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志南,绝句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篇一:《绝句》

王寨小学课时教案设计

篇二:《临帖-僧志南-绝句(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長青學苑書法臨帖:僧志南《絕句》

是志成 後製編輯 2015.06.14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其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將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中。

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僧志南【絕句】释志南,绝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 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父親是三行先生書法原作】

篇三:《绝句十首》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释志南,绝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尽江南草未凋——诗人站在江北,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这样,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感叹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释志南,绝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用一个“难”字和一个“易”字表达出来,不但不显得累赘,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照过离人的泪眼,好比对人有情,而离别后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无动于衷,这便显得“可憎”。诗人在深夜抬头望月的时候,原本欲解脱这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所以说“明月无赖”。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

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释志南,绝句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第二首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半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而杨柳既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送行诚可悲,而迎归则可喜。因此,就又回到上一首的“莫损愁眉与细腰”那句双关语。就人来说,去了,还是可能回来的,不必过于伤感以至于损了愁眉与细腰;就柳来说,既然管送人,也就得管迎人,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则为更好。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释志南《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篇四:《绝句翻译赏析_作者释志南》

<绝句>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释志南。古诗全文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在参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绝句翻译赏析_作者释志南。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鉴赏]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你",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绝句翻译赏析_作者释志南。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篇五:《描写杏花的诗句》

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2、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描写杏花的诗句。——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

5、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宋·苏轼<蝶恋花>

6、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唐·温庭筠<杨柳枝>

7、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8、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明·陈子龙<山花子>

9、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描写杏花的诗句。——宋晏殊<临江仙>

10、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唐·吴融<杏花>

11、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12、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宋·刘彤<临江仙>

13、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宋·韩元吉<好事近>

14、歌声春草露,15、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1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北宋·欧阳修<田家>

17、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唐·李商隐<日日>

18、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唐·韩偓<寒食夜>

1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20、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

2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22、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宋·曹组<小重山>

2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4、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25、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宋·张良臣<偶题>

26、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唐·薛能<杏花>

27、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零落不堪。——唐·杜牧<杏园>

28、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唐·郑谷<杏花>

29、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30、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31、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32、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北宋·寇准<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16646.html

    上一篇:昨夜寒躳不住鸣

    下一篇:赞赏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