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第一篇

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2006年以来,临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经营”的要求,创新城乡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坚持以法行政,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五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及2011年建设系统工作回顾

(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步完善

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2.3亿元,重点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完成北环路、站前路等街路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建成区街路全部实现了硬覆盖,安装路灯670组,实现了有路必有灯,有灯必有亮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北环路的建成,实现了临江市政府几任领导的夙愿,到目前临江市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园林绿化工作把增绿扩绿为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方便市民,分布均匀的原则,积极开展绿化美工作,在市区道路网络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坚持道路修建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市区出入口绿化和主干道绿化为主,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卧虎山大街、鸭绿江、

站前路等主干街路的绿化和景点绿化。栽植绿化树木3.5万株,花灌木350万株,栽花400万株,种植草坪 20公顷。另一方面提高了道路绿化占地比例,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条路种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实行“一街一树一景”的绿化建设,新建和改建的街路全部设置了绿化带,开辟了带状绿地,植物景观更加丰富乔、灌、花、草结合更加合理,色彩的和谐、在城区绿化美化的同时对住宅小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到目前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二)、创新城乡规划理念与思路,强化规划和建设管理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按照把临江建设成山水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的思路, 着力完善市区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及城市功能分区。市区总体规划于199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编,现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省建设厅的要求,城区总体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同步。因此,几年来,我们广泛搜集资料,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市区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工作。科学指导村镇规划编制工作,2009争取省资金30万元编制了临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目前已完成纲要评审工作,争取7.4万元完成老三队村、蚂蚁河村村庄规划,总规划面积50公顷。

统筹兼顾,认真作好规划设计工作。几年来,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设计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按照设计规范标准,结合市区和村镇工作实际,认真作好设计工

作,共完成临江市海关综合楼查验场地、国门工程、临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站前路、临江市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创业服务中心等450项规划设计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按照经济、适用、美观、安全及体现乡土与时代特色的要求,指导农民选择适当的住宅类型。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旅游线路村镇的建设步伐,针对很多农村建房户建房时建筑设计不新颖、不美观的实际情况,设计、收集了多套不同户型、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设计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户使用,提高了村镇建设质量。

加大了规划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规划修编调整程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报建手续办公例会审批许可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认真实施规划管理“一书两证”制度,建立健全了城市规划监管机制,完善城市规划批前批后公示制度、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听证制度、重要规划的报告备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关注民生民意,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

自2007年开始,我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为使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使被拆迁户住上放心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合理界定棚户区改造范围,组织专人到棚户区进行调查摸底。三年来共完成7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拆迁3200户,工程总投资7.45亿元.2012年重点完成河东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拆

迁300户,拆迁面积2万平方米,现以完成160户,拆迁面积0.75万平方米。完成红房、林城棚户区的续建任务。

(四)、规范管理,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以规范建筑市场为龙头,开展建筑市场专项行为检查,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的新路子。抓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在工作中以项目报建,招投标为龙头,修订项目报建,施工许可程序。理顺了招投标服务机构与招投标管理部门体制,在体制上、制度上解决了招投标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完善和实现了招投标前市场准入规范化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相关资料核验备案程序化,强化对开标,评标,定标的现场全过程监管。以施工企业为重点,打击转包、违法分包以及项目经理挂靠投标、挂靠承包的行为。主要是对照中标企业投标书中已经备案确认的“项目管理人员花名册”看是否与实际相符,检查各类人员是否上岗到位,职责是否履行。解决施工现场无证上岗,人证不符,有证无岗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口头或书面通知整改纠正。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的新路子,应用现行法规,履行政府质量行为监管职责,制定完善相应考评管理办法。围绕建筑业发展这个中心,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和门路,规范建筑劳务用工市场。配合相关部门举办“五大员”继续教育培训。抓中介服务组织的行业管理。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行业管理,规范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招投标代理的工作行为。对不按法定程序先行施工,发现问题后,积极催办和协调各方将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克服质

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坚持样板引路,深入开展“创精品”“创优良”活动。进一步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强化责任。克服质量通病,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所有新开的工程都按规定进行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备案,分别达到100%。强化质量监管。重点了检查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查找质量隐患以及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以人为本,加大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成立了局安监办,充实人员和落实基本工作经费。几年来安全机构运行正常,把控制死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责任事故作为今年安全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各种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开展建筑起重设备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台帐,实行备案准用制度。禁止使用自制的外墙吊栏和“三无”起重设备,做到不留死角,全数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几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抓班子带队伍,使建设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首先做到,大事小情必经过党委会研究通过,从不搞一言堂。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和领导分工相结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打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第二篇

大庙乡人民政府

关于2006年度以来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2006年以来大庙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两坚持一加快”发展主题,围绕上届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强化基层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城镇建设、民生工作、环境整治、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工作。全乡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过去的五年,是全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五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全乡大局安全稳定的五年,是实施“富民强乡”战略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计划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较好的完成并实现了乡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全乡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至2010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总额土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总额户 万元,实现财政收入总额 万元,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比2006年增加 元。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06年至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总额 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总额户 万元,实现特色农业增加值总额 万元,到2010年,粮经产值比例达到 4比6,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五年来先后开展了“百千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十万农民大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技术知识培训班20期,受训人数达2521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4期,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1人。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以核桃种植、海椒花椒种植、优质花生、安全绿色蔬菜和优质生猪、山羊养殖五大项目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已形成了2个种养专业村。粮经比例调达到四比六,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畜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五年来,以科学饲养和良繁技术为重点的畜牧科技知识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应用,畜禽疫病防疫和疫情防控网络得到完善和加强,疫病预防措施得到切实落实,牲畜品种不断优化,科学喂养等先进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到目前,全乡饲养生猪年出栏五百头的2户。全乡已培养发展各类养殖示范户25户。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家畜家禽疾病防疫工作政策和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五年来,我乡无一例“禽流感”疫情发生,畜禽疾病防疫率达100%。

林业工作成效明显,五年来,一方面加强了林业法律法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林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得到充实和加强,完善护林防火设施设备,另一方面重点抓工程责

任的落实、林地保护、采伐限额监督、造林管护工作。全乡 亩的退耕还林工程面积保存率100%,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退耕还林补助及时足额兑付。

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

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先后完成了城 公里村道的硬化,共修复水毁工程6处,完成人畜饮水工 程 处; 公路保坎、路面维护共投入 万元。积极配合市县通局修建维护营万公路,目前已建成通车。全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组道路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农经统计工作,我们坚持加强对村组财务的管理,认真落实村组财务公开工作,坚持“两审一办”制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类报表,按要求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证新证的颁发工作。

(二)加大投入,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坚持抓好现有企业的稳定和巩固及整体素质提高。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乡内的矿山企业、地面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投入进行生产技术改造。五年来,企业共投入整改资金500多万元,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条件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工作,配合县上有关部门对煤矿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和工商执照进行了年审。2006至2010年,实现中小企业总产值 万元,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总额 元;工业增加值总额 万元;营业收入总额 万元,完成利税总额 万元。

(三)以“十大工程”为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了稳步推进“十大工程”,我乡除了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外,还注重抓好综合示范来带动全镇“十大工程”工作的开展,将南岳村作为“十大工程”建设的综合示范村。五年来,全乡“十大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水泥路面 公里;水毁河堤整治加固 公里,人畜饮水池 口,治理水土流失 平方公里;沼气、液化气入户 户,新增电话入户 户,光纤电视入户 户,互联网用户 户;新农村住宅改造 户;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 万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

(四)扎实工作,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加大了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制止违章征占用土地的现象发生,按县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全乡集体土地认界、发证的前期工作和土地变更调查。在做好汛期防洪工作的同时继续对重点山地灾害进行严密的监控,建立健全防灾抢险预案,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确保全乡安全渡汛。配合上级国土部门对全乡12处地质灾害易发点进行了普查并制定了防灾减灾预案并向126户农户发放了明白卡。

(五)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民政优抚,五保、低保对像生活补助、救灾、救济、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税费减免、计生奖扶、新农合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较好执行,农村“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五年来,落实退耕还林补偿费 万元,兑现计划生育补偿费 万元,下发粮食直补金 万元,减免农村学生学杂费 万元,落实农村教育补贴 万元,发放扶贫资金 多万元,争取上级农田水利、道路修护、村镇文化及办公设施资金 万元。

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成果。五年来,共修建村道公路 公里;解决新增贫困户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户 人,改造农村危房 户;自来水普及率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 %;新增有线电视 户,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在市房管局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及贫困户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活动、争先创优、学习文建明活动,乡、村开展了挂包帮 “五助一帮一”和“党员奉献日”活动。

(二)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五年来,全乡的教学布局得到调整,撤并3个办学点;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经乡党委与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投资城 余万元新建大庙小学小学部、白庙村小学、现已交付使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两基”复查验收顺利通过。

(三)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发挥良好。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各村农家书屋藏书量达到万余册,各类文体活动深入开展。文体广电事业稳步推进,五年来,全乡电话总量达到11260部,全乡光纤入户总数达到了近 户,互联网入户达到 户。群众体育运动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有序开展,在2010年南充市残运会上,我乡参赛选手荣获一等奖。群众性文化活动有了新突破,全面启动了电影“2131”工程,组织电影队深入到各村组院落共放影80余场,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乡人民的集体荣誉感。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宣传和服务力度加大,农村人口素质得到较快提高,生育观念得到转变,各项计生指标达到上级标准要求,计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计生率达86%,自然增长-0.08‰。

(五)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极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群众参合率达到90%以上,村级医疗卫生室全面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农民就医问题;乡村环境卫生问题得到重视,乡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疫病防治体系得到健全,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科技兴乡”战略稳步实施。农民科技意识显著提高,“科普示范乡”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培训不断加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共有农民3212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

(七)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内容逐步完善,创建标准不断提高,创建要求全面落实,创建活动效果明显。五年来,全乡共评出“五好家庭户”1479个,“十星级文明户”399 户,“文明户”1155户。

(八)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加强。严格程序,搞好救济和救助工作;扶贫帮困成绩显著,“双拥”、残联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助残金42000元,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五年来,解决各种困难户、农村低保户口 户,累计资金达 万元。帮扶贫困户 户, “安居工程户”共解决无房户、危房户、特困户、临时困难户 户。妥善安置了“5.12”地震受灾户,“8、23”洪灾受灾户,使灾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得以解决。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兵役、预备役登记、民兵整组、征兵工作任务。另外老龄、档案、保密、个协、劳动保障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稳定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自觉接受县委县政府政府、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乡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五年来依法按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5条。加强了与广大民主人士、人民团体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对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重大问题,主动征求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建议,做到决策科学、依法行政。

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措施有力。“平安”创建稳步推进,“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管理新机制全面建立,社会治安防范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违法犯罪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法轮功”“门徒会“受到严厉打击,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乡、村民自治工作有效推进。全乡呈现社会政治稳定,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稳固发展的可喜局面。现已建立“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3个,基层平安创建单位15个。继续深入开展 “四五”、“五五”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五年来,共举办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2期,发放知识传单5000多份。

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内部管理,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政府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安全防范工作紧抓不懈。全民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洪安全、农用电安全、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和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深入开展,安全防线不断巩固。我们坚持贯彻“防范重于救灾,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强化监督管理,搞好协调服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安全工作。分别与村、乡级各部门、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过去的五年,是我乡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的五年,是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的五年,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群策群力、克难奋进的五年。总结本届政府的工作,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关键是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有一个好的团队,班子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结果;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敢闯敢试的结果;三是以民为本,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大庙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抓经济工作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强,特别是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进展不够快;二是干部群众旧的思想观念、旧的思维定势和旧的方法习惯有待于进一步转变;三是乡村干部在驾驭全局能力和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还有待加强;四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同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距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进行反思,并根据大庙的实际情况,继续坚持观念上的创新,进一步做好优势转化文章,化解制约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全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大庙”为目标,以“实

事求是,立足优势,强乡富民,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平安大庙”为主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大庙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今后五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乡人均GDP年均增长16%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土 15 %。到2016年全乡3个村总体上达到全面小康村的水平,人均GDP比2011年增长16%。

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在2012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产业培育,切实助农增收

一是切实抓好以生猪、山羊为主的畜牧产业。依托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巩固现有的生猪养殖大户,回引养猪能手回乡创业,发展年饲养育肥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户2户,200头以上的大户10户,力争年出栏生猪1.8万头以上。依托白庙村顺发山羊改良场的优势,投资40万,扩建山样场3000平方米。二是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以“核桃”“海椒”、“花椒”为主的干果产业,在全乡集中成片、整体规划种植核桃1500亩、规模种植海椒(二荆条)1500亩、规模种植花椒1500亩以上,在全乡初步形成“核桃”“海椒”、“花椒”为主的干果产业;三是抓好水产养殖,利用“廖家沟、陆家沟、东沟”三座小二型小库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水面集中养殖500亩,发展稻田养殖1000亩,力争年出成鱼100吨。

二、以转变增长方式为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和技能改造,加大对古楼页岩砖厂、杨斌建筑开发公司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发展支持力度,着力实施自主创新、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三大工程,切实搞好综合协调和服务,确保全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8%。

增强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突出自身比较优势,支持重点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依法淘汰落后工艺,降低工业污染。

三、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扎实抓好南岳村活动室至张家丫口处700米水泥路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二是启动两个村沼气池建设,并力争年内完工;三是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及扶贫新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市房管局的帮扶下,做好南岳村的帮扶工作。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加快通村公路网络建设,做好涌泉到大庙的断头路修建的前期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加速农村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建设覆盖面。

加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加强企业技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四、切实抓好场镇建设,巩固县级卫生场镇成果,争创市级卫生场镇

一是每年继续扩大场镇面积1000平方米,年新增场镇人口150人,发展个体工商户10户;二是规划建设好学校至兽防站街道200米,并做好硬化、绿化、美化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城乡环

2016市商务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构想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第三篇

市商务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构想

过去五年,我市商务工作围绕各项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影响,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努力推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内外贸易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内外贸易齐头并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拉力明显增强,商务工作地位明显提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6-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8.83亿元、34.08亿元、40.07亿元、44.46亿元和52.53亿元,年增速分别为16%、18.6%、17.6%、16.6%和18.2%,年均递增16.2%,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二)外贸进出口总额

2016-201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299万美元、8651万美元、6638.3万美元、7727万美元和8503万美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0.8%、28.97%、-23.27%、17%和10%,平均递增5.23%,在全省出口创汇保持了传统领先地位。

(三)大力建设市场体系。2016-2016年,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市新建连锁农家店865家,其中乡级店13家,村级店852家;新建**农农资和振兴物流两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拨付以奖代投和政策引导资金1305万元对农村集贸市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改造,新建集贸市场13个,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1个,带动社会投资7388万元进行市场建设。采取"一场一策"措施取缔马路市场30处。

(四)落实促消费政策。销售下乡家电225698台,金额48776.47万元,发放补贴6338.16万元;家电以旧换新34204台,补贴1135.2万元。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新格局。

(五)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2016-2016年,全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分别派送出国务工人员465人、730人、950人、1210人和1250人,年均递增163.8%,外派人数排名全省第一,先后被授予**省、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称号;大力积极推动我市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协助东**铸造厂在越**防办厂。协助怀其集团在西班牙投资成立阿尔达怀其皮业有限公司,开创我市企业境外投资之先河,目前正在积极协助**工贸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外贸公司。

二、重点工作回顾

(一)抓内贸促消费,大力推进农村消费升级

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平台,以网点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商贸现代化进程。五年来,对所建设的日用品农家店、农资农家店狠抓规范达标,通过示范带动,联合承办企业下乡巡回指导,农家店经省检查验收合格率100%,建设质量获省、**市一致好评。

大力加强农贸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管理,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政府政策扶持,带动社会投资建设市场建设,新建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一个,改造了潭市、虞唐、育塅、山枣、月山、白田、梅桥、泉塘等11个乡镇集贸市场,取缔了30处马路市场和城区巷道市场,方便和促进了农村消费。

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商家直补改革,强化对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管,使国家促消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极大地拉动了农村消费,加快了消费升级步伐,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科学规划,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和中南大学联合调研,编制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市政府出台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和一系列扶持政策,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中心的区位优势,重点抓好神龙丰、万里行、百嘉香三大综合物流项目,完成投资近10亿元。百嘉香通过国家2A物流企业验收。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成功取得了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市),确立了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规划(2016年-2016年)和相关实施细则;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招商小分队赴沿海地区招商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建标准化厂房72.92万平方米,已签约项目119个,其中加工贸易企业项目6个,合同总投资额53.31亿多元。

(四)抓外贸促开放,服务外贸企业,调整产业升级

五年来,商务局不断深入企业上门服务促进外贸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主动协助15家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为怀其集团、金子箱包等企业争取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植资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港皮革展销会等大型展会,推广了企业,打响了产品知名度。全市外贸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二高一资"比重下降,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比重上升,出口主体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经过2016年重挫之后,外贸出口稳步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五)抓监管促安全,保障市场平稳有序

1、组建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置备了必要的执法设施,开通了12312咨询举报投诉专线。

2、抓定点屠宰,保肉品安全;五年共定点屠宰牲猪24.13万头;制定了乡镇牲猪屠宰管理办法和规划方案,推广了"放心肉"挂牌销售创建活动,推动定点屠宰场升级达标,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定点屠宰工作,开展打击瘦肉精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肉品市场。

3、抓酒类监管,规范酒类经营。认真贯彻落实《酒类管理条例》,狠抓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落实,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假酒案94起,收缴销毁假冒伪劣、酒类3500余瓶,涉案案值12.31万元。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4、启动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成品油市场、典当业、拍卖业、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美容美发业的监管。制定了《**市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推行了回收市场经营业主备案登记制度,规范了废旧物资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市场秩序。强化了对成品油市场加油站(点)的规划建设、市场调控管理和安全监管;举办了多层次、多领域业务培训班。

(六)构建了全市商务工作体系。各乡镇办事处明确了商务工作分管领导和商务专干,商务职能已全面整合。商务工作纳入了全市乡镇办事处绩效考核范围。建立了商务发展建设引导资金,在财政投入上逐年有较大幅度递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促进商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商贸流通工作真正摆上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商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缺乏必要的理解与支持;

二是市场秩序依然不够规范,流通领域法制体系不够健全,假冒伪劣商品和劣质服务依然充斥市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能力亟待加强,消费环境必须进一步改善;

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出口明显下降;出口产品依然以"两高一资"为主,外经贸主体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是商贸流通业的基础仍然薄弱,农贸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欠账多,设施陈旧,功能不全,马路市场取缔难度大,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

四、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促进措施

(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施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大流通、大市场的先导带动作用,立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优化市场结构、以增量带动存量,平衡市场供求、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目标任务:通过加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城乡市场流通环境,创新工作载体;壮大流通实力,提高流通市场效率;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促进市场扩容升级;繁荣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提高我市商业连锁率和流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载体,壮大出口主体,促进出口结构调整,保持出口稳步增长。【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三)具体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17%左右,到2016年达到120亿元;

每年建设改造1个城区市场,4个乡镇集贸市场;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农家店实现全覆盖;

进出口总额年增长15%以上,到2016年突破1.6亿美元;

外派劳务年增长20%以上,2016年突破2000人;

现代物流业总产值年递增25%以上;

(四)具体促进措施

1、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

(1)确立连锁经营和新型零售业态在农村的主导地位,规范市、镇(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机制,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农资店覆盖面,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基本思路,重点做好扩面和总部配送工作。

(2)提高农家农资店配送比重。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承办企业建设完善2个商品及农资配送中心和2至3个乡镇二级配送站。配送中心和二级配送站享受集贸市场"以奖代投"扶持政策。

(3)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药品等行业的结合,提高农家和农资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保障有效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

2、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1)政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结合旅游县发展的要求,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旅游品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实现农业、农民增收打造一个全新的流通平台。

(2)加快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组建国有独资企业--**龙市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经营,滚动开发,投资6个亿,将城区直属农贸市场全部改造成星级室内市场。

(3)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加强农贸市场冷藏保鲜、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设施建设,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

(4)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实现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重点推进百嘉香提质改造。

3、加快完善城市市场服务功能

(1)改造提升城市中心商务区。结合城市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加快以**广场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改造提升,引进现代摩尔经营模式和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世界知名商业连锁品牌来**发展,提高现代百货业、餐饮业的经营水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结合**新城区开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新区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建设,网点建设纳入新城建设统一规划,优先保障农贸市场、大型零售网点和餐饮住宿项目建设用地,满足新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新城可持续发展。

(3)工贸新区重点扶植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4)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商业建设。积极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

(5)切实搞好城乡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支持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和农超店建设。根据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在市内主要居民聚集区和居民新区每年新建1家农贸市场。乡镇加快集贸市场建设,逐步取缔马路市场,三年内全部取缔国、省道马路市场,每年改造新建三个乡镇集贸市场。

(6)培育城区特色商业区建设。立足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结合历史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积极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和多样化服务的消费选择。

4、积极推进城乡消费升级

(1)规范壮大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支持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方便居民消费升级。重点支持五里再生资源市场的发展。

(2)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和其他国家出台的新的促消费政策。

5、创新发展新型消费模式

(1)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拓展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积极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

(2)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力争上级商务主管部门支持在我市建设一个二手车交易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

(3)大力促进节假日消费。各职能部门要为企业假日促销营造良好氛围,尽力提供便利条件,把假日经济做大做强。

6、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现代化长株潭次中心城市,以神龙丰、五里再生资源、万里行、百嘉香为重点,把**建成长株潭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储备基地,成为衔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双向物资集散通道。

7、进一步促进流通企业发展

(1)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打破行政区域、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产权为纽带,尽快做大做强,创立自主品牌,力争到2016年,全市形成5家以上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

(2)支持和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商贸企业其扩大就业、便利消费、稳定市场的作用。

(3)加强和规范典当业的发展。(

8、加强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起既能为需求双方提供商品信息服务、家政信息服务、物流信息,又能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信息平台。

9、建设诚信商贸体系。继续开展"放心食品"、"守合同重信用"、"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酒示范店"等活动,探索建设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10、搞好市场运行监测与调控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据采集、运行分析、市场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重要消费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市场预测预警体系,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11、加强市场监督,确保消费安全。

加强对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积极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放心消费。

2016关于近五年旅游发展情况及今后五年旅游发展思路的报告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第四篇

一、近五年**旅游发展情况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我们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使这五年成为**旅游发展最快的五年,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整个旅游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以“三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品牌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预测,**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达到年的倍和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将由当年的全省第位跃居全省第位,位居同类城市第位。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国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汉江水上一日游及荆山原始自然生态长线旅游产品,正在成为鄂西北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游者的青睐。**年,吸引了北京、广东等地旅游专列的到来,实现了旅游专列停靠我市游览观光的重大突破。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年底,全市共建成开放各类景区处。其中,国家级景区(点)处,国家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处;设立各类旅行社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家;评定星级宾馆家,其中星级家,星级家,星级家,床位余张。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分别达到年末的倍和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是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合作的新路子,先后联合十堰、南阳、神农架等地,联手开发广东、山东、武汉、北京等地市场,成功吸引了广东、北京等地旅游专列到来,放大了襄樊作为中西部和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集散中心的效应,提升了襄樊在中西部旅游中的区域地位。目前,在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中,襄樊与武汉、宜昌被并列为湖北三大旅游区域中心。

五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全面规范,。结合城市“创优”,围绕创造“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目标,全市大力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旅游环境,全力规范旅游市场,使市、县两级重点景区全部实现了“四通”、“六化”。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规范化,提升了城市旅游档次,保持了旅游市场连续多年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的零记录。

近五年来,我市旅游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问题的长期积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旅游发展重点不突出。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全市旅游产品品种虽然日趋丰富,但以“跟风”产品和大路产品居多,缺乏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在已经开发出的诸多类型产品中,且不说在内国际、国内缺乏领先地位,单是在省内领先也廖廖无几。三是旅游“六大要素”结构不够合理整个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均衡,宾馆环节畸粗,高品位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娱乐等环节畸细的状况仍很严重,直接制约了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旅游整体形象尚不鲜明。“荆山生态”、“三国文化”两个旅游主题,既难以体现、突出襄樊特色,又停留在概念化阶段。除了本市的业内人士外,外界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五是旅游服务环境亟需改善。窗口行业服务意识不浓,旅游企业服务手续繁琐,优质服务差距较大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了今后旅游市场的发育、发展,人为延缓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继续贯彻落实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形象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到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的,把旅游业培育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具体措施

⒈用“三划”明确方向。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鄂西北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握好我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有效重组、整合和利用旅游资源,科学地进行产业设计,制订出阶段性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指导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避免盲目、低层次和无效建设。二是搞好整体形象策划。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襄樊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襄樊旅游总体形象,使襄樊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一读朗朗上口,一看就能记住。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管理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扶持,培植我市旅游业发展后劲。

⒉用“三提”展示形象。一是提升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襄樊及所属各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襄樊成为三国文化、楚文化的代表。在搞好现有开放景点的文化项目开发建设基础上,加快邓城遗址、九连墩遗址、雕龙碑遗址、马跃檀溪等文化遗产可视性景观的规划、建设,力争建成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点。二是提升环境品位。依托襄荆、汉十等高速公路的开通,提升市域内公路等级及景区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好旅游交通环境;按照环境认证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推进景区规范化管理,促进景区保护、管理、开发、经营与国际接轨。三是提高建设品位。按照弘扬个性、优势互补的要求,指导景区做好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打造襄樊整体形象。

⒊用“三调”优化结构。一是调整市场结构。重点抓好广东、北京、上海、西安、洛阳等大城市和襄樊航班、火车直达城市的宣传促销,以襄樊周边地区为基础,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同时,指导景区、饭店等涉旅单位调整销售政策,实行新老市场、大小客户、淡旺季节相区别的灵活的价格政策,吸引游客。依托古隆中、荆山生态等成熟景区点,携手武当山、三峡、明显陵等周边景区,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拓展襄樊旅游市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以鼓励开发旅游商品、设立旅行社团、旅游交通企业为重点,针对性地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旅游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将旅游六大要素培植成六大产业,并形成有机高效的旅游产业链。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变。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高品位的观光旅游产品、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等。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我市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⒋用“三开”拓展市场。一是开放旅游市场。打破行政区划,在与神农架、南阳、十堰等地开展联动协作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区域性联动协作范围,通过旅游部门推动、行业协会互动、企业联合行动等各种形式,在市场管理、营销策划、产品开发等方面广泛开展协作,实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同时,积极降低市场门槛,鼓励吸引有实力的外地企业投资开发新景点、设立新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旅游市场开放。二是开辟境外市场。以国家、省旅游局每年一次的海外宣传促销活动为载体,加大“三国文化”品牌的境外促销力度,在世界范围内营销襄樊旅游。坚持把营销重点放在日、韩和东南亚市场,依托他们,带动我市入境游快速发展。三是开通网络市场。积极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将现有的宣传网站建设成为集宣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大力推动网上交易,建设旅游网络市场。

⒌用“三化”引导发展。一是旅游市场规范化。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加强对宾馆、旅行社、导游、购物商场、餐饮、娱乐业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旅游市场始终保持规范、有序的状态。二是旅游企业集团化。适应加入的竞争需要,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兼并重组我市旅游企业,鼓励市内旅游企业建立大型旅游集团,支持优势景区“靓女先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是旅游产业信息化。适应世界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襄樊旅游网站建设,实现与各旅游网站、旅游企业服务网的互联互通,及时发布网上信息,实现旅游产品的销售、预订一体化,为逐步实现旅游产业信息化打下基础。

2016镇党政班子五年任期述职报告
交通局过去五年总结及未来五年 第五篇

镇党政班子五年任期述职报告

过去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发展,经济建设成效显着

**年,预计全镇可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递增25%;财政收入**万元,年均递增2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递增21.1%。

一是三农工作稳步推进。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引导特色种植。以森林城市建设为载体,投入800余万元完成了森林工程建设12500亩。尤其是近两年来,我镇以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探索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完成了以绿色蔬菜、优质水果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10405亩,引进业主6家。北泉村翠红李、中石盘村大棚蔬菜、民权村优质葡萄等名优品牌农产品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力。

二是工业企业稳步发展。五年来,我镇共发展民营企业120户,微型企业24户,引进、新办规模以上企业6家,完成招商引资12亿元,引导企业就近招工3500余人。预计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

三是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五年来,我镇加大了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完成了十里温泉城运河核心区2600多亩征地拆迁任务,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征地及后续工作得以妥善处理,兰渝铁路、隧渝铁路二线、污水处理厂、山水香庭经济适用房建设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二、抓特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依托**、**、**核心区建设和大后港规划建设契机,全力推进旅游业及配套产业发展。五年间,全镇77家农家乐中有8家被评为星级农家乐,镇内有三星级宾馆**和二星级宾馆**。中国最具风格温泉度假村**、十里温泉城**大众温泉健身中心已喜迎市内外的游客,**和**酒店等2家五星级酒店已全面开工建设,**建设项目已正式入驻;占地**亩的大后港旅游项目和高品质生态商住项目明年也将启动。

三、抓民生,社会事业成果丰硕

一是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创新。五年来,我镇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我镇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1‰。投资60多万元新建的全区一流的镇生殖健康服务站已投入使用。

二是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五年来,我镇共发放城市低保金610万元,农村低保金204万元。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6.62%;为我镇低收入人群争取到廉租房104套;共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69.67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3万元,汽摩下乡补贴93万元。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3270人,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三是医疗服务水平再上台阶。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资500万元新建和改建住院部3000平方米,投资26万元对6个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新建和改建,有效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3中坚持以“激励教育”为内涵的特色办学之路,投资310万元新建了学生公寓,投资460万元新建了实验楼3760平方米。澄江小学投资300万元新建了澄江小学和希望小学塑胶操场,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综合教学大楼6000平方米,投资450万元新建了学生宿舍25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对希望小学实施了加固。澄江幼儿园被评为北碚区一级幼儿园。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五年来,我镇积极配合区交通局争取国家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了国道212线澄江段白改黑工程。投资1225万元,修建各类水利工程37处,整治和修复水库5座,整治渠堰25条,解决和改善了2.8万人的饮用水问题。通过一事一议投入资金389万元,新修便民道37.27公里,投资75万元,新修农村泥结石路9.15公里,维修村级公路100公里。投资867万元完成范家沟滑坡治理、澄江库岸变形体整治、小桥水库库岸变形体整治等工程。

六是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新建各类住房10万平方米,农村环境卫生逐年改善,城市市政功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初步建立,2016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卫生镇”。在此基础上,投资35万元对镇农贸市场进行整治升级。投资125万元对澄车路实施了硬化和亮化工程。加强了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争取各级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壁北河北碚段一期治理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壁北河水质明显好转。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三缙公路及国道212沿线周边房屋的风貌整治工作,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73户。

七是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新架设电缆125公里,改造线路35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用户520户,新安装广播120套。狠抓文体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北泉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五一村五保家园被评为全市10个“书香大院”之一。

四、抓稳定,和谐澄江呈现新貌

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投入经费260万元,加强了“平安澄江”建设工作。建立了群众工作站,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加大了治安刑事案件打击力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排查和隐患整改;抓好食药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了缙云山50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目前,我镇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抓党建,执政能力全面提升

(一)突出抓好班子建设,各级班子团结协作

一是建设团结和谐领导班子。镇党委从班子自身建设入手,着力打造“民主、团结、廉政、高效”的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二是打造基层工作中坚力量。镇党委从加强学习入手,加大了人文关怀、制度建设和教育管理力度,分期分批开展了“顶岗锻炼”、“换岗体验”等活动,增强了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培育农村工作主力军。通过村(社区)换届选举,一批年纪轻、文化高、有闯劲、肯奉献、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同志被选拔到了干部队伍中来,“一好双强”型书记达80%以上。同时,为4个村配备了专职党建副书记。目前,我镇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20人。涌现了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李永琪,北碚区首届劳动模范龙天真等先进人物。

(二)重点抓好活动创新,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近年来,镇党委全面落实了党建工作经费,建立完善了工作制度,对直属党组织的工作实行明察暗访,狠抓落实。以开展“创先争优”、“三进三同”、“结穷亲”,落实“三项制度”等活动为载体,转变作风、历练党性,提升党员素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实施“241”工程,开展“千名党员当先锋,我为澄江作贡献”主题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扎实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争当“人民好公仆”、“人民好村官”等系列活动,提振全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为澄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高度认可,多次接受市区检查验收,获得好评。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效果明显,全区整顿交流现场会在我镇柏林村召开。党建特色示范工作抓出成效,创新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实施能人治村,澄江村澄江路社区联合党委成功创建为市区两级党建示范点。我镇先后有5项党建工作受到区委表彰。

镇党委狠抓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严格按照“五大功能”、“两大体系”的标准,建好了村(社区)办公活动阵地,11个村级阵地建设全面达标。今年新建的全区一流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北泉村公共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近五年,镇党委严把党员发展的质量关,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发展党员196名。率先在全区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100%、党的工作覆盖面达100%。顺禄建司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党建工作示范点,有3个两新党组织被命名为区级党建工作示范点,(

(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风清气正氛围形成

镇党委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结合案例教育,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大了“三项治理”和“三项行动”工作力度,围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了监督检查。五年中,立案查处党员4人,有4名党员被开除党籍。

回顾五年的工作,镇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澄江组团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村人口偏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四是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党政一班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持以澄江组团规划建设为主线,以重点项目为龙头,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把澄江镇建设成为休闲宜居名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1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