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居庸关文章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篇一:长城居庸关文章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

长城在中国有很多段。比如,有山海关长城、嘉峪关长城。北京段的长城有司马台、慕田峪、金山岭长城等,那我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北京段居庸关长城。

关沟两侧有七十二景,如仙人枕、点将台、拴马桩、五郎像、望京台、白凤冢等。但最有名的是列入燕京八景名录里的“居庸叠翠”。居庸关一带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乾隆皇帝曾御笔提写“居庸叠翠”,刻成碑立于关城东南侧。

那居庸关被现在人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吕氏春秋》中记载“天下九塞,居庸其一”。距今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可见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居庸要塞”就已经存在,归燕国管理。到了明朝,明长城北京段又有“内三关”,紫荆关、倒马关和居庸关。居庸关又是其中之一。被称为“绝险”。

居庸关长城是后修的。它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的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在描叙居庸关路险关雄时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峰云其高 。

居庸之名,据元代人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庸就是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其实居庸之名早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有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在著名的太行八陉中,居庸关排列第八,即控扼军都山的军都陉。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但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军都关”。由辽以后金、元、 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

朱元璋灭掉元朝建立朱氏政权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便派开国元勋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城,这是明代修建长城关隘最早的记载。由此可见,居庸关战略地位之重要。徐达所建关城,是很大的。古书记载:“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居庸关城建立后,于此置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又升为卫,统领五个千户所。

居庸关自洪武建关后,历代都有修建,较大的一次是景泰初年。土木之变以后,当时兵部尚书于谦奏明皇上:居庸为京师之门户,宜亟守备,以佥都御使王镇守重修居庸关。居庸关尚存的南门门额所嵌:“居庸关”石匾上就有“景泰伍年捌月吉日立”的题记 。居庸关,也是万里长城雄关险隘中,经受战火洗礼较多的一座关隘,这里曾导演出几场决定朝廷命运的战事。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灭辽,就是先打下的居庸关,而后挥师南进,直取辽都燕京的。金朝后期,蒙古族部队曾多次攻陷居庸关。但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率大军进攻居庸关时,因金兵凭险坚守而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兵转攻紫荆关,然后绕经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明军灭元,也是先攻下居庸关,而后长驱直入,一举拿下元大都北京城的。277年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又是攻取居庸关,而后进军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长城居庸关文章】

居庸关云台始建于元代,原是一个过街塔,后人以其“远望如在云端”称之为“石阁云台”。云台是用汉白玉砌成,台顶面积为310平方米,台下正中开辟券门,券门顶部呈多边形,券门及券洞内内遍布雕刻。云台上雕饰了藏传佛教图像文字。券门四角雕有金刚杵,券洞顶部正中平面上雕有5个曼陀罗,券洞顶部斜面两侧雕十方佛,券洞四隅雕四大天王,佛像共2215尊。并在两侧壁用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汉文六种文字镌刻《陀罗尼心经》、《十字密言》、《造塔功德记》等。云台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过街塔,是元代的艺术珍品。居庸关一带风峦叠翠,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乾隆皇帝御笔题写“居庸叠翠”,刻碑立于关城东南侧。

与关沟平行的还有一条铁路,叫京张铁路,是由清末爱国主义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开工,1909年建成,同年10月通车,全长200多千米。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技术难点多,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型铁路,成功解决了火车转弯的难题,并且还打通了一条长达1091米的隧道。这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堪称奇迹。现在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而且还立有纪念碑,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

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工程之巨大,耗时之长,动用工匠之多,在世界史上都堪称奇迹。在那个没有机械和现代起重设备的年代,中国人能自己修筑这样一条绵延万里的长征,真可称得上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长城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作是防御性能的墙,我看不然。长城真正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把农业和畜牧业彻底分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民族与民族间的贸易、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是民族融合的纽带。同时保护了亚欧大陆桥,尤其是丝绸之路,让东西方的古老文明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了一起。

昭君出塞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指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一带。)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孟姜女哭长城

传说很久以前江苏松江府有个孟家庄,孟家庄有一老汉善种葫芦。这一年他种的葫芦长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邻居姜家院里。孟、姜两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约秋后结了葫芦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结了一个大葫芦,孟、姜两家非常高兴,把葫芦摘下来准备分享。忽听葫芦里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声,孟老汉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芦切开一看,呀!有个小女孩端坐在葫芦中,红红的脸蛋,圆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爱。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欢的不得了,一把抱起来说:“这孩子就给我吧!”可是孟老汉无儿无女,非要不可,两家争执起来,一时间不可开交。到后来,只好请村里的长者来断。长者说:“你们两家已约定葫芦一家一半,那么这葫芦里的孩子就

算你们两家合养吧。”于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两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汉无儿无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美丽异常,织起布来比织女,唱起歌来赛黄莺,孟老汉爱如珍宝。 这一天,孟姜女做完针线,到后花园去散心。园中荷花盛开,池水如碧,忽然一对大蝴蝶落在池边的荷叶上,吸引了她的视线,她便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用扇一扑,不想用力过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气恼,便挽起衣袖,探手去捞,忽听背后有动静,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公子立在树下,满面风尘,精神疲惫。孟姜女急忙找来父母。

孟老汉对年轻人私进后花园,非常生气,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进我的后花园?”年轻人急忙连连请罪,诉说了原委。原来这个年轻人名叫范喜良,本姑苏人氏,自幼读书,满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处抓壮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范喜良急忙乔装改扮逃了出来。刚才是因饥渴难耐,故到园中歇息,不想惊动了孟姜女,边说边连连告罪。

孟姜女见范喜良知书秉礼,忠厚老实,便芳心暗许。孟老汉对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来,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汉非常赞成,便急忙来到前厅,对范喜良道:“你现在到处流落,也无定处,我想招你为婿,你意如何呀?”范喜良急忙离座辞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后连累小姐,婚姻之事万不敢想。”无奈孟姜女心意已决,非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终于答应。孟老汉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议挑选吉日,给他们完婚。

孟家庄有一无赖,平时喜欢拈花惹草,无所事事,多次上门求亲,孟老汉坚辞不允,他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如今听说了范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带着官兵来抓人。这时孟家还蒙在鼓里呢,他们刚刚新婚三天,仍沉浸在喜悦之中,忽然哗啦啦一声,大门被撞开了,一群官兵冲进来,不由分说,把范喜良绳捆索绑就要带走,孟姜女急忙扑上去,被官兵一把推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官兵带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长城下民夫数以万计,到哪里去找呢?她逢人便打听,好心的民夫告诉她,范喜良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来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三天三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长城倾倒八百里,惊动了官兵,官兵上报秦始皇。秦始皇悖然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等孟姜女被抓,秦始皇一见她生的貌美,便欲纳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说:“要我作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长桥一座,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三要万岁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 不几日,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驾起行,过长城上长桥,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奠。祭毕,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孟姜女冷笑一声道:“你昏庸残暴,害尽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岂能作你的娘娘,休可妄想!”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时间,浪潮滚滚,排空击岸,好像在为孟姜

女悲叹。 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

定城砖的传说【长城居庸关文章】

【长城居庸关文章】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冰道运石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

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约20余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植物标本,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四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脊椎动物的繁荣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这四个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容,向观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9个,设有“古

篇二:长城居庸关文章
长城的历史及居庸关八达岭

长城的历史及居庸关、八达岭长城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一会要去参观的是八达岭长城,大概还有十几分钟才能到,在这里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及八达岭和居庸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最早修筑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连年征战,为了有效的抵御入侵,各诸侯国在各自的边境上修筑了一系列能够传递信息的烽火台,以及具有防御性的驻军城堡,这些城堡当时被称为“列城”。在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当时的长城被称为“万城”或“方城”。之后各诸侯国纷纷效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修筑长城高峰。第一次是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维扩中原地区封建经济的稳定发展,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30万军队及数百万民夫,先修建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旧长城,再另筑新长城将他们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7000公里的长城。第二次是西汉初期,汉武帝为了抵御匈奴的不断南侵和保护新开发的“丝绸之路”,在采取坚决抗击政策的同时,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汉长城西起新疆的罗布泊,东至辽东,长达10000余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第三次是明朝,从朱元璋建国第一年开始,他派大将徐达北上修筑长城,直到明王朝灭亡,200多年中一直没有停过,其中大规模修筑就多达18次。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鸭绿江边,全长7000多公里,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三次高峰,也是最后一次高峰。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中独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地势险要,城关坚固,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八达岭长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是居庸关的门户,所以古人曾说“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典型的一段。也是北京境内长城中保存最完好,工程质量最佳,结构最严谨的一段。 八达岭长城是由关城,岔道城,墙体,墙台,敌台和烽火台等建筑组成。关城建于明代,关城东门上刻“居庸外镇”。意为居庸关外又一重镇。西门上刻“北门锁钥”。意思是此处是军事重镇,好像北京的门户上的一把锁,一旦被打开,整个北京也就门户洞开了。关城东门外路旁有一快巨大的“望京石”,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途中路过这里,曾在这块巨石上回望京城,此石因此而得名。

由于关城地域狭小,很难驻守大量官兵,明嘉靖年间又在关城西北另建岔道城,城中建有守备衙门、武器弹药库、粮库和兵营等。

长城的墙体平均高7.8米,墙上可容10人并进或五马并骑。内侧的墙称女儿墙,高约1米;外侧的墙称垛墙,高约2米,垛墙上凸出的部分称垛口。墙台是和墙体在同一平面,向外突出的平台,也叫“马面”突出部位砌有垛墙,平时放哨、习武,打仗时兵卒可以站在突出墙体的地方从侧面攻击登城的敌人。敌台是跨墙而筑,高出墙体,两层或三层的建筑,上面四面开有望孔和箭窗。里面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屋子,分别用于士卒居住和存放武器、弹药、粮食的地方。【长城居庸关文章】【长城居庸关文章】

另外还有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军情的设施。白天报警点烟称烽,夜间报警放火叫燧sui。报警时用狼粪做燃料,烟飘的高而且不容易散,非常醒目,又叫狼烟。所以烽火台又称烽燧或狼烟台。明成化年间规定,来犯之敌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

关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因关沟是北京的关防重点,因此在关沟内设置了四道防线重兵把守。也就是俗称的4关,它们分别是八达岭关、上关、居庸关、下关。在关沟中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铁路,这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它全长200多公里,是我国清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并创造性的设计了“人”字形铁路、“之”字形爬山,解决了火车不能直接爬坡和拐弯的问题。并且成功的打通了长达1091米的隧道。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居庸关位于两山夹峙、陡峭难攀的峡谷中,又有下关与八达岭两个周边关,自古有“绝险”之称。“居庸”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中“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居庸关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明长城全线著名的三关。居庸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关城里有一座汉白玉砌筑的高台叫云台,始建于元代,原来是一个过街塔建筑,当时台上有3座并列的白塔。之后佛塔毁坏,只剩下汉白玉台座,因为云台上雕饰了很多藏传佛教图像与文字。所以云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在居庸关边上还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

长城的历史我就讲完了,现在大家准备一下,跟我一起下车去近距离的看一下有着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长城。

篇三:长城居庸关文章
2015游八达岭长城教学反思

反思一:游八达岭长城教学反思

一、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之一是“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八达岭长城什么样。”所以在初读课文之前,我便抛出了以下这个问题:“八达岭长城真( )!”设计意图便是希望在教学时用核心问题带动学生的思想和思维。

2、本节课的另外一个教学目标是“感受八达岭长城的雄伟,产生自豪之情。”这个目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太容易,于是我便在拓展了“长城是如何修建”这篇文章,通过阅读,孩子们知道了长城的修建是非常艰辛的,然后,我便提出了以下这个问题“你想对修建长城的人说些什么?”孩子们便纷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此时,我便引导孩子们,使他们感受到长城的伟大,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二、问题与不足

1、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指令性不强,没有思维含量。学法指导要求不太明确,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要积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2、抓住课堂生成,要接着学生的话往下说,积极跟学生的思想碰撞。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及时捕捉到有益信息,做出调控、追问,启发学生思维激荡,促进正确概念形成。

三、对于整体阅读课内拓展课题的思考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区级“整体阅读,课内拓展”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使我受益颇多。我班作为实验班,除了完成一册语文教材的学习之外,还完成了《百草园》一书的阅读任务,虽然很艰辛,但是回头想起来是很令人振奋的。下面,就来谈谈我所做的工作以及感悟。

1、避免琐碎分析

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研读教材追求整体阅读是,要关注字词句段与篇的整体关系,要关注重点与全篇的关系,课堂提问就要根据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减少旁枝,使教学简约明了。

2、把握学生实际,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传递适合孩子的思想。

教师的文本细度无论多么深刻都是允许的,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但教师的深刻不等于学生的深刻,也不需要学生拥有教师的深刻。以前在分析课文时,我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回答出我所希望的答案,当他们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时,我会感到沮丧甚至是生气。通过这一学期的拓展阅读,我发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所以,现在的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开心地阅读,通过阅读去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积极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3、给孩子留下最保值的东西

【长城居庸关文章】

整体阅读课内拓展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成就的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在教书育人时,我有时很急躁,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其实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学生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愿意成长,相信他们有能力成长,相信他们一定会成长!!

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家校合作,如果有更多的家长能够投身到拓展阅读的活动中,我相信一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班级的激励制度需要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环节,提升效果。同时还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认读字的检查。培养得力的小帮手,帮助老师进行阅读检查。

反思二:游八达岭长城教学反思

本课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曲、向、很、巨”四个字。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在读文中了解字义,写好带有“三框”的生字。情感目标: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字义、写好“巨”这个生字。教学难点:使学生不但感受到长城样子的雄伟,更进一步体会到它的伟大,从而产生喜爱、赞美长城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想体现的是:在读文中,理解字词义。在写字时,归纳同类型生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一、识字教学

1、本课安排的四个生字都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字义。

2、借助图片、肢体语言体会“起伏弯曲、伸向远方”的含义,从而理解“曲、向”的含义。利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很、巨”的含义。

3、给足学生充分的独立记字时间,优化学生的记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字能力。

4、重点抓住带有“三框”这一类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利用“公式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阅读教学

1、借助图片、动作、资料渲染课堂气氛,通过指名读、师生接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读好文中描写长城样子的句子,从直观上感悟到长城的雄伟。

2、利用对于长城建造过程的资料介绍,如:建造的时间、经历了多少年、死伤了多少人和烽火台的作用介绍,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共鸣,感悟到长城的伟大。

3、课文最后一句话“长城真伟大!”,采用了分三个层次的师生接读的朗读形式,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师生情感得以升华。

反思三:游八达岭长城教学反思

《游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我”跟着妈妈游览八达岭长城时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上网搜集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和有关长城的课外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在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上,我注意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伴随着董文华优美的歌声,学生的心情放松了不少,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我还注意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文,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导入,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意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当一回好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完整的。让学生了解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明确“雄伟”这个词是描写长城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长城什么样。然后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学生在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情况时,我并没有停留在答案正确上,而是让孩子结合具体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在学习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还注意了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句话时,我就将“一万多里”变为了“10000多里”,并继续换成了学生学过的“米”,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感受长城的长。在学习“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这句话时,我不仅抓住“并排”、“跑”这些词语,还让六个学生手拉手站起来,让学生对长城的宽有形象具体的认识。学习完这3句话以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结果,而是让学生将3句话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长城什么样,让学生由分散又回到整体,向学生渗透应该联系起来看课文。“批注”是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在重点句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带着学生批注,让学生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加上着重号,并将理解的内容“长”、“高”、“宽”写在书上,向学生渗透批注应该写哪些内容,这种做法对于高年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让我感到很不足。首先,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出现这种情况,与教师的语言渲染不够到位,方法选择不是很恰当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开始时,教师让学生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学生感到很茫然,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叫第一印象。再有,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是否明白什么是相关语句,我也有一定的疑问了。再有这篇课文当中“伟大”也是一个重点词,需要突出,而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长城的作用,学生对长城的伟大体会不够。

学习过这篇课文以后,我有一个疑惑“烽火台是否在长城之上”,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解决这个疑惑。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

篇四:长城居庸关文章
2014北京考察心得

第1篇:北京考察心得

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向往的地方,总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去一下北京实为人生的一大遗憾。 终于,我们年12月19日晚,跟随秦老师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拉开了序幕。

在火车上,同学们各个兴奋不已,20日早晨终于到达北京站,尽管前一晚没有休息好,可是还是挡不住同学们喜悦的心情,我们跟随导游第一站就来到了798艺术区。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云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界名流,众多的艺术机构、众多的时尚企业,我们都被这里的艺术气息给深深的感染了。 在798观赏了数小时后,去了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的北京天坛,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

现“天”的至高无上。我们突然感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傍晚,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北京3环丰台区的一家宾馆入住。

经过一晚的休息,21日,我们7点半集合,准时出发,目的地是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故宫有四个大门,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在故宫里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的同时,还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让我们仿佛回到过去,难怪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紧接着 ,我们又来到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它利用昆明湖,王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 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我们正好赶着阳光明媚时,可看到风吹浮云,湖面光影变换,如果可以,真想在这绿茵茵的湖上划着古风浓浓的画舫。走在长达728米长的长廊上,观赏着廊上14000余彩绘,感叹古人的妙笔美画。

22日清早,我们直奔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观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外观人民大会堂,同学们纷纷照相留念,看着天安门广场前迎风飞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们肃然起敬!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离天安门不远处的首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博物馆就觉得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了鲜明的现代感。在这里看到了各类文物,许多原来只有在书上才能看到的稀世珍品,如今能真实的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到着实的兴奋。整个博物馆分为新展览馆,佛像展厅,玉器展厅,瓷器展厅,书房展厅以及镇馆之宝,天下珍宝数不胜数,将我的眼睛喂的饱饱的。

23日安排的首先是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又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下午去闻名世界的长城。军事博物馆的金碧辉煌,气势巍峨不愧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

一进展厅便是各种飞机装甲车辆,舰艇等等,二楼分为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三楼有抗美援朝战争馆及古代战争馆。给我印象最深的事位于中央北大厅的兵器馆,它陈列了世界20多个国家生产的近2000件各种武器,被誉为“兵器的王国”看的让我叹为观止。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来到了有名的居庸关,它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非常险峻,有的甚是平缓,果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登上长城时才知道为什么叫“爬”长城了,真是要一步一步的爬,爬的满头大汗,跑到可以俯瞰下面绵延的长城时,忍不住想大声呼唤,呼唤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古人是怎样的完成的呢?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十分复杂精细,这又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啊!它凝聚了千千万万劳动任命的汗水和血汗,使它成为了世界十大奇迹之一。在从长城回宾馆的路上,经过了鸟巢和水立方,看着这些巨大的建筑,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祖国现在越来越强大! 24日,这是我们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了,花了半天的时间泡在中国美术馆,这个艺术的海洋里,和想象的不同的是,以为也能看到世界名人的名画,看到的大多是中国的当代绘画大师的优秀作品,作品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增强我们的眼界,给我们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素材,这一趟真是没有白来。 下午我们去了北京有名的西单,同学们逛街的逛街,购物的购物,开心的结束了北京的考察。

我感觉这一趟艺术考察之旅有很大的收获。通过五天的考察,我初步了解了当代艺术在北京的生存现状,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和需要的。在赴京期间,我们都在走访那些艺术家聚集的艺术区。北京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到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北京成为中国从事艺术事业最好的地方。很多东西是我们在衡水和其他地方所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而当代艺术,在北京也拥有得以生存并蓬勃发展的条件,很多艺术家在北京这个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式。从这一点上来看,我想,北京是艺术家的天堂。在发展中的北京,

我们真实感受到北京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化都市繁荣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巨大鼓舞,激励我们向上奋进,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2篇:北京考察心得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我们新疆班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岗前培训的内容,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两天北京旅游活动。我很荣幸的得到了本次学习与考察的机会。

年5月3日晚12:00分,在冯书记、班主任郑玉杰老师等其他领导与李队、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近六十人乘坐了开往北京的旅游大巴。4日凌晨3点半到达了我们盼望好久的北京——天安门。下车的时候同学们虽然一路上有点累,但还是很兴奋,在车旁吃了简单的早点我们就到了天安门广场。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唱一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天安门城楼上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凌晨5点十分我们参加了升旗仪式,然后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导游告诉我们:"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建成的,要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然后我们在那里照了几张照片做留念。

导游陆续带我们参观了故宫,每一处都是一道风景,观光人员如潮。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由得让大家感叹中国古代的“皇家气势”,跟随者导游的讲解,大家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皇家宫殿的雄伟,园林的精致,无不显出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中午我们在北京葡萄沟清真餐厅享受了一顿丰富的午餐,便向八达岭长城出发了。在车上睡了片刻之后,终于到了长城脚下,哇!人可真多,当年毛主席一声不到长城是非好汉的名人广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好汉”,兴旺了北京的旅游市场。跟着如织游人,我们一边拍照一边往上走,在这条闻名世界的中国古城堡上遥望远处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带着兴奋和一天的疲倦开始如梦。

第二天早晨吃过便当,开始了在颐和园的旅游。颐和园这个园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舒展大气。山就是山,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广,不是那种局促的小土堆小假山,再加上长满了无数粗大的各种树木,没有荒野的凄凉,叫人百看不厌。水也就是水,那么大的湖面,盛开着那么多的荷花,其间有游船随意飘荡,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非常壮观。吃了午饭在车上睡了片刻就到了鸟巢。我们下了车第一眼就看见了高大宏伟的鸟巢,它的外形别致壮观美丽,像一个巨大的鸟笼坐落在北四环外。鸟巢,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导游给我们讲解如今的鸟巢是国家体育中心,外观造型与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依旧是那么奇幻、美丽、让人颇有几分联想。鸟巢外观上果然就像一个巨大巢穴,中心是空旷的操场区,周围环绕着建筑。外表面是很多钢材料互相以不规则地交织分叉链接,仿佛一根根树干。我们在鸟巢周围照了几张合影就依依不舍得的离开了。

通过本次旅游与考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感谢领导组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以后各自的岗位工作。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第3篇:北京考察心得

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我们来到了首都——北京,北京是每个中国人都向往想去的地方,更是我一直都神往的地方。北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50余年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这次市委党校组织到北京丰台区委党校和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学习考察,我很高兴。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诞生六十一周年,十月的北京处处充满着节日、谐和、欢乐的气氛。

北京作为祖国的心脏,的确让人神往。当我站在天安门前,遥想61年前的10月1日,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碧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那一天人山人海,每一颗心都激动万分,那一天在那一刻,一个雄浑的声音在天安门响了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瞬间,几百只和平鸽展翅飞向蓝天,几万万人雀跃相拥,喜极而泣。那一天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和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条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了世界东方!

如今已经61年了, 61年里,中国——这位东方的巨人,有太多的足迹,深深地印刻在历史的画卷里,印证了中国的强大。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登上了峰顶时,感受到祖国的巍峨。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军事建筑,远看像一条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凝结了许许多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它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无不令人惊叹!因此“不到长城非好汉”,家喻户晓,世界闻名。

当我们看故宫、园林,情不自禁地思百年贫困,瞻仰英魂、雄容,念数代峥嵘。

我们一行人到了天津,看到了天津的迅速发展,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好!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感受到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塑造自己,跨入新时代,走进新世纪,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用拔地腾空地气魄,用自己的激情和执着,书写着壮丽地现在和未来。在此,我要高声地呼喊,祖国啊——母亲,我爱您!

第4篇:北京考察心得

年5月31日——6月3日我在北京参加了““我的月亮”创新教育第六大展台——“长城升明月”北京航天幼儿园教育成果展暨幼儿教育论坛”。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教育专家徐国静和航天幼儿园教师一起探索,与幼儿园孩子们一起创作的四大主题“我的月亮”、“我的花园”、“我的飞鸟园”、“我的植物园”的教育科研成果。考察活动期间,我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高度活跃状态,无论是听专家讲座,还是到园舍参观,总觉得我有很多疑问需要寻找答案。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也许正是名人专家的博大精深、航天幼儿园各分园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意识使我的思想受到一次次强烈的震撼吧!

为期整整四天的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使我对幼儿教育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面对我们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孩子们和这里的教育氛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无时无刻不在对比。无论是先进的管理风格、教学方法还是丰富的讲座内容、教育细节都触动着我、感染着我。现将我所看、所思、所感、所悟与大家分享, 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一、体会与感悟

(一)体会开幕式的精彩与科研成果的诠释

本次论坛在120名小朋友精彩的舞蹈“小小航天人”中拉开帷幕,论坛上一分园以“一个星球,两把钥匙”为题,向嘉宾展示了“颂月亮”、“展月亮”、“探月亮”等研究主题的一系列成果。二分园的“创意无限,展翅飞翔”主题演讲,则从徐国静教授的“三大模式、四项训练”教学法入手,介绍了二分园的研究实践成果。三分园的“创意植物园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演讲重点阐述了环境设计、创意教学、快乐求知、走读世界、空中课堂、创意学苑六个教育模式及探索的五个旅程,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激发了老师的创新精神。四分园以“创意之花,童心绽放”为题,探讨了在探索创新课程中发展幼儿七种能力,孩子们和老师通过带字花的成语接龙向嘉宾们诠释了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专注力、判断力、创造力和行动力的能力展示。各分园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所取得的成果。

(二)体会专家讲座丰富的内涵和睿智的风采

聆听了两岸三地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不仅使我了解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使我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熏陶,对规范幼儿园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一篇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精彩生动、风趣幽默,信息量大、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使我不得不为她们的文化素养、名人风范为之折服,为之感叹。

其中徐国静这位“我的月亮”创新教育公益工程的创始人、领导者和实践者的主题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创意了一系列以“我的月亮”口袋书为主题,快速激发孩子左右脑互动连接的创意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诵、唱、画、写、舞、说、做”人人易学易做方式,联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互动教学,运用“眼耳鼻舌身”总动员快速学习法,激发孩子生命的三种内动力:脑力、心力、体力,引导和鼓励孩子在体验、探索和创造中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金钥匙”这一理念:向左转动,开启宇宙之门——看到月亮;向右转动,打开生命之门——看到大树、森林,让我认识到,幼儿全脑开发的重要性,充分感悟到,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激发孩子生命的内在动力是何等重要。

(三)体会名园别具一格的办园特色以及环境创设

参观了航天幼儿园的三所分园:“我的月亮”展台、“我的飞鸟园”展台、“我的植物园”展台,深深感觉每一所分园都具有各自的办园特色。每个分园的幼儿、家长与教师一起用演讲、说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共同阐述主题,开创了科研论文演讲的新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我对航天幼儿园创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在小朋友们铿锵有力的欢唱声中,一枚枚由教师与幼儿亲手制作的小火箭发射向天空。400多名孩子通过诵古诗、唱月亮、舞月亮、画梦想,展示了创新教育带给他们的奇妙财富。还观摩了创意飞鸟环境展区、创意亲子互动展区、创意科研课题展区、创意体育玩具展区、区域创意活动展区等。在小餐厅、祝福花店、海洋书屋、小小T台、废旧物创意、茶艺表演中,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自信大胆的表现和极富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航天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扎根航天文化,依托社区优势资源,组织开展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为抓手,以特色教育活动为契机,为有幼儿创设了大胆表现、大胆探索的平台,促进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这种特色教育活动自然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在组织特色教育活动时,注重家长资源的利用,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互动,获得家长的积极参与和社区的支持,是家长和教师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题,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幼儿园环境是一个窗口,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所幼儿园的容貌,而且也体现了幼儿园的内部管理及素质教育实施的整体效果,因此我特别关注航天幼儿园每一所分园的环境装饰。一走进航天一分园,走廊里悬挂着创意伞,窗台上是创意科学玩具和美工作品,楼门前悬挂着亲子创意风铃……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每一个角落,都凸显了创意教育理念,呈现创新的教育内涵,无不渗透着创意的光彩。走进飞鸟园,仿佛进入了一个鸟的乐园,树上、墙壁上处处有鸟儿展翅翱翔的的影子,而且观赏的同时,也认识了鸟的种类;在享受这份视觉大餐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而“我的植物园”,就会给人一种雅致、舒适的感觉,利用植物、种子、果实、废旧材料制作的各种墙饰、蔬菜水果模型让我眼前一亮,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着我,尤其是葫芦的创意、竹席的创意以及木片的创意,利用环保恰到好处的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特色环境。

环境会说话:我们参观的所有分园,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幼儿园的环境,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不但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感,还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操作空间,体现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随着活动的开展,教育效果有“迹”可寻。活动区材料琳琅满目,体现了自制性、丰富性,可操作性。

(四)体会幼教同行们热情的学习

在学习期间深深感觉到每一位同行饱满的学习热情。无论是实地观摩,还是倾听专家讲座,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了宝贵的可参考的资料,看到的、听到的,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所以只要有空暇,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并结合自己幼儿园园情畅谈幼儿园管理、园长使命,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特色培育、孩子个性特长发展等教育热点问题。

短短的赴京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多,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通过学习、总结、反思、再提升,在原有的基础上积累提练,这次赴北京学习目的必能达到有效化、理想化。

二、今后工作设想

我们一直在做幼儿教育工作,但对于教育的深度,似乎我们挖掘得还不够,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这次学习考察活动结束后,我反复对比我园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环境设置和北京航天幼教方面的差距,他们有很多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育管理水平。

(一)树品牌、突特色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幼儿园非常缺乏有规划的特色品牌的打造,过于注重模仿、注重外在,而缺乏创造、缺乏内涵,这些积弊势必造成创建幼儿园特色的苍白。幼儿园要发展,必须找准定位。只有充分认准幼儿园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详尽的幼儿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的展开特色教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清楚办园条件定位、收费定位、师资定位、服务定位、教育定位,才能生存与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教育的革新,调整步伐,重新定位也是势在必行的。就像航天幼儿园扎根于航天文化,组织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处于领先者、优秀者,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反之,盲目的办园,陈旧的思想,不变的环境,错误的定位必然导致幼儿园的衰落。我想我们在下一步幼儿园特色品牌的打造上应多下一点工夫。那么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创建品牌幼儿园?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树科研、提水平

本次我们所考察的四所幼儿园科研意识都很强,她们对课题研究非常深入。反观我们,则是平时的教研活动多数流于形式,在承担教研课题方面几乎是空白,或在承担课题后敷衍了事,只教不研,使教研成了无本之木。作为园长,

篇五:长城居庸关文章
2015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反思

反思一: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反思

我们总在说,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变“由教定学”为“由学定教”。下面以《戈壁滩上古长城》第一课时为例,说一说我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强调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总是用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走,必然会扼杀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戈壁滩上古长城》时坚持先学后教。新课开始,让学生按学习目标认真备学。鼓励学生自由地、积极地读书,扫清词语障碍。在此基础上,有这样几个交流的问题:“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共赏中,充分感受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增强自信心。然后出示本课的内容问题和拓展问题:古长城的过去与现在有何不同?假如古长城是一位老爷爷,他过去看到了什么?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分别有什么感受?通过全班交流内容问题与拓展问题,使学生们感受到古长城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着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描述的是现在人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通过古今巨大的变化,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对本课的理解也就进一步的加深了。

反思二: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反思

《戈壁滩上古长城》是一篇非常很美的文章,那意境尤其让人回味。但文章背后的苍凉,却是让人无法释怀的。我认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知道古长城的用途以及长城在古代和现代基本意义的不同,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就可以了。给小学生讲,完全没有必要讲得过于深刻透彻,孩子们理解不了。

教学中在教学识字、理解词语的环节中,我利用多种途径,活泼生动的形式让学生去轻松理解词语的。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勾出并自学生字词,而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上课就直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效果,结果发现课前预习效果好,而且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文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描述了现在人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通过古今对照,体现古今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既了解到长城当年“是打仗的战场”,有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

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句、段落,理解古长城的样子、作用,推想它的变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变化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我在教学中把理解的重点主要放在二、三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我主要想通过第二自然段主要抓住“人喊叫,马嘶鸣,刀枪丁丁当当。”来引导学生想象两千多年前的战争时的激烈场面。通过士兵的动作、表情体会战争时人们在高度戒备状态下紧张心理,感受战争时期人们的苍凉、悲哀的生活处境;第三自然段通过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现在古长城的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然后主要抓住语言文字中的“跳来跳去”、“乐滋滋”、“慢悠悠”等词语进一步现在人们安宁、祥和的生活。通过牧童悠闲的吹着笛子与士兵的高度戒备状态下的紧张形成对比,进一步体会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并顺势指导朗读,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这两个问题贯穿全课。

结果学生的表现令我很满意。不但把我课前设想的关于二三自然段要讲的方面探讨出来了,而且夏兴洋同学的回答更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赞扬。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向空前高涨。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对课文的意思及意境进行理解和感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及阅读能力。

这节课稍感不足的是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另外没有根据课文描述的古今不同的景象,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不同的情感。

反思三: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反思

《戈壁滩上古长城》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八单元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每一课都展示着中国古老的华夏文明,整个单元都让学生洋溢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尽赏雄伟的古风古韵,恬谈的古香古色。这一课中,浅移默化的渗透给孩子们,两千年来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出现,存在,并形成了长城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的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安排:

1、“以读为本”,提倡个性朗读。

在学习过程中把读放在了首位。通过教师范读,分小组读,指读,比读,同桌对读,配音读等方式,使学生把课文从正确流利读到有感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读去感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课上学生读文的积极性高,真正让学生喜欢上了阅读。

2、识字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在低年段识字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教学中将识字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自学,教师再适当点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阅读教学中利用演一演,帮学生理解“乐滋滋”,做一做帮学生理解“挎着”,叫一叫帮学生理解“嘶鸣”。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口语表达。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表达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古长城的样子,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古长城有更深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有助于背诵。

反思四: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反思

两千多年来,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出现、存在,并形成了长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了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9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