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
一、本届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2013年,我们制定的本届委员会主要任务包括:
1、提高麻醉质量,将全国麻醉死亡率降至1/5-10万;
2、起步围手术期医学建设和强化麻醉门诊和ICU工作,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3、建设以麻醉科(联合疼痛科)为主导的“无痛医院”;
4、完善麻醉学教育体系;
5、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开展“转化医学研究”;
6、提升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
7、制定《中国麻醉学长期发展纲要》。
通过三年的努力,前面6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没有完成第7项工作。
由各位常务委员负责并做好已有的13个各专业学组工作;新成立区域神经阻滞及镇痛学组;正筹建六个学组(门诊与手术室外麻醉、创伤与急症手术麻醉、骨科麻醉、眼耳鼻喉口腔麻醉、老年人麻醉学组)。分会2013-2014年度财务数据中,各项收入、支出数据合理合规并通过中华医学会财务处审核。
在公关与公众教育上,分会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及领导开展联席会议,与新华社新华网络电视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宣传麻醉学科的主流媒体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麻醉学科的认识。在科普教育上,由郑宏教授主编了国内首部图文并茂的麻醉科普书籍《带你走进麻醉世界》,北京市青年麻醉医师委员会则推出了麻醉知识小手册,以加强麻醉科普效果。
尤值一提得是,以王英伟、赵晶、刘克玄和朱涛为副主任委员的青年委员会,在分会各项学术会议及活动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麻醉青年人才彰显。
二、全国麻醉学科基本现状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麻醉学科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我们于今年3至8月对中国大陆麻醉学科基本情况进行普查。这次普查涵盖中国大陆16275家医疗机构,其中开展临床麻醉工作的机构占86.5%(14071家)。2014年共开放手术床50080张,主治及以上手术科室医师为244463人,麻醉科医师总数为75233人。麻醉科主治及以上麻醉科医师为42023人,其中重症、疼痛主治及以上医师分别为1347、3941人。全国不同级别医院的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全国每张手术床年均手术为544例,主治手术医师与主治麻醉医师之比为6.7:1,每张手术床麻醉医师总数为1.5,每位麻醉主治医师年均负责麻醉总数(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麻醉)达919例。此外,上述数据在全国前10名、100名及医院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体现在大型综合型医院手术例次更多,麻醉医师所需完成麻醉总数更大,人员紧张现象严重。
对麻醉科各级医师的分析发现,主任医师为3763人(5%),副主任医师10850人(14.4%),主治医师为27410人(36.4%),其余34407人(45.7%)则为住院医师及研究生。在年龄分布上,<35岁医师占49.1%,36~45岁医师占33.7%,预测每年净增麻醉科医师>2500人。2012年中国大陆麻醉总例数为2957万,2013年达到3316万,2014年则升至3851万,年均增幅达两位数。2014年手术室内麻醉占7成,有接近3成为手术室外麻醉。测算表明,中国大陆居民一生平均接受的麻醉次数为2.1次。
中国麻醉医师在完成全球第二的麻醉总量时,中国的麻醉学科在全球领域的地位不断跃升,体现在麻醉医师总数、年会规模、WFSA票权均居第二。总之,我们认为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发展,应不断满足并实现下述目标:
1、在进一步提高麻醉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性并改善其长期转归;
2、在保障患者手术和检查无痛苦的基础上,建设麻醉科主导的、多学科合作的“无痛医院”;
3、建立并实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4、开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就医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的“4S”为终点的转化医学研究;
5、建设有医有护有工,从业人员结构合理,人员充足的超大型临床科室。
三、做好四个“面向”,提升中国麻醉学科质量与内涵
首先,面向全国,办好学会。我们面向全国麻醉科医师,办好CSA年会,提升讲座内涵与质量,在规模、内容与国际化水平。以今年CSA年会为例,预计将有1万人参会,分会场达17个,将举办452场各类讲座,海外讲者将达到106位。我们不断丰富年会板块设置,推出杰出教授纪念讲座,由知名教授讲晨课,针对领域热点进行辩论争鸣,设置麻醉药理、麻醉教学及海外华人专场,对五官科麻醉、创伤与急诊、门诊麻醉及PACU等设置专题讲座,以进一步增进与会代表的知识收获。
分会通过设置各类培训中心及基地的方式,前所未有地为全国1968家县医院培训麻醉骨干医师,举办各种基层麻醉医师培训活动>1000次/年,人次>5万/年,如主任短训班、走基层活动、手牵手活动、CASA边远行、无痛分娩中国行、区域麻醉规范化培训、小儿及骨科麻醉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会网站“中华麻醉在线”共有注册会员87562位,点击量逾400万,开设麻醉讲堂(网络视频)、基础教育(住院医师)、继续教育(各级医师)等,丰富了麻醉医师的在线学习与教育需求。此外,共出版20余本麻醉专著,如《现代麻醉学》(第四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4版)。
其次,面向青年,完善教育培训。在麻醉学科教育培训上,继续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始《麻醉学》课程并逐步取消麻醉学本科专业,完善终身继续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建设麻醉学科的护理队伍。我们认为,医学院应届毕业生在完成三年的基本麻醉训练后,可担任中基层医院麻醉科医师;或可参加为期至少2年的第二阶段培训,包括: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胸心血管麻醉、高级综合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和体外循环,在通过相应专科医师资格考试后,成为麻醉专科医师。总之,全学科要通盘考虑并动用全部智慧,以大力培养年轻医师为己任。我们期望,未来的中国麻醉医师都100%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力打造5~10%医师出身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再者,是面向未来,提升科学研究。我们提出转化医学研究应该按照4B+4P=4S的模式进行。“4B”即from bedside,to bench,back to bedside,with better outcome(问题来自于临床,通过实验室研究,迅速把研究结果用于临床,而且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从实验室回到临床需要有“4P”,即new product(新的产品),new procedure(新的手术、诊断、治疗方式),new protocol(新的指南)和new proof(新的证据)。只有这“4P”,才会有新的行医方法,而新的行医方法还必须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better outcome)。Better outcome的最后判断的金标准为“4S”,即:save more life(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和延长病人的寿命);save higher quality of life(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satisfy more patients(让病人更满意)和save more medical resources(节约医疗资源)。只有按照4B+4P=4S原则开展医学研究,才能真正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化医学研究。我们相信今后我国会有更多更好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产生,我们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创新于中国的麻醉学科新产品,新方法、新指南和新证据。我们将有计划地通过组织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多国家)、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应用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改变麻醉科医师的行医,能够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节约医疗资源。令人欣喜的是,全国麻醉医师三年来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倾血注力,获国自然基金及各部委研究基金超过300项,纵向和横向的研究经费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尤值一提的是,国自然科学基金在神经科学设立“意识和麻醉机理“子目录,既往两年神经科学开始设立大额面上基金,曹君利、吕岩、郑宏、姚尚龙、田玉科、刘进等教授获重点或大额面上项目资助,熊利泽教授获科技部973项目,黄宇光教授获卫计委“行业基金“项目,刘进教授获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在科学研究上,为实现“4S”,突破”中间科室“的局限性,通过麻醉科核心技术的应用,加强基本生命功能监控,对重要脏器予以保护和支持,使麻醉死亡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进一步下降。我们的临床科研正蓬勃开展,国内多位教授围绕术后自控镇痛、自体血回输、老年人麻醉围术期大数据建设,参与国际手术预后研究,完善麻醉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三年来,大陆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学领域的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年年攀升,2014年达1887篇,2015年截至目前已发表1237篇。我们也应清晰看到,与美、英、德、日、法等国家相比,在28种英文杂志上我们大陆的年均麻醉论文总量依然居后。
最后,面向世界,开拓国际交流。近三年来,我们与德国、美国及英国的麻醉学会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我们正积极与欧洲麻醉学会洽谈学术交流。在WFSA理事会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中,都有中国麻醉医师的活跃身影。三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麻醉科医师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如熊利泽教授担任亚洲及澳洲麻醉学会(AARS)主席,黄宇光教授担任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主席,左云霞教授担任亚洲小儿麻醉医师协会(ASPA)主席。我们积极派出代表,融入国际各类麻醉学术会议,在世界级交流舞台上展露中国麻醉的身影。我们还积极开展国际培训工作,如西京医院与AARS、WFSA合作举办两期培训班(5个国家,89名学员),上海中山医院于今年3月完成首期区域麻醉国际导师培训班,华西医院也举办了两次吸入麻醉国际培训班。
回首本届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我们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希望在第12届委员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更强大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为保障13亿中国人的临床诊治安全和无痛苦,逐渐实现围手术期安全和所有住院患者无痛苦,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