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教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1的例4,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1与例2是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在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其性质.例3是正方形判定的应用,它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从而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随后可以再做一组判断题,进行练习巩固(参看随堂练习1),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将判断题改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④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⑤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四、课堂引入

  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1.1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79+80+81+82)=80.5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48390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