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实习报告】
九里街道开展社会组织培育情况汇报
近年来,九里街道在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中以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为重中之重,坚持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满足了居民多种需求,为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处9个社区中共有各类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民间组织15家、备案7家,并涌现出美尔社区“社区志愿者”、拾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化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九里书画协会等各种组织。这些社会组织遍布全处社区,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功能较强的社会组织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我处社区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社区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社区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了社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我处社区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一是在组织服务内容上突出功能性。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组织一特色”的思路,精心培育慈善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基层社会组织,主要集中在老龄、志愿者服务、文化、福利、医疗保健、卫生体育、家政服务、残疾人托养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
二是在组织形式上突出多样性。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过程中,既强调全处社区统一政策、统一步调,又倡导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培育发展了一批参与管理型基层社会组织。 三是优化培育发展环境。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情况与对社区建设的整体考核相挂钩,做到组织上重视,政策上扶持。资源上保障。
四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改变传统上大包大揽的方式,对一些居民需求强烈、市场供给不足的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区服务内容和项目,采取“政府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通过向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服务项目的购买开展,以此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五是强化培训交流及激励机制。定期组织从事社区社会组织的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与水平,并探索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其推动工作开展的积极性。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开设专题知识培训的方式、开展不同层面的评优评先活动,并给予那些群众评价高的社区社会组织以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动、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里街道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为全面落实市、区下发的《关于对2012年度社区建设工作督查的通知》通知要求,结合年初签订的民政工作责任状内容,现将我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广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模式进展情况 九里街道所辖村、社区数量为9个,其中行政村6个、城市社区3个。我街道已创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目前有6个社区已实施“一委一居一站(中心)一办”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今年我街道创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和谐社区2个,由九里和平山口两个社区同时创建,预计今年年底开始实施“一委一居一站(中心)一办”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
二、“三社联动”工作的探索与实施情况
为大力倡导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建立联动机制,盘活用好社区各类资源,在不断探索中,九里街道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工为核心,以社会组织为抓手,推动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各种社会力量之间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创新和实践“三社联动”的新路子。
(一)建立领导工作机制,强化“三社联动”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机制。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行政推力作用。一是建立“三社联动”领导机构。二是研究制定 “三社联动”实施方案。三是建立领导挂靠机制。街道领导与社区挂钩,确保这项工作健康高效运转。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三社联动”经费保障 采取政府资助、扶持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自我挖潜等多种手段筹资。一是我处采取委托、购买服务的形式,将服务项目工作转移给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交给社区社会组织任务时,实行费随事转,更好地落实政府购买为居民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二是坚持开展福利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无偿、抵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社区社会组织以服务为宗旨,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对于特困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对于那些纯粹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项目,则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对于那些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服务项目。如在居家养老、家教家政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在今后的工作面中,根据居民不同需求,做到自收自支、独立经营,把福利、微利和经营性服务结合起来,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强化“三社联动”人才保障。
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在坚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上,把大量事务交给社会组织来做,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好社区工作。二是整合人才资源。选择“三委”(社区支部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中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负责人,居委会主任可以当个顾问或名誉会长。这一来,社区干部既不会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也实现了社会组织全面发展的局面。
三、和谐社区达标率年度完成情况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九里街道在建设和谐社区工作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今年我街道有两个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目前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建设完毕,九里村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平山口社区正在进行内部设施配套,两社区硬件配套争取在10月底完成;软件方面,两个社区正在对台帐进行完善,预计11月份完成。
四、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落实等情况
九里街道以社会工作实务为依据,在年初制订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培训学习,我们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座谈、讲演、心得分享、主题讲座和外出学习等形式,利用每月第一个周五下午定期学习。目前我处开展了9次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培训班,培训500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 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改善
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自治的重要保证。2011年,社区根据上级指
示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共新成立备案社会组织23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
居民生活中影响日益明显、作用日益凸显。
一、目前现状
目前,我社区新备案的23个社会组织中,涉及社区管理、志愿服务、公益服务、文化体
育、社区教育、养老助残、困难救助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自主发展、门类多样、不同层次、
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人员共计1400余人,其中
党员100人,社团类组织的负责人多为居委会工作人员或一直关心社区建设的志愿者,这些
社区社会组织大部分在社区活动室内开展服务活动。从活动开展情况看,上半年,社区提供
开展服务10余次,参与活动的群众累计600余人。
二、主要问题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管理、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
极作用,特别是在提供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参与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组织文体
娱乐、丰富居民生活,开展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推动公益慈善、促进社区和谐,反映
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做
出了应有贡献。尽管如此,社区社会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困
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活动场地有限、资金扶持力度不足、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等。
三、发展趋势
社区将继续打造书画社等社区风采展示特色组织,发展直接服务于养老、助残、救助、
文体活动等基层急需的社区社会组织,创新管理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
次服务需求;支持和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扩大社区民主
参与渠道,使其真正成为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社区 2011-5篇二:社区居委会社会组
织总结
***居委会社会组织工作总结 ***居委会有42栋楼,2352户居民,5795人,有社会组织20个,几年来***居委会注重
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改
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居委会自治的重要保证。
一、***居委会社会组织自然状况 ***居委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简称“百益荟”,是***居委会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自治
功能而建立的“社会组织之家”,自成立以来,现有20家社会组织在中心登记备案,已有“星
光”艺术团、“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和事佬”协会、“金翁”书画协会、***助老协会等
5家社会组织入驻中心,中心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活动、议事场所和电话、网络等
服务,为规范发展已建社会组织和培育新生社会组织搭建了平台,其中在民政局备案社会组
织有3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区居委会建设和居民生活中影响日益明显、作用日益凸显,受
到了居民欢迎。
二、搭建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种服务团
队已涉及文艺体育、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志愿服务、老年娱乐等领域。辖区内组织的 文体团队共10支,文体骨干80余人,文体队员600多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有10支,
其中以老助老服务团队4支。 ***居委会社会组织最初是以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制度和领导机构不健全,缺乏组织性,
活动非常自由,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现在***居委会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把这些零散
的社会组织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居委会的组织下活动规范起来,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管
理制度,例如***居委会“星光艺术团”最初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领导频繁更换,成员活动
散漫,缺乏严密的管理,在***居委会社会组织成立后对他们进行了精心培育,现在已经成长
为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社区社会组织。该团始成立于2005年5月,从开始的13人发展到目
前的180多人,“星光”艺术团下设合唱队、曲艺队、舞蹈队、模特队、健身操队、太极拳队、
太极剑队等9支特色精品团队,其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4岁,是***居委会艺术爱
好者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群众性艺术团体。它的创建也是经居委会扶持,从个人爱好培育成
为居委会社会组织的。居委会为艺术团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组织团员选举了团长和部门负责
人,帮助制定了规章制度、排练和演出计划,还提供一间近百平的舞美厅作为艺术团排练场
地。同时,还为其配备了音响、投影仪和道具等设备设施。自成立以来,艺术团共参加各类
演出活动上百场,其中,合唱队、曲艺队等先后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一、二、 三等奖4个,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层
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由4支志愿者服务队组成,志愿者达120余名,服务范围涵盖
了公益民生、应急服务、精神文明、文化体育、帮扶救助、普法维权等多个方面。协会通过
对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有效配置志愿服务资源,着力提升志
愿活动参与率、服务对象普及率、问题有效解决率和居民群众满意率,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奉
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成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
共开展献爱心捐助相关活动16次,共捐献衣物、生活用品1800余件,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
提供送温暖服务50余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 “和事佬”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由辖区内熟悉法律知识 、德高望重、热爱
居民工作的社区居民、“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在职或退休法律工作者、退休教师等
担任。“和事佬”协会通过走访居民群众,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调解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
收集、反馈和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共调解邻里、
夫妻等纠纷12起,收集民情、民意86条。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大力探索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居委会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了大批辖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
社会组织在辖区居民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居委会坚持对各个社会组织用心扶持,积
极引导它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组织星光艺术团参加
了大庆第二届广场舞大赛获一等奖,“舞动龙江”大庆城市突围赛中荣获二等奖,油田物业公
司举办广场舞大赛获第二名好成绩,***星光艺术团派出50名优秀队员代表让胡路区参加大
庆市地企运动会开幕式健身操表演,受到领导和居民的好评。目前星光艺术团的健身操团队
常年活跃在乘风广场,让美丽的乘风广场又填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8年合唱团获得第一届
“弘扬大庆铁人精神、共建和谐家园”全市职工歌咏大会三等奖,2011年太极拳团队获得大
庆市第二届健身气功比赛第一名,,2012年“唯我独尊”健身操争霸赛中荣获季军,大庆油
田第三届“激情永续,唱响辉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秧歌比赛和大庆油田第三届“激情永
续,唱响辉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比赛的一等奖,2013年大庆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
一等奖,2014年在乘风广场开展了“热闹让胡路”等大型文艺演出6场,为文明城市的创建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我居委会社会组织在提供为民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参与社区管理、推进居委会
自治,组织文体娱乐,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公益慈善、反映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
都做了一些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尽管如此,社会组织还处于
发展阶段,还面临一些问题。表现为活动场地有限、资金扶持力度不足、自身发展能力较弱
等。篇三:如何做好社区社会组织工作 如何做好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 近期,突然觉得社区社会组织的话题变得十分的火热。不仅是政府在讨论这个问题,甚
至居民都开始关心北京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这与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居民的精神
文明水准日益提高密切相关。 社区社会组织与一般的社会组织不同,它的地域性更强而且规模相对更小。本次的研讨
会,听取了很多前辈和专家的发言,学习了很多。在这里,提出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以求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经费逐年投入有一定差距。目前,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基
本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而且社区工作自筹经费十分有限,也抑制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范围,
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更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2、社区发展不平衡,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社区办公条件虽有改善,但社区
活动用房严重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开展较大的活动往往受到限制。影响了社区服
务工作的开展。
3、社区社会组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的社区组织大多数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
年轻人较少,因此根据我国教育水平,大多数社会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是社区服务项目较少,难以对居民群众形成吸引力。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社区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
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医疗环境
的改善,居民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因此,社区内老年人群逐渐增多,。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社
会组织年轻化是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2、加强领导,逐步建立良好的社区社会组织机制。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社会
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要切实加强社区居委会对社区社会组织改制的领导,认真研究解
决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整合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同时制定相
关政策,明确赋予社区社会组织一定的自主权、协管权、监督权,为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
造条件。
3、加强管理,进一步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一是要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人员素质,
鼓励有特长的居民加入行列当中,改善社区社会组织人员的结构。二是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
织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每年至少一次的集中培训,适当地聘请一些专业人士讲课等。
4、理清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搞好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关系,实行资源共享,是双赢
的项目。这样也能减轻社 区的行政负担,为和谐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薄讲解,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指正。篇四:xxx社会组
织情况汇报
xx街道社会组织情况汇报 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及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意义愈来愈大。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协调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而且可以在组织社会生活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下面汇报一下本街道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一、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全街已进行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xx个。其中,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x个,备
案社会组织xxx个,其中:街道级x个,事业单位x个,村、社区xxx个(维权类x个,活
动类x,慈善类x个,服务类x个)。 备案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有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人民调解委员
会、志愿者协会等。有的村成立了法制服务站、治保协会,治安巡逻队,有的社区成立流动
人口服务站、帮困爱心协会、社区居民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协会,部分村、社区、单位
还成立了具有特色的协会,如xxxx协会、xxxx协会、xxxx中心、xxxxx社团等。 社会组织负责人主要由村、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成员一般由两委会成员组成,极少数
组织是由特长的群众组成。
二、社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我街道社会组织活动开展仍局限于社区文体活动方面。近两年,xxx大开发大发展,老
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村、社区有的协会成员经常参
加活动、表演节目等。典型的社会组织有xxx老年人协会,xxx舞蹈队等,社区大爷大妈们
跳健身舞,编排节目,参加各种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身心。 同时,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学校等,调解民间矛盾、宣传法律知识、进行
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法律培训、走进社区,让老百姓学习法律知识等,这些组织为龙潭社
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出了一份力。
三、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当前社会组织发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具有xxx特色的组织较少,发挥应有作用的不多;部分组织有名
无实,带有一定的政府条目,一级一级延伸,基层只负责备案或登记。
2、社会组织与日常工作联系不紧密。许多社会组织都是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来成立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联系起来,这样使得社会组织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有些组织成立了,也配了办公设施,但是群众参与的力度和热情不高,比如xxxx,
按照3a级标准建设和管理,有独立办公用房,配齐了电脑,电视,床铺,活动室,还有专门
工作人员,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养老等服务,但是老人生活观念难
以转变,服务设施再好,还是没有自己的家好,很少有人光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社会组织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一是改变【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报告】
过去协会负责人由书记、主任担任的历史,选择有积极性、有责任心、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
的人来担任协会负责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二是街道、村、社区为社会
组织提供活动阵地和适当经费,使得群众有热情、有积极性参加, 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切实有效的组织群众开展活动,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社会组织的
职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2、加大以村、社区为主阵地成立社会组织的力度。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有实
际意义、真正发挥作用的组织。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党员干部想法向前、言语向心、
行动向民、对事向公、对人向善,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章立制。村、社区要完善监督机制,制定相关制度、计划,定期开展活动,记录活【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报告】
动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同时要扶持社会组织,开展相关培训、交流工作,请专业人员给社
会组织成员培训技能,传授经验等,村级、社区级之间通过合作、切磋的方式多多交流,互
相汲取长处,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4、大力培育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在保证维权类、慈善类、服务类、活动类的社会组织正
常发展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区、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思维,挖掘潜力,成立有本村、
社区特色的社会组织,创造品牌,进一步为村、社区经济、文明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篇五: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短暂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
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
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寒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
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
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
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
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
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
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
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
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
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
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
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
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
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
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
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
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
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
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
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
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
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
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
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
历。【网络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报告】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
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
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
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 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
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
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市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并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扶助弱势群体和开展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所难以取代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局开展了一次综合调研,现将我市社会组织工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建议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社会团体登记情况。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223个,其中:社会团体166个,行业性社团129个,专业性社团29个,联合性社团3个,学术性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家,其中:民政类5家,教育类17家,劳动类10家,卫生类12家,科技类6家,文化类4家,体育类3家。据初步统计,我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现有38,500人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各类社会组织去年总收入5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
(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1、健全规章制度。为使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市民政部门指导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将登记证书、资格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增强工作公开的透明度,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规范财务管理。为贯彻中央精神,提高我市民间组织会计人员素质,民政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民间组织进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通过培训,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已熟练掌握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已能在财务操作中实际应用,从而规范了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3、落实四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制定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普查登记、注册登记、备案登记、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例会四项制度,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并及时掌握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变化,确保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各社区所辖民间组织每月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居委会通报备案,居委会将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照片资料登记造册,重大活动报登记机关备案。确保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二、工作现状
(一)提高了民间组织的登记质量。我们以“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提高服务”为登记工作理念,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细致地对民间组织地成立、变更和注销进行审批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间组织发放“明白纸”,公开登记事项、申报程序及材料、行政许可时限和操作规程,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登记程序;我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审批登记手续,为登记对象节约办事时间,减少上门次数,提供热情服务。
(二)健全了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我们把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规范民间组织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市、办、居”三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分类负责、纵向按级负责”的民间组织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网络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从而遏制不良组织的滋生和蔓延,扶持和保护合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多次与社团主管单位联合开展治理检查,注销不合格协会,规范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三)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年检工作。这几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密切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本着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的原则,与业务主管单位一起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年检、换证工作,让参加年检的单位填写了《年度检查报告书》,委托市“恒正会计事务所”出具《民间组织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未开展活动和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间组织依法予以了注销。
(四)深入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我们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要求,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接受公众监督;对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把诚信建设作为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制订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通过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责任等方面做出的公开承诺,增强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
1、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从质量上看,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发展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类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不足,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公共责任缺失,社会公信力不高。从作用发挥上看,大多数民间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行业协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
2、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且是暂行性行政法规,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与业务主管部门中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的申请成立热情高,而对社团的年检,变更,注销,和对社团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
3、执法力度较薄弱。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虽然是登记管理机关但却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总体情况为“力不从心,监管难以到位”。具体地讲:一是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不同民间组织都是以民政部门名义进行登记管理,但实际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人员编制只有1人,与实际工作量不对称,工作中常疲于应付,监管过程中也无专项业务活动经费。二是全市有200多个社团,其业务分属不同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工作、争取配合工作量大。三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专门设置了“处罚”一章,对社团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执法督查队伍,处罚很难落实。尤其是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缺少法制手段,造成一些未登记的民间组织取缔困难。
4、发展存在不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有:营利倾向较明显,服务功能却欠缺;规模偏小,在专职人员、办公设施、专业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分布的社会领域不均匀,在教育、卫生、民政领域较多,在科技、劳动、体育领域相对较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出台与民间组织有关的法律及配套的政策法规,应尽快出台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修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要具体、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区别于有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中应体现民办,方便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管理的政策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加快民间组织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民间组织执法工作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在登记管理机关还没有执法队伍,也没有必要的督查经费。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民间组织管理力量,尽快组建高质量的民间组织执法队伍,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确保民间组织管理者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大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予以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应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民间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在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统筹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民间组织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条件、标准来建立,坚持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协调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适应需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的原则,着手对社会的客观需求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资源及潜在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底数、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在充分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现有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民间组织的设置、布局,使民间组织在数量、种类、布局方面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民间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民间组织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除了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养外,民间组织自身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在较高的层次上对民间组织进行能力构建。通过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使民间组织成为一个“职能实”、“人员精”的组织。同时,要鼓励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使其不断壮大。
一、工作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群众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意见》和《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支持与促进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暂行办法>的通知》(筑委厅字〔2016〕173号)的要求,围绕《区社会组织发展三年规划(2016—2016)》,以成功申报我省唯一一家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和举办全国社会治理年会为契机,逐步构建我区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保障体系,力争2016年培育和发展不少于40家围绕从事社区服务的、服务“民生十困”的、群众需求强烈的、政府部门职能尚未覆盖到位的社会组织,不断巩固我区社会治理工作成果。
二、主要任务及时间安排
以打造“四平台、四库”为重点,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突出发展重点,加大培育扶持,加强规范管理,强化保障措施。采取项目化方式推动各级各相关单位在全区社会组织建设参与社会治理中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共同推进和创新具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模式。
(一)逐步扩大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认识范围。
1.一次讲座。在全区中心组学习中邀请社会治理方面的教授就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次讲座。(4月中旬前完成,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2.一轮培训。在全区社会建设各相关部门、人民团体、各乡(镇)、社区主要领导及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一轮围绕社会组织建设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社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4月中旬前完成,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
3.长期宣传。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组织工作亮点的挖掘和宣传引导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社会组织相关工作的内部培训和学习,普及和引导正确的社会组织理论知识及观念。(长期工作,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二)加强“四平台”建设。
1.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平台(见图1)。
在现有民政登记注册的基础上,摸排我区现有社会组织及社区组织数量及性质,按照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联系、服务与指导,建立以人民团体及专业社会服务组织联合会为主体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对本区域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全覆盖。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及党建工作制度。完成第一批区“枢纽型”社会组织授权认定工作。(4月20日前完成,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区委组织部)
2.改造提升社会组织孵化平台。
加快推进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的升级改造及区社会组织服务园建设,加大引进、培育专业社会组织的速度,委托专业社会组织代管,实现2016年全年培育不少于10家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及30家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专业社会服务组织联合会,加大行业管理及自律。投入60万开展“公益创投”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成长,为社会组织社会创新提供支持。(4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3.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沟通平台。
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立以社会组织为重点的区公益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平台,用于公益咨询、公益展示、公益推广,以及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工作动态的发布、宣传和沟通。(4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4.建立志愿者及专业社工培养服务平台。
(1)建立区社工服务站,在创新蔚蓝服务社加挂区社工服务站的牌子,作为区专业社工队伍的枢纽及高校社工专业的实训基地,培育、带动更多的专业社工服务辐射全区。(4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2)出台我区长期开展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计划,对通过社工人才全国职业水平考试的社区临聘人员或大学毕业生,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给予相关优惠条件。(4月15日前完成,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3)做实区志愿者协会,完善志愿者登记、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市民参与公益的便捷管道,支持志愿者的发动与组织工作逐步回归社会行动,构建“人人公益”志愿参与大格局。(4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志愿者协会)
(三)加强“四库”建设。
1.建立公共服务项目库。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充分挖掘、整理基层社会组织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积极培育和打造示范效应好、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围绕社区服务的、服务“民生十困”的、群众需求强烈的、政府部门职能尚未覆盖到位的服务方向,将政府职能转变中适宜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事项进行项目打造。通过以上两种方式逐步建立我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库,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方向。(长期工作,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区民政局、区编委办)
2.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库。
建立区级社会组织信息库和乡(镇)、社区社会组织、草根组织信息库,掌握其基本信息,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组织名称、所在社区、成立方式、活动领域、活动人数、牵头人、联系方式等。对社会组织基础数据实行动态更新,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4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区民政局)
3.建立社工、志愿者数据库。
建立全区社工和志愿者数据库,对专业社工人才及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专业特长等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全面掌握,有效利用志愿者、专职社工及相关社会资源,为社会组织的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持。(5月底前完成,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团区委)
4.建立专家库。
依托高校资源及省内外社会建设领域专家团队的力量,推进我区社会建设课题研究、项目评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指导我区社会治理特别是社会组织建设工作。(4月底完成,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
(四)建立健全政策措施。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社会组织发展实际特点,各牵头单位在5月中旬前制定或完善我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
1.拟定并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及一年计划。(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
2.拟定并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
3.逐步推动社会组织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将政府职能转变中适宜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事项,按规定逐步有序向社会组织转移。(牵头单位:区编委办)
4.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制定并公布政府年度购买社会服务与管理事项目录,负责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资金保障(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5.建立社会组织设立导向目录,科学、合理的培养和发展社会组织。(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6.建立我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及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区委群工委)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牵头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项目牵头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按照时间要求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及分工,抓好本单位承担的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规范审核备案。工作任务涉及的规范性文件报区长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审议前,须经牵头单位送区委群工委审核;区长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送区委群工委备案。
(三)加强信息报送。各牵头单位要建立信息采集渠道,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各项工作动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宣传渠道,及时以简报、动态等形式反映社会组织工作情况。
(四)严格考核奖惩。此项工作将纳入全区年终目标考核,牵头单位要采取日常检查、定期督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目标办要采取多种督查方式与对工作进度缓慢、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和个人加强督查力度。
**市监察局: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监察局开展社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按照工作步骤进行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措施到位
(一)成立机构、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通知》的要求,我局即成立了由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局监察室、利用处、耕保和测绘地籍处等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工作分工,下设了土地评估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组、经营性测绘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组、督导协调工作组,明确了各个工作组的职责,保证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向全市的土地评估机构、经营性测绘机构发出了相关通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了宣传发动,提高了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定方案,明确工作内容
结合工作实际,我局研究制定了《**市国土资源局开展社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提出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为:一是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情况;二是土地估价机构和从业人员高评低估、出具虚假或失实估价报告情况;三是在地价评估中暗箱操作,高额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四是估价机构内部制度建设情况;五是查出违规违法行为。要求坚决纠正和查处国土资源部门公职人员利用土地评估机构、经营性测绘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违法经营和干预其正当执业行为的违规违纪行为。同时规定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提出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具体要求。我局及时将《实施方案》下发到各会员单位并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有力推动了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专项整治自查开展情况
(一)中介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地区涉及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有10家,主要从事土地挂牌出让、资产处置及征地拆迁等涉及土地评估工作方面。银
川市管理注册的经营性测绘机构中介组织共有39家。
(二)自查基本情况
1.土地评估机构情况。10家涉及土地评估中介机构,其中全国A级2家,业务范围是全国;全区B级1家,**市B能7家,业务范围是**市地区。
2.经营性测绘中介组织情况。目前**市地区经营性测绘中介机构共计39家,其中具有乙级资质15家;具有丙级资质12家;具有丁级资质12家。
三、整治措施
结合此次自查自纠工作,针对我局所管理的土地评估和经营性测绘中介组织我们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年检,严格把关。强化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和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对违反有关规定、不符合条件的机构要及时吊销或降低其资质等级,对执业人员不符合注册条件的暂缓或取消其注册执业资格,并向社会公告。
(二)强化制度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将重新修订行业自律公约,组织全市注册执业的中介机构联合签约发布,共同遵守执行;二是组织中介机构签订“放心中介”联合宣言,开展“十佳中介机构”评选活动,着力塑造行业形象和中介机构执业品牌;三是建立行业“黑名单”公示制度,对违规执业、不诚信执业及其他不良行为的机构列入“黑名单”范围,记入其信用档案,并及时向社会曝光。对一年之内有两次不良行为记录的机构,督促其在三个月内停业整改,整改合格后准予再执业;对屡教不改的机构,撤销其注册执业资格。通过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推进行业诚信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理念,遏制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加大执业检查和惩处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抽查力度,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技术规范、粗制滥造、迎合客户不合理要求、严重背离客观地价水平的估价报告以及虚假评估、违规评估等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披露曝光。
(四)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充分利用舆论媒体,及时报道专项整治情况,大力宣传整治成果。通过设置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的投诉、监督,要把整顿规范的情况及时向群众和企业反馈。根据实际选择部分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深刻剖析成因和环节,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不断把专项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编辑:琛哥)
加强民政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七次民政会议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政〔2015〕8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民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促进“四化”协调科学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和促进国防建设、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开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围绕******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我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加大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民政事业城乡发展一体化,初步形成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层民主活力和社会自治功能明显增强,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有力,民政基本社会服务网络健全有效的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救灾救济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和救灾救援体系,建立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救灾工作网络。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积极开展减灾培训,实施以减灾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为重点的减灾宣传教育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二)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和家庭收入核算机制,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健全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分类施保,推进城乡低保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确保所有符合条件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专项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低收入家庭认定和救助工作,理顺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之间的关系,推进专项救助制度在覆盖低保对象的基础上向低收入家庭延伸,探索建立资金落实、运转协调、管理规范、衔接有序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临时救助程序,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的及时有效救助,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补充作用。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推广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利用爱心基金开展医疗救助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探索针对困难家庭的助学、住房、法律援助等项救助制度,提高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服务能力。
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供养资金及管理经费、人员工资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建立农村五保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基本实施五保对象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零支付”。全面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推进敬老院法人登记,推行等级管理,促进敬老院健康发展。
(三)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十二五”期间,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的建设原则,每个县(市)建成1所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为老年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全面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孤儿安置、养育、教育、医疗康复、成年后就业、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着力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建设,提高服务困境儿童的质量和水平。完善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
(四)推进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市县两级规划建设示范性老龄服务产业项目,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鼓励社会服务机构和企业在社区设置养老服务网点。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开展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精神慰籍等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社区服务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服务。到“十二五”末,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30张,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的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服务的目标。
(五)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市县慈善协会为支撑、以慈善爱心超市为依托,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慈善工作网络。大力提高慈善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推动社会捐助工作规范化,提高慈善组织运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组织开展各类劝募活动,不断壮大慈善基金。探索慈善超市的长效运行模式,为社会捐助搭建良好平台。到2015年,90%以上乡镇(街道)要建立社会捐赠站点和慈善超市。贯彻《彩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强福彩文化和保障能力建设,推动福利彩票销售量总体稳步增长,力争年增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有力资金支撑。
(六)创新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城镇新建小区、新型农村社区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原有社区要整合、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到2015年,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以上,社区服务设施面积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平方米,6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80%以上的社区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健全多元投入和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调发展,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七)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推进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落实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发展。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落实国家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信息平台和政府资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有效机制,推行政府向取得3A以上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制度,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督导。加大执法监察力量和执法监察力度,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
(八)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和知识普及化的建设方向,适应社会服务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遵循社会工作发展规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使社会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充实管理力量,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九)推进优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促进优待政策落实。保障优抚事业配套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各项抚恤金和义务兵优待金。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确保按期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长效机制。继续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优先重点安排扰抚对象危房改造,实现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医疗保障状况明显变化、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优抚事业单位建设有明显成效的目标。
(十)做好军休人员安置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要求,改进服务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军休安置管理模式。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管理工作,落实其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医疗待遇,确保军队退休干部享受安置地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确保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各种地方性补助补贴经费落实到位。将服务管理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效解决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用房、服务管理工作及工作人员经费不足,不断改善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
(十一)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围绕安置改革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安置主管部门和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合理编制安置计划。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刚性手段和沟通协调、制度激励等柔性措施,安排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就业。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国有、国有控股、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职工,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招录(聘)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积极做好伤病残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各级政府要制定落实针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着力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广泛开展“订单式”培训工作,确保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十二)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成果,持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持续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机制。各级政府要坚持每年为驻焦部队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军地互办实事的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化工作机制。完善落实涉及军民利益的双拥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军民合法权益,促进部队与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促进政策落实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强军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军供综合保障能力。坚持“平战结合,国防效益优先”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市军人接待站和月山军供站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部队快速供应的需求。
(十三)增强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审慎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要求,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编制指导未来、便于管理的区划调整方案,认真开展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申报工作,稳妥开展乡改镇、镇改街道体制调整,加快培育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围绕平安边界建设,进一步提升边界线管理水平。按要求完成市县界线年度联检,积极调处边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研究拟定加强地名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城乡地名设标工作,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完善地名标志服务体系,健全市县两级地名数据库,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开展地名服务信息亭建设,提高地名公共服务能力。
(十四)提高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到2015年,全市每个县(市)建成1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救助管理站,并配备救助专用车辆等设备。推进救助工作进社区、进乡镇,基本实现街面无滞留流浪未成年人目标。推进婚姻登记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等级评定工作,加强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建设,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确保婚姻登记合法、规范、便民,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推动殡葬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推行火葬,努力提高火化率。创新骨灰安葬方式,推行节能、节地、环保的绿色葬法。体现殡葬公益性原则,各级财政加大对公益性公墓的支持力度。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将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作为必备附属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实现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全覆盖。加强对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及经营行为的指导与监督,探索推行经营性公墓按比例配备公益性墓位,限价销售,惠及困难群众。改善殡葬服务设施,完善殡葬救助制度,“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
(十五)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民政事业发展各项规划,加快建设基本社会服务网络,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举措,全面推进婚姻、殡葬、养老、优抚安置、防灾减灾、社区服务、社会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孤残儿童养育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开工、精心施工、如期竣工。统筹安排各类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做到既有设施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积极推动民政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民政服务及设施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总量适度、分布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和民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民政综合信息服务与人口、社保、医保、工商等各类信息资源共享,基本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着力强化民政工作协作协同机制。各级政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做好民政有关工作的部门协作协调机构,制定相应的议事协调制度,积极整合民政工作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衔接,切实提高民政工作行政效能。各级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卫生、编制、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有关职能,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真正形成推进民政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有效整合内部力量,不断提高管理民政事务、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福利彩票发行、慈善捐赠、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途径,有效聚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二)完善民政事业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进一步加大民政事业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筹集民政事业经费的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政事业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新增财政投入要优先用于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社区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福利彩票公益金要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民政事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确保与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需要相适应。(
(三)重点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层基础。各级政府要落实基层民政部门工作机构办公经费、办公场所及设施、制度、队伍建设等实际需求,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推进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普遍达到“四有三全一加强一提高”的规范化建设目标,即有承担民政工作的机构,有适应工作任务需要的人员,有满足为民服务需要的办公场所,有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办公设施设备全、规章制度全、文档资料全;涉及基层的各项民政工作得到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继续保持民政部门优良作风。各级民政部门及广大民政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大力弘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竭诚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政风、行风和作风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创新本领,廉洁奉公、为民惠民,不断增强民政部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