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一
《杜牧的诗特色》

杜牧诗的特色概言

杜牧的诗歌,他的散文辞赋也写得好。他无愧为中晚唐时期一位大文学家。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放到首位,指出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容,这一见解,无疑是进步的。他在自己的创作中,贯彻了这个主张。他为事而作,不追求辞彩,不无病呻吟。这是杜牧诗文的普遍性特色。

杜牧素有壮志,怀抱匡时济世、恢复盛唐的政治理想。然而仕途不顺,最终只做到中书舍人。写过一些感慨人生的篇章,如“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洛阳长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揷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这些,作为诗人对人生探索之后的感叹,能代表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曾引起失意士大夫的普遍共鸣。

杜牧处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弱,政治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杜牧诗中有许多伤时感世之作,特点是忧国忧民,一往情深。如《河湟》、《早雁》。他的讽谕篇章,莫不恺切痛陈,入木三分。《阿房宫赋》之作,就是对于唐敬宗大修宫殿、劳民伤财的讽刺和谴责。他所说“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是对唐王朝的警告。

杜牧的咏史诗很有名,特色也是托古讽今,向当权者提出忠告。脍炙人口的《过华清宫三绝句》,写的是唐玄宗,针对的是唐敬宗和唐文宗。而《赤壁》的“折㦸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三乔”,语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任三朝宰相。杜牧出身豪门,难免放达自任,不拘小节。杜牧诗中有些是描写妇女的,但并非色情无聊之作。往往蕴藏真实情感,勾画生动形象,因而具有艺术价值。

杜牧的写景诗成就甚高。特色是:不仅仅绘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图画,而且善于通过描写,表达自己的豪爽情思。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通过对南朝遗迹的凭吊,讽其广建寺院之妄。而杜牧时的君王也崇佛而不顾民生之疾苦,杜牧诗,剌之也。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寓意人到老年亦仍有可作为,格调积极向上。 综概说来,杜牧实现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不以辞彩取胜,不以怪峭取胜,而是用清丽的笔触描绘各种动人的景色事物,抒发豪迈健康的感情,造成一种风流高雅而又绰约含蓄的意境。他自己说过:“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与同时代的诗人比较,杜牧的诗称得上神韵独高。杜牧在晚唐的诗坛曾独树一帜,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主要创作在安史之乱爆发,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以后。 杜甫的青少年时期虽也受到盛唐文化的熏陶,有着建功立业的非凡抱负,但是他的长安十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夕。与其说他曾经看到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不如说他更多地认识到衰败到来的危机四伏。而且,接着,他便被卷入战火之中,面对满目疮痍,而流徒奔波。由于生活的困顿与乱离的经历,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并且对他们表示了深深的同情。杜甫

也写了不少暴露黑暗政治的诗,但他写国家灾难和人民疾苦的诗,占有着更大的比重。他写战乱带来的大破坏,是:“万国尽征戍,烟火被岗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他写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是:“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他写了有名的《三吏》、《三别》,对战乱中人民的悲惨生活,作了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极其深刻的刻画。在描写人民苦难的同时,他还真诚地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希望有人能够叩君门以减征赋,能够息兵以休养生息。例如,乾元二年,杜甫从秦州去同谷途中,路过凤凰台,写下了《凤凰台》诗,幻想着以自己的心血去哺养受饥的雏凤,让它长大后自天衔瑞图,降祥瑞于国家,“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当时,杜甫正在饥寒途中,没有能力去解救人民疾苦,一片心愿,只有借助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李白与杜甫诗歌题材的比较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杜甫也写祖国的壮丽河山,也抒发个人的失意的不平,也暴露与抨击黑暗政治,而他反映当时现实最为动人的,则是那些描写贫富悬殊、战乱灾难、生民疾苦的诗篇。那些诗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他之被称为“诗史”,不为无因

二、杜诗的风格特色是沉郁顿挫。

“沉郁”和“顿挫”,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沉郁与作品的内容主题有关;顿挫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等表达方法有关,而两者之间又是统一的。纵观杜甫的作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韵味深远;感情境界凝重深沉、忧郁悲壮;表达方式百转千回、反复咏叹。沉郁顿挫首先表现为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在这深沉忧思里,蕴含着一份优念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所以显得阔大深远。杜甫表达感情的方法是波浪起伏、反复咏叹、百转千回。往往感情要爆发了,却又折回去,在心中回流,象有一座感情的闸门阻拦住,让感情在受阻之后再缓慢流出,因此那感情的抒发,也就显得更加深沉。

第一、 丰富坎坷的人生阅历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原因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疾病缠身,穷愁潦倒,奔波衣食,但仍意志弥坚,矢志不渝,这些磨砺了杜甫,也玉成了杜甫。因此,诗人丰富的生活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而强烈的愿望,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原因之一。

第二:“万方多难”的时代特征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主要原因。

杜甫的一生,正值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既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也经历了“流血川原丹”《垂老别》的安史之乱,并看到安史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可以说,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和他所处的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紧扣时代脉搏,同情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兴衰是杜诗永恒的旋律。

杜甫的一生始终关注人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苦难,也有深刻的感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北征》);希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对待被逼上反路的叛贼:“不可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遭田父泥饮》),一千二百年以前,一个曾侍候过皇帝的人,对待人民的态度竟能如此平等。在多年饥寒交迫生活的体验中,诗人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一想到人民的痛苦,诗人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昔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了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始终敢于直面现实,讽谕时事,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痛加诛伐。如《兵车行》谴责最高统治者热衷于开边扩土,致使人民流血破产;《丽人行》以华美的词藻描摹杨氏姐妹的豪华衣食和骄傲神态,看似赞赏,实乃讽刺。

诗人的一生都抱着爱国的血诚。“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诗人对祖国是何等的热爱;“独使至尊社稷,诸君如何答升平”(《诸将》),诗人对祖国前途是何等地忧虑;“必若救疮痍,应先去蝥贼”(《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这是诗人为力挽国运,拯救人民而开出的药方;“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厚望,也是诗人的一片爱国至诚,是诗人的终身信条。可以说:“万方多难”的时代,“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重要原因。他有一首《登岳阳楼》,开首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登楼所见的一派壮阔景色。接着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以看出,面对洞庭湖的壮阔景色,他骤然百感交集:对于身世苍凉、老病飘泊的伤怀;对于离散亲朋的眷念;对于国家灾难与人民疾苦的忧虑,全都涌上心头。看来这百感交集的强烈感情就要爆发出来了,但是没有千言万语,只说出了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强烈的感情没有一一毕陈,闸门只微微启开,汹涌的感情的海只涌流出一股潮水。但这已经够了,虽然只这一句,却已经把心中没有吐露出来的感情份量全都包含进去了。在感情抒发上给人以回流起伏之感。波浪起伏、百转千回、反复咏叹,在《秋兴八首》等诗中表现得更为典型。

深沉的忧思、波浪起伏的感情表达方式,最后都通过语言、形象描写和节奏韵律,表现为诗的意境的悲壮美,构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军队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严武的去世使杜甫一家生活失去依靠,陷入困境,只好收拾行囊,再度走上流浪迁徙之路.他们乘船入长江,到云安的路上写了《旅夜书怀》,写旅泊在外的心境,夜景雄浑,浪涌不绝,自己却受痼疾所苦,生命微渺飘荡,如天地间一只小沙鸥般。.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阁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二
《杜牧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 杜牧30首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题齐安城楼                 初冬夜饮早雁屏风绝句赠别二首(其二)南陵道中遣怀叹花山行秋夕金谷园清明河湟过勤政楼念昔游三首(其一)念昔游三首(其三)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沈下贤长安秋望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润州二首(其一)题扬州禅智寺江南春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登九峰楼寄张祜九日齐山登高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齐安郡后池绝句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则是黄州的郡名。诗当作于武宗会昌初作者出守黄州期间。   这首宦游思乡之作,赞许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引其末句。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升菴诗话》)清王渔洋更说:“唐诗如‘故乡七十五长亭’、‘红阑四百九十桥’,皆妙,虽‘算博士’何妨!……高手驱使自不觉也。”(《带经堂诗话》)说它数字运用颇妙,确不乏见地;兹再予伸论如下。   此诗首句“呜轧(一作呜咽)江楼角一声”,“一声”两字很可玩味。本是暮角声声,断而复连,只写“一声”也就是第一声,显然是强调它对诗中人影响甚著。他一直高踞城楼,俯临大江,凭栏回首,远眺通向乡关之路。正出神之际,忽然一声角鸣,使他不由蓦然惊醒,这才发现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水天之际。这就写出一种“苦回首”的情态。象声词“呜轧”,用在句首,正造成似晴空一声雷的感觉。

   由于写“一声”就产生一个特殊的情节,与“吹角当城片月孤”一类写景抒情诗句同中有异。呜咽的角声又造成一种凄凉气氛,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夕阳,水中的汀洲,也都带有几分寒意。“微”、“寒”等字均著感情色彩,写出了望乡人的主观感受。   暮色苍茫,最易牵惹乡思离情。诗人的故家在长安杜陵,长安在黄州西北。“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宋张舜民《卖花声》)“微阳潋潋落寒汀”,正是西望景色。而三句却作转语说:“不用凭栏苦回首”,似是自我劝解,因为“故乡七十五长亭”,即使回首又岂能望尽这迢递关山?这是否定的语势,实际上形成唱叹,起着强化诗情的作用。   按唐时计量,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通典》卷一八三),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但这里的数字垛积还别有妙处,它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家山遥远的情景,修辞别致;而只见归程,不见归人,意味深长。从音节(顿)方面看,由于运用数字,使末句形成“二三二”的特殊节奏(通常应为“二二三”),声音的拗折传达出凭栏者情绪的不平静,又是一层妙用。   唐代有的诗人也喜堆垛数字,如骆宾王,却不免被讥为“算博士”。考其原因,乃因其数字的运用多是为了属对方便,过露痕迹,用得又太多太滥,也就容易惹人生厌。而此诗数字之设,则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所以驱使而令人不觉,真可夸口“虽‘算博士’何妨”!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淮阳多病偶求欢”,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汉书。汲黯传》),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最后就死于淮阳。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

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这里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垫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慨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

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象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何处是它们的归宿?—“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

。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屏风绝句                  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三
《杜牧诗歌》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四
《杜牧诗》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五
《杜牧山水诗的艺术》

杜牧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提要:杜牧(803-853),字牧之,是晚唐时期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一些作品表现了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咏史诗讽刺帝王的荒淫奢侈,议论政治的得失,写得都很有特色。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山水诗更是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由于作者独特的个性心理,使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缥缈朦胧、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本论文是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内在的思想渊源,从对景物的远距离观察、对自然景物的特定取舍倾向、凝重的历史感这三个个性心理角度,来分析杜牧山水诗朦胧缥缈的、浑然一体的风格。

关键词:艺术风格 缥缈朦胧 浑然一体

一、身世经历、内在的思想渊源

风格是诗人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在诗作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创作过程中诸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风貌。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既有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部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或称之为内部因素。但在风格的形成中,主观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这主观因素就是决定诗歌创作风格的创作个性,那么诗人的创作个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刘勰对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很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作家的创作个性包含着才、气、学、习四方面的因素。‘才’是指创作才能,‘气’是作家气质,这二者是属于先天方面的因素。‘学’是指学习和修养,‘习’是指作家生活的社会环境,时代对作家的影响。才、气、学、习

①四者统一,形成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任何一个诗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的盛衰、时代精神、时代心理、时代风尚等,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到作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创作个性,从而使诗人的创作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大体了解杜牧的身世经历和内在的思想感情。

杜牧生于803年,大唐帝国已到了夕阳西下的穷图末路。诗人正处在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多事之秋。青年时代的诗人就忧国忧民,心怀安邦济世的远大理想。他曾注解过《孙子》,著有不少军事论著,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为念,决心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他21岁时写《阿房宫赋》,广为人知。他赴东都洛阳应进士考试时,主考官是侍郎崔郾。考前太学博士吴陵带着《阿房宫赋》找到崔,向他推荐杜牧。崔读过之后,大加赞赏。吴说:“杜牧是个难得的人才,此次考试,能否取他为第一名?”“第一名已经有人了。”崔郾答道。那么可否取为第五名?若不行,请把《阿房宫赋》还给我!”崔郾说:“许多人都说,杜牧行为放荡,不拘细节,但他确实有才,就依你的吩咐,把他取为第五名!”果然,放榜时,在同时录取的33人中,他排第五名。他心花怒放,写了一首诗《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去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牧少年得志的高兴之情。但是他没能因此改变自身的悲剧,更没能改变历史的悲剧。他没有得到重用,他平生坎坷,政治上屡遭排挤,壮志难酬。于是,心中的不平之志只好“空文自现”②了,衰婉神伤,凄迷怆然,唱出了一曲时代没落和人生“芳时不再,美人迟暮”③的挽歌。与杜牧同时代并与之齐名的李商隐、曾在赠杜牧的诗《杜司勋》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从晚唐的特定时代背景看,随着封建社会由鼎盛向衰弱

的变化,文学艺术也开始发生一个历史性转折或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已完全不同于盛唐。社会的变乱频仍、动荡不安,身世的飘泊浮沉,使杜牧已不能像盛唐诗人那样朝气蓬勃,充满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他所感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生的短暂易失,流露出无奈、感伤的情绪。如其诗《登乐游原》写道:“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作者触景生情,在这浩渺无垠的宇宙中,那千古兴亡之事就如那渺小的、转瞬即逝的小鸟一样。昔日汉代的繁华已无处寻觅,遥望汉家陵阙,只见一片荒凉,秋风四起了。他的无奈、感伤的情绪与其独特的个性心理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独特的个性心理

上面谈到过形成风格的因素有两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是主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作家的个性心理入手,来分析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在追求“以写景之心理言情”的中国传统诗词中,“景”和“情”是两个基本要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情就失去了生命。情通过特定的景来表现,情景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定的意境。王夫之曾经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④王国维也曾经谈到“文学中有二质焉,曰情,曰景。”⑤他们两人的谈话是对二者关系的最佳概括。

作为引发、刺激情思心绪的客观自然景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作者所要言的情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意识,意境则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心与物,情与景的交融。虽然,自然山水是客观的,但由于作家身世经历,思想认识、性格及道德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意境便自然有所不同。作家在创造意境时,所看自然景物的观察角度,已不是他在现实中某个具体位置上观察景物时的角度,而是以主观感受情绪体验为依据,由心理状态决定取向的个性心理,诗中之情,只能靠心理体验来把握。

(一)对景物的远距离观察

距离也是一种美。刘大杰说:“远景有远景的写法,近景有近景的写法。”⑥贺拉斯也曾说:“诗歌就像图画,有的要近看才看出他的美,有的要远看。”⑦在外上学时,我的一个同学曾开玩笑地谈到一女孩的面部长相:“远看一朵花,近看一脸疤(疤指小疙瘩,笔者注)。”用这句话来形容人未免不恰,可是这“近看一脸疤”,“远看一朵花”不正是对距离美的一种最好诠释吗?杜牧山水诗的魅力恰恰是这种远距离之美。杜牧山水诗中观察景物的视角是远距离视角。这种远视,虽然不能对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但却能对景物进行整体的宏观把握,形成浑然一体的总体意象。代表作便是其诗《江南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千百年来素负盛誉。但明朝杨慎在《开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 皆在其中矣。”清代的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杨的观点:“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

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这首诗从远距离视角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旷远迷蒙的江南春景图。诗的一开头就像快速移动的电影镜头迅速地扫过江南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到处有黄莺在欢乐地歌唱,绿树红花满山遍野,依傍着水的小村庄,靠着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好一派景色万千的江南春色,都被作者一一摄入。但是诗人的着眼点并未局限于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村一楼。作家把视角拉远,把广大的空间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使这么多的景物组合成浑然一体的画面。这幅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尺幅千里,境界开阔。那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的看法实质上是取消艺术的概括和想象。再如杜牧的诗《山行》: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写景诗,人们爱把它当作一幅秋山远景图来欣赏,也有人曾就此诗的第四句为题作过画。“诗中有画”,这本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特点。不过,我们还是先把它试写成一段电影剧本的样式,以助于我们对这里远距离视角的描写:一辆马车沿着山脚下的小路,慢慢地向山里走去。山林是寂静的,车上的诗人为了消除旅途中的寂寞与疲劳,抬起头来向远处望去,随着视野的移动:起伏的山峦,落叶枯草,狭窄的盘旋而上的山间小路,在山的深处浮动着的片片白云,白云的后面隐隐约约地看见的几间房屋。但由于云彩的浮动,所见的又只是些模糊不清的轮廓。不过这变幻的画面,倒给人一种神秘和美感,使人产生一种定要看个清楚的想法。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就是因为作者一开头便用一个“远”字拉开了视角,把寒山石径放置到一个遥远的地方。

杜牧观察景物的远距离视角,是形成其山水诗浑然缥缈风格的重要因素。杜牧山水诗的远距离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他不拘限于自然景物的细节刻画,而是着眼于自然景物的整体宏观描绘,使所写之景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毫无分散之感,这是诗人个性心理的一种独创。

(二)对自然景物的特定取舍倾向

杜牧山水诗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其观察景物的远距离观察密不可分,而且也与其对自然景物特有的取舍倾向密切相关。纵观杜牧的山水诗,我们便会看到很重要的一点,蒙蒙细雨,淡淡烟云,隐隐青山,悠悠碧水,朦胧月色,常常成为他的描绘对象。作者为什么选取“烟、云、雾、雨、月”作为描写对象呢?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轻柔、缥缈的云、雨、烟、雾、月色可以把其它静态的、彼此分离的自然景物润染得浑然一体,使景色显得朦胧缥缈、意境深远。如《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作者把淡淡的轻烟、朦胧的月色和寒水、沙滩和谐地融合到一起,绘成一幅朦胧、淡雅、含蓄、蕴藉的水边月色图,幽静柔和,意境优美。此处尤妙的是对“烟”、“月”的描写,烟、月本妙不可言,写得太具体难免要损害其朦胧淡雅之美,束缚读者的想像。在这里作者用其

稍加点染,便勾勒出朦胧淡雅、惝恍迷离的境界,具有无尽的情趣,这正是“以少少许胜许许多”的艺术手法。再如《江南春》之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寺庙楼台,本是庄严肃穆、金碧生辉的,但作者却用迷蒙的烟雨将它们笼罩起来,于是这些原本庄严肃穆的寺庙就变得迷蒙、缥缈,使人产生迷离之感,更为江南春色增添了一番诗意。再如其诗《念昔游三首》(其二)中的“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如果诗中只写“红白花开”,就未免显得平板、单调、乏味,而写为“红白花开山雨中”,就会使人觉得红白花受山雨的滋润洗涤,更加娇艳欲滴、美丽动人,既形象鲜明,又意境深远。而这种景色又恰与诗人半醒半醉、似醉非醉的精神状态相一致,水乳交融,堪称出神入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杜牧在选取景物时的独特倾向。中国传统诗学注重虚实结合,而杜牧诗中那些朦胧、缥缈的烟、云、雨、雾等,正好起到了化实为虚的作用。诗中那些迷蒙的烟、云、雨、雾与客观明晰的客观景物融为一体,丰富了诗歌的特殊表现力,把真实之景半遮半掩,赞成一种自然和谐的幽远意境。烟云雨雾的作用,还在于能在视觉上给读者一种空、渺的感觉,使诗中景物在远距离的空间上参差起伏、层次鲜明,多而不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采用的远距离的观察点和对烟云雨雾这些景物的特定取舍倾向是协调一致的。

(三)思想内容上凝重的历史感

“诗中有画”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但是我们把不同诗人的山水诗放在一起比较,就不难发现同为写景诗,可是不同诗人的诗中所展现的画面的色彩是不同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 居 秋 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看这新雨后的空山,经过雨的洗涤,山色青翠欲滴。明月初升,月光斜斜地照射到松林里,透过稀疏的枝叶,柔和地洒落在地上。农村妇女趁黄昏时的晚凉到溪边去洗衣服,现在已洗完衣服,三三两两又说又笑地回家了。湖塘中莲叶田田,又有渔舟下水了。画面多么清新,多么明朗!而杜牧的山水诗所展现的画面的色彩则是疏淡的、朦胧的,与王维的画面色彩相比就显得暗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情景交融的诗或诗中,王夫之认为有“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之分。不论是“情中景”还是“景中情”,其中的“情”和“景”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正所谓“情无景不生,景无情不发”。但二者是处于同等地位还是有主次之分呢?吴乔在《国炉诗话》中说:

夫景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⑧

因为情为主,景为宾。所以景常常为情所驱,“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⑨王夫之说:“夫物其何定哉,当吾之悲,有迎吾以悲者焉;当吾之愉,有迎吾以愉者焉”。⑩诗人怀有某种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观察景物,所见的自然景物也就带有了相应的某种感情。“移情于景”,景的感情色彩随情而移,随情而变,人逢喜事山舞水歌,人遇坏事则天也昏来地也暗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结合二人的思想经历,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山水诗为什

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了。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唐王朝的政治还比较清明,国力也很强盛,王维也有理想,有热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欢愉的,他的诗歌也洋溢着气清水秀、万物生辉的快意。杜牧的身世经历,我们在第“一”部分已介绍过了。他生活在晚唐时期,当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诗人忧国忧民,却受到排挤,抑郁不得志,报国的壮志无从实现,一种凝重的历史感便从其山水诗中流露出来。还是先看其诗《江南春绝句》(原文见上),有人认为这只是写景的,这其实是错误的。看诗的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却说“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就在画面上点染了一层凝重的历史色彩。南朝(宋、齐、梁、陈)是以腐朽、短命为其历史特点的。崇信佛教,这对他们自己来说,其用心正如杜牧所说的是“买福卖罪”。⑾但是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妙。韩愈说:“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佛事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⑿ 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地嘲弄了这班昏聩的家伙。而今,这“四百八十寺”虽然已是江南一景,供人玩赏,同时,它也成了南朝这段历史的见证。再联系中晚唐统治者那种比南朝更狂热的崇佛劲头及日趋黑暗腐败的政治,诗人怎能不从欣赏眼前的春色之中泛起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千里江南,江山依旧。而那崇佛扰民的南朝呢?一代又一代,犹如过眼的飞鸟转瞬即逝了,只留下这烟雨之中的一座座寺庙而已。在这对比、映衬之中,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慨。

再如杜诗《泊秦淮》,诗中的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决定的,可见诗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中,不以国事为怀,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痛呢?犹唱二字,巧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一线贯穿,凝聚了诗人的万般感慨。

杜牧曾在《答韦庄书》中阐述过他的文学主张:“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杜牧的诗歌创作真正是实践了“为文”这一原则,其山水诗朦胧淡雅、浑然缥缈的风格,正是诗人内心忧时悯乱、感时伤世思想感情的表现和流露。只是这种感情在其山水诗中是通过极高超的艺术手法,极其含蓄地表达出来的。正是心中的悲凄之情,凝重的历史感,使杜牧那远距离观察的山水诗涂上了他鲜明的主观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①引自《诗学概论》(门立功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48页。

②引自《唐诗新论》(邱淑健著,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74页。

③同注释②。

④转引自《诗学概论·意境》第86页。

⑤同注释④。

⑥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此处从《诗学概论》第299页转引。

⑦语出《诗艺》,也是从《诗学概论》第299页转引。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篇六
《杜牧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9306.html

    上一篇:吃饱的说说

    下一篇:个人说说2015

    【作者杜牧写景的诗有哪些】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