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描述古镇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篇一:《古镇介绍》

棠阴古镇简介:

自江西宜黄县城沿宜河而上,约14公里处,有一方圆6.2平方公里、人口达万人的千年古镇。这里青山环抱、碧水萦绕,翠竹成林,清荷飘香,一派江南山区的田园风光。桥头镇尾,古樟蔽地,昭示着小镇历史的久远。

小镇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唐末五代时,四川节度使吴氏宣南迁的后裔吴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树,茂然成阴,故得名棠阴。棠阴因水质独特而产夏布,因夏布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使棠阴兴旺昌盛。当地便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说。棠阴夏布历史最高产量达30万匹。明永乐初年,宜黄每年用5万多匹夏布折交官田公粮。宜河流经棠阴一带,河水显得格外绿,清澈见底。凡经此河水漂洗出来的夏布,色泽光亮,洁白柔软,成为湘赣两省夏布的集散地。外地夏布经棠阴漂洗后,畅销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远销日本、朝鲜。鼎盛时,棠阴集镇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夏布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棠阴经济、文化的繁荣。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捡漏趁晴天,读书趁少年”,百姓“乐读书而好文辞”,故书院林立,贤能辈出。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启蒙恩师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书立说。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惊世之作《临川四梦》,也是在棠阴初演而闻名后世。

走进棠阴古镇,从那雕龙镌凤、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便能领略这里古时的兴盛,感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至今依然保

持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庙、古宅、古塔、古桥、古牌坊,古色古香,韵味无穷。临镇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36米、直径8米的“迎恩塔”,雄踞龟山,六面临风,巍巍壮观。这里的民宅以“吴、罗、符”三姓居多,民间有“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倌无价尺(无法计算)”之说。于是,入街便见得一造型独特、气势非凡的吴姓大宗祠,名曰:“八府君祠”。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大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隐喻“爵、禄、封、侯”之意。据载,1933年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率红军在此召开过群众大会,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留下了光辉的史迹。位于棠阴下街的“承恩坊”,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是知事谭政为当时由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大书法家吴余庆而建,全木结构,雕工精湛,实属明时罕见工艺之精品。

在棠阴古街上段,有一古建筑群,屋脊飞龙走凤,屋檐镶金镂银,那便是“观裳坊”。至今这儿还流传着这么一首童谣:“女儿女儿你莫哭,嫁到观裳坊就是你的花花屋,金打梁,银打柱,锡打的竹篙晒衣服”,可想而知,这观裳坊当年的风姿是何等辉煌!

棠阴镇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千百年来留下这么一句俗语,让人倍感亲切:“水打田不瘦,客吃饭不穷”。如今棠阴家家户户仍保持着那种好客的传统,只要你走进棠阴,主人们便会沏上好

茶,暖上美酒,备上干净的床铺,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让人格外舒心。

棠阴镇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日字塘老宅”、“式好居”、“落轿亭”、“绣花楼”,不胜枚举。臵身于小镇,如同穿越了时空隧道,耳边仿佛听到了那观裳坊的歌谣,沉浸在远古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2003年7月,棠阴镇被江西省政府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篇二:《重庆周边的古镇介绍》

半期过完想放松放松,就找个古镇走走吧,一来加个不贵二来时间不多三来达到踏青静心的目的。古镇重来不是用来走马观花的,而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它的美。

1.涞滩古镇 最美古镇的岁月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200多年。听当地人介绍,从咸丰年间建成后,为了防范太平军入川和李、蓝起义,同治年间涞滩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维修,建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石头砌成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这道石头城墙依然可见其坚固,足以鉴证当年那一段历史。

慢慢的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城门算不上宏伟壮观,但条石冷静与质感仍让人感到这座城墙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让人肃然生出了几分敬佩,古瓮城很有点南京石头城的味道,只不过缩了点水,也没有那份肃穆与霸气的帝王之气,反倒让人更加容易亲近,古瓮城是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墙城已不复存在,断垣残墙也足以让人体会到历史烙下的痕迹。

进入古瓮城,城中城的设计巧夺天工,当时的涞滩人巧妙地让敌人领会了什么叫瓮中捉鳖,这在当时的防御攻事中算得上上乘之作。踏上青石铺成的小街是最惬意的,宁静的小镇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留下的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纯朴的深滩人静静地守着家园,过着一份与世无争的生活,坐在家门口望着陌生的到访者,眼光中流露出一份平和。涞滩寨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墙高7 米,宽2.5米,与现代建筑构造形成鲜明对比,别具古味特色。古寨内蒙古自治区还保存着旧时城堡面貌,有狭窄弯曲但尺度适宜的石街小巷,400余间清代民居。错落有致而是木质结构的小青瓦建筑群,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古朴典雅,给人以返朴归真步入宁静山乡小镇之感。在小寨门内的街上保存有一个太平池,作消防之用,上面题记为“同治元年”。“三步梯一段狭窄街道,由整体石坝形成,历代足迹踏出一条路槽,是古老的见证。

小贴士:

交通:自驾车走重庆到合川的高速,到合川再向北到龙市,未到龙市前有路口向右去涞滩。

怎么描述古镇

全程水泥路面,约90公里,1.5小时。也可以在九龙广场对面坐大巴到合川再转车。 特色:渠江鱼、土鸡,还可以试试当地的米酒。

住宿:只有一家“古镇客栈”,10元一人,还算干净。记得上客栈天台看古镇全景。 消费:100元-150元(2日)

2.走马古镇 小城大事的人生

渝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周遭便多了古镇。走马场便是其中之一。古镇里一条青石板路起起伏伏延伸开去。走马人善种桃,四周满山皆是桃园,若三月里,遍山桃花,着实诱人,镇里办了桃花节,吸引了众多在城里闷得发慌的人来踏青赏花散心。五一花已落尽,却有遍山的春桃,早桃已熟,尽可采摘。重庆人说到走马,口里只有桃花,难得有人能多了那份心,愿多走几步路,到走马场看上一眼,观观这“花花世界”里的古镇中民居建筑艺术之花,民风民俗之花。

小贴士:

交通:在杨家坪、南坪、石桥铺乘西彭方面的车或者到白市驿再转乘到金凤一车,直到走马

或者在白鹭大庄园下车即可。市区到走马车费2-5元。

特色:上午到走马镇参观,若逢赶场天,还能买到正宗土鸡老鸭、鲜蛋时蔬等等,然后至桃

花山,尝新鲜鲜桃和其它时令瓜果,中午在桃花山吃农家乐,水井豆花是一绝,饭后在桃园自采鲜桃,日西时分便能满载而归。

消费:40元--100元

3.丰盛古镇 静谧悠远的山寨

丰盛古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重庆市中心解放碑61公里,是巴南、涪陵、南川三市区的交汇处,“一脚踏三县”就生动而客观的阐明了古镇的位置。明末清初始建场镇,曾经是重庆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

古镇槽上区域的山势甚为嵯峨险峻,成为进入境内的一道屏障,旧时建有不少山寨,今日可辨的古寨遗址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鸦寨、铁瓦寨、关山寨、升平寨等。更引人入胜的是古镇上那斑斓的石板老街。古镇保存较完整的石板街有福寿街、十字街、半边街。古镇老街两侧均为2~3层全木质穿斗结构的店铺。铺后多为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等,多饰以戏文故事、鱼虫鸟兽,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这一特点在重庆众多古镇中是不多见的。所以游览丰盛,一定要细细的走街串户,深入民居才会有收获,当地的老乡异常的好客,在游客随意参观拍照之时还会有茶水奉上,或者是拉游客进堂屋,坐下来慢慢聊述人情旧事。

特色:位于巴南区丰盛镇东南1.2公里处的三潮水天坑潮泉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奇,三潮水天坑潮泉群在地面上共有4处潮泉点,即三潮水、干洞、龙潭和磨房湾,它们相距约150—300米,都是三潮水地下潮河的天窗。到三潮水天坑可乘车,也可步行,沿途可欣赏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微风载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感悠闲与轻松。经过短暂的行程,即可到达三潮水天坑。“未见其貌,先闻其声”,站在路边,即可听到轰隆隆的巨响,经过几十步石梯便下到坑底,只见清澈见底的泉水从坑底北端观音庙流出,一直向天坑南端流人地下。根据史料介绍,三潮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隔2个小时涨退潮一次,一天可涨退潮12次,每次有三潮,“三潮水”由此而得名。在枯水的季节,涨退潮十分明显,涨潮时,水注满整个坑底,形成一个微型水库,在短短十几分钟后,又消退殆尽,让人感到神秘莫测。

小贴士:

交通:从南坪汽车站有班车直达丰盛,票价20元左右。

费用:150元左右(2日)

4.偏岩古镇 石桥竹楼的幽雅

偏岩古镇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0米,最高达942.9米。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这里地处邻水、合川、江北的交通要冲,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小店零星分布,后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

偏岩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处处透着恬淡之美。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小镇沿河筑堤,居民靠堤建屋。堤已古老,石缝里生长出数株黄桷,茎杆扭曲,枝繁叶茂,根须紧贴在堤岸的青石上伸展。屋已陈旧,却依然粉墙黑瓦。与江南水乡相比,一样的枕河人家,一样的临河开窗,略有不同的是虽有临水的后门和石阶,下河却不能登船。

古镇的正街,由长条的青石铺筑,一直沿黑水滩河蜿蜒而去。一路木舍错落,小桥流水,绿树掩映,长达400多米。自古镇中段,一青石板桥横跨小河连接镇外,以桥为界,主街被拦腰分为上、下街。上街当交通要冲,店铺林立,其北端为公众集合之地,现存武庙、禹王庙、戏楼,上、下街尾均构临河半廊接村野,是集交通、交往兼赏景、休闲的好地方。 主街几无梯坎,空间序列依地势起承转合,节点处多为公共活动休闲空间。两旁的店铺鳞次林比,城里早已不用或难得一见的草鞋、麻鞋、麻绳、火钳、火钩、木擂钵、石碓窝,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而农村专用的棕毛蓑衣、竹编斗笠、铁锄钢镰等等更是应有尽有。 店铺建筑多为木竹结构,皆以木斗为骨架,或以木板为墙,或以竹编篱笆糊粉为墙。屋顶多为硬山顶或悬山顶,茨瓦素墙,简陋中透出清新、素朴的气息。有些临街而筑的小楼,底层空间开敞,多为店堂。上层宅楼呈吊脚式楼,悬空依柱而筑,既节省了街道路面,又达到了“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的设计效果。毛前端的花窗与栏杆均雕饰古雅,极富情趣。花窗装饰或为几何纹样.或为花卉、果实图案,一览无余。

这里还是当年华蓥山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你到此游览,便会听到《红岩》一书中“双枪老太婆”的许多动人故事。现在的古镇已成为美术院校师生写生的最佳处。电影电视拍摄民俗民风的外景地,也多次选在古镇上。如今,偏岩古镇每年接待游人达数万人次。

小贴士:

交通:乘车由重庆或北碚搭去金刀峡的车,中途在偏岩下。或乘去柳荫的车,下车后花8

元租车到偏岩。

住宿:古镇里有农家乐,但不太干净。建议住到古镇外的“金湖宾馆”,50元的标间,便宜怎么描述古镇

干净。

特色:镇上有一间“王豆花”的豆花很是出名,当我慕名而去时,却说已经卖完,想来应该不

错。(食)觉得在河边的石桥下坐坐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另外这里离重庆的金刀峡风景区很近,有时间可以去。偏岩镇附近的胜天水库、滴翠峡很好玩,可从镇上花60元包车或花15元乘三轮前往大坝,然后由大坝租船进滴翠峡,来回船费150元。(玩) 消费:80元-240元

5.塘河古镇 青山绿水的温柔怎么描述古镇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塘河古街区占地2.8公顷,现存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特征风格的古建筑15000多平方米。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约长600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柱、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小贴士:

交通:古镇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重庆菜园坝汽车站到江津班车很多,票价20

元,江津到塘河镇班车票价15元。

特色: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

的繁荣景象,沉淀着古镇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顺发麻花,米花糖也很出名。 消费:120元-150元

篇三:《古镇介绍材料(对外)》

昆明·官渡古镇介绍

官渡古镇欢迎您!

官渡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既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现有国家、省、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 目前,官渡古镇划分为“九区五街”。 “九区”即品牌餐饮区、民族特色餐饮区、主题酒店区、特色客栈区、时尚娱乐酒吧区、茶文化区、宗教祈福区、少林功夫表演区、民俗表演区。“五街”有特色旅游商品街、民族风情街、古玩字画购物街、特色美食小吃街、酒吧一条街。

文化为根,旅游为魂。这座千年古镇以古意悠悠的建筑街景、独具特色的各式名店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活动展演而闻名省内外。精彩的活动及演出为古镇增添了更多的节日氛围,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当中,感受古镇所带来的快乐与温馨! 如今,官渡古镇已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南十大旅游名镇”“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示范名镇”“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际休闲养生古镇”“昆明城市中央唯一的古滇文化体验第一镇”“云南十大旅游名镇”“昆明十佳旅游小镇”等众多殊荣于一身。

在官渡古镇,您不仅能体验古镇现今的辉煌,还能充分感受到让人流连忘返的“古”韵味!

在官渡古镇,您不仅可以品尝到云南各地美食、观赏到省内外各处珍品,还可亲身体验老昆明古朴的民俗民风!

在官渡古镇,不论文化的、经济的、还是流行的、复古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踪迹„„

官渡古镇欢迎您的到来!怎么描述古镇

第一部分:官渡古镇历史文化

“古滇文明看官渡”,官渡作为古滇文化的发源地之一。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临近滇池,先人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以往,螺蛳壳堆积如山,古称“涡洞”,现存的许多古建筑就建在这一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遗址上。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宋以前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又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 官渡古镇景区及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一颗印式”民居。现有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有建于唐代的土主庙、宋代的法定寺、元代的妙湛寺东塔和明代的孔子楼、金刚塔等,其中金刚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镇文化积淀深厚,儒释道和本主多教共处,节庆庙会、宗教民俗、花灯歌舞、洞经音乐传承千年,悠远的茶马古道驿站,世代相传风味独特的官渡小吃,使这里形成一个繁华集镇。

第二部分:官渡古镇(二期)运营情况

Ⅰ、开发运营总体模式怎么描述古镇

官渡古镇依托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试点省份的改革机遇;抓住云南省打造旅游名镇,建设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的政策机遇;遵循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大省的产业机遇;融入把昆明建设成面向东亚、南亚国际旅游目的地及集散地的建设机遇。以文化体验为主题,对官渡古镇进行资源整合,融合本地文化,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古镇旅游发展之路。做足古镇特色,跳出古镇发展古镇。承袭古镇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环保理念,节能降耗等新元

素,盘活古镇。紧跟政府步伐,走政府搭台,企业主体,专业化运营的成功模式。

(Ⅰ)开发运营区域划分

官渡古镇遵循创新理念,用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性、融合性诠释古镇的灵魂,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休闲体验模式。现划分为九区五街。其中九区有品牌餐饮区、民族特色餐饮区、主题酒店区、特色客栈区、时尚娱乐吧区、茶文化区、宗教祈福区、少林功夫表演区、民俗表演区。五街有特色旅游商品街、民族风情街、古玩字画购物街、特色美食小吃街 、酒吧一条街。

(Ⅱ)招商及运营

(一)文化项目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官渡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

昆明市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位于官渡古镇二期H区,该基地,是官渡区人民政府在官渡古镇兴办的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基地项目位于官渡古镇H组团H3幢,作为文化共享工程,传承基地全年向市民免费开放。该项目是目前云南省县区率先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将建成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交流的中心,做大做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以基地为平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古镇文化风情;以地域特色项目,创立官渡文化品牌。实现 “政府主导、公益为主,开放办馆、文化惠民”的目的。自2011年至今已在此举办了三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今后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传承基地功能有: 二馆三中心,即官渡民俗博物馆、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自2010年至今,官渡古镇已经引进乌铜走银传习馆、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古渡梨园)、官渡饵块传习馆等三家常态传习、展示、

互动项目

——街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展示

针对较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渡古镇通过严格审核、合理配置,将其安置于古镇的各街区,不但加强了对传统技艺的展示,同时也为传统技艺的互动和传承开辟了新平台(如:糖化、草编、捏面人、杨柳青年画等)。

2、官渡民俗博物馆

官渡区民俗博物馆位于官渡古镇二期H区,设在二楼的官渡民俗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宣传片等形式,以文化官渡、民生乐土;信奉乡俗、对话天地;生活习俗、 顺应自然;劳作风俗、均衡生态;非遗大区、经典领衔,展示丰富的民俗文化,表现官渡以及昆明城乡已逝去或正在消失的民间习俗经典。

3、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 (多功能展厅)

该馆位于官渡古镇二期H区,2008年,昆明市文化局授牌建立“官渡民间绘该馆位于官渡古镇二期H区,设在二楼的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 (多功能展厅),陈列有120余件官渡优秀民间绘画作品,常年免费开放。同时也举办、承接区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各类美术、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展;企事业文化、校园文化、小区文化等不同主题的文化艺术展。

4、云子棋馆(云子博物馆)

云子棋馆位于官渡古镇九转花街中段(古镇二期A2区),该馆是云南围棋工艺传承基地及围棋文化展示的会所。该馆主要接待高端比赛、小型会议、宴会、云子博物馆展览及云子商品展示等。

(二)商业运营

——200多家名特优商户已进驻古镇营业99%的商业面积实现了签约 紧扣特色建筑、特色商业、特色文化三条主线,对官渡古镇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打造、招商、运营管理。打造出一个古滇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的质量官渡.特色文化上把反映官渡民俗民间风情文

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历史典故、宗教文化充分发掘呈现在世人面前。官渡古镇在招商过程中,招商业态把控严格,价格控制合理,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一定规模。至2013年8月31日止,官渡古镇各街区已完全实现招商运营。总出租面积67700多平米目前,已签订有效合同200余份,业态包括餐饮、休闲娱乐、酒店客栈、土特产、精油养生、民间民俗工艺品、旅游商品等,9 8%以上的进驻商家目前都已实现了开业运营,古镇正从成功招商运营向品牌化运营快速迈进。对商户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打造古镇整体形象,并定期对商户进行培训请专家指导,使古镇在商业运营上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来不断提升古镇知名度和影响力。用发展与延续的模式开发古镇旅游业,走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官渡古镇的目标消费群定位于以商务游客、公务游客、本地白领、精英、小资情调人员为主,通过丰富的消费项目打造浪漫、时尚、休闲的场所,把来云南旅游的游客和本地贵客在白天和夜晚都留下来。

(Ⅲ)营销策划及形象推广策略

官渡古镇围绕政府“居住、休闲、养生、体验在昆明”的主题和“把昆明建设成国内外重要的观光、康体休闲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度假胜地”的总体部署,精心策划,认真操作运营,推进旅游与文化结合,提升旅游质量和文化内涵,把官渡古镇打造成昆明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主题,有一定独创性。官渡古镇作为新昆明城市中心的一座大规模留存古镇,在全国罕见,这也是官渡古镇未来得以繁荣的最大优势。为打开古镇的旅游市场,我们进行了大力的推广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发古镇的旅游资源。通过与旅行社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聘请旅行专家指导古镇的旅游开发工作,开发古镇历史文化古迹资源价值,制定丰富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提高古镇经营人气。

古镇打造离不开各种活动的举办,通过举办活动,吸引昆明人及游客前往官渡古镇,领略老昆明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感受官渡古镇带

篇四:《描写江南的现代诗》

篇一:素江南
 

作者:五岳丈人
 

我的生活没有什么目的
在一个凑合的世界
虚构着自己的生活
风尘中的容貌
永远敞开着向别人微笑
 

能做一名自由的旅人么
在大地上走村串巷
赏月色,小桥
听春天里的笛箫
忆那曾恋醉的秀影
是我梦想里的江南伊人
 

三秋六月
最美桂子荷花
深情地把伊人相盼
在这雨后虹的江南
荡着一个沁心的梦
是记忆中最芬芳的地方
那美感
是如此地慑人心魄
 

噢!得该怎么说
在这江南画的长卷中
蕴刻着多少红颜秀美
那深情的故事
或许永远
也离不开这尘世
于湖山美艳中穿梭
有一种温暖
有一种神怡
……
 


篇二:江南恋
 

作者:萧沐雨
 

三月江南
莺飞草长
谁在梦中轻叩纱窗
十里长亭
烟楼雨巷
空载几许迷人的怅惘
 

孤单蛩响
寂寞清香
是谁在无人的角落里空奏哀伤
怨笛阵阵
无心浸注风的悲凉
愁绪飞扬
牵动了寂寞几千年的哀伤
 

柔情暗结丁香花的幽芳
思念隐射泪的轻芒
爱无心弹落尘封的美丽
与你相逢在这烟雨迷蒙的雨季
 

心中有你的一点灵犀
却为何只在前方无言地犹豫
抛开梦中的失落拭落心中的沉疴
重拾搁浅风中的前世记忆
在这难分难舍的柔风细雨-
 


篇三:江南小楼夜听雨
 

作者:崔长平
 

细雨轻织的春夜
宁静的江南小巷
笙歌隐隐约约
如一缕轻烟
在灯火阑珊的水乡
飘曳——
 

难以掩卷的思绪
撑一把油纸伞
伫立,三月的拱桥上
倾听幽婉的浆声——
缓缓划过眼帘
 

竹篱掩映的月窗
填成一阙——
佩环叮当的倩影
你的玉搔头上
有一只停飞的蜻蜓
恰似蒙蒙雨丝
摇醒桑芽
我深深懂得——
倚窗数花的心情
 

庭前的梅树
已有清晰的脚步声
款款而至
相聚的初夏
成了一生的渴盼
你,推开轩窗时
流烟滴翠里,会有莺唱
梅雨滴落荷塘
一环又一环交织的记忆
总会留下,浅浅的影像
 


沿着冰块漂游的大运河而来
寻找——
驻足在你身边的夜晚
不想让愁绪,打扰夜雨
熟悉的呼吸
就能唤回——
耳鬓厮磨的岁月
但愿明朝雨停
初春的青石小巷
我想再一次聆听——
和红杏一样的卖花声
 


篇四:噢,江南
 

作者:五岳丈人
 

古诗词中的江南
让人止不断去遥想
现实中的江南
有近距离的纷雅
 

恋在古镇里
享受浪漫
多少会掀起内心的波澜
一个劲地
想要抒写诗章
在历史进程中
停滞的
这古镇江南
蕴藏着有灵魂深处的情漫
 

华夏文化的博广与精美
孕育与这静静流抒的水
是怎样的高雅
是怎样的宁静
回望沧桑
隐约的美
承载着想象中的华贵
 

古老优美的书籍
映衬着江南
念多少柔逸丽容
是美颜如玉的痴醉
犹若含苞欲放的莲
 

带着对美的回忆
与这澈水清绿
相映成趣
神往着一种魅惑
搜寻美的婀娜
刹那间瞥见
让人冲动的纯美
 

洋溢着
青春的灿烂
xx的柔态
在她唯美的容颜里
又多了一份牵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3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