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主持词】
凤凰卫视时事栏目初探
摘要:新闻评论节目在香港最早可以追溯到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其开创了当时电视新闻界时事之风,也开了中国电视台个人化新闻时事评论节目之先河。凤凰卫视将时事评论栏目从开始就做到极致。依托于主持人的沉稳机智,评论员的冷静犀利,记者们的勇敢客观和领导人的智慧果决,凤凰打造了一档又一档受观众热烈追捧的时事评论栏目。世界通过凤凰了解了中国的态度,中国通过凤凰听到世界的声音。对凤凰卫视时事评论节目进行研究,既要总结其成就,为国内大陆其他电视台的同类节目提供借鉴;也需要总结其不足,期望能为凤凰卫视和国内其他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些许启发。
关键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节目;要素分析;特色;影响
拥有独特的运作是凤凰卫视的一大特色,凤凰卫视依靠这点一直在时事评论栏目上推陈出新。而凤凰卫视的传播策略,媒体运作程序,新闻理念也给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这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解密凤凰》一书是以时事评论栏目《时事开讲》为主线来解析凤凰卫视运作机制及幕后故事的著作。作者师永刚先生为凤凰卫视时事评论栏目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节目的分析评论,节目创建过程、评论节目主持人和评论员介绍以及电视台运作手段等方面讲解比较详细的目前也只有《解密凤凰》一书。这对凤凰卫视时事评论节目进行系统研究的很有帮助。对凤凰卫视时事评论节目的初探,可以发现它所有的特长和目前仍有的不足,希望可以给其时事评论节目的发展做些许参考。
一、开评论之先风
(一)“评论员”
1999年5月9日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关键性的日子,这一天打开了一个新的电视形态之门,创造了凤凰资讯类节目的另一个分支,即时事分析和时事评论。1999年5月9日,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的特殊时期,一档临时制作的特别节目“中国人今天说不”让凤凰卫视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节目制作时间十分仓促,手头准备的资料也并不全面,不足以做一档两个小时的节目,策划人决定在直播节目中加入现场评论。这种随着事态发展边看边评论的形式,使凤凰卫视出现了一种事件现场报道加评论的新闻评论节目模式。1999年5月的大使馆事件让凤凰卫视真正形成了一种新闻评论的模式,即直播加现场即时的分析评论。
尽管在今天看来凤凰卫视当时的决定仍是显得仓促和草率的,主持人和嘉宾也显得准备不足,但是他们的言论却并不僵硬。在第一天的直播中曹先生在评论中指出,美国轰炸代表中国主权象征的大使馆,不但违反了国际公约,也是人道主义的一次历史性倒退,要对事件进行全面谴责。曹景行的此番言论是当天大家期望听到的声音,是压力下的中国人需要的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愤怒声音,曹景行不经意间成了大家的代言人。而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许多预见性的评论,为其后政治的走向与结果所印证,这种边看边评的方式也在第一时间给了观众信息和观点。连续一星期的直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作为主持人的吴小莉回忆这个特殊节目时说道:“在‘中国人今天说不’特别节目推出之后我第一次感觉到做电视可以做到像热媒体一样,我当天在电视上说的话在当天的互联网上出现了,电话、传真就进来了。你
跟所有关心这个世界的中国人一起呼吸这一段空气,在关心那一段历史。这是我生命当中不
[1]能遗忘的历史。”而作为中心嘉宾的曹景行在这里的表现超乎意料的好,他的评论显出了
超强的预见性和准确性。人们惊奇的发现曹景行在电视上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都十分强大。边看边评的方式,许多事件发生的时候曹先生和大家是同步在体验,同步接受到信息的,但他的思维和判断得到了快速的整合。这次节目能够成功,曹景行的评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评论员填补了以往直播中的空档和缺陷,同时还起到了引领风气的作用。这一次的直播让曹景行时事评论员的形象基本上树立了起来,在此之前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从来没有评论员这一称谓,至于时事评论员就更是首创。
(二)打造一档时评节目
《时事开讲》可以说是最早的时事评论栏目,它是一个新闻类型的纯时事分析节目。主持人与评论员相互讨论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一边给观众提供新闻信息,一边给出新闻评论。这样的模式开创了但是电视新闻的时事分析的潮流,也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个人化的先河。开始策划《时事开讲》的初衷一半是为了填补晚上11点之后的电视“荒地”,一半是曹景行在《中国人今天说不》播出后人气急升让台长王纪言看中了他的才华。一切都在简单的创意后开始了快速的运行。凤凰台最终决定在8月22日开播,这节目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有趣的形态,无法预知第二天要说什么,所有的题目都是当天发生后当天点评,一切都让人充满了期待。带着一种世事难料的新奇,《时事开讲》开始了创造中国收视奇迹的道路。2000年,中国最大的烟草巨头红塔集团出巨资赞助这个栏目。董事长和经理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晚间栏目后,敏感的发现了它的巨大商机,改变了赞助黄金时段栏目的想法,花1500万人民币给《时事开讲》定了第一次的身价。李多钰在《南方周刊》上评论“这个梳理当天内发生的重大国内国际大事的节目,很有看头。他能够告诉我当天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华人的角度来解释事件,所提
[2]供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线索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时事开讲》最大的价值远远不止这
些,它不仅在华语电视界首创了一种新的即时性的电视时事评论体,更开创了华语媒体中的
[3]一个新的电视收视黄金人群和黄金时段。”《新周刊》在推出2002年度中国电视节目榜单
中将《时事开讲》推崇为:最佳新闻类节目。入选理由是:紧跟时事进展做出最迅速周详的背景脉络分析,满足公众超越日常新闻资讯的深层需求,一资深时事评论员的透彻分析底蕴
[4]与业内权威,成为行业无法复制的新闻节目意见领袖。今天的《时事开讲》依然不断推陈
出新、活力十足。主持人从沉稳的董家耀换到了姜声扬,邀请的嘉宾也越来越专业化细致化,不管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分析还是对大陆动向的把握,《时事开讲》总能再第一时间给出评论,发出凤凰台的声音。【时事评论节目】
二、创评论之新意
(一)鲜明的栏目特色
《时事开讲》的并没有特殊设计,事实上这个节目几乎不需要成本,节目的播出时段也是在深夜,就算反响不好也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于是凤凰卫视的高层决定试试看,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原本并不看好的时段,却意外的吸引了大批观众,包括学生、政界人士、商人等等。播出一个多月《时事开讲》就有广告,红塔山集团更是一开始就给出了1500万的冠名价格。《时事开讲》的成功引起了诸多效仿者。2008年的3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类似的新闻分析类节目《新闻1+1》。《时事开讲》与《新闻 1+1》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纯观点式的新闻评论节目,而且都采用直播的方式。《新闻 1+1》和《时事开讲》分别作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王牌时事新闻评论栏目,几乎代表了整个中国时事评论栏目的水平和特色。在选题上,时事评论栏目都喜
欢以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讨论点。一般都集中于能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的时事、民生、经济、军事等新闻上。但不同地区的选题也存在着差异,就中央和凤凰来说,地域和文化的影响再加上政策的不同,选题也不完全相同。 “香港特区政府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全世界各地的消息和资料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公开报导,可以表达各种意识形态!信仰的言论和意见,哪怕
[5]是对政府行政长官和官员指名道姓的批评。”在香港文化和思想非常自由,通常节目并没
有太严格的审稿,凤凰卫视的很多节目甚至没有人审稿,这一点相比大陆的电视台在选题上就拥有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诸多方面的不同因素,凤凰卫视是时事评论栏目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凤凰卫视在新闻评论节目上的独特个性主要在于其“另类选择”和“多元化选择”上。凤凰卫视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已经无法模拟和复制的了,再加上其独特的眼光和思想,虽然《时事开讲》开创的时事评论体可以复制,但无法复制的是凤凰卫视的精神和影响力。刘长乐说过,“我们不怕节目被复制。说到底,凤凰的经验是两个字:创新。不断地创新,不
[6]断地战胜自己。而贯穿在每一天每一刻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是无法复制的。”
(二)节目形式不断创新
如果说凤凰真有什么秘密的话,就在“创新”这两个字当中。电视业界称赞风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锐意创新、独具个性。从评论节目形态来看,突出电视特性的谈话类节目是节目的主要形态,如《时事开讲》。凤凰卫视还开创了其他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如《新闻今日谈》、《金石财经》、《震海听风录》、《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谈话节目的衍伸和变化形态。还有辩论会形态的论坛类评论节目、既报道新闻又发表评论的节目等等。经过多年的时间和摸索,凤凰卫视己拥有了多种风格的评论节目,新闻述评、谈话节目、读报类构成了其完整的“时事评论带”,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时事评论的发展做了推动力量,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时事评论节目的深思。创新精神极高的凤凰卫视不断推出了许多表现形式不同的时事评论类栏目,一直引领着时事评论类栏目的创新先风尚。简单归类一下凤凰卫视时事评论类栏目,不难发现如今大概有三种类型的节目。一是简单短评式。这种类型的评论一般是在重要事件的直播过程,或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出现,如《金石财经》《时事直通车》。二是:辩论式。主要是谈话人在演播现场针对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社会思潮等提出各自的思想和观点,并围绕这一话题,持不同观点的各方谈话人展开讨论和争辩。这类型的新闻评论节目如《时事辩论会》、《一虎一席谈》。三是:演播间谈话式。这是用谈话的方式来评论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向观众传达谈话者对事件的看法。这类节目如《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新闻骇客赵少康》《军情观察室》。
三、成评论之极致
(一)打造品牌评论员
凤凰卫视的在打造明星方面总是不遗余力的,这是因为在商业气息浓厚的香港,“明星化”在各个行业里面都非常明显。掌握着话语权和造星优势的传媒业自然是培养明星的摇篮。凤凰卫视的明星主持人带动起了它的品牌创造;而这个品牌的成功让更多的时事评论栏目广为人知,让这些评论栏目大放异彩的重要因素无疑是那些“名评论员”。在广西一个小镇水电站,有一位失业多年的30岁女性,有一年的时间她坚持每天给曹景行写信。她每封信都会谈及当晚曹先生或其他评论员的话题或一些她个人的新发现。她把这个节目当成了她精神生活一个遥远的寄存处,把曹先生当成了精神的依托。不仅仅是这一位妇女,很多的观众在收看凤凰卫视的节目时是跟着评论员的脚步走的。他们或许就喜欢听某一位的评论风格,或许就比较关注某一位的评论方向。可见凤凰卫视给评论员在评论栏目中定了极其主心的位置,起到的中心灵魂的作用和影响。凤凰卫视走的是“三名战略”的路线,“名评论员”便是这“三名”中的重要一员。所谓 “ 三名战略”即在中国电视媒体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来
的以明星制来包装记者、主持人和评论员。这条路线的提出成就了凤凰卫视的品牌影响力,“三名”里首创的评论员机制,不仅仅是凤凰卫视更是华语电视的一大创新之举。在《新周刊》评出的《2001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对时事评论员曾有过深刻的评价:“(时事评论员们)以华人社会为背景,放言天下时事,对两岸三地时政见解入木三分;从海量的新闻资讯
[7]中披沙拣金,拨云见雾,为公众洞开时事真相之门。”凤凰卫视拥有的名评论员不胜枚举,
在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大众对凤凰卫视的观感。“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人们希望在看新闻的同时看到他们的评论,他们的存在让观众有一种期待感。像凤凰卫视的
[8]曹景行、何亮亮等似乎就有这样的能力。”对评论员也进行像记者。主持人一样的明星化
包装这一点十分迎合香港市民的收视趣味, 使其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 又显示出了实力,塑造了自身的形象。
(二)独家视角成就栏目高度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节目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的关注原则是“在没人有钱的情况下,我们重点抓大事情”这也是凤凰卫视一位新闻主管的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的焦点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如中美关系、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共十八大、朝鲜局势变化等重大的新闻事件。而且凤凰卫视从未曾忽略中国大陆的新闻信息,这一点从节目的设置上也很能体现。在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栏目中抽取的样本23%是评论的大陆地区新闻事件,这样的比例仍在不断变大。而以国际关系为选题的时候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涉及中国方面的话题,比如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日关系等等。凤凰卫视虽说总部设在香港,思想开放自由,但是和大陆一样是以汉语播音,所以在凤凰卫视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华人意识,其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华人媒体,这决定了凤凰卫视的思维和观点是基于华人的立场,是从民族立场上来选题和发言的。拥有同样的民族文化,不管是从节目还是评论员来说,凤凰的整体大局观和大陆是相互一致的。但是在思想性和全局性上来说,凤凰能做到无人出其右。这是因为凤凰卫视邀请的评论员都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的专家学者,他们熟悉不同的文化环境,或在台湾生活过数年,了解台湾局势,或在美国求学工作,知晓中美经济局面等。他们这些人在对选题的把握和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上,自然就和大陆的时事评论栏目有许多的不同视角。例如凤凰卫视对台湾局势的分析相比于大陆媒体就更冷静客观,凤凰更多地像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这会让其显得更为从容冷静,至少与中国大陆媒体从“我们”的立场出发,以“我们”的视角来分析全局和整体形式是有所不同的。
由于总部设在香港,凤凰卫视的选题自然会受到香港的政策,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香港有自己的一套规范来管理和控制行政区内的媒体。凤凰卫视所处的环境与大陆的电视台有许多不同,加之凤凰卫视邀请的评论员来历背景殊异,这些都让凤凰卫视时事评论栏目在评论的角度上呈现出一种独家的与大陆媒体不一样的特色。【时事评论节目】
四、造超凡之影响
(一)巨大的广告收益和零成本投入
“院长”王纪言肯定地承认凤凰近一半以上的谈话节目,直接成本投入为几乎为零,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运作,但收益却是几千万倍。《时事开讲》节目开始运作时,几乎没花过一分钱。董家耀和曹景行两人甚至回绝了公司准备给他们派一位助理的想法。在凤凰卫视早期《时事开讲》中看到的那套转椅在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中也在用,陈鲁豫的《一点两岸三地行》也在用,曾子墨主持的《财经点对点》似乎也在用。何亮亮笑言,这套仅价值500美元的桌椅,至少已产生两个亿色效益。这样的成本理念,让凤凰卫视很多时事评论栏目从一开始设计就是一个低成本的运作。一切以收益和成本为概念的核算,几乎是每个凤凰人都熟知的一个规范,每个节目都在成本与收益间做着挣扎。尽管面对巨额的收益,但许多
节目的成本都几乎为零。凤凰卫视资讯台即将开播之时,在早期设计节目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类似《时事开讲》模式的低成本、高收视、高效益现象。凤凰高层设计在资讯台也开设
[9]类似的节目。这种新闻加评论的方式,成为了资讯台的重要特色。
(二)评论员是重中之重
孔子一生对凤凰情有独钟,希冀甚厚。他晚年曾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而如今,凤凰卫视这只凤鸟振翅翱翔,不仅飞出了亚太,甚至飞临了欧美,北非等150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在香港开播,凤凰卫视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构建两岸三地桥梁”为办台宗旨和目标。如今已从只具县级电视台规模的青年娱乐台,发展成为拥有包括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美洲台、欧洲台、香港台、电影台和凤凰周刊、凤凰网的新媒体。在内地电视台越来越偏向商业化,娱乐化的同时,凤凰卫视却奠定了以新闻立台、言论立台思路。在重大的新闻现场总能听到凤凰卫视的记者和评论员的声音。“十八大会议召开”、“钓鱼岛争端”“朝鲜卫星发射”“H7N9爆发”等等一系列重大的新闻事件直播和现场新闻评论让凤凰卫视逐渐拓展了在国际华人和精英群体中的影响力,甚至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大事看凤凰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凤凰卫视影响力的形成不是藉以起家的娱乐节目,而是其后迅速发展的新闻和评论节目。如率先开创时事评论员进入电视评论节目形式的《时事开讲》,首开以辩论会的形式推出的直播评论节目《时事辩论会》。2006年凤凰卫视被《南方周末》冠以“致敬之年度华文媒体”,他们给出的入选理由是:“比起真人秀的喧嚣,凤凰显得更安静相比内地公共电视台越来越商业化,而作为商业电视台的凤凰通过对专业新闻品
[10]质的追求,通过《凤凰大视野》《口述历史》的出色发挥,显得越来越公共”
(三)有观众才有影响力
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节目几乎是由主持人、评论员、重大时事这几大元素所构成。其时事评论节目之所以能有不一样的形式,也正是因为这几大元素的姿态各异。但是不管是什么要素构成了节目,节目的最终目的仍是有更多的观众,所以观众的兴趣永远都是重点。
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的中心人物,影响着一个节目的整体形式,在节目中控制现场局面。在时事评论节目中,评论员是评论的主体。不同类型的评论节目对评论主体的选择有不同的标准,具体到不同的节目,凤凰卫视就会以不同的标准来选择嘉宾,而这些标准的重点还是观众的兴趣。例如在辩论型的评论节目中,节目策划人就会选择尖锐对立的两方嘉宾来进行评论。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程鹤麟就说过:“其实辩论会因为上了电视,它就不是真正意
[11]义上的辩论,是一个辩论作秀。”在一期《时事辩论会》节目中,嘉宾马一龙为了活跃节目
现场气氛,一上来就指着一位法国的辩论对手说:“法国人就是不好。”这并不是偶然现象,程鹤麟介绍马一龙时说:“有时候他(马一龙)看到气氛不活跃,会突然间跳出来指着一个人攻
[12]击人家。”其实并非真正的攻击,但是只有先如此“作秀”吸引了观众目光,你才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专业评论员为主体的节目,在评论员之间没有仔细的分工,基本上每一位评论员都曾对不同领域的时事进行过评论。话语权也完全掌握在评论员手中,缺乏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电视不再是“话语霸权”下的产物,它将逐步
[13]成为平民百姓享有话语权的平台。”因此,电视时事评论应是体现群体评判、建立让普通人
表述观念和价值的公共论坛的一种方式。不管是专家型解说还是嘉宾参与都应加强与观众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正是建立自身影响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说出了自己的话就能达成节目影响力,能够调动受众积极性,让更多的观众接受节目的观点并与节目形成互动,让嘉宾,专家型解说和观众都能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一点在凤凰卫视已经越做越好。
五、结语
根据朱光烈老师的解释“电视中的语言指的就是电视传播中的有声语言和文字材料,电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
【PK作品】
由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 由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
【栏目概况】
《海峡深呼吸》是大陆第一档 “两岸互看”、“两岸同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主持人和特邀评论员将与北京、台北、香港等地演播室的嘉宾实时卫星连线,专访两岸高端人物,与网民进行实时视频互动,对新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深入点评,寓意“台海同呼吸,两岸共此时”,力图打造一档关于台海和两岸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评析】
一.从题材与主题上(或是从报道角度上)
由于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酒驾入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有关“酒驾入刑”的最新消息。2011年5月22日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2011年5月26日央视《新闻1+1》栏目分别进行了报道,对我国出台的这一新规定展开评论分析。
《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邀请了大陆的刑法专家陈浩然、台湾知名政论名嘴张友骅,围绕两岸如何打击酒驾这一角度展开热烈讨论。
由于大陆酒驾入刑时间较台湾相对晚一些,
所以此次节目对于两岸今后如何更加合理
的打击酒驾具有借鉴意义。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
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
方式的不同。
《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通过列举了各地法院对“酒驾”案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围绕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对于“醉驾入刑”标准不同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公检法三家提前统一入刑标准,今后能更合理准确的执法。
二.从标题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① 标题简洁明了,直接告诉观众本期节目的重点一个就是“酒驾”,一个就是两
岸对于酒驾的不同看法。
② 除了大标题“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这期节目随着话题的变换,
列出了很多小标题,给观众一目了然之感。
【“醉驾,‘满月’入刑!”】
这一节目标题让人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满月”是怎么回事,不清晰明了,再者,整期节目下来,就只有一个大标题,没有小标题,给观众一种混乱的感觉,条理不清晰。
三.从报道内容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本期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方式的不同,最后还有请两位专家阐述了自己对于遏制“酒驾”的一些高招和看法。从各个方面讨论“酒驾”,条理清晰,视野广阔,专业性强。
【“醉驾,‘满月’入刑!”】
本期节目内容分为三个框架:
第一. 最高人民法院法认为要慎重对待“酒驾入刑”这一新规定,不应该也不
宜一律追求形势责任,但是公安部认为要严厉打击,绝不留任何情面。
第二.评论员阐述了这一观点,但更倾向于支持公安部的态度。
第三.列举各大法院在5月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所处理的酒驾案件,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得出公检法三家对于“酒驾入刑”这一规定整体上没有分歧的,只是新颁布的法律条文具体到真实案件身上或多或少会产生些许问题。
我觉得从内容上来说,前者的报道面更广泛和客观,大陆、台湾的专家阐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然后给予认同和反对。且条理清晰。而后者白岩松针对高法和公安部对“酒驾”入刑标准不同这一事实,却主观上更倾向于支持公安部,
“人体中的酒精浓度大
于80毫克就是入刑的唯一标准”,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新闻评论节目是一种传播新近发生的意见性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电视传播手段,在“酒驾入刑”这一规定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评论员应该客观分析事实。最后,节目内容有些混乱,列举的案例杂而乱。
四.从报道技巧和手段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通过东南卫视演播室和台湾中视演播室,两位主持人,两位现场嘉宾,讨论过程中,通过影像资料,还有指示标牌,分门别类告诉观众两岸的具体案件和两岸专家的各自观点。
【“醉驾,‘满月’入刑!”】
① 通过主持人和评论员一问一答的方式,影像资料,背景材料来阐述观点,节
目的背景制作精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放映影像资料的时候,
背景中的那个“酒”字,旁边由三盏红灯构成偏旁,恰巧说明了“酒驾”这
个词。
② 电话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使采访更具有专业性。
五.从主持人的风格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醉驾,‘满月’入刑!”】
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就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的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更极少有观点上的交锋、思想上的碰撞。偶尔会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并且从没有看到她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过,这样反而有故意为对方的观点铺路之嫌,其结果是电视观众只听到了评论员的一家之言。董倩不能站在受众的角度对新闻解析进行反馈,沉稳有余而立场不足,现场表达也不够流利。虽然这也是电视传播单向性的缺陷,但是,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这也才能真正地如白岩松所言:门开了我就不会让它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去年6月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目前已基本结束。习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开篇即提出,此次大会不仅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是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简而言之,活动虽结束,但贯彻群众路线反“四风”永远在路上。
习总书记的全篇讲话近12000字,全文总结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概括了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新认识、积累的新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文本中“党”和“群众”频繁出现,其意蕴深刻。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党”一词的出现频率达287次。依笔者看,一是强调树立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进步,也没有国家今天的稳定繁荣。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推进深化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是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改革合力的保证。二是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特别是在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情况,总书记在讲话中35次强调“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正如总书记所讲,“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三是强调增强党的“自我”能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聚焦“四风”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及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人民”、“群众”的出现频率达86次。“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共产党人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关注群众期盼。一是坚持为民服务,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不仅要树立服务意识,还要强化服务功能,更要提高服务本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好不好的根本标准。二是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真正动力。坚持群众路线,根本问题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对群众态度和群众感情问题。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党领导的事业才能永远兴旺发达。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屡提“党”和“人民”、“群众”,使我们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党员干部应时刻把群众当做亲人放在心上,情系群众,怀着赤子之心为群众服务,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样,党的工作才能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党和国家的各项改革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梦圆。【时事评论节目】
第2篇:新闻评论范文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些委员对公务员工资实行改革的提案,引发网友讨论。公务员薪酬高还是低?该怎么改革?围绕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杨士秋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15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杨士秋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工作肯定受影响,对此,社会各界应该达成共识。
经济观察报近日获悉,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说,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据透露,建立比较机制,是要求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以此来作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实施配套改革,则是指要将薪酬改革纳入到整个公务员体制机制改革,甚至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当中。
上述专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了。“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最终的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悉,在制定公务员薪酬改革政策的同时,人社部还与中编办、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正在筹划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其中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目前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改革方案,预计在年内将会正式出台。
调整薪酬结构
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经对各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做了调查摸底。下一步,人社部将制定严格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在大幅降低津贴补贴在公务员工资占比的同时,也使得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由暗转明。
上述专家说,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出台之后,受益最直接的将是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中西部、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国家将会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的依据是2015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组成。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职务高,相应级别就高,基本工资也高。从国务院总理到乡镇一级政府的科员、办事员,共分27个级别。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务员工资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现在国内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30%,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各省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同一省内不同县市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也差距很大。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多达32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
近两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在中纪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以及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都提到严禁政府官员违规领取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
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jú长尹蔚民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他还曾表示,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将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尹蔚民所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要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现在中央已经批准一些县市,开展公务员“职级并行制”试点。有关部门也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执行办法,有关专家预计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内,中央将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主要是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公务员的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也就是说,即使公务员没有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该专家说,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之后,一些职务不高,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其工资将可能与同层次职务较高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也就说,一个副科级的公务员可能比科级公务员的工资高,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同样也可能比处长还高。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县和乡镇层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涨工资呼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何香久认为,国家应该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其外,在提高公务员职务工资基数同时,要扩大职务之间工资的差距,以此体现不同职务公务员的责任风险和职务贡献。
何香久举例,一个正处级干部,从2015年至今的工资总涨幅约为37.2%,平均年增长4.7%,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74.8%。与企业职工相比,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是21001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提高至47593元,同比增长了127%,年平均增长15.8%。核算下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是公务员的3倍多。
但何香久的说法很快招致舆论的强烈反驳。反对者认为,何香久忽视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数偏低的事实,现在除了一些国企、外企职工的工资较高,民企、私企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工资中,津贴补贴部分,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公务员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灰色收入。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应该在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前提下,再提公务员涨工资。
据了解,2015年人社部已经就“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做了专题调研。尹蔚民在2015年年底的人社部工作会议上表示,人社部将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经济观察报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从今年6月初开始,就在陕西、湖南等地,就公务员工资收入、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在湖南常德调研期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表示,本次调研是为今后修改公务员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准备。
公务员分类改革
除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改革、制定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等方案,人社部年内全力推进的还有公务员分类改革(
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就确立了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但据人社部专家介绍,目前除广东深圳、湖南株洲等极少数地区之外,公务员管理都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也就是对公务员职位没有什么类别划分。
深圳和株洲,先后在2015年和2015年开始起步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据悉,目前人社部下属的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对去年起草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做最后修改,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深圳的改革经验。
深圳最初只是在公安系统实施职位分类改革,到2015年,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深圳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到目前为止,三类公务员队伍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占比最大,高达69%,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占比居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人数最少。
按照深圳的做法,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之后,新进入深圳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的公务员全都实行聘任制,端的是“瓷饭碗”。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共分7个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级。
目前深圳总计有4万多名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占比约为10%。自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以来,深圳解聘掉了20名公务员。深圳市人社局一位官员说,公务员队伍都是千挑万选进来的精英,没有任何理由要通过改革,降低公务员的待遇。
第3篇:新闻评论范文连日来,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说他们发现了一桩怪事,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政府办公楼上怎么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这与那些以政府机关名义进行形象推介相比,简直是“最奢华的低调”,真让人感到很疑惑。(9月19日《大河报》)
奶店本是开在公共场合中,方便更多的人购买。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奶店开到了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内,仿佛成了为特殊人群提供,难怪被当地老百姓冠以“最奢华的低调”,这与政府机关形成鲜明对比,其形象根本就不搭调,更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背驰。
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此报道一出,自然又把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无风不起浪,是谁同意牛奶店开在政府大楼内?这牛奶店难道又是“特供”牛奶?牛奶店与政府大楼形成鲜明对照,很扎眼,更让人浮想联翩,政府大楼开牛奶店,给谁喝?养白谁?补了谁?这简直就是一大黑色的冷笑话。
政府大楼开牛奶店,不管是“低调的奢华”还是“奢华的低调”在百姓看来都是一种腐败,只是换汤不换药,危害更大,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理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警惕。加大监督、惩治力度,现在这种变向的腐败已经摆在家门口,是可忍孰不可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针对新发现的“低调奢华”现象,更多利用新媒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处罚的公开,让“低调奢华”如过街老鼠那样人人喊打,绝不能“低调奢华”沦为腐败的新阵地。
第4篇:新闻评论范文今天,党委中心组学习,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上周参加中国记协、“三教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的体会。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也是最高的成就。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新闻观便是这一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性质:新闻媒介为耳目喉舌;新闻宣传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宣传工作是重要的政治手段,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新闻宣传的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舆论监督;传播典型经验,服务经济建设;育人、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与“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做到边学习边提高、边学习边改正、边学习边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重点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既“四风”问题。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诠释中国梦。丰富内容:“一个梦想”的伟大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句诗的历史时空观: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明天;认识上的三个逻辑关系: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帮;意识形态上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必须”的基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力量、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维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通过培训学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开展培训的意义加深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观点加深了认识;对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新闻观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政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和政治纪律;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原则,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树立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和改进新闻报道文风。要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透明度。要发挥好报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要使采编人员的思想得到充分提高,队伍建设出现新的气象,媒体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面对面大讲堂”听李斌主任报告
她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一个统领”,即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
二是把握“两个重点”,即必须坚持以深化医改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是构建“三大机制”,即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
四是推进“四项建设”,即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作风建设和机关建设。
第5篇:第十一周新闻评论最近,lā dēng事件很受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大到国际上,还是小到我们的身边。
“lā dēng死了”,这条新闻一出来,很多人都笑了,不管是玩笑还是实意。
国际上响当当的恐怖分子死了,还是引发了很多评论的。有的是从铲除lā dēng后看美国内权利斗争;有的是挖出lā dēng多少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有的则是在惋惜他的才智。
lā dēng事件的结束,其实也代表着美国权利的最后归属。由此看来,并不是我们说一个国家哪好就是好的,它里面的有些故事我们可能永远读不到,也有可能永远理解不到。lā dēng事件仅是一个恐怖事件?仅是给大众造成恐慌,带去不便?不是的,就如新闻报道的,这也是一种权利的最后竞争果。所以说,lā dēng也可以说是了结这方面的功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很浅的一面,因为我们无法深究,我们也就不必去深究了。“911”事件,谁会想到纽约的世贸中心就这么被毁了,有谁又会想到火车坐着坐着就爆炸了呢?等等突然的恐怖事件,又会让谁心里不难受呢?很多人都死不瞑目,可是lā dēng在死后会告诉地下的他们吗?一条条命,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没了,lā dēng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思想呢?在这,我只能看不起他了,大程度上应该是恨的那种感觉吧。再说说他的才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按说防御系统也算顶尖的,在第一个恐怖事件发生后,后面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应该不只是防御这单方面的问题。在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智慧,一份稳重吧!只可惜,很让人心疼,这份这么好的才智,没有被利用在善意的一面,最后终沦为一份被人看不起的恐慌感。
第6篇:新闻评论范文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昨日9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观看人文社科成果展。随后,他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了解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情况。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告诉总书记,自己已决心全职回国工作,并将带领团队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习近平说,很好!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要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从实验室出来,习近平沿着校园小路步入静园草坪,这里正在举行北大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走到他们中间,同大家一起欣赏师生们充满激情地朗诵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
10时40分,习近平参加师生座谈会。北大社会学系2015级本科生曾格有幸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校方早就通知他们五四期间会有一场座谈会,但不知道习大大要来,直到前一天才确认是习大大要参加座谈会,“现场没有特意排座位,同学们都是随机坐的”。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12点30分左右,座谈会结束,习近平告别北大,门外聚集了数百名慕名前来守候的北大学生。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潘林程告诉记者,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见习大大机会难得,他在风中等候了3个小时,最终得偿所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岳俊也很兴奋,他不仅见到了习大大,还跟他握了手,“他给人的感觉和电视上没有区别,本人比电视上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