋匮乏的时候送给他,终其一生,从不倦怠。潜斋死后,敬恒执行丧礼如同古代老师和弟子的礼节一样。姚江有个叫黄晦木的先生,很少有人能够符合他的心意,唯独见到敬恒而称许他,说:“这是一个像《后汉书·独行传》中的人物一样的人。”

曾经在闽游学,闽都督姚公盛情招待他,拿平定台湾的事情向他询问。敬恒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