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中国物流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学会工作回顾
中国物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10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五年来,我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按照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聚人才、上水平、求实效,打造中国物流首选智库”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实际,团结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物流理论研究、政策建言及行业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在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促进我国物流业产业地位提升和全行业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
第一,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五年来,我会着力推进学术理论研究创新,无论是组织方式的改进,研究规模的扩大,还是成果质量的提升,都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
组织方式不断改进。本届理事会期间,我会共组织召开了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每次参会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参与演讲嘉宾上百人。围绕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共设立90多场专题分论坛。通过“专家论坛”分享新思路、新观点,“创新成果论坛”交流新业态、新模式,“青年论坛”促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学术年会已成为国内交流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指导行业实践,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学科体系建设最受关注的年度盛会。此外,我会还举办了各种专题研讨会20多场,拓展了研究领域,深化了专题研究。
成果数量持续增加。五年来,我会累计征集论文4320篇,其中1644篇获奖;共下达研究课题925个,其中447个获奖;加上政府部门委托研究课题,学会组织和参与的研究课题总数接近1000个;“中国物流管理创新成果案例”,共收到参评成果550个,其中202个获奖;100多本学术价值高、实践应用好、社会效益显著的物流类图书被授予“物华图书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学会扩大物流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我会组织研究的论文、课题学术水平突出,应用效果显著。如,对物流发展规划、战略、政策及标准的研究,多次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文件采纳。对物流网络、区域物流、电商与快递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及跨境电商物流、物流集聚区及物流园区、货运改革、军事及应急物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效推动了相关领域物流实践发展。对物流供应链及服务链、互联网及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了行业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去年开始,我会选择行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分别设立了重大研究课题和重点研究课题,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承担单位。对于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热点问题,提高研究质量的作用逐步显现。
研究成果广泛发布。五年来,我会每年通过《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中国物流管理创新成果报告》,选编发布研究成果,扩大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陆续推出《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中国应急物流发展报告》等系列报告,加强对细分领域的研究指导。我会主管主办的“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现代物流报》和《中国物流与采购》、《中国市场》杂志等媒体,成为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
第二,产学研结合推出新举措
本届理事会期间,我会新设中国物流产学研基地103个。自2008年以来,累计命名产学研基地166个。其中,企业和院校联合主办的99个,占59.6%;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主办的56个,占33.7%;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办的11个,占6.6%,产学研深化融合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五年来,学会每年组织召开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共有50多家基地作了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组织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累计100多家单位提出了项目需求,部分单位已经开展了深度合作,有的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的达成了合作意向。更多的基地利用产学研工作平台,走访互学,交流互鉴,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产生了一批有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基地。如大庆油田的石油产业物流、长春一汽的汽车物流、山东荣庆的冷链物流、北京交通大学的铁路货运与物流、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子商务物流、上海海事大学的港航物流、北京工商大学的供应链物流系统管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物流工程管理、后勤学院的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重庆工商大学的绿色物流等在业内已有一定知名度。这些基地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也为学会承接行业、政府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资源。
二是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如,北京物资学院产学研基地以“中关村智慧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依托,开展以智慧物流为目标的科学研究及产业服务。天津大学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依托,进行物流管理创新研究,深入推进物流工程教学改革。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骨干教师短期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师资水平。一些单位创造的“校企合作”、“共建共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学徒制”“企业家进课堂”“教师下企业”等多种新模式,成为产学研基地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三是取得了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新成果。如,湖南金霞现代物流园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共同研究信息技术,获得专利授权。远成集团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四川绵阳建立远成物流职业培训学校,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太原钢运物流通过产学研结合,完成多项专利技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产学研基地实行合作共建,在课题研究、技术咨询、管理创新、人才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三,政策建言打开新局面
五年来,我会陆续参与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涉及物流的内容,《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推动了《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业内称为“国九条”)等的出台落实,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积极配合政府决策咨询。参与了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邮政局、国资委、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相关物流规划和政策的修改论证工作。承担了有关部门20多项委托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多数被吸收采纳。应邀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增强了物流业在国家重大政策中的话语权。
努力反映行业诉求。五年来,我会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出了有关财政税收、车辆通行、物流用地、行政审批、涉企收费、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100多条。部分建议得到国家高层领导批示,多数获得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同,有的建议被采纳,推动了相关政策的调整和落实。积极参与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先后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建立了相关领域的工作联系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定期系列产品,每月的《物流政策辑要》,每季的《物流趋势观察》,每年的《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和不定期的《参阅》文件,发送政府有关部门和会员单位,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第四,人才培养迈出新步伐
通过努力,“物流管理与工程”从2011年起正式进入教育部全国学科目录“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学科地位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硕士、博士较完善的物流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全国已有443所本科院校、954所高职高专院校、9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十几年间累计为社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280多万人。
五年来,我会积极配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完成了本科及高职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我会还与物流教指委和行指委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和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双师型”骨干师资培养、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活动。
继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后,2010年开始启动物流员级别的培训认证。截至目前,累计为社会培训认证物流、采购方面的学员达50多万人。2012年启动“中国物流行业人才标准体系”建设,完成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能力要求》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发布物流行业职业人才培养框架,加强相关认证制度、考试大纲、题库和模块化培训教材的更新建设工作。
第五,对外交流又有新进展
目前,我会担任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董事,亚太物流联盟主席和东北亚物流学会副主席。在国际机构中代表中国行使话语权,承担国际责任,得到国际业界的认可和赞誉。我会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行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五年来,我会共组织出国(境)团组90批次,400余人;邀请来华30批次,200余人。通过考察培训,组织和承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相互学习,分享经验,让世界同行了解中国,为中国物流“走出去”牵线搭桥。
在此期间,我会先后选派200多名物流师资赴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培训学习。2013年,我们与英国物流技能协会、英国文化协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试点成果得到政府和企业高度肯定。2014年以来,我会又与澳大利亚物流协会进行交流,共同推进物流职教合作。
以上工作顺利开展,得益于学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每年结合学术年会召开理事会,并多次组织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学会工作。加大会员发展力度,吸引产学研各界加入学会,会员结构逐步优化。对学会网站更新改版,开通微信服务,定期编发《会员通讯》,不断拓展专享服务项目。聘任特约研究员,充实专家团队,壮大研究力量。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学会制度建设,为学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学会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五年,是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五年,也是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会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位理事认真履行职责的结果,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会,向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全体会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会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一是务实的理念,要紧密围绕行业发展的实际,深化产学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发挥理论研究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二是创新的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把握和适应新常态;三是开放的理念,全方位开放学会工作平台,倡导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吸引更多的业界人士参与到学会各项工作中来;四是分享的理念,运用多种手段推广发布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运用,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五是服务的理念,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努力为行业健康发展服务、为政府治理决策服务、为会员素质提升服务,不断开辟学会事业发展的新空间。
五年来,学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规模与质量的矛盾。目前,无论是学会会员人数还是研究成果数量都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原创性、基础性、国际性的重大研究成果还比较欠缺,研究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产学研结合的矛盾。学会推动的产学研结合起步不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成果转化力度不足,物流研究供需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学会的服务还不能适应各类会员的要求,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组织会员对重大课题的研究、学术研究的引导和成果评审、转化等诸多方面,我们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持续改进提升。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奋斗目标。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物流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综合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物流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大量新课题。建议将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纳入“十三五”重大课题,由学会牵头,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一是物流业基础理论、方法论及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二是新时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以及机制与体制创新的研究;三是“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计划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四是物流业支撑与工业2025计划以及其它产业物流发展机遇的研究;五是区域物流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六是物流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与应用研究;七是物流业国际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研究;八是物流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九是新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变革的研究;十是物流业的人才战略与就业趋势研究。
在新的形势下,新一届学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推动物流强国建设为主线,团结广大会员和有志于中国物流事业的各界人士,着力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转化水平,着力加强政策研究能力和行业指导水平,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校企供需对接,着力推动学科体系建设和物流人才培养,加强学会组织建设,优化会员服务,扩大国际交流,为把中国物流学会真正建设成为,引领中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首选智库,为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此,我建议,新一届理事会重点抓好三个发展重点:
一是加强学术研究,突出重点,提升科研质量,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围绕“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学术研究体系。在基础性研究方面,争取出现一批对内有重大指导作用、对外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研究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应用性研究方面,要深化案例研究,显著提升研究质量,更好发挥对行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集聚各方面资源,搞好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研究,加大对行业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力度。在继续坚持办好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同时,搭建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物流学术交流平台。要加强学术成果推广和研究成果转化,在办好现有书报刊网的基础上,争取定期编辑出版专业学术刊物,创建高水平研究成果发布平台。
二是做好政策研究,改善行业治理,产生一批见实效的政策成果。
以服务科学决策为切入点,引导学会会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强政策成果储备,努力将政策研究转化为有效的政府决策。要把握“十三五”规划出台的机遇,推动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点研究影响行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要继续推进《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工作,加强各部门、各地方规划和政策的研究支持工作。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反映企业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能落实、有抓手的政策措施。要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治理要求,对行业营商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作长期跟踪研究,适时提出行业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建议方案,启动行业立法前期研究,推动行业治理现代化。
三是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成果与产业对接,促成一批示范性的合作项目。
探索产学研合作良性传导机制,提升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引导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和互动,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继续做好产学研基地的组织申报工作,强化基地的后续管理,培育一批机制完善、模式新颖、人才集聚、成果丰富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要继续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促成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见实效。明年春天,我会将继续组织召开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评选示范基地。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推动形成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总体来看,我们要全方位谋划“十三五”时期的学会工作。要加强教育培训,推动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做好物流保障。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扩大发展会员,改进和提升会员服务,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服务项目,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把产学研各方面有志于物流发展事业的各类人才吸引到学会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