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一)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桂平市大洋镇大莫小学教师:黄惠英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并能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歌曲《祝您一路顺风》。3、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李白,孟浩然吗?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2、介绍李白和孟浩然,并且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导入课题。

二、讲授课文内容

(一)初读

1、让学生大概了解黄鹤楼,理解课题意思。

2、听课文读音,然后给课文划分节奏。

3、学习生字词。

4、练习朗读诗歌,然后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有节奏、更有感情。

5、奖励读得好的同学。

6、理解课文词语。

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古诗的。

(二)细读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1、请学生再读诗歌然后思考: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怎样的图景,李白这时候有心情

(三)精读

1、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2、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好友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课外延伸

1、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

2、让学生由诗歌联想到现在的歌曲,比较古时候人们表达离别之情的的方式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3、欣赏音乐:《祝您一路顺风》

4、回忆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别的场面?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 叙事

三月下扬州浩然之广陵写景孤帆碧空尽

长江天际流

春景送别 情景交融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表演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二)

表演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旁白: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幽静的树林,鸟语花香,清风拂面。微微湿润的空气中,散发出花的芳香。 在通向黄鹤楼的小路上,缓缓地走着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李白和他的好朋友孟浩然。(两人手拉手,默默而上)。

孟:贤弟今天要离别你这位好朋友,离别这风景秀丽的黄鹤楼,到远方的扬州去,真是难舍啊!

李:是啊,仁兄,以往,春天里,我们一起赏花,一起吟诗;夏天,我们一边饮茶,一边论诗。

孟:(感慨地)中秋月下,我们互相勉励,冬季对酒,我们谈古论今…… 李:可是今天,仁兄你却要远行,让兄弟真是舍不得啊!

孟:是啊,同感,同感。

(两人继续前行,边说边行)【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李:仁兄,你看,咱们不知不觉已来到黄鹤楼。

孟:贤弟,走,再上去看看。

(两人登上黄鹤楼,举目远眺。做论坛指点动作)

李:你看,天高水长,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孟:是啊,青山对出,漫江碧透,多么美丽的景象。

李:(手指指头)这情景,使我想起了诗人王之涣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真是千古名句啊!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孟:(赞同地轻拍手)是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用词优美,还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哲理。佳句,真是佳句!

后音:孟大人(先生)船来了。准备上船吧!

李:(一惊)啊,等一等。(回身叫书童,书童应声而上,手捧一盆兰草递上,李接过,郑重地、深情地做送花盆的动作。)

李:仁兄啊,这盆兰草是我多年的随身之物,它朴实无华,身材弱小,但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它能时刻提醒我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现在赠予你,让我们互相勉励吧。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孟:(郑重地接过,激动地)贤弟谢谢,谢谢!(转身交给书童,嘱咐,放好,【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千万放好。)

书童:知道了,先生。

孟:(转身从行李中取出一幅画)贤弟啊,这是我珍藏多年的《苍松图》。苍松,它有着挺拔的雄姿,傲霜的性格。现在赠予你,愿我们的友情千年不衰,万古长青。

李:(双手接过画,激动地)谢谢仁兄,谢谢!

旁白:孟先生,该走了,上船吧!

李:(恳切地)再等等,(回头面对书童)拿酒来!

(书童送上酒壶酒盅,李白接过,亲自倒满一杯酒,双手举杯,向孟) 仁兄,这一别,不知何日再相会,请饮这杯酒,祝你一路顺风!

孟:(双手接酒,做回敬姿势,一饮而尽,感激地)今天暂别,后会有期,贤弟,请多保重啊!

(两人相对作拱手致谢姿势)

旁白:孟先生,赶快上船吧,该走了。

孟:贤弟,就这样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走了。你也请回吧。

(孟一侧,上了船。李白边走边说:再见,一路顺风,后会有期。路上多保重,多保重…… (孟下场)

旁白:滔滔的长江水,渐渐地淹没了他们的声音。李白默默地站着,望着……孤零零的白帆,越走越远,渐渐地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只有滔滔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李白他仍久久地站在江边…… 一首优美感人的送行诗,就此诞生了,他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依依不舍的神情。这就是: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尚桂香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教案_作者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诗词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前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教案_作者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9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