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运行情况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居委会运行情况
居委会日常工作调查报告

xx居委会日常工作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8日

调查地点:xx区xx街道xx居委会

调查对象:xx居委会

调查方式:个案调查

前言

今年寒假,我为了更加直观的的了解自己本专业,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未来可能会涉及的工作的性质、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等具体的事项,特地到了本小区的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周左右的社会调查,了解到了xx居委会日常工作的大致内容与涉及方面,收获良多,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

一、人员较少,事务繁多

居民委员会按照居民的居住状况和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一般以100~700户居民设立一个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9人组成。而我所在的居委会一共有不到1000户居民,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小区,因此人员也较少,有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党总支书记和另外2名委员所组成。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仅仅五个人就负责管理了这个小区包括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综合治理、文化教育宣传、再就业管理、外来人口管理、离退休人与资格认定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工作量还是很大,尤其我去调查的时候正好临近春节,各种事务更是繁复,人手更是不够,往往一个人要接二三个工作,身兼多职,忙的焦头烂额但却效率不高。

二、人员老龄,女性为主

我所在的居委会的五个工作人员中有四个都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妇女,只有一位才3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并且清一色都是娘子军,竟没有一个男子。我想这应该不仅仅是发生在我这一小区的各例,其他的小区居委会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在工作中总有需要一些身强体壮的男同志帮忙的情况出现,而男女搭配才符合现在社会工作的需要。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因春节快到,要为各楼组长准备一年来的年货用以表示对其一年来工作的认可,但因为没有男士的存在,这些采办年货的事就需要4、5个人一起去把年货搬运回来,还有碰到邻里之间的争吵并大打出手的时候,有一个女士出手加以劝架很是困难。

三、办公地点小,设备不完善

xx居委会所处的办公地点就在我所居住楼底部的一个二室一厅的房子内,大概也就七、八十平方米,这其中一个房间里摆满了6个办公桌,另一个房间里则是放着两台电脑、一台电视机并且堆放着一系列各户居民的资料文件等,还有一个厕所加一个并不是很大的客厅,总的说来,地方还是很小的,处理起事务很不方便,会很拥挤,尤其是到了一些固定的时候这一现象则会更明显,如每个月会有家庭领取困难补助金、医生每周二固定给小区居民配药等,这些事务都没有固定的比较正规的地方处理,都是集中在居委会这一个小小的空间内,这一现象很不合理。

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资料储存设备,都是堆放在一个长木桌上,也没有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很容易被他人翻阅,导致资料外泄。这所有的问题关键就在于经费不够多,才致使办公地点不大,没能把居委会建立在一个相对广阔地方,而放在了居民楼里,导致楼道拥挤。同时设备不够完全,没有必需的一些用具,比如储存柜,导致堆放资料困难翻阅不易。

【居委会运行情况】

四、工作时间合理,人员就近选拔【居委会运行情况】

居委会的工作是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30分至11点整,下午1点30分至4点30分,晚上7点30分至9点30分;周六、周日则没有晚上的时间。个人认为这个工作时间还是很合理的,也充分考虑到了居民如果有事,白天上班从而导致不能前来咨询的问题,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而白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则是着重处理在小区内居住的老年人生活上所遇见的问题,或与住区警察巡查小区治安,或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整个工作时间分散但效率却不低下,能让工作人员根据具体事情灵活安排自己时间。

另外,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本小区或者就近小区的居民,因此她们都充分了解本小区的现状,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处理问题。此外,因离小区近,如果碰到意外情况的发生,她们也能快速赶到现场,及时处理问题。

五、老年人服务完善,重视社区治安管理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而言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作为城市基层组织的居委会,其承担的责任尤为重要。居委会在一方面也是花了大力气来做好这件事。会组织专人每天为那些孤寡老人打饭,安排孤

老们日常生活,同时也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周也会有专门医生到居委会为老人们检查身体,上门配药,并且逢年过节的都会上门慰问。还有许多措施的实施基本上能解决老年人生活中所遇见的的问题,对减轻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社区安全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因此,华二居委会对于社区的治安工作尤为的重视。除了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之外,晚上还会用喇叭播放已经录制好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醒居民注意个人与家庭的安全。此外,也经常和驻区民警交流,询问最近小区附近的治安状况,时刻关心着社区居民的安全。通过警民合作,本小区至今也没发生过重大的事故,一直都是个安全和谐的社区。 建议与意见:

1、在居委会中应多增加工作人员,最好一人一岗,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务要求,各司其职。避免一岗多人的情况出现,这样处理事情的速度也会加快,更能增加工作效率。【居委会运行情况】

2、居委会应适当增加男性工作人员的比例,多鼓励男性担任这一工作,避免出现所有人员都是女性的情况。除了调整居委会性别构成比之外,还应调整年龄结构,最好是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这样也方便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居民的需要,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出现一旦有人提起居委会,就让人联想到“阿姨”、“老大妈”等称呼的现象。

3、居委会的办公地点应建立在相对而言比较宽阔的地方,应避免建立在面积较狭小的区域,这样既方便居民来此咨询事情,又方便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还有一些需要的设施也应一步到位,希望能更完善居委会的硬件设施。

4、在小区管理的过程中,希望居委会除了在社区养老、社区治安已做的工作之外,对于社区的其他方面也能加强管理,如:在社区服务方面,可以多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社区卫生方面,可以举行健康教育活动,让居民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总结:

如果说小区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居委会无疑就是这个家庭里的家长,在整个家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也是一个不简单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小区居民生活,更有可能对于整个上海,甚至于这个社会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更加关注居委会的工作状态,除了在书本了解它的

历史发展过程、性质、特点、任务之外,还应该深入基层,去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全方面的掌握这一组织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结合理论做出具体的安排与部署,使居民安居乐业。

【居委会运行情况】

同时,有关部门在了解情况,做出决定后,也应该及时上报上级,让相关部门知道现状,从而上级才能及时合理的制定一些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满足全社会公民的需要。

经过这寒假在居委会的社会实践,让我能真正了解到基层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实践,发现居委会的现状,认识到的它在运行中的不足;同时能亲自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后工作起来就能吸取它好的地方,改善其不足,为未来积累一份弥足珍贵的经验。

篇二:居委会运行情况
居委会工作个人述职报告

居委会工作个人述职报告【居委会运行情况】

今年的7月1日,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社会工作者,并被分配到杨家园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过3个月的学习与磨练,我对社区这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懂得了要有耐心去面对性格不同的社区居民;明白了要真心为每一位居民服务;学会了要充满爱心的去关爱身边的每个人;也养成了在压力和困难面前永远保持坚强和乐观的心态。

下面,我就自己在这3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和心理历程做一下汇报和总结: 由于初到居委会,要学习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社区居委会领导并未让我负责某项专门业务,只是让我多听,多学,多练,哪里需要帮忙就往哪里走。所以我认识到,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待人接物的技巧与社区工作的各项业务知识。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努力向同事学习。社区的工作关键是和老百姓打交道,其中有通情达理的、蛮不讲理的;有思想超前的、有思想保守的等一些问题。因此在只有工作中不断的向社区里的老同事学习,积累社区知识与工作经验。在这段时间中,社区的同事与领导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都是我的导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来社区工作以来,才发现做社区工作需要懂得东西太多太多,也明白了社区工作远不如自己想得那样简单,社区工作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居民和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之间关系是盘根错节,息息相关,处理问题时必须知辖区情、解民意、体民情。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就要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接触老百姓的民情民意,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则明明白白的办给居民百姓,为百姓排忧解难,就是为国家排忧解难。做为 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是一个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满腔热情的年轻人,社区正是我展示才华、释放激情的工作岗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发挥自己,展示自己,用尽全力做好自身的工作。

其次,向书本学习,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初到居委会我深感自己在业务知识方面和电脑知识方面所具备的技能还很不够。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我认真阅读、学习居委会工作的有关书籍,放弃了中午休息时间,利用双休日,认真学习各项政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精心钻研各项电脑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力争熟练掌握。

最后,向实践学习,通过3个月的工作,我发现在社区居委会这个工作岗位上,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 工作方法简单,有时缺乏耐心,有急躁情绪。

2. 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做居民工作有怨烦、等待交班的思想。

3. 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与领导、同事交流学习不够。

4. 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够,工作中超前意识不够。

在新的一年中面对新的起点与新的挑战,我将继续提高思想、工作水平,创造新的工作局面。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拓宽知识面,包括政治和业务知识。努力为杨家园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居委会工作个人述职报告2

本人***,男,汉族,**县**镇**社区居民,1975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毕业于湖南工学院。1996年4月参加工作,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任**镇**社区书记,2008年10月至今任**镇**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思路下,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努力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锻炼,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社区工作任务。现将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述职如下:

一、认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党性锻炼与修养。

不断加强学习,素质才能进一步提高,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努力下功夫:一是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参加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五个基本建设及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的各级培训,不断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坚持学以致用,以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驾驭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认真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年均学习笔记3万字,撰写学习心得12篇。通过学习使自己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

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社区支部党员加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征对支部党员的年龄结构及文化层次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学习,通过学习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支部2011、2012、2013年连续三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严格落实惠民政策,努力夯实社区文化底蕴,注重和谐社区建设。

1、严格落实惠民政策,时刻关注弱势群体。对社区内符合条件的农村及城镇低保人员做到了应保尽保,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积极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城镇人口医疗保险、城乡养老保险等工作,参保率达95%。

2、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近18万元和部门扶持资金25万元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进行重建,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宽松的大环境。

3、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33万元对**路沿线37户居民进行了立面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集镇形象。

三、严格执行党廉“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履行党廉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廉洁从政。

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社区建设、服务工作,团结和带领支部党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党廉“一岗双责”要求和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廉洁从政,狠抓作风建设,认真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以积极、务实的精神,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

一是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能够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党的工作纪律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拥护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切实履行党支部党廉第一责任人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管好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认真落实纠正不正之风、深入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带头严格执行低保政策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中央颁布的禁赌文件精神。至今未出现过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廉洁问题。

二是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社区党廉建设的途径。(1)完善和健全社区人、财、物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措施,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2)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切实加强社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光明工程和居务公开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力,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3)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社区全体党员观看“反腐倡廉”宣传影片,人人撰写心得体会,预防腐败滋生。

四、存在的问题

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够,工作中超前意识不够,有求稳怕乱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

资料来源:

篇三:居委会运行情况
2016敬老院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与仪陇县相邻,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个合作社,2450户,总人口81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07人,70岁以上老年人口730人。全镇已享受五保供养人员64人,其中享受集中供养22人。残疾人316人,已办证226人。60岁以上失能困难老人900人,空巢老人600人。

(一)镇敬老院基本情况

镇敬老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正式使用,现有建设面积近800平方米,床位45张,实际入住五保老人15人。聘有管理及服务人员2名,其中:院长1名,月工资900元;炊事员1名,月工资600元。

(二)镇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于2016年,2016年11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是整合原派出所及文化站闲置资产改建而成,现有使用面积5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室、视频聊天室、休息室、阅览室、厨房、餐厅等生活娱乐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白顶子村及附近居委会484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现聘有1名兼职的管理人员和服务员,月误工补贴8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一是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几次维修,但由于已使用近三十年,现仍存在多处漏水,后阳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1、缺乏管理经验,互助养老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由于2016年底才开始运转,在农村属新生事物,加之镇(村)宣传、引导不够,农村还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其功能目前主要还只用于喝茶、聊天、打牌等娱乐功能上,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权益维护还没做到位,还处在启动探索阶段。

2、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3、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2、加强敬老院、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养老机构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养老硬件水平。2016年计划投资10万元维修镇敬老院,投资25万元建设土桥庙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一个。

3、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4、强化资金保障,2016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篇四:居委会运行情况
2016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市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辖2市4县5区,乡镇(街道)106个,城市社区133个,建制村1826个,常住人口356万。近年来,我市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城市社区培养出了******区、******区龙洞街道、******社区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初步形成了多元服务、复合共治的和谐社区建设“解放模式”,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11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模式”研讨会在******召开。2016年6月,******区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农村社区已建成560个,实现“全覆盖”乡镇3个,实现“全覆盖”县(市)区2个,年底接受验收。

一、明晰思路,准确定位,社区建设充分体现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居民满意为标准,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一)从社区规划、硬件建设开始就考虑居民需求。******市按照便民利民的总体要求,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使用。规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规定依法采取划拨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用房建筑面积按辖区居民每户不低于0.4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开发商新建小区,要按照标准提供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明确要求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达标率要达到70%以上。目前,我市四城区社区服务站93个。其中,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有16个,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有51个,分别占总数的17%和55%。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均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下设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警务治安等服务窗口,实现了以就业、救助、治安、卫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社区的全覆盖。

(二)在软件设计上体现居民需求。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市还注重社区的软件设计。首先是整合服务项目,民政、卫生、计生、人社、公安、工商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均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按照“工作进社区、服务到群众”的要求,广泛开展科教进社区、文体进社区、法律进社区、卫生进社区等活动。其次将社区的各种管理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先后制定了党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居委会工作制度、志愿者工作制度等,对社区的每一项公共服务都设计了服务流程,明确了服务标准,公开了监督电话,并将服务内容印成精美的宣传册,供居民随时取阅,既方便了群众和单位办事,又对社区的管理形成了有效监督。

(三)在提供服务方面适宜居民需求。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各社区都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尽力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议事园,成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提供哪些服务,都要事先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如中站区龙洞街道地处山区,治安状况比较复杂,辖区居民强烈要求加强治安管理,他们就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覆盖整个辖区的治安监控网络,大到主干道、车站、娱乐健身场所,小到背街小巷、居民楼院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值班制,治安状况明显改善。解放区道清里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内残疾人较多,辖区居民急需提供助残服务,他们就为辖区的204名残疾人全部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定期聘请专家开展康复知识讲座,进行康复训练,并整合辖区省第二慈善医院、铁路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赢得了辖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二、党政主导,组织有序,社区管理充分发挥了多元主体作用

我们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了资源共享、组织共建、管理有序的良好局面。

【居委会运行情况】

(一)坚持党政主导,发挥核心作用。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把社区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种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区建设、层层抓好社区建设的“大气候”。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高规格、大范围、细分工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社区建设的组织、规划及重大事项。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和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民政、财政、人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25个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互相协作,共同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各区、街道也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在全市形成了社区建设三级工作机构,为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还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的社区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促进和保障作用。

(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凝聚推进合力。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在每个社区都成立了党建联谊会,每个居民楼院都成立了党建联谊小组。党建联谊会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由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各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党员代表组成,定期进行研讨和交流,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初步形成了“社会的事情社会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良好氛围。让驻区单位一块来筹划社区的发展,一块来解决社区的问题,不仅强化了驻区单位的共驻共建意识,也为他们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活动平台,许多驻区单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有设施出设施,丰富了社区建设的内涵,辖区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如河南理工大学主动对全区开放图书借阅,政府投资70万元兴建7家社区图书馆,引进民营企业红月亮图书管理机构负责经营,实现了百姓读书、政府买单等等。

(三)深化社区居民自治,群众广泛参与。为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我们从培养广大居民的社区理念入手,广泛进行宣传,全面提高广大居民的社区意识。几年来,我们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社区建设节目100余次;在《******日报》先后两次组织专版,介绍了全市民政工作特别是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在《******日报生活晨刊》开辟专栏,每周一期,宣传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典型事例,刊登社区建设文章和简讯300余篇。四城区把每年6月份定为社区建设宣传月,通过组织文艺表演、举办社区书画展、开展职业介绍、法律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平均每个宣传月中直接参与活动的居民群众达7万多人次。全市社区现有棋牌协会、书法协会、戏曲协会、门球协会等群众性文化团体100多个,有社区秧歌队、腰鼓队、合唱团等文艺表演队40多个。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普遍增强,社区活动居民参与率明显提高。

三、完善功能,突出亮点,社区服务全面协调发展

(一)基本服务统一规划,功能完善。我们按照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的发展要求,逐步健全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积极完善行政事务、文化卫生、环境治安等各类服务体系。我们首先在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上下功夫,依托区、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分别建立了社会事务受理和便民利民服务平台,三级服务组织实行联网办公、互为依托、互相补充,形成了上下连接、高效运行的三级便民利民服务通道。其次,加强社区服务网点建设。我们在布局上进行整体规划,在内容设置上进行分类指导,服务网点触角可延伸到社区各个角落,贴近居民,方便居民。再次,坚持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我们对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社区服务企业,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积极支持,使之成为社区服务的龙头,带动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万帮便民服务中心就是在政府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家民营社区服务企业,在成立之初,政府专门为其提供了启动资金和办公用房,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目前该中心已由创业时的3人发展到1186人,成为有10个服务部,可以提供40项服务的社区服务支柱企业,服务范围包括家政家教、劳动就业、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等,服务对象遍及全市以及周边农村,“有事找万帮、万帮帮您忙”,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服务品牌。

(二)特色服务针对性强、亮点突出。在完善社区服务过程中,我们积极鼓励街道和社区开展特色、创新服务,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创新评选、社区自主创新案例推广等形式,全市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新的服务品牌。如解放区花园街社区,针对辖区内空巢老人多的特点,开辟了“银龄茶社”、“银龄公寓”等别具特色的服务,辖区老年人白天在社区托老所活动,由托老所提供午餐、晚餐,晚上各自回家。

(三)志愿服务形式多样,百花齐放。一是成立志愿者队伍。协调各级各部门、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成立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市志愿者服务队达400多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对本辖区志愿者进行分类登记,根据个人服务意向和能力合理安排服务项目,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扩大服务领域。面向辖区群众、面向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服务项目,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开展了“公德宣传教育”、“欢乐中原激情广场”、“法律进家庭”、“健康进农村”等活动。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坚持集中活动、团队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推动志愿服务的灵活开展和持久发展。在学雷锋日、妇女节、劳动节、国际志愿者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各区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助老志愿者、法律志愿者等服务团队,既独立开展专项活动,又相互结合共同开展服务。广大志愿者一方面积极参与集中活动、团队活动,另一方面又深入社区楼院、群众家中“结对”开展活动,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2016年开始9月,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要求,我市在沁阳市和孟州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范围,探索整乡镇和县区“全覆盖”。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社区560个,实现“全覆盖”乡镇3个,实现“全覆盖”县(市)区2个。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800平方米,基本具备“三室三站一栏一校一场”(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文化活动室;生产生活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村务公开栏;(

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全部采取“一村一社区”模式。****两市和各试点村设计各种各样满足村民需求的服务项目,来为村民提供特色突出的服务。比如:****办事处东田丈社区、西万镇西万村社区,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土地分散式经营为集约化管理,全村85%以上的农户与社区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依法对土地经营权进行了流转,整合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居民收入,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是个少数民族集聚村,村民矛盾多、纠纷多。水南关社区成立后,设立了村民矛盾调解室,组成以中心户长、组长、社区委员会为主体的“矛盾纠纷化解三道防线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问题不上交,原则问题引导进入司法程序。近几年来,水南关社区没有发生过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上访告状事件。

建立农村社区以后,原来分散在乡镇不同部门的职能,逐步转移到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村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及时、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每天晚上,社区居民自发参加社区活动,唱歌、跳舞、健身,村民在自己家门口有了文化生活的新天地。志愿互助服务基本建立,志愿者队伍在农村社区广泛开展便民利民、助老扶幼、纠纷调解、生产生活等互助性服务。农村社区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干群关系、村民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村风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带动辐射周边村的先进典型。

篇五:居委会运行情况
2015服务中心关于创建平安社区情况汇报

服务中心关于创建平安社区情况汇报

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建设先进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沙南社区平安工程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打好保卫群众安全感翻身仗。我社区中心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按照市、区相关文件要求开展沙南社区平安工程创建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沙南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沙冲东路47号绿苑小区天源居12号楼,于2015年4月28日挂牌,5月10日正式运行。沙南社区系从原沙冲路街道办事处划分成立,辖区总面积4.02平方公里,人口总共50291人,由**石路、**洞路、沙冲路"两横一纵"三条主要道路组成,有陈庄坝、**路、**石系路、**路、沙冲中路、绿苑、卧**庄、美术阳光、天源居等9个居委会,划分为45个网格;辖区公共户单位有贵州省消防总队、省骨科医院、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二十九中等25家。沙南社区综治维稳部现有10人,其中在编人员3人,八大员5人,临聘2人。

二、开展"平安创建"的具体工作

(一)开展"平安创建"大讨论活动。为着力解决制约平安建设和安全感提升的深层次问题,社区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了"大讨论"活动。一是组织社区干部职工、网格员,就如何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行讨论。二是召开警民联席会议,与派出所共同分析辖区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了辖区重点整治区域。由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将现有巡逻力量整合,按照辖区的治安复杂地段,易发案地段,居民出行的高峰时段,制定好巡逻时间和路线,确保辖区无治安死角,努力实现"四降、三升、两确保"的目标。三是居委会组织居民小组长和群众代表,宣传创安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具体实施步骤,征求群众意见,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创建工作。

(二)"平安社区"工作和包保工作开展情况。2015年3月19日上午,社区召开了关于"创建'平安社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的会议,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各居委会书记、派出所民警参会,传达学习了上级相关文件的精神并安排布置了全年的"平安创建"工作。3月22日上午,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各居委会书记、派出所民警再次参加社区召开的"创建'平安社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的二次会议,会议下发了《沙南社区关于创建"平安社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领导对所联系的居委会、公共户单位的平安创建工作实行包保负责制。社区包片领导与派出所管段民警共同研究解决治安防范、社会管理、群众安全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群众反映的影响安全感的实际问题,搞好治安防范工作。

(三)住户信息采集和"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4月2日上午,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平安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布置了"大走访"和住户信息采集工作后。4月3日上午,社区召开了"平安创建"工作专题党委会,研究制定了《沙南社区创建"平安社区"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大走访"活动方案》及《沙南社区关于做好住户相关信息采集规则的实施方案》等。下午,社区召开了创建"平安社区"和"大走访"工作动员会,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各居委会书记、派出所民警和网格社工参会,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划分责任区域,落实责任到人。从4月3日起,社区全体干部职工、管段民警、网格社工放弃了清明小长假的休假,在社区领导和派出所长的带领下进行"大走访"和住户相关信息采集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大走访"工作落实到位和居民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社区还量化一个目标(每个网格员必须采集100门正确的电话)和一套奖惩方案(一是对于未完成的人员,在编人员扣一个季度的绩效,临聘人员、"八大员"扣300元绩效;二是由社区领导每天随机抽查10门电话进行回访,如发现有未入户的扣相关人员10元,发现电话号码有差错的扣30元;三是保质保量完成的人员进行一定地奖励)。

在"大走访"中,社区印制了2万份《沙南社区服务中心平安建设"大走访"入户调查档案》,在入户的过程中同时发放警民联系卡、双服务双提升服务卡,同时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7天的摸底走访调查,现已入户达4313户,座机电话采集达2476户。

在"大走访"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区充分了调动辖区公共户单位、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如美树阳光小区刚成立居委会,基础信息薄弱,入户难度较大,小区内的马中华、张筑政、寿玉霞、周品先四名老同志,积极配合参与,自愿帮助社区进行"大走访"和住户信息采集工作。在他们的协助下,现已完成了80%的"大走访"和住户信息采集工作。又如闵商股份有限公司,在社区创建平安工作中无偿提供了45箱6300支牙膏,作为社区开展"大走访"工作馈赠居民的小纪念品,为社区开展"大走访"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在走访的同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如派出所黄文斌同志在辖区公共户单位金品酒店进行走访,接到酒店反映其柜台发生营业款被盗事件,沙南派出所迅速调查取证,于3天后破案,追回被盗款项。4月8日,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凤鸣山庄进行走访。群众反映有楼地基下陷,可能存在倒塌的危险,社区主任罗国强同志,第二天赶到现场查看,发现群众担心的安全隐患是建筑工艺问题,不存在危险,马上向居民解释清楚,消除了群众疑惑。

(四)继续推行防盗门和技防入户工程。沙南社区服务中心有264栋楼栋,640个单元,41个院落,社区和派出所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特共同制定本辖区的防盗门安装及技防入户的推广实施方案。明确居委会及村居民警以小区(院落)、楼栋(单元)为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入户宣传等手段,进行技防宣传工作。至2015年3月,我社区防盗门已安装577个单元,覆盖率达90%、"平安E家"469户、超级b锁620户。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覆盖辖区的安全防范网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社区网格社工还未配齐,目前45个网格都只有一名网格社工;二是警力不足,造成见警率低,影响群众安全感;三是基础设施差。如**石路、毕山小区等地段路灯问题、绿苑小区的监控设施少的问题;四是院落守护方面,辖区内多为拆迁安置房,无物管入驻,楼栋院落值守面临较大困难。

沙南社区服务中心

篇六:居委会运行情况
2015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与有关单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强我县社区建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社区建设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57个城市社区(其中城区20个,镇级37个),47个农村社区,434个居民小组。管辖面积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区,6.7平方公里;管辖面积最小的是侣俸镇中兴社区,0.1平方公里。管辖人数(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东城街道塔山社区30560人;管辖人数最少的是少云镇长滩社区,338人。我县社区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础,社区管理体系、工作队伍、社会服务基本到位。

(一)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全县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组建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成员单位议事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等,形成领导层、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兼备的组织体系。其中,社区党组织在协调社区单位、开展社区服务中起着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区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二)工作队伍基本建立

全县共有228名社区干部。城市社区配备“五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居务助理员、文书、计生专干),镇级社区配备“四职”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文书、计生专干),部分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社区干部中,党员占总数的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总数的29.4%。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500元/月,其他干部1200元/月;镇级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补贴为1000元/月,其他干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务逐步到位

全县共建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55个,为群众提供低保、社保、就业、卫生等服务。多数社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图书室等,部分社区还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区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区为居民提供健身设施。部分社区联系县级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医疗、法律等知识进社区活动。部分社区建立了帮扶救助、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志愿者队伍,开展便民服务。

(四)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多

多数城市社区成立了文化活动小分队、健身队等,如东方社区成立“东方艺术团”,南城社区成立“夕阳红艺术团”,经常进社区、进居民楼院演出;利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东城社区成功兴办了首届社会体育运动会,受到群众欢迎。部分社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

部体来看,我县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县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较重

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职责主要是居民服务。但目前社承担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纠纷调解、扶贫帮困、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区还要承担“两河整治”、“拆违”、“三整一改革”等阶段性工作,并应付上级检查、考评等,社区居委会超负荷运行特点明显。此外,一些政府部门把工本职工作交组社区,但权利、经费、人员、指导不到位,导致工作开展难、工作效果差。

(二)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

根据市里相关规定,“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面积应不低于500平方米”。目前,全县仅有9个社区达标,大多社区用房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区办公用房仅144平方米,旧县镇金钟社区用房仅20平方米,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县社区用房多是利用社区内单位、企业、居民闲置旧房,建设不规范,条件较差。

(三)干部事多酬少影响积极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管理人口增金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生,而每个社区仅有4至6名干部,干部基本上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社区干部工资水平较低,养老保险每年仅400至600元,他们普遍认为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不对等;由于部分社区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区基本没有“造血”能力,每年仅靠2万元经费开展工作,没有经济实力更好地为民服务。仅有部分条件较好的社区,如正街、东城、龙山等社区,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区服务组织中介两种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发展经济的动力不强、支撑不够;二是社区干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务性工作上,在兴办实体、发展经济上缺少时间和精力。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多方面为社区“减负”

在社区职责和服务对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社区已不堪重负,建议充分为社区“减负”。一是政府要理顺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为居民服务。二是在条件允许下调整社区布局。社区合理规模一般是1000户至3000户,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区已严重“超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社区。三是对管辖范围广、管理人数多的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配专职干部,或适当增加工作经费让社区聘用工作人员,解决事多人少的问题。四是政府部门将工作交给社区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社区阵地建设

采取多元化方式,统筹解决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一是将社区建设纳入新城建设规划,县城开发区新建设社区要根据实际需要留足办公和服务用地。二是采取加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补助和将部分闲置国有房屋调配给社区使用等办法,解决老城区社区用房不足的问题。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应按照每100户15平方米的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难以落实的,应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四是采取联办、有偿或无偿等方式,将社区内单位、企业的服务设施纳入社区协调使用。

(三)整合力量共建社区

社区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仅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远远不够。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共同建设社区。一是探索“合作共建、责任共担”的路子,完善县领导、县级部门联系社区制度 ,发挥部门优势,为社区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解决社区无法解决的难题。二是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培育和扶持社区社会,充分发挥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设立社区建设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

(四)增强社区“造血”能力

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的保障,应增强社区“造血”能力,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一是落实上级优惠政策,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在城建、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社区大力支持,为社区发展经济实体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为目的,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有偿服务,如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创办超市、茶楼、绿色网吧,为单体楼提供物业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等,在增加社区收入的同进为困难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三是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方式,兴办服务机构,实行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如通过连锁经营,为居民提供购物、餐饮、保健等服务。

(五)充分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

社区干部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干部保障机制。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实绩逐步提高社区干部报酬,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离任补贴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二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在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政策法规、业务知道的培训,政府部门可结合实际对社区干部进行短训辅导,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培育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匮乏是导致社区治理动力不足的原因,应强化公众参与,凝聚居民力量。一是增强居民归属感。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其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增进居民感情。经常开展邻里联谊会、二手物品交易、社区歌唱比赛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增加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增强邻里感情和互助意识。三是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储蓄回报机制,树立志愿服务的典型,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七)大力发展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能够用较小的成本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结合我县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可以根据社区老年人状况,提供生活协助、特殊护理等多样化服务。鼓励社区创办各类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福利机构,让老年人在社区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帮助。此外,社区可试行建立“老年人医疗救助基金”,通过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解决医疗难题。

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困难多、责任重。只有正视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才能让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二)

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近期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及问卷调查,进一步掌握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社区建设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村),其中纯社区58个,厂矿社区12个,8个行政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1、社区居委会工作者。我区现有在职社区居委会工作者412人,其中纯社区居委会成员307人,计生专干10人,政府购买岗位长期临时工、事业编制人员及其他人员95人。书记、主任共85人,其中“一肩挑”50人;40岁以下3人,40至50岁60人,50岁以上22人(其中55岁以上8人),高中学历42人,大专以上学历43人。其余工作者327人,其中30岁以下15人,30至40岁103人,40至50岁174人,50岁以上35人(53岁以上21人),初中以下学历13人,高中学历219人,大专以上学历95人(其中湓浦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甘棠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国民教育第一学历本科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事业编人员;人民路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白水湖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金鸡坡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厂矿社区居委会成员)。

2、退养人员,共有132人。

(二)社区(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全区属社区自有的办公用房24个,租用、借用的办公用房60个;其中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37个, 90至200平方米的社区有28个,200至300平方米的社区有9个(含游岭村2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0个(含7个村委会),总面积4837平方米,平均办公面积53.7平方米。

2、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情况。全区58个纯社区居委会只有23个社区居委会有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536平方米,平均32.5平方米,其中社区自有的服务用房9个,其他服务用房多为租用或借用,大多数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大多数没有体育活动场所,特别是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不齐,老年人意见较大。

(三)社区党建情况

全区78个社区(村)中,设有社区党委4个,社区党总支14个,社区党支部101个,党员总数为4828人。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区域事务难协调、区域资源难整合、区域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创新实施了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大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党政联手,上下联创,区域联合,居村联建,城乡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目前,我区遴选了34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5个街道(区域)党工委的“兼职委员”,并担任社区的“编外主任”参与区域事务,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调度会、区域单位每月轮流主持开展一次党建活动,共同研讨公益性事务、共同制定目标性规划、共同协调区域间利益,使辖区不同部门、系统和单位在新的区域党建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四)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1、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情况。(1)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月生活补贴为980元,副主任、委员月生活补贴为860元,部分有产业收入的社区每月有额外津贴补助。目前我区已为符合条件社区居委会成员按照个人缴纳5%、财政承担15%的比例办理了社保;(2)政府购岗人员月工资为700元,其社保、医保统一由区财政负担;(3)部门聘用下派专干即社区计生专干参照享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委员待遇;(4)退养人员按工作年限享受退养费,最低为月398元,最高为月503元。

2、社区经费情况。当前全区58个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560元,12个厂矿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250元。2015年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累计达454.9631万余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2015年社区建设财政预算投入506.9277万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

3、社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15年湓浦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8.062万元(其中1万-2万的社区3个、2万-3万的社区4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甘棠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6.8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6个、1万以下的社区2个、1万-2万的社区2个、2万-3万的社区1个);人民路街道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52.668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4个、1万以下的社区4个、1万-2万的社区1个、长虹社区50万元),白水湖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76.665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0个、1万以下的社区3个、1万-2万的社区1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白水湖村8.2万元、三里村161.2114万元),金鸡坡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80.26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5个、1万以下的社区1个、大王庙村25万元、曹家山村8万元、金鸡坡村22万元、大塘村6万元、姬公庵村15万元、游岭村4.2万元)。全区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334.4954万元。

4、其它经费。党费支持资金、部门费随事转下拨资金、结对共建部门支持资金、辖区单位支持资金2015年全区累计达32.821万元(2015年区组织部争取省级资金并全额下拔到街道社区基层党建经费为67万元)。

(五)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情况

全区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共有电话92部,传真机2台,电脑115台,打印机48台,电视机(DVD)63台,投影仪3台。

(六)近年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成效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实施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有效破解了区域事务难协调、资源难整合、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夯实了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应有地位有差距。我区于2002年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其社区建设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社区建设迅速发展起来。铜陵市、重庆市、武汉市积极探索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宁波市实行刚性财政扶持保障社区的高效运转,河南新乡市出台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举措藏富于社区,萍乡市高位推进共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使全市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468㎡……我区社区建设虽然也进行了探索,社区党建、社区服务有了新发展,但总体上探索不够深,效果不够好,导致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全省的影响不够大。

2、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滞后。城区因受条件限制,社区办公用房规模不均衡。纯居民社区中面积最大的是白水湖街道花果园社区(476平米),面积最小的是白水湖街道李家垅社区(30平米)。近年来,虽然通过一定方式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如德化、沿江、滨江、城市花园、梅绽坡等社区,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必要的制约手段,绝大多数的社区还是租用或借用办公用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社区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给社区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尤其是老年人需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相对较少,现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陈旧不齐,老年人意见较为突出。

3、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虽然我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但总体看来,由于目前全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主动走访联系居民和了解群众需求的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新进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在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与许多老社区居委会主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仍旧走老路、用老办法,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不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度不够,思考问题不主动,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赋予的工作要求。尤为突出的是在创新社区管理上思考少、典型亮点不多。

5、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街道之间、社区之间很不平衡,不少社区居委会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方面缺乏手段。特别是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联系沟通少,社区居民不热心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的不多。因此提高居民的参与率是我们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社区居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

6、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目前政府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都下到社区,每年还要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大部分的部门和单位只强调工作进社区,而不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考核多、检查多、材料多、会议多、指派任务多,居委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入户与居民沟通时间少、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间少、协调社区单位共建的时间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少。

7、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不足。我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每月财政拨付560元,主要用于支付日常接待、办公耗材、水电电话费用、征订报刊杂志等等,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开支。因此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来往于驻辖区单位求要资助,严重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形象,影响了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委会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聘、上岗、培训、工作考核、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待遇,稳定社区居委会成员队伍。三是继续推进社区居务公开,加强人、财、物的监督和管理,使社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从社区建设的工作实践看,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倾向将导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得不到居民的认同,是与民主自治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明确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属于搞形式主义、乱摊派、乱评比的内容应该予以取消。要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实行申报准入制度,所有要进入社区的机构应该向党委、政府以及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申请。

3、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条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努力解决社区“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多方筹措,稳步解决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问题。对于自有办公用房的,要力争达到150平方米的要求,对于长期租房的,可采取一定方式予以解决: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可安排一定的财力加强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建设;包挂社区的单位对所在社区开展“一帮一”或“几帮一”活动;以国有企业社区移交为契机,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建议市政府由建设规划部门将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纳入总体规划,开发商在投资开发住宅小区时,同时要按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设用房。尤其是在社区新开发建设时,房地产开发商必须为所在社区预留出一定面积的办公及活动用房。只有真正解决了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固定化、标准化问题,才能为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筑牢阵地。

4、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骨干,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相关机制,支持浔阳区义工联合会建立,吸引社会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相关企业家和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加入到社区自我管理的行列中来,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上的优势,扩大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

5、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通过自建或合建模式,在近期拟建以社区居(村)委会为平台,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信息全覆盖格局。努力建成社区居民服务的窗口、宣传教育的阵地、社情民意的基地、居民交流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重复采集、增加基层负担、社区居委会成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薄弱等问题。社区信息化建成后可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可以展现浔阳社区服务的风采;二是可以方便居民,建立起社区服务的双向沟通联系渠道,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使这个平台既能为需要服务的居民提供信息,又能为可以向居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组织提供阵地;三是可以强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三)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我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调研活动。期间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以来,社区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基础建设工作上,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社区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现就我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和黄河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2 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 栋,可容纳住户4046 户,目前居住人口为7067 人 。辖区有党员178 人,其中支部党员29 人,在职党员 80 人,退休党员 69 人。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中老年人1168 人,占总人口16.5 %,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并且残疾人较多,患有身体残疾的180 人 。爱民佳苑社区具有良好的社区基础,丰富的社区资源,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老龄化严重,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 存在困难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方面。 社区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把载体利用的好、作用发挥的好,各项工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社区服务的开展大都依赖于区、街道筹集资金,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社区服务硬件设施服务项目及经费周转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社区服务的发展。

2、专业化人才方面。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

3、网格化管理方面。 爱民佳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是网格长时间投入较长,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年龄偏大,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局限,致使工作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在 部门配合上,社区基本协调沟通解决,下一步考虑相应的提高网格长补贴,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不受制约,提高效率。

4、协会组织方面。 社区协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一些人、财、物的投入和帮扶,社区协会组织在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引导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在协会的培育和扶持上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投入。

5、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社区职能日渐行政化,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社区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尝试了一些信息化途径,例如数据化信息管理(计生、民政、就业等方面),网站建设,短信平台(手机信息群发)等,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较多,还开展了“ 爱心呼叫器” 帮扶业务。但是开展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前期软件开发、业务操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帮扶,统筹管理,支持社区服务多元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6、安全管理方面。 为了使小区安全指数更上一个台阶,5 月15 日,社区在服务中心内添置了机房设施,在爱民小区四个大门、小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大门、小区内车棚位置,共安装摄像头16 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由于小区内路灯未亮,监控设备夜间使用效果不明显;并且因安装数量有限,监控设备对小区安全防范起到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7、医疗卫生方面。 为切实解决爱民佳苑社区居民就医难问题,经乌达区政府和新达办事处领导多方协调筹措,2 月20 日,新达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爱民分站正式运行。社区卫生站配有诊疗医师两人,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开展注射、输液等医疗项目。卫生站开展服务以来,已服务居民450 人次。但是卫生站任然存在药品少、床位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8、绿化维护方面。 小区绿化工作在市政绿化队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小区内绿地的绿化率达95%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三年管理期将到,绿化工作将移交到物业,因此而产生的绿化水费又是物业所不能承担的,所以绿地很可能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形。

三、几点建议

1、不断加大社区资金投入。 首先,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其次,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区财政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相关部门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上级民政专项资金争取一块,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一块,驻社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有效维护社区稳定。 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学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将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每三年左右时间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二要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三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

3、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 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工作,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社区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4、以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卫生站、监控技防设备、绿化维护设备,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一是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同时,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建立社区完备的大型医院,最大程度地改善居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监控设施投入,实现监控无死角。三是确定绿化管理权的归属,实现管理最优,服务最优。

爱民佳苑社区党支部将不断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的工作理念,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综合服务型社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0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