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一)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初社会背景;理解布衣将相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影响;理解汉承秦制,但又不完全承继秦制;知道文景之治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通过对布衣将相格局及文景之治的影响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分为二”的史学评价方法,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通过原始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斛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研究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统治者在制定与实施政策时,要切合社会实际情况,顺应民心,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汉承秦制;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难点:理解布衣将相格局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说明:

1.汉承秦制、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是汉朝重建大一统帝国的重要内容,故为本课重点。

2.布衣将相格局是汉代官僚体制的一大特色,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知它的形成过程及理解其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以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为切入点。提问学生,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并以此为口子,引入讲解的话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应该注意的地方,如秦朝的暴政,刘邦统治集团的粗俗等等。

1

2. 讲授汉朝重建大一统帝国的各项举措。

(1)在学生初步了解汉初社会背景后,提问学生:汉朝统治者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 (2)讲授汉承秦制。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汉承秦制是不是完全沿用秦制?假如不是,变化的地方有哪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的结果如何?

(3)讲授郡国并行制。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3)讲授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资料附录]

材料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 食货志》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汉书·循吏列传》 材料二:

3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材料三: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材料五:

材料六: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读音zhōng,脚肿病。比喻诸侯王的势力超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通‘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平时,平素)不可屈信(通‘伸’),一二指搐(抽搐,痉挛。比喻诸侯反叛),身虑(大概)亡聊(无所依赖)。失今不治,必为锢疾。

4 ——《汉书﹒诸侯王表序》 ——贾谊 《治安策》【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案】

材料七: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迫切、快的意思),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材料八: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繁而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材料九:

文帝在提倡农耕、抑制商人的同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把汉高祖规定的土地税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有十几年还免收此类农田租税;人口税由每人120钱减为40钱;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樊树志《国史概要》P89

无为而治的文帝、景帝节俭治国,嫔妃们衣不曳地,宫中帷帐不用纹绣,营建宫室不用金银铜装饰,匈奴发兵进犯,只令边兵固守,决不发兵追击,怕打扰百姓。

——樊树志《国史概要》P90 ——陆贾《新语 · 无为》 ——晁错 《削藩策》

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43453.html