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一)
人民版高一历史专题二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点考纲

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 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①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

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②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

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学情分析

有关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以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有学过,对这一专题内容并不陌生。但大多知识停留在表面,为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需要学生掌握分析归纳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回忆上个专题学习内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清朝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康乾盛世,然而盛极必衰,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政治腐败,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并引出“马嘎尔尼使团防华”这一事件作为例子,将学生带入这一事件中,进而深入了解当时清政府的统治状况。

第一部分:国门洞开

1、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

礼仪之争——中:三叩九跪之礼 英:行单膝下跪,吻手礼(双方僵持不下,最终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以英国使团行单腿下跪之礼草草收场。(文化冲突) 两份礼单

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摘编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问题:“两张礼单”中的礼品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有怎样的不同?

【意图:以“两份礼单”为抓手,讨论“两份礼单”的礼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中英两国经济形式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英国则已经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并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

两种观点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马嘎尔尼: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不仅盲目自大,而且对西方几乎一无所知,思想愚昧,而西方对中国则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两个世界: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展示19世纪上半期中西方工业、农业、军事对比的图片,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并总结归纳,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转回之前提出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分析、归纳并得出答案。

(1)从中国自身来看,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清政府日益腐败,国防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

(2)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理想目标。

(3)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船坚炮利的优势,积极在全球抢占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战争经过:

A开始: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

B结束:英军打到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投降 (2)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①赔款210 0万银元——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②割让香港岛——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的基地

③五口通商——东南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④协定关税——关税主权被破坏中国成为关税最低的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⑤附件: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提出问题“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导学生思考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

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3)鸦片战争的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史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探究:辩证评价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以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导入)

1856年至1860年,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经过:

1826年英军接口“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为接口挑起战争;1858年中国被迫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以清政府拒绝其进入北京为由,带兵进攻北京,焚烧圆明园,清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表格展示其具体内容,略讲。

中法战争 (略讲)

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包括亚洲的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法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侵略越南,并把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底,已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法国发动侵华战争,中法战争爆发。战争在东南沿海和中越边境进行:中国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但在陆路战场,中越军民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向法国求和。通过中法新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在中国广西、云南修筑铁路等特权。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通过《甲午大海战》电影导入)

向学生简要介绍家务战争爆发前日本国内状况和大陆政策

(1)战争经过: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海路、陆路进攻中国,清朝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最终中国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被迫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①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求,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

政治上: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还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为筹措资金,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第一个高潮

思想上: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发起戊戌变法运动。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战争经过:联军接口镇压义和团,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1900年6,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统帅西摩尔率领下,7月占领天津,8月占领北京。联军司令瓦德西在紫禁城建立联军司令部。迫使慈禧太后

携光绪帝出逃。1901年,清政府派奕劻、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忆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庚子赔款”)

②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许中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反帝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⑤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危害:

①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

②以武力为后盾的“使馆”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 ③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尤其是其中的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合流)

利用一幅漫画(图一),让学生理解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来源:学科网ZXXK]

图一图二

利用图二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进行过渡,给学生提出思考题:回顾列强侵华的史实,试着归纳比较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并谈谈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结合课本找出答案) 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政治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项权益,破坏中国领土、司法等主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

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等。

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注意:这四种侵略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3、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1

1)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领土、领海和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2)经济上: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3)文化上: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4)对人民: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百姓流离失所;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主权独立的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探究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列强侵华的影响2

政治:闭关锁国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思想: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第二部分: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结合课本和已学知识)

一.背景:①《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资本输出的影响。

二.过程:①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②瓜分狂潮的方式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三国干涉还辽

1)原因:《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

2)目的:不是为维护中国主权,而是列强争夺中国;

3)过程:提出照会,武力强迫;

4)结果: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

5)实质:列强争夺在华利益;

6)事态发展:日俄战争;

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插手。

通过表格(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简表)清晰的向学生展示各国在华势力范围。

三.结果:门户开放政策、中国人民反抗斗争。

1.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忙于美西战争没有参与瓜分中国;军事实力不能与列强抗衡;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2.实质:

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建立“国际共管体”。

3.为什么会得到列强的同意?

承认了列强在华既得利益,有利于列强进一步扩张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

瓜分狂潮后的影响

1.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对列强: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对美国:在侵华问题上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美国的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二)
专题二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 人民版必修1

第一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主要内容有: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第2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② 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①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问题,使学生共同探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并思考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 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②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认识列强侵华不同时期的特

征,侵华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请大家看这几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什么? 生:图片反映了列强侵华的许多暴行。

师:是的,我们知道从1840年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

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板书) (一)

讲授新课

一、 国门洞开(板书)

1、背景

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列强入侵中国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市场。

师:对,19世纪上半期,经过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列强入侵的必要性)。

那列强为什么要选择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呢?一是:中国地大物博,面积大,人口多,因而成为了他们的理想目标。二是: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国力渐衰,政治腐败,内部危机严重(这就为列强入侵提供了可能性)。这是列强入侵的背景和根本原因。

2、经过

师:既然列强入侵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那么列强是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的呢? 生:军事手段,发动侵略战争。

师: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回忆回忆列强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名称、时间、发动的国家,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完成这张“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在多媒体上打出表格)

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板书)

师: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双方代表在南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生答

师:很好,《南京条约》主要有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四方面的内容,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的影响。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上述权利,列强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居住及租地权(逐步发展为租界,成为列强侵华据点)、军舰“巡查贸易权”(破坏中国领海),传教士传教权(文化侵略,精神麻痹)等特权。 2、影响

师:列强在中国取得了这么多特权,这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变化。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都遭到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此时,中国已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板书)

(二)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师:如果说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列强侵华的第一次高潮,那么在19世纪末列强又很快掀起了侵华的第二次高潮,即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于是在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1895年4月,清政【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又有何影响呢?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思考讨论: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不同之处,思考探究19世纪中期与19世纪末列强侵华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多媒体展示)

变化:《南京条约》中列强要求“协定关税”,《马关条约》中则要求“开设工厂”。 师:反映了列强侵华经济方式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板书)。这与当时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有关系。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因此列强希望打开中国市场,以高价出售加工好的工业品获取高额利润,这就是商品输出。而在19世纪晚期则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生产力又大大发展,列强已不满足于商品输出所带来的利润,而是用过剩的资本向中国投资或者贷款,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输出。(比如说,英国在本国用自己的原料、工人等造船,再运到中国,交了税,卖很高的价钱,这叫商品输出;而现在英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了,于是英国用便宜的原料、廉价的中国劳工、省去了运输费和关税,在中国本地生产再卖给中国人,还是卖很高的价钱,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经济特征是由上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那么在政治方面看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特征是什么呢?

还是从时代背景来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刚刚完成,列强最希望的是寻找市场,倾销商品,因此他们急于“打开国门”。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要求寻求扩大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就促使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占有殖民地市场。《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等大片领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也反映出列强19世纪晚期侵华的特征在政治方面表现为:瓜分中国。(板书) 2、影响

师:所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板书)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师: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浩浩荡荡的义和团运动严重威胁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为了剿灭义和团,教训清政府,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旧历辛丑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德、法、俄、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多媒体展示“主要内容”)

思考探究: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生:突出反映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国人民压迫。【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反映了列强改变了侵华战略:由瓜分灭亡中国到“以华治华”。(一是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板书) 2、影响

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的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板书)

这样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列强入侵给中国造成的最重大的危机影响就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列强入侵的影响(板书)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5页,在书上划下来,人权(这些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标榜自己多么尊重人权多么自由民主,可实际上搞的也是双重标准,对殖民地或者其他国家就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政治、经济。总结起来,还是这句话:列强的入侵使得原本主权独立的中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三)
历史: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案(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专题概述

1840——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从侵华原因上看:列强侵略是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对外侵略的原动力;从侵华方式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从侵华格局上看: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就是要灭亡中国,实现其罪恶的“大陆政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画面。20世纪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共御外侮的最瑰丽的篇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未发动民众进行甚至压制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加之中国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

近代前期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面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洪流,最终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本专题第1目“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企图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说明由于外国的入侵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第2目“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选取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军民的斗争是列强未能灭亡中国的原因。第3目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暴行;以及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过程,烘托出抗日战争的伟大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性质和危害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

3、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西方列强在近代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形成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2、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要点 国门洞开

(一)原因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二)经过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三)危害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一)瓜分狂潮的背景

1895年,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瓜分狂潮的经过

1.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三)瓜分狂潮的危害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四)瓜分狂潮的结局 1、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为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被迫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第二节)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列强侵华的相关历史图片。 教学: 国门洞开

(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掌握

读史感悟:

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通过中国和世界发展状况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列强是采用什么手段来打开中国大门,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的? 1840—1900年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①熟悉《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②《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割让香港岛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 ——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其中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反映了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③鸦片战争后,其它主权的沦丧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史料链接

材料一 《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 “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通过上述条款,列强从中国获取哪些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①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方面的异同点。 同: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异:《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中设厂的规定。

教师总结:《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新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甲午战后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

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教师明确:

资本输出的概念与方式; 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的区别;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②结合下列表格,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四)
高中历史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教案 人民版必修1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萨拉族自治县银川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民版教案: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2)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例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认识19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回忆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

[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新课

(多媒体:两幅“清前期”与“清后期”的疆域图,引发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 师:这两幅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观察回答。

师: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板书课题) 1. 国门洞开(板书)

(多媒体: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外交官马戈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师:乾隆的话体现了什么观点?马戈尔尼的话呢?(引出“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 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问题。

师:这两句话准确的折射了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已经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西方在经过长足的发展之后,国力强大,经济发展迅速,急需更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正好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1)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归纳出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多媒体)可以分为内外两方面来考虑:

内:从中国自身来看,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清政府日益腐败,国防废弛,财政困

难,阶级矛盾尖锐;而且面积大,人口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理想目标。 外: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船坚炮利的优势,积极在全球

抢占所需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板书)

师:那么列强是通过什么手段侵略中国的呢?首先是充分利用军事手段发动一次次的侵略战争打开大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对这一过程加以认识。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36页并结合插图完成“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简表”(课前提纲中已有)中的前三栏:战争名称、时间和发动者。

师:请对照屏幕上的内容(多媒体)检查并回答:列强发动的这几次侵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生:分小组讨论,并让多个小组发表看法(注意引导学生)。 师:归纳学生看法,并给出“结果”(多媒体)。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简表

师: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3)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板书) 读史感悟:

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通过中国和世界发展状况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列强是采用什么手段来打开中国大门,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的? 1840—1900年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①熟悉《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②《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割让香港岛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 ——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其中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反映了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③鸦片战争后,其它主权的沦丧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史料链接

材料一 《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 “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通过上述条款,列强从中国获取哪些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①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方面的异同点。 同: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异:《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中设厂的规定。

教师总结:《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新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甲午战后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

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

教师明确:

资本输出的概念与方式; 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的区别;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②结合下列表格,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构成哪些危害?

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

以武力为后盾的“使馆”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

清王朝在京畿战略要地的警备被解除,使北京的大门洞开,方便了帝国主义强盗自由进出;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尤其是其中的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突出反映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国人民压迫。 ③条约中哪一项内容突出反映了清政府已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列强侵略的影响 论从史出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小结:

①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小结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思考回答。

师: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了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古老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这一段屈辱史也告诉后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永恒不变的道理。 [作业布置]

1. 问题探究:

1) 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2) “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思考题

1899年,美国政府第一次向侵华主要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核心内容是要求“利益均沾”、“商业机会均等”。1900年5月中旬,美国第二次向诸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核心内容是强调“维护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

请思考:有人相信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课后反思]

1. 是否达到课标的目标;

2. 学习过程中,或者课后能否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

否能在学习中提出疑问,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等; 3. 请你提出不清楚的或疑问的地方; 4. 请对历史老师提出你认为重要的建议。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教案(五)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

- 1 -

- 2 -

- 3 -

- 4 -

- 5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2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