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节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预习提纲:
一、复习
1、 3.2扩大10倍是多少?我们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
2、 128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多少?用式子怎样表示?
二、阅读课本P2-3
三、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依据课本)
四、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列式)
五、 58.6 扩大到原来的( )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 3516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吗?在假期里,小明调查了家里8月份的水电用量情况,想不想了解一下?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
生2:8月份的电费是多少钱?……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一: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
1、独立列式估算。
3.2×4=
交流:3.2≈3,3×4=12。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 3.2 3 2
12. 8 1 2 8
② 3.2×10=32
32
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三维目标、课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2——2013学年度)
新矿小学 王娟妮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运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检验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四】: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周老师整理
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五】:201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
主备人: 参备人: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各部分内容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解决问题。
本单元各部分内容的主题图呈现了生活中应用小数乘法计算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积的近似数的学习,如何处理积的近似数;通过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用运算定律计算;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还要服务于实践;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贯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4课时
新课标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类推能力,掌握利用旧知识推导新知识的学习学习。
3.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合作精神.
5.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小数积的近似数。 6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7.会灵活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六】: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小数乘以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的学习:
师出示:3.7元提问:看到这个数量你能想什么?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这是一个风筝的价格,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去买风筝,好吗?
二、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请你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角
× 3 3
1 0. 5 元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七】:2014最新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具运用:小黑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尝试计算。
师:买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连加。
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
0.5元×3=1.5元
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八】:201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9课时。
1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九】: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