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造句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一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二
《《买椟还珠》解读》

( 幻灯片)刘雪峰个人简介:朝阳小学语文教师,洮北区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优秀会员;获市级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国家级教学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幻灯片)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上册第二板块《汉语家园》中的第三课《买椟还珠》和表达——学习“转述”。

下面我先和大家交流《买椟还珠》一课。

一、教材解析:

《买椟还珠》一课节选自《韩非子》一书。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它是一篇文言文。全文的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专门卖珠宝的商人去郑国卖珠宝,为了让珠宝畅销,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制作了一个木匣子,把木匣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用桂椒香料将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把珍珠装在匣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珍珠的匣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匣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了商人。

课文借助“买了匣子还回珍珠”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正确分辨事物的不同价值以决定取舍,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最终得不偿失。

二、学情分析:

本板块文言文,虽然篇幅短,但读文、断句,以及理解上也会有一定难度。本课是第三篇文言文,在教师引领学生教读解译前两篇的前提下,学习第三篇,学生相对来说陌生感会削弱很多,读译起来不会感到太困难,很容易自主接受和理解。所以本课不用束缚学生的手脚,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读文,自主的学文,教师适机引领、点拨、指导即可。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先说说本板块的教学重点:注重朗读方法和学文方法的指导,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注重语言积累。因此,在引领学生

学习时需要培养学生积累文言文常用字词的意识,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文言文朗读和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了增添今后继续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应尝试多角度理解寓言寓意,逐步培养学生对生活小事的感知、感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基于以上因素,我把《买椟还珠》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幻灯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文中“为、以、其、而”等重点字词,了解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意,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成语本意,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寓意。

4.背诵课文,积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幻灯片)

由于五年级学生文言实词掌握较少,阅读上有一定障碍,因此将教学重点定为:1.理解“为、以、其、而”等常用文言字词,学习排比句式,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五年级学生受到认知、分析能力的局限,多角度思维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习多角度思考寓意。

四、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先要清楚一点,学生的个人阅历有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观,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本文时我采用“自读自悟”“读写结合”“扶放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法指导为主。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克服学习障碍,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进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的辩证思维。

五、课时分配:

本课篇幅短小,训练和拓展的内容含量适度,可以安排1课

时完成;我考虑本课是本板块的最后一篇寓言故事,课后又有一个拓展与运用:搜集类似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与班级学生交流。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能力和积淀语言的机会,因此,本课我安排2课时进行。

六、教学流程:(幻灯片)

本课教学流程我注重把握四点:

1. 注重朗读训练,使学生准确断句、流畅读文。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学习方法。

3.注重引领学生多元思考寓意。

4.注重拓展与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具体流程如下: (幻灯片)

第一步:复习导入

1.复习:让学生说说学习了《朝三暮四》《相濡以沫》,喜欢哪一则寓言故事,并说明理由。

2.引入并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买椟还珠》 (这一步的设计意图就是温故知新,干净利落地切入主题) 第二步:检查预习,正确读文

我是这样做的:

①学生介绍韩非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重视和充分利用课后小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了解本文作者。)

②学生读文,正确断句,指导朗读(出示幻灯)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先学生自读、指名学生读,师再强调读准“椟”“缀”“辑”这三个字的读音。并强调注意“缀”和“瑰”这两个字的书写。

之后学生再读并汇报断句,师生共同敲定如何断句,适机指导正确朗读。这时,朗读的形式就可以多样化了,比如:指名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直至流畅。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朗读

的技巧,再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第三步:尝试自学,理解文意。

一、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幻灯片)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读文,并借助书下注释,理解文意。

2.小组内交流,互相指点补充。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故事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巩固文言文学法,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全班交流,汇报文意

学生合作学习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体会,遇到不正确的回答或存在的困惑由其它小组补充更正;遇到重点词语敲定掌握 这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出示重点字词句:(幻灯片)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其:代词,他,他的(课文中指楚人)。

2.熏以桂椒。

“以”是“用”的意思。

3.为木兰之柜。

为:做,制造。

4.而:文言虚词,这里可以翻译为却、可是、但是。

除了交流重点字词外,还要重点体会描写装饰盒子的排比句式,(幻灯片)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先填空再观察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教师总结用排比句体现了文言文的简洁凝练。

(设计意图:此处字词句段篇的理解体会,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同时,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故事内容。)

第四步:结合课后题,多元理解寓意。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文章寓意是很容易的。教学设计

不要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达至更宽广的领域,进一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在学生了解文意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幻灯片)

“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这是本课很关键的一道课后题,是引发学生多元思维寓意的中心议题,也是解决本课难点的突破口,我把它设计成微型课:

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文意,现在我们来想想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学生开始讨论。

生可能答:郑人觉得盒子太精美了,被盒子的外表迷惑了,认为盒子的价值超过了珍珠。生也可能回答盒子比珍珠值钱。 生可能答:盒子不值钱,装饰的再美也不过是个盒子。

生可能答:盒子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纯手工制作的就值钱。

生可能答: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珍珠更有价值。

生可能反驳“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珍珠比盒子贵,珍珠价值连城。”

可能有学生会说:这位楚人把盒子装饰得这么美只是一种促销手段。做买卖太不实在了,为了把珍珠卖个好价钱,把盒子装饰的这么精美,就是想让消费者看花眼。 师追问: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珍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身边见到过这样的事吗?(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的例子。)如:非常奢华的月饼盒。甚至比月饼本身的价钱还高,卖出了天价。有的人就因为它外表的奢华而花高价买下它。这种现象相当于买椟还珠;去超市买了箱牛奶, 赠个毛绒玩具,因为我喜欢的只是那个毛绒玩具,可是毛绒玩具不单卖,所以就全买了。

师问:那么,这时我们来看,相比之下盒子和珍珠谁更有价值? 师追问: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可能回答: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珍珠和盒子比,当然是珍珠比盒子值钱。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三
《买椟还珠的故事及寓意》

买椟还珠的故事及寓意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令楚人哭笑不得。

1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 次, 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6、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7、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8、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2

9、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掩饰自己真正“用意”这是魔术和军事里常用的方法。

10、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景。

3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四
《买椟还珠的故事》

买椟还珠的故事

【成语故事】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出处】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近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义词】去粗取精

【成语示列】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五
《造句》

造句:

(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里上来一串水泡,整整齐齐的;一会儿那儿又飞出半尺高的水柱,好像能把天穿透;一会儿又溅出无数个小圆晕,一圈圈荡漾开去……

(2)失望——爸爸今天有事没来开家长会,我很失望。

(3)愿望——到北京去看天安门。这是奶奶的愿望。

(4)希望——小刚希望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5)锋利——这把刀很锋利。

(6)锐利——翠鸟有双锐利的眼睛。

(7)仿佛——天上的星星仿佛是无数美丽的宝石。

(8)立即——一听到儿子受伤的消息,爸爸就立即赶往医院。

(9)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观众淋着小雨听完了他的演讲,那场面感人极了!

(10)虽然…但是——虽然小河断流了,井水干涸了,但是珍珠泉还在不停地冒着水泡。

(11)如果…就——如果村民们不乱砍树木,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淹没。

(12)既然…就——你既然报名参加了“我爱绿色”宣传队,就应该准时参加活动。

(13)不是…而是——这人不是我的爸爸,而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14)如果…那么——如果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更加美好。

(15)因为…所以——因为我是战士,所以应该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16)不约而同——看着台上的精彩表演,观众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17)机灵——尽管小鱼很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18)灵活——我家小狗的嗅觉十分灵敏。

(19)灵敏——翠鸟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20)亲切——他们亲密合作,团结战斗,终于夺去了女子双打冠军。

(21)亲热——大伙儿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亲热极了。

(22)亲密——老师的亲切教导,我永远不会忘记。

(23)安静——夜幕降临了,古老的山林一片寂静。

(24)寂静——会议室里,参加会议的人很多,但大家都十分安静。

(25)妆扮——新年到了,孩子们把教室装扮得十分漂亮。

(26)陆续——早晨,同学们陆续地走进了校园

(27)熟悉——妈妈叫我去熟悉山村的环境。

(28)熟练——姐姐用电脑打字很熟练。

(29)教育——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教育。

(30)教诲——虽然我离开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师们的教诲,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31)不要…要——我们在上课时不要开小差,要好好听讲。

(32)因此——小明随意摘花,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3)果然——气象台预报今天有雪,傍晚,天空中果然飘起了雪花。

(34)不然——今天下雨了,不然我就去游泳了。

(35)突然——突然,发令枪响了,运动员们冲出了起跑线。

(36)仍然——奶奶退休了,仍然闲不住。

(37)虽然——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勤俭节约。

(38)与其…还不如——我与其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还不如去外面打打羽毛球。

(39)发现——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这两图的不同之处。

(40)发展——近几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得太快了!

(41)发明——叔叔这项发明已经申请了专利。

(42)固然——这个点子固然很好,可实施起来很困难。

(43)既然——既然你做错了,就应该立刻道歉。

(44)只要…就——只要你认真听讲,用心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45)安静——早晨,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

(46)宁静——在宁静的山谷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47)平静——面对敌人的恐吓,他很平静。

(48)冷静——做事必须冷静,才能做到急中生智。

(49)排除——小红排除了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50)清除——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把道路两旁的垃圾都清除干净了。

(51)漂浮——云彩漂浮在空中。

(52)飘扬——五星红旗随风飘扬。

(53)亲密——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54)亲切——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5)可是——可是奇怪,他竟然冒着大雨到田野里去了。

(56)如果…那——如果你能获得跳远冠军,那可真了不起。

(57)只要…就——只要你把这个动作做标准,得奖就没问题。

(58)准确——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在预定的地点准确地着陆了。

(59)正确——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60)严肃——看到同学们都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61)严格——对于我们的行为习惯,学校要求很严格。

(62)另外——

(63)竞相开放——春天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64)茂密——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树林。

(65)充满——春天到了,大地上充满了生机。

(66)歌咏——大礼堂里正在进行“祖国颂”歌咏比赛。

(67)碧绿——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8)化妆——妈妈每天早上都要精心化妆后才去上班。

(69)一…就…赶紧——我一进家门就闻到浓浓的饭菜香,我赶紧往厨房跑去。

(70)盼望——今天我终于登上了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一天我盼望已久了。

(71)希望——爸爸希望我像他一样,长大后当一名军人。

(72)仿佛——我考试考差了,我仿佛听到了爸妈的呵斥声。

(73)严格——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这是出于对我的爱。

(74)严肃——他是个很严肃的人,我很少看见他的笑容。

(75)相同——虽然我们的解题思路不一样,但答案完全相同。

(76)相似——那个阿姨的背影和妈妈有些相似。

(77)与其…不如——与其在这儿没有希望地等待援助,不如勇敢地冲出去自救。

(78)虽然…但是——鸵鸟虽然不能飞,但是它跑起来却非常快。

(79)有时…有时…有时——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有时又像个光环。

(80)假若…就——假若你奋力拼搏,就可以成功。

(81)情不自禁——看着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82)商量——在今天的班会上,大家商量“学雷锋”活动的计划。

(83)商定——这件事究竟如何处理还没有最后商定。

(84)虽然——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我会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

(85)仍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奶奶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86)只要…再…会——只要你肯认真学习,再小的进步也会让你父母感到高兴。

(87)干枯——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

(88)干涸——今年雨水太少了,连池塘里的水都干涸了。

(89)喜出望外——听说哥哥考上了北京大学,伯伯真是喜出望外。

(90)匆匆忙忙——叔叔每天上班都是匆匆忙忙的,想赶集似的。

(91)一丝不苟——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92)如同——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门。

(93)可以…可以…还可以——菊花可以观赏,可以泡茶,还可以入药。

(94)有…有…有…还有…真是应有尽有——水果店里有月牙儿似的香蕉,有紫溜溜的葡萄,有皮球似的西瓜,还有青里透红得苹果……真是应有尽有,让人垂涎欲滴。

(95)依然——雨太大啦,就是撑着伞,依然会被淋到。

(96)为了,也为了——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也为了让蓝天更明媚,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

(97)有的…有的…还有的——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他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一大团一大团的棉花,还有像羊群奔跑着……

(98)欢歌笑语——联欢会上,大家欢歌笑语迎六一。

(99)亡羊补牢——这次考试我太粗心了,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所以没有没考好,我一定要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

(100)南辕北辙——想要早日康复,却又不肯吃药打针,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101)惊弓之鸟——小狗要咬人,爸爸狠狠地打了它,现在它一见到爸爸就逃,都变成一只惊弓之鸟了。

(102)大吃一惊——我正用心做着作业,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使我大吃一惊。

(103)和颜悦色——老师看着犯了错的丁丁,和颜悦色地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104)恍然大悟——这道题我苦思很久都不会做,一听老师的分析,我恍然大悟。

(105)买椟还珠——妹妹丢下这上好的茶叶,却捧着包装盒爱不释手,这不是买椟还珠嘛!

(106)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107)连绵起伏——山岭连绵起伏,多像一条卧着的巨龙啊!

(108)连绵不断——那里高山连绵不断,森林郁郁葱葱,景色非常美丽。

买椟还珠的造句篇六
《语文五年级上长春版2.3《买椟还珠》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9984.html

    上一篇:不断成长的句子

    下一篇:年底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