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报告】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
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地位及作用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①]。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②],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小。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

 

  2、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

 

  3、个体对企业的贡献度大,影响也大。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每一个职工,对企业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很重要。大企业持续正常的运作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的力量依赖性更大。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

 

  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⑨]。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与此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但毋庸置疑,早在危机爆发之前,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就已显现经营困难的端倪,可以从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此次金融危机及其他外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国际市场萎缩。美国金融风暴向全世界漫延从而造成全球通货紧缩,直接导致国际产品市场急剧萎缩。早在2008年前,我国产品出口多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8年增幅只有8%左右,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出现了负增长。这样,受第一波冲击的就是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其中,生产玩具、服装、纺织、鞋类、家具、文体用具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企业大部分倒闭。浙江省温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小企业集聚地,据温州市经贸委对全市重点乡镇的调查,共有2万个企业完全倒闭,东莞也有近万个企业倒闭。

  2、国内市场变数不定。国际市场萎缩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下降,这一方面导致企业被迫将产品转为内销,带来了过度竞争,从而使内向型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导致那些专为出口产品的提供原材料与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开工不足。同时,所有相关企业都会因产量减少而相应减少员工数量,工资数量的减少必然影响消费品市场。加之,在此前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因价格过高造成的市场低迷,以及因宏观调控影响了一些大型项目的进度等,更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几乎全部都是处于产业链条的某一部位,产业链条的断裂就意味着企业市场的消失。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6月底,全国有6.7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7]。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迅速蔓延传导并累及我国经济,使原本已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生产经营状况更加困难。

  3、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这个问题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据江苏、陕西数十家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存在多年,轻纺、涉农等民生类行业以及软件、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由于利润率较低、或者是缺少资产抵押担保,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地方扶持的骨干企业,大部分企业贷款很难[18]。笔者也对湖北省云梦县2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资金缺口总计4200万元,部分企业在资金紧张时,主要靠私人借贷,大幅提高了融资成本。而国际金融危机又把贸易型、出口加工型企业纳入贷款难行列。许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因素是担保问题。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支持成立了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为对接企业和银行两个商业主体,目前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支持手段让官方背景的担保公司做中介桥梁。但可以想象,背负着扶持中小企业的官方使命,担保公司将难以完全按市场化规律选择中小企业给予担保,这对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三方而言均难言是最佳结果,这也是中小企业依然觉得融资难的原因所在。

  4、生产成本上升。相对于产品价格,目前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从2007年初开始,国家确定了以“两防”(‘防过热、防通胀’)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走向,使产品市场逐步萎缩,价格逐步下降。而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则呈上升趋势。加之人民币汇率上升,以及《劳动合同法》的颁发布实施,更增加了成本上升的幅度。其中后两项属于硬成本,企业是不能消化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控制成本的难度。更严重的是,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完全达到了侵蚀利润的程度,由此造成大批中小企业亏损,导致部分外资企业外移的同时,丢掉了一些产品的国际市场。

  (二)内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技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产品同质性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国际上一般认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才有竞争力。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开发经费,有开发经费的也往往不足其销售额的1%,自我积累能力很弱[19]。由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水平所限,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只能有选择地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其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而且越是低端产品,厂商越多。由于进入行业过于集中,行业之间产品同质性明显,且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故相互之间竞争异常激烈。由于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和研究开发费用的昂贵,中小企业只能依靠产品模仿或停留在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企业管理的焦点只停留在产品的质量、价格、渠道和广告宣传上,而不能根据市场的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造成企业产品单一、样式陈旧,缺少市场竞争力。

  2、管理的原因。在迅速壮大发展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大部分靠的是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他们缺少经营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内部管理和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认识也较肤浅。另外,根据中国社科院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中调查结果显示,在对736个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中,有72.6%为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90%以上:有45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61.82%)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是家族企业[20]。由此可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为家族企业,管理方式也多为家族式管理,随意性很大,规范性不足,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管理手段原始、混乱和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以及对企业的财政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

  3、经营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都非常希望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特别是实行多样化生产和多元化经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多元化扩张就成为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在这些中小企业看来,企业的成长就是规模的扩大,结果造成一批中小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追求多元化发展道路,从而使企业出现资金短缺、产品质量不高,服务跟不上等困难,陷入产品越来越多而市场越做越小的困境。

 

  三、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境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是当前有效应对危机冲击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要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不但政府要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服务保障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创造了宽松环境。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定好位,正视困难,沉着应对。具体来讲:

  1、要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出口、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经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建立助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好要妥善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工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摆脱生产经营困难。

  2、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促进专项基金,鼓励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设立专项用于支持各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积极推进费改税,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中小企业的负担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中小企业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3、要加大金融帮扶力度。稳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继续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增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贷款。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提高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创业投资公司发展。

  4、要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服务需求,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机构提升能力,积极拓展业务,规范服务行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鼓励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在中小企业集中特别是产业集聚地区,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机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