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意思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劝学诗》
劝学诗意思 第一篇

劝学诗

教学目标:

1、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2、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

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课学哪首诗,板书课题——劝学诗。 )

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说自己学诗的方法。)

二、学习

1、请学生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劝学诗意思】

2、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3、诗中还出现了几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塘 梧)

4、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弄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可以和你的同桌讨论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5、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6、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师点拨: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进而表达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感情。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2、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劝学原文和翻译》
劝学诗意思 第二篇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劝学诗意思】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一】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

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

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

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劝学诗意思】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劝学原文及注释》
劝学诗意思 第三篇

(2009021128 李丽玲)

高中必修三 第三单元

1 劝学○

《荀子》

2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

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青,取之于蓝○

5,輮○6以为轮,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輮使之绳○

10则直,11就砺○12则利,13,然也。故木受绳○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之所学也。吾尝跂○15而望矣,不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16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7;顺风而呼,登高之博见○

18也,19。20舆马者,21也,22千里;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假○非利足○而致○

23也,而绝○24江河。君子生非异○25也,善假于物○26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

2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8自得,圣心○29备焉。故不积跬步○30,无以○31至千里;不积小流,明○【劝学诗意思】

31成江海。骐骥○32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33,功在不舍○34。无以○

35而不舍,金石可镂○36。蚓无爪牙之利,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37。蟹六跪○38而二螯○39,非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0也。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1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作,

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先存32篇。劝,鼓励。

2君子:这里指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蓝,○liǎo【劝学诗意思】

叶子可制染料。

4青于蓝:比喻蓼蓝颜色更深。 ○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

6輮:通“糅”,使弯曲。 ○

7规:圆规。 ○

8虽有○gǎo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 槁暴,晒干。槁,枯。暴,晒。 9挺:直。 ○

10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乎,相当于“于”。 ○

14须臾:片刻。 ○

15跂:提起脚后跟。 ○

16博见:见得广。 ○

17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

18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

19彰:清楚。 ○

20假:借助,利用。 ○

21利足:脚走得快。 ○

22致:到达。 ○

23能水:善于游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

24绝:横渡。 ○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

26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

27兴焉:在这里兴起。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

28神明:指人的智慧。 ○

29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意思。 ○

30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

31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32骐骥:骏马。 ○

33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

的路程叫“一驾”。

34功在不舍:(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 ○

35锲:刻。 ○

36镂:雕刻。 ○

37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

38跪:蟹腿。 ○

39螯:蟹钳。 ○

40躁:浮躁,不专心。 ○

《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朱熹》
劝学诗意思 第四篇

<劝学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朱熹。其诗词全文如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朱熹。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鉴赏]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

《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颜真卿》
劝学诗意思 第五篇

<劝学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颜真卿。其诗词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颜真卿。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鉴赏]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45470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