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2015年新津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县委“1551”发展思路,抢抓天府新区、卫星城规划建设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奋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8.31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0.3%;规模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3.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27亿元,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274.35亿元,增长13.7%;实际到位内资122.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7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320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1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7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14102元,增长1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1.1%。持续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第10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一年来,我们围绕产业升级战略,以“项目建设年”、“对外开放年”工作为抓手,积极落实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切实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在稳增长中调结构、促转型。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落户北车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华润怡宝、鲁晨科技等上亿元工业项目13个,引进二次招商项目54个、盘活闲置厂房10.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中德型材、硅宝科技等项目26个,完成工业投资111.6亿元。强化优势企业扶持,培育小巨人、成长型等企业86户。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形成了核心项目支撑和优质项目聚集态势,工业“1+2”主导优势产业①集群发展格局得到巩固。
(二)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建成普洛斯一期等项目3个,启动太古冷链等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文旅产业,启动心道天堂等6个项目建设,建成张大公馆林盘公园一期等项目5个,斑竹林景区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梨花节等会节活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推动商贸业转型发展,引进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电商平台6个。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新开工房地产项目9个,商品房销售面积达50.35万平方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形成了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兴服务业加快增长的良好格局。
(三)现代农业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得到夯实,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8项农田水利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柳江万亩蔬菜基地新增4500亩,岷江果蔬园形成4个特色种植区,成新蒲示范带建成52公里健康绿道以及花湖农庄等项目14个,桃花岛等一批农家乐提档升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经验在全市推广,宝龙家庭农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完成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24亿元,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
(四)创新驱动成效显现。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实施技改项目100个,促进31户企业转型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培育企业3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6家。加强技术中心、转化平台建设,新增专家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个。推进全民创新,新建市级科普基地1个,专利申请总量增长73.2%、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62%。获批成都市创新驱动试点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持续增强。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一年来,我们深入实施立城优城、治水兴水战略,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了城乡形态。
(一)立城优城扎实推进。不断加快新城建设,编制岷江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等规划,谷底湖、杨柳河滨河路、世行贷款十八条道路等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白鹤滩成功申报国家湿地试点公园,养老中心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旧城更新初见成效,优城八大工程扎实推进,调增城市建设区1.12平方公里,启动2个旧城改造地块建设,推进东关庙引水工程、电厂沟景观带建设,完成外中街等中小街道改造。镇村形态持续优化,花源镇、兴义镇被列入全国重点镇,张场等6个一般场镇改造通过市级验收,安西社区等3个农村新型社区完成建设,牟林盘等10个“小组生”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二)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不断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成绵乐城际铁路正式通车,第二绕城高速、正公路新津段形成通车能力,完成成雅高速普兴匝道拓宽工程;大件路外绕线、岷江特大桥、成昆复线、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启动建设。改善城乡交通条件,西河A路、津港湾周边道路、怡和大道连接线完成建设;新建改建村组道路64.6公里,安装公路护栏38.1公里;更新公交车19台,新增517路公交线路。完成交通投资14.8亿元,与国省高速快速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
(三)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强化生态建设,“五河一江”生态景观绿廊建设持续推进,建成市级新农村绿色家园4个,新增城市绿地105亩、森林面积1200亩。加强水环境治理,实施8条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完成34处生活污水收集入户系统建设,整治违法排污单位437家、关停227家。深化大气环境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大扬尘治理和秸秆禁烧力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施百村容貌整治试点,整治“三无”院落7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80%,数字化城管实现镇乡满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乡环境更加宜人宜居。
三、深化改革有序展开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战略,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一)经济改革稳步推开。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统一、公开招商项目核心商务条件,制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国有公司对外合作招商等办法,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被纳入全省PPP(公私合作)首批试点示范项目,社会投资占比达67%。实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工商登记“先照后证”试点,新增注册内资企业504户。健全投资服务机制,设立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建立投资企业座谈会制度,营造了宽松发展环境,增强了社会资本参与新津发展的积极性。
(二)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审批事项减少到143项;推行“4+4+2+1”③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96个工作日。推进镇乡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匹配镇乡事权、财权,镇乡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管理服务事项下沉,设立五津街道办事处和镇乡环保办、民政办、食品药品监管所,花源镇扩权强镇试点下放事项增至141项。试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完善国有公司监督管理机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三)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12个镇乡公共资源交易站,有序推动农村房屋产权证办理,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抵押融资928万元、流转收入856万元。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都银行、珠江村镇银行在镇乡设立支行,金融投入“三农”稳步增长。全面推行镇乡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民主决策改革,群众民主议定项目851个。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小组生”建设,吸引4亿元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花源镇被列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朱山岭项目被列为“小组生”市级示范点,农村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四、社会民生持续进步
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民生提质战略,在社会政策托底的基础上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构建民生十大保障体系。
(一)优化了就业服务。构建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完成12.7万人就业基础信息录入,发布用工信息7.36万条。加强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新开展“四单式”培训④,完成各类培训5225人次。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创业之星评选,发放各类创业补贴690余万元。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78场、提供岗位7万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3574人,城镇新增就业4135人,就业的民生基础作用得到强化。
(二)强化了社会保障。扩大社保覆盖面,建成36个社保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坚持精准扶贫,完成低保调标,创新开展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救助困难群众19250人次。强化住房保障,改造棚户区和C、D级危房886户,建成公租房114套、安置房11.9万平方米,8000余名拆迁过渡群众得到安置。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启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建成社区微型养老机构5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日间照料中心7个。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发展了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岛”教学楼、学生公寓建设,完成10所学校运动场标准化改造、8所学校食堂建设,新津中学等学校成功创建省、市级示范校,90%以上公益幼儿园达市二级园标准,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分别位列全市第2位、第3位。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成功创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县人民医院改造,在县医院、中医院设立“名医堂”,完成8家卫生院、42个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行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加价”让利群众1659.6万元。实施公共图书“一卡通”借阅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建成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举办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220余场次,成功申报四川省“龙舟之乡”。各项社会事业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保持了社会稳定。深化平安新津建设,推进“一标三实”⑤信息采集,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严厉打击“两抢三盗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化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检查外包服务,花源镇、金华镇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强化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处置,建立危化品极端事故应急处置等预案,完成“7.9”洪灾水毁堤防修复,建成2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整合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118起。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大接访制度,推行视频接访和部门联合接访,历史积案不断化解。全县社会保持安定和谐,获评四川省文明城市、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县、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县。
此外,被评为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县,启动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创建工作,落实单独两孩计划生育政策。外事、气象、保密、国防、人防、民宗、地方志、残疾人、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一年来,我们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积极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一)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认真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县政府会议、文件数量分别下降40%、10%,“三公”经费下降21.1%。深入开展维护群众权益专项行动,积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59个,安置房配套建设滞后、村(社区)活动场所缺乏、因病致贫家庭生活困难等一批问题不断解决。
(二)依法行政不断强化。推动行政决策法制化、科学化,修订县政府工作规则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事规则,落实重大决策“双评估”⑥和法律审查制度。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和解读文本网上公开,权力事项录入公开平台4350项、在线办理1497项。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接受县人大专项工作视察、评议、询问19次,办结建议批评意见158件,代表满意率95%、基本满意率5%;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结提案163件,委员满意率100%。行政行为更加依法、规范、透明。
(三)行政效能稳步提升。建立县民生诉求会办中心,整合诉求渠道和协调机构,会办诉求3454件、满意率97%。深化“两集中、两到位”⑦,143项行政审批事项进入政务中心,窗口授权率达80%、按时办结率达100%。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和民生项目公示、听证,健全民生工程征集机制,政府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效能问责7件11人。政府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率有了新提高。
(四)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各项要求,切实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开展乱发钱物、“小金库”等专项治理。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试点,公开部门、镇乡财政预决算信息,强化财政预算执行、财政性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严格重点领域廉政监管,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新津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新津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质量不够高,服务业发展不够快,创新能力不够强,转型升级还没有取得突破,离全省十强县中的先进地区还有差距;政府负债规模偏大,破解要素制约的办法还不多,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法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差距,社会矛盾日趋复杂、诉求更趋多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受经济下行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低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0.8个百分点,这与全国、全省、全市发展态势基本一致,也反映出我县经济基础不够牢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应对、加倍努力、加快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工作总基调,继续围绕我县“1551”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统揽,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主动适应政治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为加快打造“山水卫星城、幸福新津渡”而努力奋斗!
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内资125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上下达目标。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依托天府新区、卫星城建设,立足新常态、抢抓新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一)着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围绕“项目攻坚年”工作,以社会投资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确保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强化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入,鼓励企业二次招商、新上项目增加投资。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并举,强化招大引强,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投产见效快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大项目促建力度,促进项目科学安排投资进度,加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和经济增量。
(二)着力巩固经济实体⑧。以各类经济实体需求为导向,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健全企业座谈会、重点联系服务等机制,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协调水、电、气供给部门稳定供应,依法保障项目用地。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立财政—园区—银行“一贷通”,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帮助企业新增融资10亿元以上。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支持新筑、事丰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外贸进出口3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700万美元以上。使更多经济实体迸发活力、蓬勃发展。
(三)着力培育消费热点。依托新型城镇化和功能区建设,推动全县各区域竞相发展,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发展格局。积极打造城市商圈,加快城北社区、红石社区连片开发,推动图腾商圈、城北商圈提档升级,进一步聚集商机、提振消费。加快小城市产业发展,依托花源镇、兴义镇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促进曼特小镇商业中心开街,推进岷江商业街建设。壮大镇乡经济,结合特色镇、“小组生”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社区商贸业,打造“一镇一主业、一镇一特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亿元以上。
二、坚持高端取向,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全县经济量增质更优。
(一)大力培育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强化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地位,坚持集中集群布局,突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优化发展食品产业,推动“1+2”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开展补链、扩链、强链招商,促进新纶科技等重大项目加快落户,北车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华润怡宝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强化重点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1户、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深入开展项目履约情况清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两高一低”⑨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移。
(二)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地位,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先导性服务业,不断完善“2+3”现代服务业体系⑩。围绕“电子商务、区域分拨、城市配送”强化物流招商,加快太古冷链等8个项目建设,完成物流业投资9亿元以上。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强化文旅项目引进,加快斑竹林景区核心区以及花舞人间三期、心道天堂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以上。推进奥特莱斯、向东国际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新建商超8家,构建大宗物资类、生活类、社区便民类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商贸业提档升级。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促进省骨科医院落户,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三)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强化都市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两线两片”四大重点区域⑪,推动农业精致生态、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完成全域灌溉试点县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4000万元以上。严守耕地红线,推动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推进粮经基地、百年柚园等特色产业片区提档升级,实施成新蒲沿线林盘开发、农家乐提升工程,建设都市现代农业项目15个,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乡村旅游收入11亿元以上。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加强农业公共品牌打造,引导种植大户与中粮、科联等企业开展合作,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46%以上。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推进成都市创新驱动试点示范区建设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施重点新材料技术创新项目5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个、创新型企业3户。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支持中粮、新希望等企业新上技改项目,依托农业科技院所发展高效农业。完善创新支持体系,加强校院地协同创新,建成融智孵化园、启动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技术交易额达到5500 万元以上。
三、坚持全域统筹,推动卫星城建设全面提速
按照“独立成市”的卫星城建设理念,坚持“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以“四改六治理”⑫为重要抓手,加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水平,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
(一)加快岷江新城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城快建。坚持配套先行、生态优先,完善新城规划,启动新城节点方案设计,编制完成综合管线、道路竖向及排水等专项规划。大力实施新城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区域带动能力的龙头项目。坚持地面设施与地下设施并举,集成推进十大市政项目建设,启动籍黄快速路新津段、新普路至元华路延伸线等骨架路网建设,加快安置房、杨柳河滨河路建设,完成世行贷款十八条道路、山顶小学建设;启动骑龙山、杨柳湖等景观工程,完成成雅高速普兴出入口景观提升、谷底湖水源与蓄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新城基础。
(二)加快旧城更新改造。把“四改六治理”作为最大规模的民生,进一步加快旧城更新,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改造棚户区5.15万平方米、“城中村”5.63万平方米,完成30个城区老旧院落改造和73个“三无”院落提档升级,推进太康市场等7个老旧市场改造;实施正东街等一批市政道路改造,加快龙王渡沿西河至“教育岛”一带打造,做靓城市门户、重要交通节点,成片提升旧城品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公用停车位建设、市政设施维护,加大市政施工统筹力度,大力整治排水管网、架空管线、违法建设、市场秩序等,开展电动车、货车和出租车专项治理,加强社区、院落居民自治和村容村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三)加快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大力开展“小组生”建设和小城市、特色镇打造,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建成高河湾林盘等7个“小组生”项目,加快推进殷林盘等6个“小组生”项目,深化李柏村等3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建设,完成5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特色鲜明的统筹城乡示范点。用好场镇改造政策,厘清政府、市场、社会投资边界,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场镇改造,推动花源、兴义全国重点镇建设,加快金华、永商等6个特色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场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四)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按照内畅外通、区域辐射、联动周边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加密城乡路网,促进新津与成都城市群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加快干线道路建设,启动双流机场第二高速和快速路、第二绕城高速雷坡立交建设,加快成昆复线、岷江特大桥建设,完成大件路外绕线新津段建设。优化县内交通路网,启动老龙王渡桥和安仁桥重建,加快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城际铁路新津站与岷江新城连接道路等建设,新建改建村组道路48.4公里,完成交通投资23亿元以上。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推进县域公交一体化,推动与主城区、天府新区公交融合,进一步提升新津交通区位优势。
(五)加快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力度,夯实山水卫星城生态本底。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强化面源污染、扬尘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加快淘汰“黄标车”,实现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完成18条黑臭河渠治理,建设城乡污水管网150公里,城区、场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90%、70%。积极引水入城、引水活城,加快白鹤滩、羊马河、西河故道三大湿地建设,建成电厂沟景观带、石头河健康绿道和8公里堤防绿廊,新增城市绿地100亩以上,加快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宜居环境。
四、坚持重点突破,推动改革持续深化
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放开市场、简政放权、完善社会治理,努力形成活力更加迸发、公平更加彰显、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格局。
(一)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小政府、大市场”理念,放宽民营经济准入条件,进一步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市场化投入机制,大力推进PPP(公私合作)模式,选择一批项目开展示范,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公共领域。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努力用好债务资源、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与市工投集团组建工业园区合资公司,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长期限、低利率专项贷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统筹城乡示范镇、示范点建设,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担保融资,开展村组股份合作制经营主体试点,多渠道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二)深化行政管理改革。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服务体制。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承接好工商、质监等管理职权下放,进一步理顺部门间、层级间职责关系。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办理,提高审批服务和监管水平。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为重点,选择有条件的镇乡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做实预算编制和执行,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三)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镇乡(街道)和村(社区)职能,建立政府购买基层服务机制,形成界限清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推动天网向镇乡重要点位覆盖,深化“一标三实”工作,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特殊人群管控矫正,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强安全生产常态化督查和重点领域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全民学法守法,在民生诉求会办中心增加司法调解服务,全面开展信访“两公开”⑬、视频接访和部门联合接访,依法妥善化解信访问题,切实扭转“信访不信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有效改善
以民生需求为基本导向和第一遵循,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要求,加快民生十大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让城乡群众生计有保障、生活有质量。
(一)进一步促进群众稳定就业。突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农业基地的就业吸纳作用,强化岗位收集和信息发布,实现用工单位与劳动者有效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再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分类培训,推动就业培训由数量型向需求型、质量型转变。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创业培训指导、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资金三结合,扩大创业带动就业实效。全年组织就业培训4700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35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以上。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五险统征”⑭,大力引导城乡群众参加养老保险。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增长、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机制,继续抓好阳光系列助学工程,确保分类施救、应救尽救。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所,养老服务站点和设施覆盖12个镇乡和30%以上社区,新增养老床位200张。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安置房建设,推行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完成C、D级危房改造642户。
(三)进一步发展优质均衡教育。深化教育“三大工程、十项行动”⑮,完成“教育岛”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工程主体建设,启动徐家渡社区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建设,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等教育改革试点,推进教师“县管校用”,探索推行校长职级制,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四)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成县人民医院改造并启动创三级医院工作,实施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强化镇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将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下沉到社区和家庭,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行药品采购“二次竞价”和“零加价”销售。持续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卫生非紧急救助中心、数据监管中心以及远程集中诊断中心建设,切实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出生缺陷“三级”干预⑯,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打造4个“生命绿岛”⑰示范点。
(五)进一步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启动体育中心室外设施建设,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公共图书“一卡通”借阅工程。继续办好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开展公益性群众文体活动150场次以上。推进宝墩大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启动纯阳观灵祖楼、黄鹤楼修缮和观音寺彩塑壁画数字化勘察记录工程,完成国家二级档案馆创建工作。
六、坚持法治思维,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全面落实依法治县,严格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切实改变依赖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社会的惯性,打造权责法定、公正公开、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按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要求,依法履职到位。严格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水平,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探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依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保障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二)依法开展行政决策。把依法决策作为依法行政的前提,切实做到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坚持开放式决策,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信息常态公开制度,健全行政政策解读机制,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落实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问责方式和程序,确保依法决策贯穿政府行政始终。
(三)依法规范执法行为。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机制,整合力量、统一行使城乡市容管理职责以及农业、水务、商务、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权,提高违法行为查处效率和实效。按照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上岗,完善执法程序,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重点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执法行为。
七、坚持务实为民,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转变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一)切实践行为民宗旨。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认真践行“三视三问”工作法,切实为民服务。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建立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健全民生工程项目征集机制,广泛收集民生诉求,将群众需求作为政府行政的重要依据。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充分保障群众话语权、自主权。改进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方式,更加注重群众对政府工作尤其是民生领域工作的评价,确保始终保持为民取向。
(二)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坚持以精简促效能、公开促效能、管理促效能,营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事项清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深化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公开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公开促效能。强化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和服务能力建设,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深入整治“庸懒散浮拖”,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率。
(三)切实深化作风建设。主动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坚持问题管理、深化制度建设,推进行政作风持续转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建立健全作风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加大行政效能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好重点领域廉政监察,推行电子化招标等监管举措,切实将惩治和预防腐败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着力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常态、新机遇、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发有为,以一流的工作状态、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打造新津发展升级版,开创“山水卫星城、幸福新津渡”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①工业“1+2”主导优势产业:“1”即新材料主导产业,“2”即轨道交通产业、食品产业。
②“小组生”:即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
③“4+4+2+1”:即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4个窗口(用地审批窗口、立项审批窗口、规划审批窗口、报建和竣工验收窗口),4个联合审批室(用地联合审批室、立项联合审批室、规划联合审批室、报建和竣工验收联合审批室),2个服务部(中介服务部、代办服务部),1个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
④“四单式”培训:即“企业下订单、机构列菜单、学员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方式。
⑤一标三实: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
⑥重大决策“双评估”:即实施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⑦两集中、两到位:即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⑧经济实体:指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拥有一定自留资金,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能同其它经济组织建立经济联系和签订经济合同,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⑨两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
⑩“2+3”现代服务业体系: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为支撑,以现代商贸、新兴房地产和健康产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⑪“两线两片”四大重点区域:“两线”即第二绕城高速沿线和成新蒲快速路沿线,“两片”即柳江片区和牧马山—长秋山片区。
⑫四改六治理:即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违法建设、农村环境、大气雾霾、河渠污染治理。
⑬信访“两公开”:即信访事项网上公开受理和公开回复。
⑭五险统征:对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种社会保险实行统一征缴。
⑮教育“三大工程、十项行动”:即办学条件提升工程以及其中的布局优化调整行动、基础设施改善行动、信息技术高效应用行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以及其中的教育人才培养引进行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教师优化管理行动;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及其中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行动、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开放合作办学行动、特色学校建设行动。
⑯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即防止出生缺陷儿发生、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以及对出生缺陷的治疗。
⑰“生命绿岛”:即服务涵盖人口早期发展、青春期教育、新婚优生优育、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流动人口、中老年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人口计生综合服务平台。
上一篇:2015年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