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的

| 演讲稿 |

【www.guakaob.com--演讲稿】

篇一:《龙永图演讲稿

龙永图:各位老师和同学,很高兴能够再一次来到经管学院,首先感谢大家冒着风雪来参加我这样一次讲话。

今天想讲的题目主要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应该说当前的形势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确实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所谓企业国际化,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能够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这样一个思维方式能够打造一个更大的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的平台。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面临什么样的新的形势呢?我想一方面在国内主要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加快,这样的话实际上也形成了一个倒逼的机制,迫使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路上走的更快一点。关于中国的经济我想先提出这么几个观点,看看大家觉得合不合适:

第一个,中国的经济的转型,实际上它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并不是像有些人讲好像中国经济的转型就是使中国企业更快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所谓高端服务业为主这样一个经济结构。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来讲,我觉得她整个经济基础是实体经济,我们中国的实体经济是以制造业和与制造业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这样一些产业,所以我们谈到经济转型的时候,我想主要还是要谈到实体经济的转型,因为实体经济本身就有一个转型的问题。那么实体经济为什么会那么重要呢?因为重要是一个大国,中国必须搞制造业,中国必须搞实业,这样才能解决它的就业问题,解决特的社会稳定问题,解决政府的财政税收问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都必须是中国经济的基础。那么实际上从这一点来讲,哪怕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在这一次金融危机当中确实也尝到了,如果放弃实体经济,而对于整个国家经济造成极大的困难。大家知道在7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对于美国GDP的贡献度当时好像超过30%,但是后来经过了80年代、90年代的IT的发展或者金融业的发展,后来到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制造业对于整个美国经济的贡献度已经下降到了10%,而抵不上一个房地产业占13%,更抵不上它的金融业占26%。所以美国的经济出现了在某种意义上制造业空洞化的问题,所以使美国丢掉了好几万个就业岗位。在这样情况下,大家都很清楚知道,美国就开始提出了重整制造业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是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提出他的所谓经济复苏计划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就说要加大美国制造业,包括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减少金融业在美国经济当中的

地位,从而使美国的经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所以美国这个大国在经过了这次金融危机以后,确实感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从一个好的方面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当中,特别最近欧债危机当中,德国的表现是相当抢眼的,应该说这次欧债危机如果没有德国作为中流砥柱的话,那么欧洲经济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为什么德国的经济会处在这样好的状态呢?主要就是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了以制造业立国这样一个毡车,所以使得德国的制造业一直处在全球领先的地位,而且也是德国长期处在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一直到前几年才被中国超过。德国人做制造业应该说已经做到了精益求精,像它有一个公司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本来这个机器傻大黑粗的那种的机器,但是它做的非常精致,它在卫星和激光指引之下,通过传感器能够在收割一个庄稼的时候,能够知道每平方米产量是多少,而且能够对于下一个年度在使用种子和化肥方面是不是做出调整提出建议,所以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所以它的收割机的价格,虽然比其他的制造商生产的价格要高出三分之一,但是还是订单不断,就说明这个制造业是可以做到极致的。而且德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都在搞制造业,有些中小企业就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做螺丝钉或者螺丝母,它就做这个事。但是它做出的螺丝钉完全可以从高端来讲供应上天卫星的使用,它又可以用于最简单玩具制造业。所以从德国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国家以制造业立国作为整个经济发展战略来讲,这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在抵御住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以2009年我看到英国一家媒体报道,当时英国的首相布莱尔就问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说到底德国经济发展的秘诀在什么地方?默克尔很轻描淡写回答了一句,她说我们德国至少还在搞制造业。

所以从美国重整制造业到德国长期坚守制造业立国的战略,甚而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有不同的表现,使我们中国再次认识到我们中国的经济也确实必须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这样的经济为主,依然要靠我们实体经济。像前一段时间温州、浙江出现一些问题,就是一些搞实业的老板纷纷丢掉实业去搞金融、房地产,所以造成了浙江经济和民营经济极大的困难。所以我想讲到经济转型的时候,我想我首先想讲第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是实体经济,所以研究经济转型,主要是研究实体经济。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提高质量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是提高龙永图的

经济质量的问题,从微观层次来讲是提高企业质量的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要实现真正的经济转型,我们就要提高微观层面上企业的转型,使我们企业有更好的技术含量,它的产品有更好的质量,有更好的品牌,这样的话才能够实现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所以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从微观层面上关键就是提高企业的质量和企业产品的质量,这一点我就觉得我们还是要注意怎么样通过企业国际化来提高我们企业发展的质量问题。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第三个观点,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就是技术开放。就是通过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中国企业的转型,来解决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这个当然是老生常谈,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不通过开放是不太可能实现我们中国经济和企业的转型的。所以在这儿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为了使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够在国际化的推动之下实现转型,我们应该逐步的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因为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做的最好的制造业,它生产的产品都是世界制造,它不是在某一个国家制造的,从波音飞机到苹果手机,再到三星[微博]的这些产品,都是世界制造的。大家认为波音飞机是美国造的,实际上波音飞机上万个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个工厂生产的,所以现在的具有世界品牌的、性价比最好的产品,都是世界制造,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制造。一个国家制造一个产品的时代应该说已经过去了,所以中国要实现自己这样一个企业的升级,实现产品的全球品牌,一定要走世界制造的道路。过去我们长期受到一些左的也好或者其他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干扰也好,始终强调我们中国的产品应该要保持一个更高所谓国产化率,比如说汽车,汽车的零部件当中有多少的比例是中国造的,这个比例越高,也就是国产化率越高,这就是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到了今天,中国要真正实现自己产品的品牌,我们一定要使中国的制造变成世界制造,也就是说我们中国要利用全世界性价比最好的零部件、原材料,然后在中国品牌作为龙头,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产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胸怀,没有这样一个理念,实时抱着国产化率陈旧的观念,我们中国永远不可能打造出世界最好的品牌,就像波音飞机全是美国零部件,它是不可能打造出全球最好的飞机品牌。在波音飞机里面既有英国的发动机,又有瑞士和德国的精密仪器,也包括我们中国因为劳动力比较便宜,我们做的飞机的舱门、飞机的翅膀,它利用全世界各地方比较优势,最后形成全球组装的一个波音飞机。所以中国的企业,中国的

制造业要能够真正形成全球的品牌,必须有开放的思维,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 过去我们中国提出来的话,要实现起来还不太容易,我认为现在应该说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的条件已经开始逐渐的成熟了。第一条,中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国陆海空这样的立体型全球的物流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像上海和一些沿海地区,任何地方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全世界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运到上海或者上海周边制造业基地,然后组装起来再入口,所以我们基础设施已经大大的改善,这一点比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不怕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主要是我们基础设施能够使得我们有可能调动全球最好的资源来进行配置,然后打造出最好的产品,所以第一条我们从物质条件从基础设施上由于一个牢固的基础,可以实现全球化的生产。

第二个,实现全球化生产的时候,必须从全世界购买最好技术、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原材料,那么需要外汇。在十年以前我们外汇还是非常紧缺,那个时候每一次参加朱总理召开的会议,第一个议题就问现在外汇储备有多少,一听说外汇储备增加几百亿挺高兴,那个时候外汇储备是很少了。现在我们外汇储备相当多,超过3万亿,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我们比较充裕的外汇来购买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原材料。从这个问题上来讲,从我们改进我们中国的外贸结构,增加我们中国的进口,来惠及全球最好的资源要素,来打造中国的制造业品牌,我认为这个时机也是成熟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讲,应该说已经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还有最重要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中国制造业已经具有了全球第一流的制造水平,现在全球最好的一些品牌基本上都是中国造的,无非没有我们的品牌,打着别人的品牌而已。

所以从以上这些方面来看,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是中国制造变成全球制造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虽然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我觉得我们中国实现具有全球最好品牌、最高质量制成品这样一个时代就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过去长期讨论怎么样实现中国产品的品牌化的问题,怎么样使中国的产品具有在全球最优秀的位置,当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其他的努力,但是我觉得只有通过国际化,通过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这样一个路径,才可能实现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企业这样一个升级和转型,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面临第一个形势就是我们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样的压力,这种压力逼迫我们采取国际化的手段,来实现我

们产品的提高和实现我们国际品牌的培养这样的目的。

第二个我们面临的形势,就是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以后,大家看到以中国为代表新兴经济体迅速的发展起来了,特别是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企业实现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有了底气。我们整个国际环境应该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这时因为一个好的品牌、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企业只能出自于那些经济上比较强大的国家,这是大家都认同一个规律。与此同时,美国和西欧过去相当发达的经济体,他们现在也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困难,所以不得不实现所谓在工业化也好,或者在实现经济复苏和成长也好。所以现在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想第二个概念,怎么样通过国际化使我们中国的制造,从在中国制造走到在世界制造。

由于我们现在面临形势的变化,确实也使得我们在这个方面条件也逐渐的成熟起来了,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应该说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今天我看到一个材料,哪怕是在制造业最发达的德国,他们也碰到了相当多的困难,德国一家有名咨询公司就讲,从2012年到2016年德国将有11万家中小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买主,也就是准备出售,所以在这样情况下,作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进行兼并收购,从而在兼并收购当中拿到品牌、拿到市场份额、拿到技术、拿到专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现在对于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从在中国制造走向在世界制造,确实条件也有很大的变化。

当然我们也不要轻易的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就很容易,我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面临一个相当复杂这样一个进程。主要就是中国的崛起确实引起了西方的很多担心、嫉妒、怀疑、甚至仇视,所以对中国的企业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猜疑仇视,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整个大的政治环境并不是很好的。而且更为特殊的是,中国目前面临一个追赶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这样一种形势,据我的判断当老二是最难的,你们在座的没有当过领导干部,也没有在企业干过,二把手是最难当的。因为一把手要时刻警惕着你来取代他的位置,而周边这些国家老三、老四、老五也怀着一种幸灾乐祸或者其他复杂的感情看着你在追赶。所以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凡是老二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老二在追赶老大的过程当中,常常是以失败告终的,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当时60年代前苏联凭着他强大的军事实力,确

篇二:《龙永图》龙永图的龙永图的

龙永图:中国最小的官也比最大的企业家神气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3月26日举行。在题为《政商关系新生态:君子之交相忘于江湖》的分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作为我们中国来说他是最小的官也比最大的企业家神气,这是中国政商关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搞的。

以下为部分实录:

龙永图:要真正解决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还是要把法律作为一个底线来确定关系的基本框架。一个国家包括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肯定要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因为只有建立一个比较亲密的关系,和谐的关系以后,这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情况,政府手上有大量的资源,因为我们的土地属于国家的,我们很多重要的资源属于国家的。所以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不找政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所以是我们这种制度决定了政商关系必须要是很好的关系,这和其他的国家还不一样。

龙永图的

这个关系怎么建立起来?讲几条: 第一条,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这一对矛盾,这两个建立一个关系,谁是主要的矛盾方面?谁扮演主要的角色?政府官员。因为政府官员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权利,不但掌握资源分配的权利也掌握了很多审批权。所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如果是不真正建立一个法制关系的话肯定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我们中国的官员和企业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们的企业家跟着政府官员的屁股后面。所以很多年前我就讲,我到国外演讲的时候都是企业家或者商会的会长陪着我上主席台,当地的市长、高级官员都座在下面作为一般听众。

作为我们中国来说他是最小的官也比最大的企业家神气,这是中国政商关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搞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政府官员。包括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的谈判,政府官员关系怎么解决就是要让政府权利逐渐放权。要剥夺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利是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在谈判中就是要把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利减少到至少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最起码的要求,当时谈判是很一帮官僚在谈判,是很困难的。所以解决好政商关系必须要简政放权。因为不把政商关系解决好,整个政治生态就是一个不公平、不平等的政治生态。 所以我觉得现在要建立这样的一个政治生态,就是建立一个平等的政商关系,一个比较亲密的政商关系,就是习主席讲的君子之交,既然是君子首先是平等,达到平等政府官员不能占有大量的权利而让企业像乞丐一样拿政府官员手上的权利。

第二条就是权利在阳光下进行,就是所谓透明度的问题。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我们承诺中国搞市场经济,最重要承诺两条。一条是国民待遇,中国必须对所有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大的企业、中小企业一律平等。一律平等说明在权利分配上,权利行使上要公平。第二承诺了透明的原则,权利在阳光下进行。 所以这两条如果解决了,我们政商关系就会比较正常。我是非常希望看到我们现在经过这次反腐败的大的高压的行动以后,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这个清正廉洁政治生态是中国继续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没有这样的基础我们其它的一些经济上的措施都不可能达到应该取得的结果。

03-26 15:52 龙永图: 非常期待经历过比较痛苦的过程之后,中国会出现一个完全新的政商关系,而不是像宣总这样的一批企业靠的是运气,碰到一个清官。

字体: 大 | 中 | 小

篇三:《朱镕基断喝:“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

朱镕基断喝:“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 龙永图回顾不为人知的入世谈判:给总理递条子挨骂

“在中国企业中,厂长是中心,书记是核心,两心怎么变成一心?”在初期谈判时,面对美国代表团提出的这个问题,龙永图以“干涉中国内政之嫌”为由坚决驳了回去。他回顾,当时中国还处在市场调节和商品调节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但WTO的游戏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这个问题一直无法突破。“直到小平南巡讲话提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才可以大声在谈判桌上说:“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体制!”龙永图的

龙永图感慨道,这是谈判进行下去的一个突破口,“当时(在谈判会场)全场鼓掌,好像那帮兄弟比我们还开心,他们觉得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把中国的市场经济给逼出来了。”

中美谈判是龙永图认为最艰难的一环。1998年时,中美就农业问题即将达成共识,但克林顿在这关键环节仍不同意签订协议。

“美国不签会后悔一辈子。”当时龙永图这样对美国媒体说。果然,美国代表团听说克林顿取消该协议后,都哭了。后来朱总理接到克林顿反悔的电话时说,我看不要签了吧,要签到北京去签!这就是中国在一个大国面前的尊严和姿态。”

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中美问题最后只剩7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在中美双方准备“后事”时,朱总理“板着脸孔”对大家说:“今天一定要签协议,不能让美国人跑了,我跟他们谈。”结果,朱总理在谈判桌上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当美国人抛出前三个问题时,总理都只有一个回答:“我同意”。“我着急了,这不是要全盘放弃嘛!我不断给朱总理递条子,写着„国务院没有授权‟,没想到朱总理一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我当时真没面子。”想不到,当美方抛出第四个问题时,朱总理说:“后面四个问题你们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龙永图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现场,舒了口气说:“大家总算放心了。我后来想想,国务院不就在这吗?”后来,美方五分钟后同意了中方意见。

龙永图说:“事实证明,后面四个坚持没有放弃的问题,如汽车贸易等是我们的底线,这就是对优先次序的判断。”

转自《南方都市报》

篇四:《龙永图经典语录》

    1、我这个人脾气比较大,敢于做一些事情,这一点跟我湖南人的出身是分不开的。

    2、中国越开放,就越安全,越开放,综合国力越强。中国入世后,综合国力增强了,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这个时候最安全。

    3、我的英文名字是mr。龙永图经典语录。long,所以外国人说,可能你做的事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4、我这个人不是很爱哭的一个人,也不能说我这个人是没有感情的一个人,有时候看一个普通的电视剧的时候,我就一直流泪。我怕旁边我的夫人和小孩看见我,5、我这人不会笑,好像更不会开怀大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经历的这个,特别是那么多年的谈判啊,老是觉得这个心理的压力太大,所以笑不出来,有时也想笑,轻松一点。龙永图经典语录。主要是我觉得一个人责任重大的时候啊,觉得很难,要笑也是很不自然的笑,所以还不如不笑。

    6、世界贸易组织犹如一个农贸市场,中国没有加入,就像是在市场外的小贩。现在,我们在市场中有固定的摊位了,我们做生意更名正言顺了。

    7、在世贸组织成立以后,我们当了7年观察员,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憋着气,一定要把这个牌子摘掉,我们把这个帽子摘在多哈这个地方。

    8、谈判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是形成共识的过程,既要坚持自己的利益,也要顾及对方的利益。不能简单地把向对方立场的靠拢看作是让步,今天的让步可能就是明天的进步。

    9、世贸组织好比一个党支部,美国现在是书记,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美国担心中国以后会跟他作对,于是趁你要求 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

    10、一个大块头和小块头发生矛盾时,大块头总喜欢把小块头拉到阴暗角落里单挑;小块头则希望到人多势众的地方找人主持公道。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弱,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一对一解决我们肯定处于不利地位,我们当然希望把问题拿到wto多边机制中去解决。

    11、整个谈判,特别是经贸谈判,它都是一个互相让步的过程,达成协议的一个手段。可能有人不是很了解,好像哪怕后退半步就是卖国。其实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些让步,不是以自己的国家巨大的利益作代价,那么为了求得一种双赢的局面,就必须做出一些调整。这种让步,也有可能是我们本来就打算做的。

    12、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首先就必须承诺遵守篮球赛的规则,而不能一进球场就说:`篮筐太高,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设定的,得把那篮筐降下几厘米来适应我们,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想加入世界主流,首先就得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然后才能谈改变规则的问题。

    13、当时的谈判文件800多页,每讨论一个段落,主席就问有没有人不同意。只要有一个不同意,又要重新来过。啊呀,当时他一段一段的敲锤子,每敲一下我心里就`砰`的一下,几百段地敲下来,真是没有心脏病也被敲出心脏病来了。最后一记锤声,总算把我解脱了。但我的角色还转不过弯来,总觉得说不定又有什么意外要发生。

    14、中低收入者不要想着去买房,政府建立廉租房体系满足低收入者,而高档商品房价格则让富人们自己玩去。

    15、每个人都要买房?这样的观念一定要改变!我租房住了40多年,一直到58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

    16、年轻人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房子,我只能说我同情他。

    17、年轻人现在一个月赚2000元钱,别想着去买房,要自信自己以后能月薪20万,买别墅去。

    18、廉租房解决最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考虑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商品房是富人们的选择。

    19、深圳房价突破2万没什么意义,只是吓倒了政府而已。富人就不觉得深圳房价高。

    20、房子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能有什么泡沫?放贷导致的银行问题,才可能成为泡沫。

    21、中国至少还要再做20年衬衫。

    22、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5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