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篇一:《庭院假山方位的风水》

庭院假山方位的风水设计

前面的庭院风水里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庭院中水池的方位风水。现在,介绍庭院造景中,与水池占同等重要角色的假山的布置方位的风水。

有水则灵,有山则仙。如果在庭院中,能有山有水,那该是多好的啊,假山和水池结合一起做,就是相得益彰的。假山的布置方位跟水池一样,宜布置在庭院中的吉位。但有些庭院又有池塘,又有假山,且两者不是结合一起做,那不可能都放在一处一起做,可以参考以下假山的几个设置吉位,综合考虑布置。

一、吉方位:

西方位——假山设置的吉相,不过要配合树木一起,因为树木能防西晒。

西北方位——设置假山为大吉,同样道理,也是要配上树木,才能使家运兴隆。

北方位——吉相,地势可适当高一点,配上树木种植,但树木不宜太靠近房子,此面房子的窗户也不应开启。

东北方位——此位设置假山没有大碍。

西北方位——此位是山的本命位置,设置高耸、屹立的假山,会带来稳定感,寓意不屈不挠,也意味着财产稳定,家庭团结及对子孙有益。

二、不利方位:

东方位——此位设置假山,会对前进、发展有所障碍。

东南方位——此位是设置假山的坏相,会使人际关系、生意交易上遇到障碍和挫折。

南方位——在此设置假山意味着才智、能力被埋没,无法发挥。

西南方位——也是设置假山的不利方。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篇二:《假山园林设计》

假山的施工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1、 “拉底”。所谓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叠置最底层的自然假山石的术语,其正如《园冶·掇山》所说的:“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文而加。”选用顽夯的大块山石拉底,具有坚实耐压、永久不坏的作用,同时因为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间变化却都立足于这一层,所以古代叠山匠师们把拉底看作是叠山之本。

A、“拉底”的方式

假山拉底的方式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

a满拉底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这种拉底的做法适宜规模较小、山底面积也较小的假山,或在北方冬季有冻胀破坏地方的假山。

b周边拉底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或泥土将石圈内全部填起来,压实后即成为垫底的假山底层。这一方式适合基底面积较大的大型假山。

B、拉底的要点是:

a是统筹向背,即根据设计要求,统筹确定假山的主次关系,安排假山的组合单元,

b确定底石的位置和发展体势。是曲折错落,即假山底脚的轮廓线一定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

c是断续相间,即假山底石所构成的外观,不是连绵不断的,选石上要根据大小石材成不规则的相间关系安置,以为假山中层的“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自然变化作准备。

d是紧连互咬,虽然外观上有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却必须一块紧咬一块,具有整体性。

e是垫平安稳,以便于继续施工.。

C、山脚线的处理

a、 露脚:即在地面上直接做起山底边线的垫脚石圈,使整个假山就象是放在地上似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山石用量和 用工量,但假山的山脚效果会梢差一些。

b、埋脚:是将山底周边垫底山石埋入土下约20厘米,可使整座假山看上去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似的。在石边土中栽植花草后,假山与地面的结合就更加紧密、更加自然。

E、“拉底”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山石来做山底,不得用风化过度的松散的山石。其次,拉底的山石底部一定要垫平垫稳,保证不能摇动,以便于向上砌筑山体。第三,拉底的石与石之间要紧连互咬。第四,山石之间要不规则地断续相间,有断有连。第五,拉底的边缘部分,要错落变化,使山脚弯曲时有不同的半径,凹进时有不同的凹深和凹陷宽度,要避免山脚的平直和浑圆形状。

2、“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

“ 偏侧错安”即在叠置山石时,力求破除对称形体,避免四方形、长方形、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出现,讲究运用“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所谓的折,是指山形在局部块体上的变化,由一个方位折向另一个方位上去;搭是指假山块体的搭接,在按层状结构的叠置中,必须有搭接处才会有过渡关系;转即假山块体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上去;换则是假山块体由一种节理层状,换为另一种形式,如水平的层状节理换为竖向的层状节理。所

以只有偏安得致,才能使假山的山体错综成美。

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仄立避“闸”假山石的叠置可立、可卧,也可似蹲状。但仄立的两块山石则不宜象闸门一样,否则很难和一般叠置的山石相协调。不过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在自然界就有仄立如闸的山石,如在作为余脉的卧石处理时,可少许运用,但必须处理得很巧妙。

3、“ 等分平衡”法:假山叠砌到中层时,因重心升高,山石之间的平衡问题就表现出来了。《园冶》中所说的“等分平衡法”,就是处理假山平衡的要领。所谓的等分“等分平衡法”是指在掇山叠石时,应注意假山体量的平衡,以免畸轻畸重,发生倾斜。

4、 崖壁的堆叠和起洞:崖壁的堆叠和起洞是假山中层的主要形式。在叠置崖壁时,如作悬挑,其挑石应逐步分层挑出,过渡要自然,并能满足正、侧、仰、俯等多视角观赏的要求,上面压石的重量应为挑石重量的一倍以上,以确保稳定,正如《园冶》所云:“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及高,使其后坚能悬。”这里的“后坚能悬”就是指作悬崖时因层层向外挑出,重心前移,因此必须要用数倍于前沉的重力来稳压内侧,把前移的重心再拉回到假山的重心线上来。

5、假山洞,《园冶》说:“理洞法,起脚如造屋,立几柱著实,掇玲珑如窗门透亮,及理上,见前理岩法,合凑收顶,加条石替之,斯千古不朽也。”说明古代假山山洞的一般结构都是梁柱式的。假山山洞的洞壁是山洞的支架,它由柱和墙两部分组成,在平面上,柱是点,墙是线,而洞就是面。古代不少梁柱式的假山洞采用花岗岩条石为梁,或间有“铁扁担”加固,这种方法即便用石加以装饰,但洞顶和洞壁之间还是很难融为一体,缺乏自然。另一种则采用“叠涩”的方法,用山石向山洞内侧逐渐挑伸,至洞顶再用自然山石为梁压盖,这种方法也称为“挑梁式”,其两端的搭接部分,每端应在15厘米以上。还有一种就是清代乾嘉年间戈裕良所创造的券拱式的假山洞顶结构,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近时有戈裕良者,常州人„„。尝论狮子林石洞皆界以条石,不算名手,余诘之曰:‘不用条石,易于倾颓奈何?’戈曰:‘只将大小石钩带联络,如造环桥法,可以千年不坏。要如真山一般,然而方称能事。’余始服其言。”由于这种券拱式结构的承重是逐渐沿券成环拱挤压传递,所以不会出现如梁柱式石梁的压裂、压断的危险,而且能顶壁一气,整体感强。同时可在其中心部位夹挂悬石,以产生钟乳石垂挂的效果。其施工时,中间应搭建支撑架。

6、 假山的收顶(也称结顶)是假山最上层轮廓和峰石的布局,由于山顶是显示山势和神韵的主要部分,也是决定整座假山重心和造型的主要部分,所以至关重要,它被认为是整座假山的魂。收顶一般分为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尖曰峰,圆曰峦,山头平坦则曰顶。总之收顶要掌握山体的总体效果,与假山的山势、走向、体量、纹理等相协调,处理要有变化,收头要完整。

假山,是我国园林中优秀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要经过选料、筑池、叠山、装饰四个阶段来进行。选料:大型山石的制作,无论是硬质石料与软质石料、不论是吸水与不吸水,都要求做到石料统一,规格统一(块状或条状)。筑池:叠山理水,筑池是理水的一种手段。水是山的血脉,有水则灵。水池的式样有多种。常见的是圆形,通常直径在5至10米,深度在80至120

厘米;水深减除20厘米口沿,保持60厘米至100厘米;池底留有管道放水。叠山:假山不论是多体的(组合式),或单体的(孤峰式);它都是由主体(主峰)、客体(客峰)、衬体(矮山)三部分构成的。

假山制作一般采纳国画中的高远法和深远法。高远法:主体应排在前面左侧或右侧,若主体在左,客体即在右,形成开合式、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互相呼应。主峰挺拔险峻、后面山坡缓缓延伸,与后座衬体(远山)形断意连。主峰耸立面前,形成开门见山欲先藏的手法,使人感到境界越大,对中部的山水景色产生"可见而又看不清"的诱惑力,使游人必须再移步往前看个究竟。深远法:主体的高度比例和高远法相同,其位置应排在中部左侧或右侧,客体摆在前面右侧或左侧。主客体一个错前,一个错后,遥相呼应,衬体在后。单体景物的多层结构,构成近(客体)中(主体)远(衬体)景的各体层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透视感,增加了景观的深度。山体总面积一般不超过水面的一半或少于一半。这样,留下足够的空白,给欣赏者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达到"此处无景胜有景""虚中见实"的效果。"山借树为衣,树以山为骨",只有合理配置植物,山水才能有骨有肉,有形有神。通常选用姿态优美,叶小常绿,生长不旺,寿命很长,适应性强的植物。悬崖式假山应植些垂挂类植物。 假山,是我国园林中优秀的传统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要经过选料、筑池、叠山、装饰四个阶段来进行。选料:大型山石的制作,无论是硬质石料与软质石料、不论是吸水与不吸水,都要求做到石料统一,规格统一(块状或条状)。筑池:叠山理水,筑池是理水的一种手段。水是山的血脉,有水则灵。水池的式样有多种。常见的是圆形,通常直径在5至10米,深度在80至120厘米;水深减除20厘米口沿,保持60厘米至100厘米;池底留有管道放水。叠山:假山不论是多体的(组合式),或单体的(孤峰式);它都是由主体(主峰)、客体(客峰)、衬体(矮山)三部分构成的。

假山制作一般采纳国画中的高远法和深远法。高远法:主体应排在前面左侧或右侧,若主体在左,客体即在右,形成开合式、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互相呼应。主峰挺拔险峻、后面山坡缓缓延伸,与后座衬体(远山)形断意连。主峰耸立面前,形成开门见山欲先藏的手法,使人感到境界越大,对中部的山水景色产生"可见而又看不清"的诱惑力,使游人必须再移步往前看个究竟。深远法:主体的高度比例和高远法相同,其位置应排在中部左侧或右侧,客体摆在前面右侧或左侧。主客体一个错前,一个错后,遥相呼应,衬体在后。单体景物的多层结构,构成近(客体)中(主体)远(衬体)景的各体层次,从而加强了正面的透视感,增加了景观的深度。山体总面积一般不超过水面的一半或少于一半。这样,留下足够的空白,给欣赏者留下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达到"此处无景胜有景""虚中见实"的效果。"山借树为衣,树以山为骨",只有合理配置植物,山水才能有骨有肉,有形有神。通常选用姿态优美,叶小常绿,生长不旺,寿命很长,适应性强的植物。悬崖式假山应植些垂挂类植物。

1.如果是植入盆景盆,不是贵重石头的话,盆和石之间可以用水泥固定,盆中放入培养土。

2.石和石之间的粘合:石和石之间磨制好粘合面,并加以修饰使过渡自然,横向粘合可使用水泥或速干胶。纵向粘合的话,上下粘合面可打孔植入粗铅丝(无需太长),铅丝与孔之间可用水泥或用棉花捣实再滴入速干胶固定,粘合面之间用水泥或胶看情况而定。

3如果是石头质地疏松,想把它弄结实的话,则没有必要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4.种花草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石头上纵向开槽(最好是蜿蜒向上),槽宽和花草干径相仿,花草根在盆土中,树干依槽而上。二是在假山上合适位置开洞,尽量开口小而洞尽量大、深(以不损坏假山为度),然后在洞中植入花草

假山制作工艺和技巧

2009-09-30 11:20

一、假山的组合

假山组合单元中,主要有绝壁及峰、峦、谷、涧、洞、路(蹬道)、桥、平台、瀑布等,其组合方法大抵是临池一面建有绝壁,绝壁下设路(有的则以位置较低的石桥或石矶作陪衬),再转入谷中,由蹬道盘旋而上,经谷上架空的桥(石梁)至山顶。山顶上或设平台,或建小亭,以便休憩、远望。一般峰、峦的数量和位置,都是根据假山的形体、大小来决定的;而石洞只不过一二,常隐藏于山脚或山谷之中;少数在山上再设瀑布,经小涧而流至山下。但园中假山并不一定都具备这些单元,有的只是部分,如明代假山的主体,多半用土堆成,只是假山临水处建一小石洞。如苏州艺圃在山的西麓,南京瞻园在山的东麓。这种办法既可节省石料、人工,又可在山上栽植树木,以形成葱郁苍翠的山林之气,其景与真山无异。至于清末的假山,则形体多半低而平,在横的方向上,很少有高深的谷、涧以及较大的峰峦组合,仅在纵的方面,以若干蹬道构成大体近于水平状的层次。

现代房地产的假山因受地力与面积的影响,一般较小,往往和水池、亭台、花草相结合,故要求小而全而精。

二、假山的设计

1、执行“三远”原则:所谓的“三远”是由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叠石掇山,虽石无定形,但山有定法,所谓法者,就是指山的脉络气势,这与绘画中的画理是一样的。大凡成功的叠山家无不以天然山水为蓝本,再参以画理之所示,外师造化,中发心源,才营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假山作品。在园林中堆叠假山,由于受占地面积和空间的限制,在假山的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常常借鉴绘画中的“三远”原理,以在咫尺之内,表现千里之致。

高远:根据透视原理,采用仰视的手法,而创作的峭壁千仞、雄伟险峻的山体景观。如苏州耦园的东园黄石假山,用悬崖高峰与临池深渊,构成为典型的高远山水的组景关系;在布局上,采用西高东低,西部临池处叠成悬崖峭壁,并用低水位、小池面的水体作衬托,以达到在小空间中,有如置身高山深渊前的意境联想;再加上采用浑厚苍老的竖置黄石,仿效石英砂质岩的竖向节理,运用中国画中的斧劈皴法进行堆叠,显得挺拔刚坚,并富有自然风化的美感意趣。

深远:表现山势连绵,或两山并峙、犬牙交错的山体景观,具有层次丰富、景色幽深的特点。如果说高远注重的是立面设计,那么深远要表现的则为平面设计中的纵向推进。在自然界中,诸如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等,所形成的深山峡谷地貌,给人以深远险峻之美。园林假山中所设计的谷、峡、深涧等就是对这类自然景观的摹写。

平远:根据透视原理来表现平冈山岳、错落蜿蜒的山体景观。深远山水所注重的是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而平远山水追求的是逶迤连绵,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效果,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顷碧波荡漾之感,具有清逸、秀丽、舒朗的特点。正如张涟所主张的“群峰造天,不如平冈小坂,陵阜陂,缀之以石。”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北与之隔水相望的主景假山(即两座以土石结合的岛山),正是这一假山造型的典型之作;其摹仿的是沉积砂岩(黄石)的自然露头岩石的层状结构,突出于水面,构成了平远山水的意境。

篇三:《假山工程》

第六章 假山工程

第一节 概述

假山是指用人工堆起来的山,是从真山演绎而来,人们通常称呼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的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和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假山因材料不同可分土山、石山和土石山。

据考,早在3000多年前和殷周时,即筑台掘池,开始有“囿”的营造。《尚书》中已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喻,说明当时已有篑土为山的做法。历代帝王广营离宫御园,官宦贵族群起仿效,造园法式根据古代说中的瀛洲、方丈、蓬莱三座仙山而形成了“一池三山”之制。

置石则可分为特置、散置和群置。

一、假山的功能作用

中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的艺术境界,在景物外貌的外理上要求人工美从属于自然美,并把人工美融合到自然美的园林环境中去。假山和置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1、 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以山水为主景,或以山水石为驳岸的水池主景。整个园子的地形骨架,起伏、曲折皆经此为基础来变化。

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组织空间时可以结合为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可以通过假山来转换建筑空间轴线假山实现自然过渡。

1、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山石的这种作用在我国大江南北均有所见,尤以江南私家园林运用最为广泛。如苏州留园东部庭院的空间基本上是用山石和植物装点的,有的以山石作花台,或以石峰凌空,或借粉墙前散置和窗外的对景。园因山石与植物相映成趣,而形成春、夏、秋、冬四景。

规整的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人工痕迹太浓,自然山石挡土墙的功能和整形成挡土墙的基本功能相同,极显然情态。人工挖湖堆山时,在陡的土地坡上,为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土流失,常散置山以护坡,这些山石右以阻拦和分散地面径流。在用地面积有限的情总况下,要堆起较高的土山,常利用山石作山脚藩篱。这样,由于土易崩而石可壁立,就可以缩小土山所占的底盘面积而又具有相当的高度和体量。江南私家园林中广泛地利用石作花台养植牡丹、芍药和其他观景植物。

2、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在室外用自然山石作石桌、石几、石凳、石栏等,既不怕日晒夜露,又可结合造景,山石还用室外楼梯(称为去梯)、园桥、汀石等。

二、假山材料

我国幅员广大,地质变化多端,这为各地掇山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宋代杜绾撰《云林石谱》所录用116种,其大多数是玩石。明计成《园冶》收录15种山石,多数可作为造园叠山之用。

1、 选石

选石应熟知石性:包括石质的强度、吸水性、色泽、纹理等

(1)石形与纹理走向与造型的关系 :如果要表现山峰的挺拔、险俊,应择竖向石型。斜向石型有动势斜平衡感觉,很适于表现危岩与山体的高远效果。不规则曲线纹理石型最适于表现水景,叠瀑具有一种动态美。横向石型具有稳定的静态美,适于围栏、庭院叠山造型。

(2)石的色泽与叠山环境的关系:石的色相很多,置石的质和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感觉是不忽视的重要环节。如:竹林树丛及花圃组合的叠山造型为偏白灰色调,既对比,又和谐。传统园林常作粉壁置石,既以墙作背景。

2、 常用假山石假山一般在水里还是地上

(1)湖石:主产于浙江,以洞庭西山消夏湾为最好。江苏、安徽、山东、四川及北所产湖石,与太湖石相近的有:

a.房山石:于北京房山大灰厂一带山上。

b.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县馨山。

c.宣城白石:产于安徽宁国县。色白有如积雪覆于灰石上。出土时表面有铁锈色,若干年后会变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很适合于作冬景的假山造型。

d.英石:产于广东北中游的黄德县,该区域属亚热带带,由于雨量充沛,石灰质地层爱雨水的不断淋蚀,将大批石灰岩雕镂得千姿百态,意趣天然。

(2) 黄石:一种橙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以常熟虞山最为著名,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其石形体顽夯,棱角分明,肌理近乎垂直,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的平正大,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很强的光影效果。

(3) 石笋:既外形修长如竹笋的一类山石的总称,这类山石产地广,土中或山洞内,采出后直立地上。园林中常作独立小景布置。常见石笋又可以分以下3种:

(4) 白果笋:是在青灰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尤如银杏所产的白果嵌在石中。

(5) 乌炭笋:这是一种乌黑的笋。

(6) 钟乳石笋:岩经熔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点缀景色。

(7) 其他石品 诸如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黄蜡石和石蛋。

三、山石的采运

中国古代采石多用潜水凿取、土中掘取、浮面挑选和寻取古等方法,现在多掘取、浮面挑选、移旧和松瀑等方法采石。对于成块半埋在山土中的山石,采取掘取法,这样可以保持山石的完整性又不致太费工力。对于整体的湖石,特别是形态奇特的山石,最好用凿取法开采,把它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开凿时力求缩小分离的剖面以减少工人凿的痕迹。

一般凿眼,上孔直径为5cm,孔深25cm。如果下孔直径放大一些使爆孔呈瓶,则爆破效力要增大0.5~1倍。一般炸成0.5~1t一块,少量可更大些。炸得太碎则破坏了山石的观赏价值。

古代运石多用浮舟扒杆、人力地龙、现在多采用机吊、车船运输。为保护奇石外形,常用泥团、扎草、夹杠、冰球等方法作保护包装。

第二节 置石

置石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一、特 置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的石景。特置在历史上也是运用得较早的一种形式,如历史遗存下来的绉云峰、玉玲珑、冠云峰、青芝岫等皆为特置石的上品。

特置山石可采用整形的基座,也可以坐落在自然的山石上面,这种自然基座称为“磐”

特置山石布置的要点:相石立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有前置框景和背景的衬托和利用植物或其他办法弥补山石的缺陷等。

特置山石在工程结构方面要求稳定和耐久。关键是掌握山石的重心线使山石本身保持重心的平衡。我国传统的做法是用石榫头稳定,榫头一般不用很长,大约十几厘米,榫头几须正好在重心线上。吊装山石以前,只需在石榫眼中浇灌少量黏合材料,待石榫头插入时,黏合材料便自然充满了有空隙的地方。

二、对置见图6-11

三、散置

散置可以独立成景,与山水、建筑、树木联成一体。

四、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

用少量的山石在合宜的部位装点建筑,就仿佛把建筑建在自然的山岩上一样;用山石表现的实际是大山这一隅,可以适当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其目的是减少人工的气氛。

1.山石踏跺和蹲配 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人室内到室外常有一定的高程差,通过规整或自然山石台阶取得上下稀衔接,这有助于处理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所谓“如意踏跺”有令人称心如意的含义,同时两旁没有垂带。 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它可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的石狮、石鼓之类装饰的作用。所谓“蹲配”以体量大而高者“蹲”,体量小而低者为“配”。

2.抱角和镶隅 建筑的墙面多呈直角转折。这些拐角的外角和内角的线条都比较单调、平滞,因此常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经过这样处理,本来是在建筑外面包了一些山石,却又似建筑坐落在自然的山岩上。

3.粉壁置石

4.回廊转折处的廊间置石

5.窗前置石——“无心画”

第三节 假山

一、 假山类型

1、土包石 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的堆山手法。

2、石包土

二、 理山

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论也就成为指导掇山实践的艺术理论基础。

1、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2、先立为体,次相辅弼

先立主体,意即要主景突出,再考虑如何搭配以次要景物突出主体景物。

篇四:《描写假山的好句好段》

1、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2、今天,我观察了一个假山,它的形状奇特表面凸凹不平,有五座假山,3、春天,假山似乎显得精神多了,它周围清澈的水也不断喷出,形状各异,各不相同。描写假山的好句好段。假山旁的绿树上,有三四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好象在开演唱会一样。

4、山脚下有一座石拱小桥。小桥造型别致,有光滑的桥面,笔直的桥栏。桥下有水,有小鱼虾。沿桥头向上望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由桥面一直通向山顶。在半山腰的悬崖上,建有一座石头雕刻成的宝塔,它气势雄伟,形象逼真,不亚于一座真宝塔。在宝塔的尖顶上,有一只鹰(石头做的)展开双翅,好像盘旋在天空。描写假山的好句好段。在宝塔左右的草丛中(塑料的)有一只色彩斑斓的东北虎(石头的),那神态好似正在觅食吼叫。

5、举目四望,世界是绿色的。竹子、铁杉、青冈、鹅掌楸、黑松林--浓浓淡淡的绿,复盖了逶迤起伏的群山,风一吹,林涛四起,像群山深深的呼吸,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最使人着迷的,是那条从高高的山坳中奔流而下的溪涧,山泉澄澈得如同有了生命的水晶,喧哗着,打着旋涡,吐着白沫,蜿蜒流泻在堆满乱石的山谷里。

6、当我们在远处望见一座假山时,不禁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出于好奇,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探险"之路。在绕过重重弯道后,假山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爬山计划开始实施。起初,路还算好走,经过有点难度的地方,大家互相帮助,也能解决。可是,后面的道路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顺利,显得越来越艰险了。但是,我们才不在乎,大家手拉着手,小心地往前走。

7、听爸爸说这座假山下面以前有水,水里有小蝌蚪和金鱼,他们在里面游泳、嬉戏;现在水干枯了,金钱和小蝌蚪没有了,但是它依然那么美丽。这座假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春天我们在假山旁种花,夏天,我们在假山下纳凉,秋天我们在假山旁捉迷藏,冬天我们在假山旁堆雪人、打雪仗。

8、看,是一座多高的小假山呀!小假山[位于"我家。从假山的顶部看起,一队可爱的丹顶鹤兄弟准备[展翅欲飞",那[笔抖"的石级左拐右拐,真像一位青年在摇摇晃晃地寻找回家的路呢!假山的左下侧有一个美丽的小亭子,亭子左边,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小茅屋,里面静静地,好像一个人都没住进来过。啊,唐朝最著名的诗仙李白业在这儿,他笑口颜开,好像在自己欣赏自己写的古诗呢!诗人的下面,有一架用竹板造成的拱形小桥,游人在桥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慢慢地散步,啊,在这清澈透底的水池里也游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鱼儿,鱼儿成群结队地游着,真像是在给桥上的游人们表演呢!

9、站在假山顶上的小亭子里,是那么有诗意,我就像诗人站在高高的山上抬头仰望作诗似的。假山上的柳树已长出新绿色的枝条、松树也比冬天的更加苍翠欲滴、小草也探出了自己的脑袋,像小孩一样好奇的探望着新的世界、冬青比以前更加有活力。下方的假山有许多陡峭山石。那蜿蜒曲折的小路连接着山顶。记着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小朋友在假山上玩,一会儿玩枪战,一会儿玩捉迷藏,一会儿玩攀登,一会儿玩接力跑,一会儿玩滑滑梯,一会儿--想着以前我和同学玩的样子,在心里想来想去直痒痒!真想在聚在一起玩。

10、水池中,有三座高低不同的山,中间的那座山最高,在三米以上。在山的顶部,有一座洁白而有美丽的塔。塔共六层,呈四边形,塔尖是红色的,其它部分呈白色,亭亭玉立。大山左右两边还有两座小山。在大山和右边的小山中间,有一个小凉亭,这个凉亭的[屋檐"是红色的,底下是支撑[屋顶"的四根柱子,是黄色的。在凉亭的下面,还有一阶儿台阶,台阶连着一架拱桥。小水池中屹立着两只丹顶鹤,它们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一只抬着头,一只低着头。它们的眼睛炯炯有神。喷水池的周围是用粉色和白色砌成的,好看极了!

11、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假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12、假山上的石头是奇形怪状的。远看,有的像尖刀,有的像利斧,还有的像瀑布--在假山脚下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只洁白的仙鹤,那神态,好像正在唱歌。用手触摸它一下,它便左右摆动,又好似要翩翩起舞。原来这两只仙鹤的脚,被固定安装在水泥柱上的两个弹簧上。两只仙鹤仿佛是两个卫兵,护着这座小假山。

13、学校的假山千姿百态。那些设计在假山上的亭子,连楼梯也做得特别精致;那些站在悬崖峭壁上拍翅膀的仙鹤,也正准备展翅高飞。学校的假山维妙维肖,令人心旷神怡,我恨不得马上变小,钻进那里过着像仙女般的生活。

14、假山是由河中的石头砌成的。这些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卧着的鸵鸟,有的像笨重的河马,还有的像可爱的猴子。假山上长着碧绿的竹子,假山下面的水中种着莲藕。荷叶碧绿,荷花盛开,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美啊!这座假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大家在假山边乘凉,我们围着假山跑来跑去。我们有时看看里面的金鱼。我们玩的真开心!

15、只见秀丽的石塔沐浴着玫瑰色的霞光,仿佛一只鲜嫩的春笋,永远向上生长。

16、假山四周有一潭江水,水上还立着一座拱桥。妈妈说,这水还是我省引黑工程从黑龙江引来的呢!春天,小草和小花都长得非常旺盛,假山上的花草也不例外,山上花儿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小蜜蜂们都忙不过来了。夏天,山上的树木都长出了粗壮的枝丫,密密的,好像一把把大伞,为人们制造出一片片阴凉。在[大伞"的帮助下,小孩子们快乐的玩游戏,大人们畅快的聊天,人们生活的其乐融融。秋天,山上虽然没有了以往的生机,但秋天的假山另有一种凄凉的美。秋风习习,令人诗兴大发。冬天,山上好像铺了一层银白的色的地毯。格外秀美。

17、在我居住的院子里有一座假山,只要你走进居住区,就可以看见这座美丽的假山了。它是用假山石堆砌成的,远远看过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猴子观海,还有的像大象喝水。看,那里有一块小石头,像是一辆小汽车正驶向[长江大桥",桥下面有一个洞,多么像水帘洞啊!我仿佛看见了齐天大圣正带领它的猴子猴孙在捉迷藏、玩游戏--桥上面有一条水泥做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会儿向左弯,一会儿向右弯,一会儿又钻过山洞,通向山顶,曲折的通向山顶。山顶上有两座高低不平的亭子,高的亭子里面有一块小石头,仿佛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里面休息。

18、假山下的荷池曲径,小桥流水[丁冬,丁冬"的水声夹杂在阵阵的欢声笑语之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春曲"。

篇五:《描写金鱼的好词好句

1、小金鱼还有个圆圆的嘴巴,总是一张一张地在喝水,它似乎一直很渴,喝的肚子胖胖的。我想,它如果喝水把肚子撑圆了,一定像蹦蹦球一样好玩。

2、虽然两只小金鱼是双胞胎,但是,它们的性格却有着天差地别般的不同。金金很害羞,又胆小,晶晶既大方也胆大心细,每当我把鱼食洒进鱼缸时,晶晶总会游过来,把鱼食吃个精光,儿金金却总是躲在一个角落看着晶晶吃,口水都快滴下来了,3、[美人鱼"这时也顾不得[淑女"形象了,见到鱼食,就猛地扑上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胖老大"见其它金鱼都没有理睬它,气极了,为了吃到更多的鱼食,它大开[吃"戒,不仅嘴里塞满了鱼食,看到其他的,还张大嘴去抢,结果不但嘴里的吐了出来,要去抢的也被别人抢走了,可怜啊!在争抢鱼食的过程中,只有[小跟班"最有绅士风度了。它依旧跟在[胖老大"后面,吃同伴们残留下来的鱼食,瞧它细嚼慢咽的样子,我真担心它会饿肚子。

5、还有一条全身是金黄色的小金鱼,叫[冒险家"。它爱在水中玩冲浪,也喜欢时不时地突然窜到水面上吐个小泡。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鱼缸里最漂亮的小金鱼了,它身体的颜色是女孩最喜欢的粉红,还有着娇巧的身体和柔软的鱼尾。它很害羞,常躲在角落里不现身。描写金鱼的好词好句。对了,它的名字就叫[美人鱼"。

6、我家养了许多条金鱼,有红的、黑的、金黄的、花的--其中我最喜欢那条花金鱼了。你瞧,它全身五颜六色的,就像穿了一件花衣服,美丽极了。它的眼睛鼓鼓的,亮亮的,但眼珠却一动不动,像是望呆了一样。爸爸说:[那是水泡眼。"它的尾巴像枫叶,每当吃东西的时候尾巴一摇一摆的,可好看了!

7、另一只小金鱼也不甘示弱,跟七彩仙女相比。它十分文静,正是那文静赐予了它的美。在缸底,时常看见它穿着一件橘黄的毛衣,在缸底沉思什么。所以,我叫它宁静。

9、小金鱼的颜色非常鲜艳,一只身穿红色丝裙的小金鱼,在鱼缸里十分抢眼。特别是那鳞片,在阳光下的反射下照出了七种颜色,大概因为觉得自己很美丽,所以经常在缸底翩翩起舞。因为,它真像一位仙女,所以,我叫它七彩仙女。

10、这俩只小金鱼调皮极了,美当宁静想沉思一下时,七彩仙女总是不让,好玩似的打它,直到宁静气呼呼地来追它。于是,宁静pk七彩仙女第n次大战开战了。可这大战每次都以宁静的沉思结束。

11、我把手上的面包一点一点地撕下来,撒到鱼池里。只见这些馋嘴的小家伙,水面一动,它们就知道有东西吃了。有的小金鱼性子可急了,飞快地窜出水面,抢着吃面包渣;有的金鱼倒是斯文,先慢悠悠地把嘴里的泡泡吐出来,再把一小粒面包吃下去;还有几条贪心的小金鱼,它们挤作一堆,吃完了面包渣,还不愿意走开,好象在等着我再次施舍。我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金鱼,我的心里充满了欢乐。

12、鱼缸里的每条金鱼都有各自的名字,而且它们各具特色。快瞧!那条浑身布满金橙色,肚子圆鼓鼓的金鱼名叫[胖老大",它可是这个鱼缸的霸主!它游起来大摇大摆,好像目中无人的样子,神气极了![胖老大"的屁股后面还跟着个小徒弟,我们叫它[小跟班"。虽然它和[胖老大"长得很相似,像孪生兄弟一样,但性格却完全相反。它从不主动招惹别的金鱼,每天都只是老老实实地跟在[胖老大"的后面。

13、小金鱼游姿优美,爱摆动着身体游水。才见它快速地游到桂花树下,一会儿它又游进芭蕉叶下,耐心地等待游到芭蕉叶下来的孑孓。尽管孑孓很聪明,只悄悄把头伸进芭蕉叶下,可还是逃脱不了小金鱼明亮的眼睛,小金鱼像子弹似的游过去,一口吞掉那条孑孓,然后大摇大摆地到假山下散步去了,假山下的黑影子像黑布似的,把小金鱼掩盖住了。

14、我家养了三条小金鱼,有一条红色的,有一条是银白色带有点红色的,还有一条是有点黑又有点红的,金鱼的样子可爱极了!金鱼的头上有两只鼓鼓的眼睛,像两个小灯笼,金鱼头部两边的鳃一直都在动,像两把小扇子在给它们扇风,背上还长着一片小风帆呢!它们的肚子都是鼓鼓的,像个小小的皮球,小尾巴像一条美丽的喇叭裙。

15、这条小金鱼特别可爱。金鱼那双迷人的眼睛,好像两个水晶球一样透亮。别看它的眼睛很透亮,但是小金鱼却是个近视眼。有一次,我把几粒鱼食儿撒在鱼缸里,可是小金鱼装作没看见,根本不理睬这几粒鱼食儿。没办法,我只好把鱼食儿捞上来,重新再撒一次,它还是没有一点反应,我又反复撒了几次。终于,我把鱼食撒到了小金鱼的眼前,它才把鱼食儿叼走了。

16、金金和晶晶有一个温馨、舒适、漂亮的家,它们的家里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的周围哟许许多多美丽的鹅卵石,鹅卵石的上面[种"着一株红艳的[鸡冠花"的旁边竖立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小苹果,这些摆饰把小金鱼的家装点的格外漂亮,有了这个家,小金鱼变得更加快活了。

17、美丽 欢快 鲜艳 可爱 机灵 迷人 透亮 小灯笼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摆来摆去 游姿优美

18、金鱼很漂亮,两只大大的眼睛一转一转,像在看周围有什么东西。它的鳞片几乎整个身子都有。我想看它几岁了,就数鳞片上有多少圈。[一、二、三、四、五。"那只[超级独眼兽"才5岁。[大红"年龄最大,有10岁,[小黑"7岁。

19、金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它们的色彩很鲜艳,小巧玲珑,肚子圆滚滚的,特别可爱。它们五颜六色,在水中游动的时候,仿佛水中游走的花朵。因为它们形态多样,色彩鲜艳,活泼可爱,深受大家喜爱。

20、到了鱼店,看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小金鱼,红色的、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红白相间的,我连忙买了只红色的。回到家里,我把小金鱼放到鱼缸里,那只小金鱼开心地说:[欢迎你,欢迎你!"两只小金鱼在水里快活地游着。一会儿摇摇尾巴,一会儿吐吐泡泡,像是在跳舞!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21、我家池塘里的小金鱼爱躲在池塘边的芭蕉叶下,两只大大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皮肤像一个金色的小帽子,帽顶上织上了一块小白布。背上、尾巴上的皮肤像由金色、纯白色、深黑色、鲜红色组合成的四彩小裙。肚子的皮肤像白色的小肚兜。它可爱机灵,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小又红的嘴。

22、金鱼池里养有很多金鱼,我走到的时候,看见它们正在四处活动:有的金鱼躲在石头后面,玩捉迷藏呢!有的拖着轻纱似的大尾巴,正在比赛游泳;有的在一旁一动不动,不知道是不是在睡大觉?

23、那条最小的金鱼头部是红色的,像戴着一顶红色的小帽子。背上是白色的,很透明,像一把小扇子。特别是它那圆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很可爱。有时看见浮在水面上的食物,就游上去,用小小的嘴巴一吸,就把食物吃了。金鱼的尾巴摆来摆去,一忽儿掉头向东,一会儿掉头向西,嘴一张一合的,使水面上起了许多小泡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0477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